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意象在当代香器创新设计中的表现研究

2018-04-09 02:12梁鑫鑫张世炜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系214200
大众文艺 2018年5期
关键词:文人山水意境

梁鑫鑫 张世炜 李 斌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系 214200)

一、意象

在中国传统美学范畴中,“意象”始终处于突出的中心地位。“意象”,简单来说,就是寓“意”之“象”,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生发创造出的一种艺术形象,是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是主观层面的,即创作主体的情感活动;“象”是客观存在的,即审美客体的状貌和物象。在中国古代艺术与诗论中,意象有着深厚的渊源与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可在艺术形式中窥见其萌芽的存在。进入西周时期,群经之首《周易》首次出现了“易象”一词,这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意象”的前身。而“意象”最早在文学理论中的运用,要追溯到南北朝时期文学评论家刘勰的《文心雕龙》,《文心雕龙·神思》有云“窥意象而运斤”,意思是诗歌创作者要将头脑中的“意”渗透到想象中的“象”,并通过一定的方法表现出来。

东方意象,顾名思义,寄托东方传统文化特征和美学观念情思的客观物象。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本文中所讨论的东方特指中国,不包括日本、韩国、朝鲜等泛东亚文化圈国家。我们今天研究东方意象,希望探讨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探析东方文化深层次内涵中的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和审美认知,将东方特定的审美观和思想意趣运用于当代香器设计实践。

二、中国传统香文化中的意境美学

“意境”是建立在我们上文谈论的“意象”基础之上的。意境,又称境界,是中国古代美学中的核心,是诗词歌赋、写意工笔的至高审美境界。其在传统香文化中的表现,更有自在悠远的美学特征。

虚实相生。从意象的概念可以看出,意象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的结合,建立在意象基础上的意境,是审美想象与真实事件的结合。传统香器,种类丰富,器型多样,无论是大众化的香炉、香筒、香插,还是特殊的香囊、熏球,当点燃香品后,在云烟缭绕中,虚幻缥缈的烟雾与实体的香器融合,营造出沉静美妙的空间,虚实相生的意境美学得到最直观的呈现。

情景交融。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有云:“景中情,情中景”,情与景本身就是交融的,感情通过物化得以抒发,而景物又通过情感的赋予获得新生。焚香,作为古代文人四雅事之一,历史已达千年。炉香袅孤碧,云缕霏数千,皇帝上朝时会在太和殿的左右香炉内焚起檀香,孔明抚琴时常置香案焚香助兴,现代国画大师齐白石在作画时焚香,写意而传神,在观画时焚香,可以达到入神入定的境界。

境生象外。唐代刘禹锡语“境生于象外”,意境产生于意象但又超越意象,追求着无穷无尽的美学韵味。唐代是中国封建王朝的黄金时期,也是香事的极盛时期。唐朝上层贵族们为了礼仪以香熏衣,以香料沐浴,以香囊配饰,焚香器具更是也极尽奢华之能事。意境,从有限的香器、缥缈的烟雾和无限的时间中分离出来,构成一幅特定审美的感性画面,融合了作者的情感与意志。

三、东方意象下的当代香器设计表现

东方意象下的当代香器设计实践,整套方案共三大系列——山水系列,园意系列,文人系列,运用传统文化中的五行元素“金木水火土”作为材质来源。

1.山水系列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镜湖山水翠,白银盘里两鱼戏。中国自古以来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山水相依风光旖旎,为文人们的创作提供了宝贵资源。“山水”系列香器设计灵感来源于大自然的山水意象,属于自然领域的意象美学。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古代不少诗人画家在游历山水时,被大自然的美景所吸引,通过诗歌、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将自己的感情付诸于艺术形式的呈现,无不表现出充满自然韵味的意境美学。

