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业产融结合发展实践研究
——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例

2018-04-09 07:59郭水文
金融理论探索 2018年2期
关键词:产融国家电网国网

郭水文

(神华集团 管理学院,北京 102211)

一、引言

自从1987年7月二汽集团(东风汽车工业联营公司)申请成立中国第一家财务公司——东风汽车工业财务公司以来,中央企业的产融结合实践已经有30余年的历史。近些年来,随着中央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以及中国金融业的逐渐放开,中央企业已经成为中国企业集团实施产融结合的主要力量。部分中央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产融结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国家电网公司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截止到2016年底,国家电网公司在电网建设和运营等主业基础上成功打造了金融业务板块,获取了除银行以外的全部金融业务牌照。国家电网公司旗下以国网英大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英大控股”)为核心的“英大系”,控制了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财”)、英大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英大信托”)、英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英大证券”)、英大期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大期货”)、英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大基金”)、英大泰和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大财险”)、英大泰和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大人寿”)、英大长安保险经纪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大长安保险经纪”)等多家金融机构,并且持有广发银行20%的股份、华夏银行18.24%的股份。2006—2016年,金融产业平均利润总额占国家电网公司同期利润总额的比重约为14%,其中2009年最高达到了72%;10年间金融产业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约为9.8%[1]。因此,研究国家电网公司的产融结合实践,总结提炼国家电网公司的产融结合经验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国家电网公司的产融结合实践

(一)基本情况

国家电网公司是在原国家电力公司部分企事业单位的基础上组建的。国家电力公司成立于1997年1月,下设东北公司、华中公司、华东公司、西北公司、南方公司、电网建设分公司等6家分公司以及山东等26家省(市、自治区)级电力公司,此外还包括华北集团公司、华能集团公司、葛洲坝集团公司以及原电力工业部所属的其他公司。

2002年3月,根据国务院发布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国家电力公司拆分为两家电网公司、五家发电集团公司和四家辅业集团公司。作为两大电网公司之一的国家电网公司于2003年5月成立,主要从事输配售电业务。国家电网公司成立之初,成员单位包括36家全资企业、1家控股企业、1家事业单位,以及暂予保留的38家发电企业,注册资本为2000亿元人民币。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和电网企业(以营业收入计算),是中国最大的电网建设及运营商。

国家电网公司的产融结合实践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产融结合的探索阶段(1995—2001年)、产融结合的优化阶段(2002—2010年)、产融结合的深化阶段(2010年至今)。

(二)产融结合的探索阶段(1995—2001年)

国家电网公司的产融结合实践始源于原国家电力公司。国家电力公司在被分拆重组之前,已经通过重组中国电力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了财务公司——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其全资子公司山东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山东电力”)也控制和参股多家金融机构;此外,旗下其他区域性电力公司也参股了部分地方金融机构(如表1所示)。

表1 产融结合的探索阶段(1995—2001年)

从表1可以发现,这一时期山东电力是国家电力公司实施产融结合的主力军,其先后涉足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期货等多个金融子行业。2000年9月,山东电力联合旗下控股子公司鲁能投资公司共同成立了山东鑫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源控股”)。鑫源控股的成立,标志着山东电力对金融产业长期的战略规划开始提上操作层面,鑫源控股成为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产业资本投资金融业形成的控股公司(如图1所示)。

2002年6月,国家电力公司发出《就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电力体制改革工作有关意见的通知》,要求各电力公司暂时冻结有关产权转移方面的活动,停止向包括金融业务在内的辅业和“三产”项目的投资,国家电力公司以及旗下企业的产融结合实践暂时中止。

图1 山东电力的金融业务布局(2001年底)

(三)产融结合的优化阶段(2002—2010年)

