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祛瘀泄浊中药联合复方α-酮酸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肾功能及营养指标的影响

2018-04-10 04:19何小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酮酸终末期维持性

何小泉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405)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常用治疗方案之一,主要通过将腹腔作为体液交换空间,腹膜作为半透膜,有效清除体内积聚毒素和过量水分,最终达到控制病情进展和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流行病学报道显示,世界范围内有12%~18%终末期肾病患者行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1]。营养不良是目前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主要并发症之一,亦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和病死率上升重要影响因素[2]。目前西医对于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多采用复方α-酮酸口服以改善机体营养状态,但不同个体间疗效差异较大,总体营养水平提高并不令人满意[3]。中医药在维持性腹膜透析辅助治疗方面效果已逐渐获得医学界认可,且相较于单纯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疗法更有助于促进机体营养状态恢复,保护肾脏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4]。2014年7月—2016年12月笔者观察了补气祛瘀泄浊中药联合复方ɑ-酮酸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肾功能及营养相关指标水平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上述时期收治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110例,均符合《肾脏病学》[5]西医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中医诊断标准,腹膜透析时间≥3个月,年龄18~65岁;排除入组前2个月服用研究相关药物者,心瓣膜疾病及心力衰竭者,既往心肌梗死病史者,恶性高血压者,肾动脉狭窄者,血液系统疾病者,恶性肿瘤者,其他消耗性疾病及临床资料不全者。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5例,男30例,女25例;年龄36~63(54.43±6.70)岁;腹膜透析病程3~8(5.20±0.89)个月;原发肾脏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34例,糖尿病肾病21例。观察组50例,男34例,女21例;年龄38~64(54.91±6.75)岁;腹膜透析病程3~9(5.28±0.92)个月;原发肾脏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36例,糖尿病肾病19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复方α-酮酸(北京万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93176,规格0.63 g)100 mg/(kg·d)口服。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补气祛瘀泄浊中药治疗,组方:黄芪20 g、白术15 g、茯苓15 g、当归15 g、丹参15 g、红花15 g、太子参15 g、木香10 g、厚朴10 g、生地黄10 g、大黄10 g及牛膝10 g,每天1剂,早晚分服。2组治疗时间均为12周。

1.3观察指标①主要症状评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分别对食少纳呆、倦怠乏力、腰膝酸软、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苔腻及脉涩或细涩评分进行计算,分值越低提示症状越轻。②营养指标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Hb、Alb、PA、TG及TC水平。③炎症细胞因子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RP和HMGB-1水平。④肾功能指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SCr、血磷、血钙及血钾水平。

2 结  果

2.1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比较2组治疗后食少纳呆、倦怠乏力、腰膝酸软、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苔腻及脉涩或细涩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积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主要证候评分比较分)

组别n面色晦暗治疗前治疗后舌质紫暗苔腻治疗前治疗后脉涩或细涩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553.84±0.781.17±0.34①3.95±0.921.17±0.36①3.95±0.811.23±0.35①观察组553.90±0.810.71±0.16①②3.91±0.890.69±0.20①②3.99±0.840.78±0.16①②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水平比较2组治疗后Hb、Alb及PA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05),TG和TC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水平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2组治疗前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比较2组治疗后CRP和HMGB-1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水平比较2组治疗后SCr和血磷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血钙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前后血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  论

表4 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目前我国慢性肾脏病总体发病率为9%~12%,其中10年以上进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比例接近50%[8];而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均需行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或肾脏移植治疗,以有效延长生存时间[9]。维持性腹膜透析作为其中较为常用方案之一,患者因年龄多>50岁,易合并多种慢性基础性疾病等影响,治疗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0]。流行病学报道显示,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治疗后营养不良发生率可达16%~43%,这可能与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机体微炎症状态,残余肾功能下降及肾脏容量负荷过高等密切相关[11]。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多于治疗18个月后出现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如不及时干预可进展形成营养不良,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12]。

祖国传统医学并无“终末期肾脏病”“腹膜透析”等表述,主要依据症状体征、发病特点及进展过程,将其归于“溺毒”“癃闭”范畴[13]。该病基本病机为外感风、湿及热诸邪毒,兼以情志忧思,饮食不节及劳倦过度,久之则脏腑功能虚损,水气运化不畅,阴阳俱损,肾气失司,血瘀浊毒内蕴而发为本病[14];而行维持性腹膜透析后可进一步加重脾肾亏虚,血水无以健运,湿浊之毒积滞,胃气上逆而致恶心、呕吐及纳呆之证,影响饮食摄入;同时脾胃虚弱还能够加重机体水液代谢紊乱,最终形成恶性循环[15]。故中医治疗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当以补脾气、祛血瘀及泄浊毒为主。本研究所用补气祛瘀泄浊中药组方中黄芪益气健脾,白术利湿泄浊,茯苓渗湿利水,当归养血活血,丹参活血化瘀,红花散结行血,太子参补气养阴,木香宽胸理气,厚朴燥湿消痰,生地黄滋肾凉血,大黄破积行瘀,而牛膝则散瘀消肿,诸药合用共奏益脾肾、行气血及解毒浊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黄芪提取物可有效改善腹膜透析效能,提高超滤速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并有助于降低机体微炎症状态[16];丹参能够降低终末期肾脏患者血液过高黏稠度,下调腹膜血管通透性[17];而大黄则具有促进机体毒素排除,降低残肾负荷等作用[18]。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食少纳呆、倦怠乏力、腰膝酸软、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苔腻及脉涩或细涩积分,TG、TC、CRP、HMGB-1、SCr及血磷水平均显著降低,Hb、Alb、PA及血钙水平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血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补气祛瘀泄浊中药联合复方ɑ-酮酸治疗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可有效缓解相关症状体征,改善营养指标,减轻炎症反应,并有助于促进肾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陈香美,周建辉.中国腹膜透析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33(6):413-415

[2]袁移安. 开同配伍低蛋白饮食对长期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2):206-208

[3]丁川林,俞国庆. 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诊疗进展[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3):224-225

[4]王钢,朱俊. 中西医结合临床肾脏病学研究展望[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14(4):283-286

[5]王海燕. 肾脏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97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4-77

[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20-21

[8]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 DOQI kidney diease outcome quality initiative[J]. Am J Kidney Dis,2002,39(2):S1-S266

[9]王中民,王强,于俊生. 腹膜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营养不良患者指标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0):1185-1186

[10] 董捷.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比较研究解读[J]. 中国血液净化,2014,13(2):103-105

[11] 刘文虎. 营养不良对腹膜透析预后影响及处理对策[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33(6):436-438

[12] 张石云,何永成. 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2):1331-1332

[13] 富琳岩.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学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1,18(5):455-456

[14] 梁鸿卿,熊飞,余秉治,等. 参苓白术散加小剂量复方α-酮酸改善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3):270-271

[15] 吴一帆,刘旭生,黄春林,等. 156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中医证型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2):146-147

[16] 邓中甲,李冀,连建伟. 方剂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155

[17] 杨莉. 复方丹参滴丸的药理与临床研究[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5,5(4):254-256

[18] 高学敏. 中药学[M]. 7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97-98

猜你喜欢
酮酸终末期维持性
透析及非透析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血管钙化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
探讨心理干预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作用
腹膜透析在有腹部手术史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研究血液净化联合复方α-酮酸方案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
尿毒清颗粒联合复方α-酮酸片治疗慢性肾衰竭早中期患者的临床效果
复方α-酮酸片配合低蛋白饮食治疗慢性肾病的疗效观察
肾康注射液联合复方α—酮酸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分析
姑息护理在终末期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