“山水”系列香器设计将山水之乐融入香器之道,在意象的叠山理水中烟波袅袅。如图1所示,此案例巧妙运用拼木手法,使红樱桃木、黑胡桃木、榉木三种不同色彩的材质组成层叠的山峦意象,层次丰富。选材上把握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原则,选用色彩对比强烈、质感细腻的红木,既突出产品的材质美学,又实现功能统一。使用时,可根据使用者的喜好,放置倒流香或线香。倒流香在山顶点燃,沿山脉倾泻而下,形成一派自然山水意象;而当使用线香时,层叠山石间一缕青烟徐徐而上,仿佛丛林深处的炊烟。山峦叠嶂间,水的动,山的静,炊烟的缥缈,形成一幅具有中国意象美学的山水画。

图1 “山水”系列香器

2.园意系列

中国古代江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古代园林设计者以建筑、植物、水景为要素,取自然山水之意象作为造园的蓝图,拿诗词歌赋之美学作为造园的意境,营造出“幽”、“雅”、“闲”的天然之趣,天人合一,浑然天成。“园意”系列香器设计灵感来源于江南园林,属于巧妙结合人工造物与自然景色的意象美学。从传统园林构建手法和体系出发,运用漏窗、榫卯等元素,模仿中式园林独特的借景手法,营造出具有留白空间意趣的中式审美,以小见大,是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美学的再创造。

如图2所示,这是一款横竖两置多用途香器。整体形制上,遵循简约的美学观念,以长方形框架作为基础形态,圆形倒角给整体增添了几分亲和力。与一般香器不同的是,本设计创新点在于一器多用。通过线香插香器和花器的巧妙设计,本香器可横竖两置,横置时可插卧香,竖置时可放置倒流香,满足不同使用场景。除焚香功能外,本设计将香器与花器合为一体,在花器内可放置梅枝等绿植,袅袅烟气中,整个香器仿佛成为一幅画框,颇有透过江南园林中的漏窗借景“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意趣。

图2 “园意”系列香器

3.文人系列

中国文人四雅事,焚香、品茗、挂画、插花,文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生活方式的变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尊崇传统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和艺术形式逐渐走进人们的平常生活。相比古代,现代香品的功能作用渐渐淡去,更多的,人们把它作为一种室内陈设品或文化象征,雅置案头,使心灵沉静。“文人”系列香器,正是从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出发,选取古琴、紫砂、佛教等周边元素,结合当代新文人生活方式特征,保留精华并加以再创造,属于契合当代生活方式的文人意境美学。

如图3所示,这件灵感来源于古琴的香器带给用户多维度的通感体验。通感又叫“移觉”,即将本来产生的甲感觉,通过主体的联想、经验、情感等,带动其他感觉的共鸣,产生乙感觉。同时,通感具有隐喻的品质。此款香器采用金属材质,抽象古琴的造型,上部镂空,模拟古琴的琴弦,烟气透过镂空袅袅上升。视觉上,金属材质更具现代性,散发固有色泽和美感,形成了良好的视觉对比。听觉上,香烟从琴弦中冉冉升起,自然流散,屋内一片宁静与安详,这种流动仿佛音韵一般,形成余音绕梁的美好意境。嗅觉上,使用者所感受到的这种醇和与朦胧,是传统焚香意境美学在历史回环往复中的再现,使人沉心静气,有如画境。

图3 “文人”系列香器

四、结语

中国传统香具,是最能代表民族文化的传统器具之一。今天,我们用现代产品设计方法,对传统香器进行再设计。通过“山水”系列、“园意”系列、“文人”系列的呈现,我们在自然景观、造物方式和生活方式层面上,表现东方意象的美学特征,丰富当代文人意趣,在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带来现代香器产品更好的用户体验感与丰富性。

参考文献:

[1]付璟,邓莉文.禅宗美学意境在香器设计中的表现研究——以“弗居”产品为例[J].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7(2).

[2]王玉峰. 现代香具造型初探[D]. 清华大学, 2015.

[3]李颖,王洪波.意象:东方美学的核心范畴[J].求索,2007(2):186-188.

猜你喜欢
文人山水意境
《山水间》
古代文人与琴棋书画
山水之间
山水朋友
古代文人的雅号由来
诗的艺术精髓在“意象”与“意境”
文人吃蛙
苏轼词中的时空与意境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