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丽萍,陈小浪,黄东升
(1.太原广播电视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2.山西省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6)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如今,新常态呼唤新智慧,新征程企盼新思维。科技创新、发明创造已成为时代主旋律。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要发挥好国家高端科技智库功能,为国家科技决策提供准确、前瞻、及时的建议。2016年12月19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山西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指出,建立山西省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体系,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高质量、高水平对策建议。[1]新时期,科技智库已经备受各级政府和学者的关注,山西省以科技创新带动经济转型已迫在眉睫,科技智库将成为科技界智慧的汇集,也将为我省的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撑和智力支持。因此,研究科技智库建设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战略价值。
智库又称思想库、智囊团,是专家和学者的汇集,是从事开发研究的专门机构,是咨询、决策、服务的生产者。[2]智库的决策范围通常涵盖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方面。科技智库则指研究内容具有知识、技术密集性的机构。科技智库作为专业化智库、学术型智库,应率先响应时代需求,在体系建设、服务社会、产出成果及影响力提升等方面进行探索。
有关智库的研究,在我国古代传统思想宝库中已初见端倪,“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足以说明智囊团的重要性。中外学者对智库的研究大多采用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Abelson将政策过程构建成概念框架,就美国和加拿大两国智库,分析了造成其政策影响力不同的原因。[3]Rich 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针对不同类型智库,通过回归分析剖析了实现影响力的行为差异。[4]王桂侠,万劲波等结合传播学理论,提出包括社会资本、思想产品等科技智库影响力六力模型。[5]李励、李健基于国内科技论文统计的大数据背景,从论文数量、机构、作者、基金资助等方面分析“科技智库”现状与发展。[6]
文章认为,科技智库的建设受科研经费支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从事科技活动人员等因素的影响,最终反映在科技成果的产出上。
2.1.1科技智库的建设主要体现在科技成果的产出量上
科技智库的建设成果最终靠社会来衡量,包括科技成果的产出量、对公共决策的服务能力、对经济的贡献率、社会的认可度等等。为了便于定量化研究,本文假设科技智库的建设主要体现在科技成果的产出量上,即发表科技论文(篇)、出版科技著作(种)、专利申请数(件)三部分的总和,用英文字母Y表示。
2.1.2科技成果的产出量受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的影响
一般来讲,参与科技活动的单位按类型来分,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其他等四种类型,为了提高研究的针对性,文章的研究对象为科研机构,用英文字母J表示。下文中所涉及的经费支出、人员、科技成果全部来自科研机构。
2.1.3科技成果的产出量受科研经费支出的影响
考虑到科研和开发机构的科技经费内部支出指标自2009年起废止,文章用科研和开发机构研究与试验发展(以下简称R&D)经费支出作为科研经费定量指标,用英文字母Z表示。
2.1.4科技成果的产出量受从事科技活动人员的影响
R&D人员全时当量为国际上比较科技人力投入而制定的可比指标。为了保证山西和全国数据的一致性,考虑到科研和开发机构科技活动人员指标自2009年起废止,文章用科研和开发机构R&D折合全时人员代表科研机构人员因素,用英文字母R表示。
在研究假设的基础上,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Y=β0+β1J+β2Z+β3R
其中,β0为常数项,β1、β2、β3为回归系数。
将山西省2005年-2015年的数据进行整理(数据来自2006年到2016年山西科技统计年鉴),用Eview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山西省回归结果分析
回归结果表明,所构建模型Prob.值为0.000622,通过了F检验,且可决系数为0.903637,模型能够真实反映现实情况,可用于预测。三个变量中,科研机构J、R&D人员R没有通过t检验,即从山西省2005年到2015年的数据来看,J、R对科技成果的产出Y没有显著的影响。R&D支出Z则是科技产出Y的显著影响因素,且回归系数为0.004838。
将全国2005年-2015年的数据进行整理(数据来自2006年到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用Eview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全国回归结果分析
回归结果表明,所构建模型Prob.值为0.000000,通过了F检验,且可决系数为0.995618,能够真实反映现实情况并可用于未来预测。三个变量中,科研机构J、R&D支出Z没有通过t检验,即从全国2005年到2015年的数据来看,J、Z对科技成果的产出Y没有产生显著影响。R&D人员R则是科技产出Y的显著影响因素,且回归系数为0.393900。
3.3.1科研机构对科技成果产出的影响
无论从全国还是山西省的数据来看,从2005年到2015年,科研机构对科技成果的产出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也即,在山西省和全国范围内,科研机构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如果将山西省数据范围扩展到2000年,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2000年以后,科研机构经过整合重组,数量先下降,2005年后趋于稳定。这归结于国办发〔2000〕38号文件《关于深化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
图3 山西省1999年-2015年科研机构情况(数据来源:山西科技统计年鉴)
3.3.2R&D经费支出对科技成果产出的影响
山西省的回归结果表明,R&D经费支出是科技成果产出的显著影响因素,且回归系数为0.004838。但全国的回归结果则表明R&D经费支出没有显著影响科技成果产出。这说明,一方面,在山西省依靠增加R&D经费支出来促进科技成果的产出仍然是有效的。但是在全国,R&D经费支出已经不能明显带动科技成果的产出。另一方面,全国平均的R&D经费支出水平处于相对理想状态,高于山西省的R&D经费支出水平。