2002年国家电网公司成立之后,一方面面临资产盈利能力不强、电网建设资金严重短缺、资产负债率较高等问题;另一方面,旗下的金融资产广泛分布于银行、信托、证券、保险等行业,但这些金融资产仍不同程度存在着股权分散、回报率低、管理控制力弱等诸多问题。因此,在2004年中央对国家电网公司的审计工作结束后,国家电网公司一方面继续推进产融结合的发展,另一方面开始着力准备优化整合旗下金融资产(如表2所示)。

2005年1月,国家电网公司在年度工作会上正式提出了“一强三优”的现代公司发展战略目标,其中,“三优之一”的“资产优良”成为重要目标。在此背景下,国家电网公司做出了“构建坚强金融平台,积极推进产融结合”的重大战略决策。为解决金融资产投资分散问题,强化风险管理和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国家电网公司于2005年11月成立了金融资产管理部。金融资产管理部作为金融资产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统一管理公司金融资产,对金融资产业务统一规划、统一运作,对金融资产投资风险统一管理。作为优化整合旗下金融资产的第一步,国家电网公司首先将控股或参股的金融机构的股权集中到母公司(如表3所示)。

表2 产融结合的优化阶段(2002—2010年)

2007年10月,国家电网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国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资产”),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亿元。国网资产与总部金融资产管理部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合署办公、两种功能”的运行模式。国网资产成立之后,国家电网公司要求旗下企业将持有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股份,全部划转至总部集中管理(如表4所示)。

截止到2010年底,国家电网公司所持的金融机构股权基本上都划转至国网资产,由国网资产直接持有或代持管理,国网资产成为旗下金融企业的控股主体(如图2所示)。

表3 金融股权的统一管理(2005—2008年)

(四)产融结合的深化阶段(2010年至今)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监管机构加强了对金融行业的监管要求。2008年3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证券公司控制关系的认定标准及相关指导意见》,明确证券公司“一参一控”政策,即同一单位、个人,或受同一单位、个人实际控制的多家单位、个人,参股证券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两家,其中控制证券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一家;要求证券公司的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应在2010年12月31日前必须满足“一参一控”的要求。2010年4月,中国银监会下发《加强对中小商业银行主要股东资格审核的通知》,要求同一股东入股同质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超过2家,如取得控股权只能投(或保留)1家。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方面,国家电网公司进一步优化业务布局,做强做优产融结合紧密、投资回报较高、符合政策趋势、风险可控能控的优势产业,实现金融产业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如表 5所示)。

表4 国网资产统一管理金融股权(2008—2010年)

图2 国家电网公司的金融业务布局(2010年底)

表5 产融结合的深化阶段(2010年至今)

另一方面,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健全、保障有力、持续发展”的现代金融控股集团的目标,于2010年12月将国网资产改组为国网英大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国网英大控股为控股主体,以中国电财、英大泰和财险、英大泰和人寿、英大信托、英大证券、英大长安保险经纪、英大期货为成员单位,组建了国网英大国际集团,业务范围涵盖银行、保险、证券、资产管理等板块。国网英大控股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授权,依法按照法人治理程序履行经营管理职责,在战略、规划、投资、预算、人力资源、风险控制等方面对所属企业实施统一管理和监督。国网英大控股成立之后,不断向着“建成国内一流的现代金融控股集团”的目标前进(如表6所示)。

为了进一步拓展产融结合的广度和深度,国网英大控股旗下各类金融企业深入推动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协同运营,更好地发挥金融服务对实体产业的催化剂作用。英大财险积极开拓发电企业财产保险业务,创新开发太阳能光伏组件责任保险,与北汽新能源、吉利汽车、东风电动车开展战略合作,对电动汽车、充电桩等新能源汽车相关保险业务进行专题研究和专项规划。英大财险和英大人寿充分利用供电营业厅渠道资源,服务个人用电客户保险需求,从2011年开始累计进驻供电营业厅2078家,实现收入4.63亿元;2016年6月,英大人寿与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开展合作,深化资源利用和业务协同。英大信托重点开展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融资服务,成立运作“蓝天伟业”清洁产业基金,2014年以来成功发行十多款“蓝天”产品,助力光伏发电、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发行多款电网供应链产品,积极探索设立电网供应链投资发展基金;截至2015年上半年,英大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2300亿元,其中有近1600亿元是为电网建设所提供的资金服务,占比近70%,在服务支持电网建设领域做出了积极贡献。英大证券积极承销国家电网公司发行的绿色债券,首期承销19.68亿元。英大长安服务全球能源互联网构建,开发海外37个保险服务项目,覆盖全球40个国家。

