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静
[摘 要] 在高等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中,实践教学是很重要的,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但是现在的实践教学还比较薄弱,在2016年贵州省出台了《关于组织开展贵州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估考核工作的通知》后,基于协同创新的思想为实践教学改革引领了方向。对在协同创新思想下的国际贸易实践改革提出了几点意见。
[关 键 词] 协同创新;国际贸易;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0-0157-01
贵州是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内陆省份,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一直是发展的首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发展国际贸易,积极参与对外经济交流活动,从而需要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人才。目前贵州很多高校都设置了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是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所学的知识和综合能力才能得到运用和提高。然而各个高校实践教学环节都比较薄弱,培养的学生专业素质不高。
为了使学生适应社会,能够更好地为外贸企业服务,要不断探索国际贸易的实践教学模式。2016年,贵州省教育厅出臺《关于组织开展贵州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估考核工作的通知》,目的是切实加强我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和人才支撑。将协同创新理论运用于高等教育,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为实践教学改革引领了新的方向,推动了高等院校的进一步发展。
虽然有很多院校已经普遍开展校企合作,应用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但在实际的真正融合过程中却面临不少困难。而国际贸易作为一门外向型学科,在实践教学中对专业技术的培养,综合学科的运用,以及如何适应市场需求的方方面面都会面临着更多问题。所以要从细微处着手,运用协同创新的理论,不断改进国际贸易的教育教学方法,以培养专业水平高、综合能力强、能适应社会的人才。
一、课程设置和企业的协同创新
在校学习的学生最终会踏入社会,所以国际贸易的课程设置应该与外贸企业对员工专业技能的需求相结合起来,以此为依据来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内容上,除了教授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比如国际贸易实务、单证、函电、国际上通用的贸易惯例和条款外,还可以根据外贸企业对岗位的具体需求来开设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例如,有些外贸企业需要具备与客户谈判的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技能等。但是协同创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国际贸易的发展,每年定期会组织教师深入企业内部,实际了解企业对专业技能需求的变化,然后根据变化,再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设置与市场相适宜的课程。
二、专业之间的协同创新
国际贸易专业是一门综合外向型的专业,经常会和外籍人员打交道,所以除了要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在对外贸企业的实际了解中,很多外贸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都会对外语有一定的要求。目前高校的现状,虽然针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都开设了英语和商务英语,但是学生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不够,尤其西部地区的学生,缺乏学习外语的氛围和动力,英语运用能力较差,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所以基于协同创新的思想,采取双语教学模式,将国际贸易的专业知识和商务英语结合起来,在加强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注重加强学生的外语交流能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外贸人员也必须具备一定的电脑操作技能,《计算机应用基础》也是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
三、职业资格和课程的协同
国际贸易专业会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试,比如报检、报关的认证考试。报关、报检是国际贸易经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从市场国际贸易专业的就业来看,外贸企业会优先录用具有资格证书的毕业生,所以可以将职业资格和课程设置结合起来。针对职业资格的考试内容,课程设置可以相应配对,以便学生能够顺利通过考试。比如外贸单证员和外贸跟单员,可以增设《外贸单证实务》和《外贸跟单实务》。
四、校企的协同
现在有很多高校都在企业建立了实训基地,但是大部分的实训基地并没有充分发挥实践教学作用,主要原因是学校和企业之间没有真正达成共识,校企合作只是表面并没有深入。校企协同应该双方共赢,互惠互利。企业的员工可以在学校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学校老师可以带着学生来企业实习,老师既可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学生也可以将课堂所学运用于实践,由此实训基地才可以长期稳定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王婷婷.基于协同创新的高职项目课程改革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3.
[2]宁滨.全面推进协同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北京教育,2012(1):5-7.
[3]程晓红.基于协同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8):108-112.
[4]李念良,李望国.高校构建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 对策与建议[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8):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