3.3.3R&D人员对科技成果产出的影响
山西省的回归结果表明,R&D人员对科技成果产出影响不明显。但全国R&D人员对科技成果产出的回归系数为0.393900,也即每增加一个单位的R&D人员,科技成果产出就会增加0.393900。充分说明,在全国,科技成果的产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R&D人员的投入,且投入有效,R&D人员具有相当高的科研水平和敬业精神。然而在山西省,R&D人员的积极性却没有得到有效激发,不能对科技成果产出产生有效影响。
通过将山西省与全国的数据回归结果进行比较,不难发现,山西省要提升科技成果的产出率,从而带动科技智库的建设水平,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
R&D人员指参与研究与试验发展项目研究、管理、辅助工作的人员,反映投入从事研究开发活动的人力规模。R&D人员是科技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是科技成果的生产者,他们不但学术造诣深厚、科学视角宽广,更是科学思想的引领者,科学战略的谋划着,科学对策的提出者。山西省的研究数据证明R&D人员不能影响科技成果的产出,这不同于全国的研究结果,也不符合科技发展理念。反映出山西省目前的R&D人员积极性不高,R&D人员的能动性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今后山西省需要从完善R&D人员激励机制,培养R&D人员工匠精神方面着手,进一步加强科技人力资源的培养力度,锻炼成长一批高端人力资源,鼓励领军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干事创业,提高山西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对科技、文化、教育发展的引领能力,促进相关产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切实扭转山西省在产业结构方面的不利局面,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带动整体经济形势趋利向好。
R&D经费支出是指科研单位用于开展R&D活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实际支出。2005年-2015年,山西省科技经费投入保持稳定增长,财政科技支出逐年增加,研究与试验发展(简称R&D)经费支出持续加大,分别在2013年、2015年创下新高,如图4所示。这与山西省的数据回归结果相符,进一步验证了山西省R&D经费支出对科技成果的有效影响,也充分说明R&D经费政策的科学性。
图4 山西省2005年-2015年R&D经费支出图(数据来源:山西科技统计年鉴)
山西省的数据回归结果表明,R&D经费支出是促进科技产出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根据回归模型可以预测,在未来山西省仍然可以通过加大科技经费支出力度,来提高我省科技进步水平,助推科技智库的建设。首先,合理规划科技投入来源。除财政投入外,提高社会力量参与科研开发的积极性,通过政府资金引导民间资本科技投入,形成政府、社会、企业三方力量共同参与的科技投入格局。其次,R&D经费支出投入强度必须与经济发展相匹配。山西省的R&D经费支出,需从服务本省发展战略和适应本省经济发展需求的角度出发,将R&D经费占GDP的比例保持在合理水平上,从根本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带动产业技术水平升级,为山西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从山西和全国的对比中,不难发现,虽然山西省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中积极引进外资,鼓励自主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出台了很多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发展的政策,但无论从科技投入,还是人力投入来看,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我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还比较落后,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标不容客观。这也为今后山西省发展科技智库,服务产业升级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山西省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转型升级跨越方面决策科学、措施得力、成效显著。其中,山西省在以科技创新带动高新技术发展,以科技成果助推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功不可没。因此,进一步做好科技智库的建设工作,合理规划R&D经费支出,充分调动R&D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培育一大批具有“高精尖”技术水平,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人才队伍乃是我省提高科技成果水平的必经之路。科技智库事关产业布局方向,事关科技政策导向,事关政治经济大局。山西省要充分借鉴全国智库发展的经验,注重山西特色智库建设,以提高科技成果产出为切入点,全面剖析R&D经费支出、R&D人员等因素对科技智库的影响,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全力提升山西省科技成果转化率,使科技智库的建设成为服务地方经济、促进产业升级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EB/OL].http://www.sxdrc.gov.cn/xxlm/fzgh2/zhdt/201612/t20161229-177487.html,2016-12-29.
[2]冯长根.中国科技智库建设的几点思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2.
[3]Donald E. Abelson. Do think tanks matter? [M].Montreal:McGill——Queen University Press,2002:23-25.
[4]Rich A.Think tanks,public policy,and the politics of expertise[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56-60.
[5]王桂侠,劲波.科技智库影响力基本要素模型研究[J].科研管理,2016(8):146-147.
[6]李励,李健.大数据下的“科技智库”现状与发展[J].科学与实践,2017(1):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