表6 现代金融控股集团建设(2010年至今)

截至2015年底,国家电网公司初步形成了涵盖银行、保险、资产管理三大业务板块的金融业务版图。2015年末,国家电网公司旗下金融企业管理的资产规模为2005年末的3.2倍;营业收入为2005年的5.2倍;利润总额为2005年的13.5倍。英大集团也形成了以集团公司为金融平台,涵盖财务公司、财险、寿险、信托、证券、保险经纪、融资租赁、期货、基金、保险资产管理等10种金融机构,基本建成牌照齐全、业绩领先的产融结合类金融控股集团(如图3所示)。从2010年成立到2015年,国网英大控股管理的资产规模年平均增速为11.7%,实现营业收入的平均增速为25.7%,实现利润的平均增速为58%。2015年,国网英大控股管理的资产规模是2010年末的1.7倍,实现利润是2010年的3.9倍[2]。

三、分析与讨论

通过对国家电网公司产融结合实践的系统梳理,我们可以将国家电网公司的产融结合实践概括如下。

(一)国家电网公司产融结合的动因

从产融结合的动因来看,国家电网公司产融结合的动因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1.拓宽融资渠道,获得稳定的资金支持,提高内部的资源配置效率。当初山东电力在发展初期,面临巨大的资金需求缺口,通过入股华夏银行,在1996年、1997年两年就融资60多亿元,从而缓解了电力工程建设的资金压力。中国电财为国家电网公司搭建了资金管理平台,实现了资金统一结算、统一备付、统一监管、统一运作,还通过信贷的方式实现内部资金余缺的调节,在“十二五”期间累计发放项目贷款近700亿元,用于各级电网建设。此外,截至2015年上半年,英大信托公司管理的2300亿元的信托资产有近70%的资产也是为电网建设提供服务的。

图3 国家电网公司的金融业务布局(2010年底)

2.降低外部的市场交易成本,从而节约融资成本。企业通过外部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时,需要按照市场价格支付费用,如贷款利息、发行费用等。如果通过企业内部的财务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提供这些服务,则可以将资本外部循环内部化,降低融资费用和沟通成本,增加企业利润。近几年来,中国电财的可归集资金归集率始终超过99%,在央企财务公司中处于领先水平;归集的资金通过贷款方式支持电网建设和运营,“十二五”期间累计为集团节约融资成本217亿元。

3.通过多元化经营以获取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提高企业盈利水平。由于中国的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受到国家管控,因此国家电网公司的电网运营主业的回报率并不高。而由于牌照资源的稀缺性和金融行业的进入门槛高,中国金融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高于其他行业,对于实业企业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事实证明,金融业务板块为国家电网公司带来了比较丰厚的回报。如前所述,从2006—2016年,金融产业平均利润总额占国家电网同期利润总额的比重约为14%,其中占比最高的2009年达到72%;其间国家电网金融产业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约为9.8%。

