摘 要:小学语文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根本,而在语文教育中尤以诗词教学为重中之重。我们经常说兴趣往往是学生不断学习不竭的动力。近年来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在这种大形势下,如果还是以往那种较为死板的诗词教学模式,那么非但不能激发学生兴趣,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积极性。很多老师对此也束手无策,因此改变小学阶段的诗词教学模式就显得刻不容缓。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词教学;学生兴趣
唐宋的诗词是中国古代人留给我们的重要财富,是我国非物质文化的集中体现。而诗词教学是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学生课外阅读量的减少和当今社会白话文大行其道的原因,使得诗词教学受到了严重阻碍,基于这种考虑,笔者认为如想要改变现有的诗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进而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旁征博引,激发学生兴趣
关于小学语文的诗词教学,很多老师都是只局限于所讲诗词的本身,这便使小学阶段的诗词显得过于苍白。我们都知道诗词的创作离不开当时的时代背景,所以对于学生们来讲,让他们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是极其重要的。并且在这一过程中结合课本诗词讲述事件来龙去脉,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
例如老师在讲解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草》的相关内容时,小学生由于知识储备不足,都只知道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同学只知道这些最表面的东西。但除此以外的文学知识,大部分人并不知晓。而正是这些课外的文学知识,往往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因为真正的事件,比那些编造的故事更加具有戏剧性。所以在讲述这首诗之前我们可以讲述一下白居易所处的时代背景;或者讲一讲李唐时期的安史之乱,以及二王八司马的改革又或者我们可以讲述顾况对白居易评价,当时顾况对白居易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后来看到这首诗,又说,有如此才华,居亦不难也。这种做法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也便于激发学生兴趣,从而降低老师在诗词教学过程中的的难度,使同学们不再过于抵触古诗词。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身为老师也应该分清主次,对于课外语文知识,不宜讲述过多。
二 讲解通俗,便于学生理解
我们去讲诗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的学生能够简单地理解诗词表面的意思,而不是让他们一笑而过。而想要达到了解诗词这一目的,就需要我们老师去初步地讲解诗词,但是如果一开始讲述太深就会使学生逐渐丧失对古诗词的兴趣,所以就需要我们老师能够将那些晦涩难懂的诗词表述的比较浅显,直白。如果能够做到幽默风趣那便是再好不过。
例如老师在讲解唐朝时期《咏柳》的相关内容时,这首词里有一些字词是比较晦涩难懂的,如果我们直接让学生去自行翻译,或许他们在面对这些比较难懂得字词的时候,会丧失学习兴趣,从而会变得比较消极,进而便会对日后的语文古诗词学习产生一定程度的畏惧,这样造成老师的教学难度。当这个问题出现的时候,就需要我们老师将一些比较难懂的字词用比较直白的方式描述出来,比如将:“ 绿丝绦”我们可以将它翻译成柳条,将“碧玉”我们可以把他翻译成“新萌发的枝芽”,等等诸如此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借鑒以下比较欢快的教学模式,加以讲解。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将贺知章的生平,例如告诉学生贺知章此生生活于盛唐,擅长书法和石刻,同时老师也可以讲述贺知章为乞儿名的典故,将这些知识用比较幽默的方式表现出来,如此便可以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三 深入内涵,感悟其中情意
例如教师在讲解《望庐山瀑布》的相关内容时,全诗都在写庐山瀑布,所以在这首唐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整首诗是以“望”字为诗眼,通过自己的感官,表现了诗人对庐山瀑布的喜爱之情和个人轻松愉悦的心情,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而整首诗词诗最好的两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诗,没有写瀑布之状,没有写庐山之高,而是以“飞流”,“三千尺”,“落九天”等词组来指代,不流于表面,可谓是寓意及其深远。从结构上看,也显得十分的清新自然,读起来朗朗上口。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李白此时的心情是十分愉悦的,教师对相应作品进行讲述,活跃课堂气氛
综上所述,小学的诗词教学其实并不困难,这首先需要老师,旁征博引,广泛引用各处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还需要老师用比较通俗的语言,向学生们传达诗词的字面意思,同时老师要注意活跃课堂气氛,掌握学生学习动向;最后,老师还应该对相关的重点诗词句进行讲解,在这个过程中综合知识拓展,诗句解释,内容深度解释,从而便于学生学习古诗词,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于伟丽. 小学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方法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2016(31):102-103.
[2]张留群.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探究[J]. 学周刊,2017(29):63-64.
作者简介:关巧(1980.11-),女,汉,广东罗定人,大专,小学语文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