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八大山人花鸟画构图

2018-04-09 02:12胡淑梅八大山人纪念馆330043
大众文艺 2018年5期
关键词:遗民八大山人观者

胡淑梅 (八大山人纪念馆 330043)

构图,早在东晋顾恺之的《魏晋胜流画赞》提出“置陈布势”的说法。置陈,陈列、布置,物象的定位;布势,布阵列势,着意取势。 “势”是一种心理意象,通过有形的“体”传达出一种无形感受和判断。置陈为因,布势为果,从而揭示了构图的目的在于“情势”。南齐谢赫提出“六法”,构图,经营位置是也。经营二字揭示了构图过程中的分析、研究、推敲、比对。位置经营及其他用笔、设色、造型和模仿均为“气韵”服务,意在笔先;唐代张彦远提出“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把构图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中国画历来重视构图,构图亦成为画家风格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清代八大山人是近三百年来最具影响的画家之一,他的花鸟画构图是花鸟画中的经典,“翛然无画家町畦”(清 邵长衡)。本文把八大构图风格归纳为不全而全、收放自如、无尽时空。

一、不全而全

八大出现最早的作品是顺治十六年乙亥(一六五九)年三十四岁时所画《传綮写生册》。此册页共十五开,其中绘瓜果、花卉、玲珑石、松等十二开;书法三开;并先后用楷书、章草、行书、隶书于各页题诗偈十首。相比八大成熟期的作品,此册页显示创作之初受沈周、陈淳、徐渭影响,尚未形成自家面貌,用笔较方硬,但是画中所表现出来的大胆剪裁,已经显示出他卓越的画面经营能力。之五《菊花》右边菊花仅露部分;之八《水仙》、之九《白菜》截去上半部分仅留下茎叶;之十《墨花》将所绘花叶推出画面边缘,留下一半空白(在八大后期创作中,这种构图风格愈加显著)。之十一《梅花》从画面上部伸出的直线性线条对画面进行了有趣的划分,中间一枝斜向将画面分为左右一大一小两部分,下部分出一细枝甚至与画面底部平行。不全的物象没有失去辨识度,更获得一种崭新的视觉体验。不全的物象因为残缺而多了抽象的意味,使观者从熟知的物象概念中剥离出来,纯粹以美的角度来欣赏;画外笔不到意到,画内与画外想联系,意在象外,余味无穷。在折枝这一类题材中,八大将物象推到画面边缘,择取最具形式感的一帧,或是突出重点鸟、虫,或者植物本身点线面交融,片花点叶,枝条婉转,生机盎然,在似与不似之间创造出极具美感、意味无穷的形态。在《传綮写生册》之十二玲珑石上有一首题识:“击碎须弥腰,折却楞伽尾。混无雕琢痕,不是惊神鬼。”须弥、楞伽均是佛教传说中的高山,取须弥山的腰、楞伽山的尾这样画出的假山,不求惊天地泣鬼神,只求没有斧凿痕,浑然天成。禅宗不立文字,八大没有专门的画论流传于世,他以画来论禅说道,又在论禅说道中阐明自己的艺术观。此《玲珑石》题识就表达了山人收“万”于 “一”, 以“一”孕“万”,以局部显整体,“搜尽奇峰打草稿”以最典型的形象造心中意象。

二、收放自如

古人云:画贵能极。八大构图正是无所不用其极,收放自如。所谓放,指的是八大大处纵横排奡,大开大合。八大特意拉长比例,使之更加挺拔。八大善画荷,他以篆书入画,荷杆如参天大树从画的底部一直蔓延至顶部,观者仿佛化身池中鸟置身于荷塘底部,气象高阔,绿意盎然,荷的“高洁”表达得淋漓尽致。所谓收,是指八大小处含而不露,张弛起伏。八大画面意境空阔,为了凸显主体物,将背景省去,偌大画幅仅画一鱼、一鸟,屹立于真空。鱼、鸟夸张变形,寄托了画家深厚情感,很耐看,具有强大的视觉张力,此时画面的气势是收拢的、凝集的,是形成焦点的。八大的“收”与“放”亦表现为整体铺张声势,大刀阔斧;细处谨慎收拾,绝不见刻意为工的痕迹。八大的画看似逸笔草草,却是“笔简形具,得之自然”“笔精墨妙,出于天成”。不论是“收”或是“放”,八大以“极致”的形式将情感物化为形态、意境,直达情与理的本质。

三、无尽时空

区别于西方的焦点透视,中国画的多重透视是从四面八方将自然现象不同时空和角度的每一面同时呈现,犹如电影中的蒙太奇一样。八大构图的特点是将视点拉低,与物象平视,带着画中之眼仰望苍穹,是以悲悯之心体察万物,是区别于人类的时空观。八大所画《鱼鸟图轴》,鱼从水中向上张望,鸟立于高处石上向下探望,鱼鸟对视,分不清何处是水何处是天空,消解了地平线的限制。八大的画被称之为“禅画”,不仅在于画面祥和安宁不带一点烟尘气,亦在于它所营造的时空激发了观众的好奇,启发了观者对于时空、人类的思索。这也源于八大晚年心境的改变。八大弱冠之年经受家国之变,遁入佛门,于国于家无望,内心是悲愤、压抑,愤世妒俗的,“山人胸次汩渤郁结,别有不能自解之故”(清·邵长衡)。画露根古梅,“梅花画里思思肖,和尚如何如采薇”,诗中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元初遗民画家郑思肖,在南宋灭亡之后隐居吴下,画兰花露根不画坡土,人文其故,他回答说:土地都被人抢夺去了,你难道不知吗?二是殷遗民伯夷、叔齐在周灭殷以后,耻不食周黍,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直至饿死。原来这幅《古梅图》是八大山人仿松遗民画家郑思肖不着土、以暗示国土为异族人所夺。晚年,八大将他的遗民情怀超越为清净精神的追求和对人类命运的思索,从乖张凌厉走向平淡天真,有一种的内心的安定感。晚年八大书法突破自我,形成以篆书用笔,绝少提按顿挫的“八大体”,以书入画,花鸟画笔墨愈加清脱。八大笔下的鱼还是白眼向人,已不再锋芒毕露,传达出一种无视外界的蔑视感,留白处突破了画框的限制,似浮游于无尽时空;鸟仍是缩着脖弓着背萎靡不振,却安于自我,悠然自得,如哲学家般陷入思索。

综上所述,八大以其独特的构图方式丰富了花鸟画的语言,他的创造力和胆识是惊人的,就如同他笔下拟人化的鱼鸟一样。构图亦是画家人格的写照。花鸟画的大写意在八大之后,声势愈加浩大,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画家。直至三百年后的今天,人们仍然以惊异的目光,注视着八大给世界的一记白眼。一花一叶,一石一鸟,对八大,只是八大传达内心情感的抽象符号,带观者进入一个魅力无穷的世界。

猜你喜欢
遗民八大山人观者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八大山人的大尺幅行草立轴书法探析
端午节观龙舟赛
高冷人设的八大山人作品价值连城
八大山人:我很惨,但我有胜算
品朱耷《安晚帖》诗画,悟“真”情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遗民傅山的书法艺术探析
弗利尔美术馆解谜八大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