4.满足内部的多元化金融需求以及分散化解风险。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比如客户资源规模较大、员工人员较多、具有相当大的品牌知名度、企业评级水平较高,同时还具有庞大而稳定的现金流,但由于电网建设工程周期长,对于长期资金的需求比较大,而信托、证券、保险等多种金融机构可以满足公司的多元化金融需求,同时国家电网公司也可以为这些金融业务的开展创造一定的条件。1997年,山东电力控股英大信托后,依托集团内资源,仅仅用2年的时间,就将这家濒临倒闭的信托公司盘活,使得该公司资产总额由收购之初的13亿元增加到1999年底的92.4亿元。2007年,英大泰和人寿成立之初,即以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业务资源为基础拓展保险业务,以员工福利业务、银行代理、代理人和电网兼业代理作为主要销售渠道。到2008年上半年,英大泰和人寿累计实现保费收入6.94亿元,虽然市场占有率仅为0.16%,但保费收入排名已从成立之初的全国40多位升至第30位。

(二)国家电网公司产融结合的途径模式

由于中国的金融改革采取的是渐进式改革,各类金融服务的市场化改革进度也不完全一致,在不同时期受到的政策监管程度也不完全一样。因此,国家电网公司在不同的时期,根据政策窗口和行业变化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获取了各类金融牌照。

银行业务牌照是国家电网公司至今仍然没有获得的金融牌照。国家电网公司介入银行业主要是通过投资入股或者参与发起设立的方式来实现的。1993年12月25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从1994年起,中国开始启动了银行业商业化改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山东电力才得以在1995年抓住华夏银行股份制改造的机会入股华夏银行,并且在1999年成功参与交通银行的增资扩股。1995年开始,国务院要求撤并城市信用社,组建城市合作银行(后都改称为城市商业银行)。1997年12月16日,武汉城市合作银行(1998年改称为武汉市商业银行)挂牌开业,华中电力集团(后改组为华中电网公司)成为其主要股东。2003年中国银监会成立后,国有商业银行全面启动了股份制改革,国家电网公司抓住机遇参与发起设立了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广东发展银行启动改革重组工作,计划剥离不良资产、引入战略投资者,这使得国家电网公司得以入主成为并列第一大股东。

国家电网公司获得信托业务牌照是通过投资入股的方式来实现的。199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中国工商银行等四家银行与所属信托投资公司脱钩的意见》。山东电力公司抓住机会从中国工商银行济南分行手中接盘济南国际信托投资公司77%的股权。济南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更名为英大信托之后为国家电网公司产融结合的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产融结合的探索阶段,英大信托帮助国家电网公司获得了保险代理业务牌照;在产融结合的优化阶段,英大信托控股了英大期货公司;在产融结合的深化阶段,英大信托帮助国家电网公司获得了基金业务牌照。

国家电网公司获得证券业务牌照也是通过投资入股的方式来实现的。1999年3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公司监管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提出净资本指标,并做出了最初的监管规定。当年,国内不少证券公司为了达到净资本指标的规定要求,纷纷增资扩股,山东电力得以投资入股湘财证券,并且通过济南英大国际信托参股蔚深证券。2006年10月,蔚深证券因为违规陷入困境,最终被国家电网公司重组更名为英大证券,从而使得国家电网公司获得了证券牌照。

国家电网公司获得保险业务牌照则主要是通过发起设立的方式来实现的。早期国家电网公司介入的保险业务主要是保险中介业务,例如2001年,山东电力通过英大信托发起设立的山东鲁能英大保险代理公司;原国家电力公司各省电力公司出资组建的长安保险经纪有限公司。2004年,中国保监会重新开闸审批批准保险公司的申请设立,当年批准了18家中资商业保险公司筹建。为了打造“以财务公司、财险、寿险、信托和证券五大支柱为核心的金融运作平台”,国家电网公司利用机会积极准备申请获得财险和寿险牌照。2005年11月,国家电网公司成立了国家电网财险公司和寿险公司筹备组;2006年12月向保监会递交了发起成立英大泰和寿险公司的申请材料;2007年6月,英大人寿在北京成立;2008年10月,英大财险在北京成立。2015年4月,英大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国家电网获得期货业务牌照是通过注资重组的方式来实现的。1999年9月,山东电力对山东金穗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注资,成为控股股东并将公司名称变更为鲁能金穗期货经纪有限公司;2008年5月,英大证券以现金出资3800万元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2010年2月,英大信托以现金出资9500万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10月,公司名称变更为英大期货有限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获得基金业务牌照则是通过英大信托发起设立的方式来实现的。虽然早在2001年,鑫源控股联合湘财证券等机构共同发起设立了合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但是持股不多而且后来将股权转让;直到2012年才由英大信托联合其他机构发起设立了英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从而获取了基金业务牌照。

