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共艺术反映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以水元素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为例

2018-04-09 02:12高宇榕覃旭瑞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600
大众文艺 2018年5期
关键词:文明人类生态

高宇榕 覃旭瑞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600)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精神文明的凝聚体,其目的是服务大众,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公共艺术的外在形式使得其潜在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它可以牵动人们的视线,引发人们的思考,甚至影响人们的行为。

如今,人类越来越重视生态问题。各国也开始提出绿色经济,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越来越多的可再生,可循环材料问世。设计师们也通过公共艺术向人们传达着生态文明的理念。他们有些人将自然界本身作为公共艺术的载体,希望公众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能够更多的去关注大自然,关注自然界中的元素,从本质上认识我们生存的环境。从而能够重新定位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回归到最原始的状态,去发现最纯粹的自然界的美。

水不仅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元素,也是人类生命中的重要元素。水元素以不同的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中——雨水,江河,冰雪等等。水的状态也反映了自然界的状态。很多地区将水生态系统建设视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对于人类而言,水除了给予人类生命以外,还成为了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水对于人类的影响不仅仅是物质生活方面的,还有精神文明方面的。它像是一条纽带,连接着人与自然。这就是我以水为例来表达观点的原因。

一、 水元素对人类生命活动的影响

(一)物质生活方面的影响

水是生命之源,是自然元素中最具代表性的生命意象之一。叶舒宪曾在《水:生命的象征》中如此表述:“它的根源深深地埋藏在史前人类的有限经验中。原始人从观察中得知,鱼儿离开水就丧生,动物和人也必须时常饮水才能生存,就连草木离开了必要的水分也会干枯而死,于是,根据原始思维的推论,水就成了一切生命存在的条件:生命有赖于水,甚至是得之于水。”1人类通过饮水来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我们的祖先通过挖渠引水的方式灌溉农田;随着社会的发展,水上贸易的兴起拓宽了贸易的范围,丰富了商品的种类;现如今,各种各样的水上乐园,海边浴场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可以说,水不仅维持了我们的生命,还保证了我们的生存。当然,水带给人类的除了生命,幸福与欢乐。还有死亡,灾难和流离失所。山洪的爆发,河水的泛滥让人类认识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同时也勾起了人类征服自然地欲望。保持着错误的生态理念,我们开始了围湖造田,乱砍滥伐,任意将污水排放进江河湖海,造成了生态的破坏,水体的污染,也影响了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最终的恶果也直接反映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精神文明方面的影响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变,人从自然中剥离出来,自然成为人认识,实践的外部对象,人对水的认识升华为一种观念结构,逐渐形成一定文化集团成员的活动方式,审美方式的深层心理结构,体现在语言文化,民俗祭祀,风俗习惯以及文学艺术等方面。2水之于人类,已经不再仅仅是生命的象征,它还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与意象。回首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起源,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滋润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见证了古巴比伦的兴盛与衰亡;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将遥远的故事传颂至今;中华文明也是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这两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印度河作为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如今依旧在诉说着古印度璀璨的昨天。水,成为了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的载体。中国的文人墨客们偏爱水,细数历史文明,水中沉淀了他们太多的感慨。世界一直在变,我们也早已过了人人对着水流吟诗作赋的年代,但我们无法抛弃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无法抛弃从古至今祭奠下来的璀璨文明。

二、公共艺术中的水元素

(一)液态水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

设计师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的作品“旋涡”,该作品是用特殊的材质做成的一个巨大的漏斗,作者以一种消极动态的形式来打破人类熟悉的对边界的感知。作品位于纽约公园的中心地带,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想通过这种非正常的形式激发人类纯粹的自然感知力,模糊自然,景观和艺术之间的界限。

图2-1

(二)冰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

冰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形式主要是冰雕。冰雕艺术是以冰作为原材料的一种雕塑艺术,也被称为“零下艺术”3,其早期雏形起源于冰灯,作为一种雕塑艺术,冰雕展现了艺术家精湛的雕刻技巧。

图2-5

(三)雪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

日本艺术家涩谷俊彦(toshihiko shibuya)创作的 “雪盘”作品,其点睛之处是对荧光颜料的应用,作品的底部涂上了颜料,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展现白雪反光的特性。作品也会随着周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雪盘”以公共艺术的形式来挖掘并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共存关系,并且能够展示日本当地特有的气候。

图2-7

三、公共艺术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

公共艺术的主要价值在于它所附涵的象征意义,是一个城市精神文化进步的产物,城市的符号语言,也是公众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作为人——城市——环境之间沟通的桥梁,公共艺术与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也与人类生态文明意识的建立有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生态文明”这一概念的提出,各个职业领域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变。在实现生态文明的进程中,公共艺术必定成为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成为人类生态文明理念和环保自觉性的艺术物化的表征。M. 迈尔斯在《艺术,空间与城市》中强调了“宜居性”“可持续性”“快乐的居住在地球上” “城市规划的修正”以及“共享或参与的艺术”在公共艺术与未来城市中的作用。4因此,公共艺术不在仅仅被当成一种城市空间中可有可无的装饰和点缀,更重要的是,它满足了人们精神文明的需求,让公众感到幸福愉悦。以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方式,以其美学价值来表达生态文化的价值5,以其特有的艺术形态来展现自然界的美,引导人们关注自然,关注生态环境,将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渗透进公众的思想从而影响其行为,创造绿色的高水平生活。这是公共艺术的最终目的,也是其社会价值所在。

四、总结

构建生态文明城市,光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所谓的可持续发展,是需要人们将“生态文明”的理念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我们需要注意的不再仅仅是事物的表面,更应该关注其内在价值。生态文明,究其本源就是要人们去思考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做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这些都需要从关注自然开始。设计师们将自然本身作为公共艺术的主体,展现他们所理解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的力量以及大自然最纯粹的美。充分利用公共艺术的创造性,为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注释:

1.叶舒宪.《水:生命的象征》.批评家,1998年,4(5).

2.赵银姬.《比较文化视域下的东亚水意象》.浙江:浙江大学,2016年.

3.杨鹏.《浅析冰雪雕塑艺术》.艺术科技,2013年:45-47..

4.李建盛.《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5.马天羽.《公共艺术价值与生态文明建设》.艺术设计研究,2013年,(03):66-68.

参考文献:

[1]叶舒宪.水:生命的象征[J].批评家,1998,4(5).

[2]赵银姬.比较文化视域下的东亚水意象[D].浙江:浙江大学,2016.

[3]杨鹏.浅析冰雪雕塑艺术[J].艺术科技,2013:45-47.

[4]王景富.哈尔滨冰灯艺术大观[M].黑龙江:哈尔滨出版社,1999:16-33.

[5]李建盛.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6]马天羽.公共艺术价值与生态文明建设[J].艺术设计研究,2013,(03):66-68.

猜你喜欢
文明人类生态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长抓政治生态
人类第一杀手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