(三)国家电网公司金融业务的管控模式

由于金融产业是属于高度市场化的竞争性产业,同时也是受到“一行三会”严格管制的特殊行业,因此对于以实体产业为主业的企业集团来说,需要针对产融结合设计特殊的管控模式。国家电网公司在产融结合的不同发展阶段,针对金融业务分别采取了两种类型的管控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总部直管模式。2007年以前,国家电网公司主要采取这种模式,旗下的金融业务由国家电网公司总部金融资产管理部进行管理。然而,国家电网公司直接控制的金融机构只有中国电财和英大信托,其余金融机构的股权大多数分散在旗下二级公司下面,尤其是山东电力持有不少金融机构的股权。之所以采取这种模式,主要是因为国家电网公司是在原国家电力公司分拆重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相应地也继承了原来的二级公司的大量金融机构的股权。

第二种模式是控股公司模式。2007年,国家电网公司成立了国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控股公司,通过优化重组金融资源,构建母公司层面统一的金融运作平台,将旗下公司所持金融机构股权划转到国家电网总部,再由国家电网无偿划拨给国网资产。2010年,国家电网公司进一步将国网资产改组为控股集团——国网英大控股,最终全面建立了以国网英大控股为管控主体的金融控股集团。

综合比较这两种模式,两种模式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总部直管模式的优点在于,由集团公司直接管控,减少了管理层级,提高了管理效率;金融板块中的企业之间产权关系清晰,经营业务相互分离,从而分散了不同金融机构的投资风险。其缺点在于,集团公司投资金融股权的决策审批程序和股东资格受到的限制较多;金融企业之间的业务相对独立,不利于资源共享,难以发挥协同效应;金融业务和实体业务没有实现有效的隔离,容易导致风险传递和放大。控股公司模式的优点在于,有利于不同业态的金融机构之间进行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产生协同效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金融业务与实体业务之间的风险隔离;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针对金融业务的专业化管理。缺点在于,由金融平台公司统一管理金融股权,增加了管理层次和管理成本,降低了管理效率;如果金融平台公司的内控制度和防火墙没有有效建立,容易造成金融企业之间的风险传递,甚至影响实体产业的发展。

四、结论及启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此外,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了“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目标。通过分析国家电网公司的产融结合实践可以发现,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骨干和中坚力量,中央企业发展产融结合,有助于将金融业务与实体业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密切结合起来,从而推动自身的业务结构优化调整,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对于尚未发展产融结合的中央企业来说,在设计路径模式方面,应根据与主业的结合程度、金融牌照的申请难易程度以及并购机会等方面综合考虑;在金融业务的管控模式方面,在产融结合发展的初期阶段,可以考虑集团总部直管的模式,随着产融结合的不断推进,可以考虑设立控股公司来进行专业化管理。

参考文献:

[1]王雅洁.央企金控新版图[N].经济观察报,2017-07-03.

[2]高雅,张海英.在市场竞争中争创一流——访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济师、国网英大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辛绪武[J].国家电网,2016(12).

猜你喜欢
产融国家电网国网
金融监管新形势下城投公司产融结合路径探讨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圆满完成春节长假保电任务
国网浙江电力 多措并举抓好电力保供和能耗双控“头等大事”
产融结合对苏南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
——以无锡上市公司为例
国网今年投资27亿元 新建7.8万个充电桩
国网电动汽车推出充电桩开放项目
世界海拔最高县西藏双湖县纳入国家电网主网覆盖
大康牧业变身鹏欣系“产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