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生
摘要:初中化学有其独特的语言,因为化学属理科,理科语言要简洁,严谨,这对化学教师的语言有较高要求。要求教师讲课时的语言表达是教师逻辑思维的一种表现。教师讲课要求教学语言要意义完整,有条有理,前后连贯,层次分明,表达清楚,结构紧凑。讲授内容的先后次序安排,必须符合逻辑。不能不假思索,随意脱口,逻辑混乱,因果倒置,以免使学生无法领会知识和掌握重点。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语言;严谨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语言虽然较严谨,但还是会出现一些情况,化学学科跟数学、物理、计算机类似,化学也有自己的专用术语。也就是化学语言,化学语言是研究化学的工具,对于初中化学来说,它贯穿整个初中化学教材的始终,与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化学计算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重要技能。掌握好化学语言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化学语言是解释自然界化学现象,揭示化学变化的本质,概括化学变化规律的,其它语言所不能替代的特有的语言,掌握了化学语言也就掌握了学习化学的金钥匙。那么初中生该掌握的化学语言有几何?教材《初中化学》中的化学语言,总共有五类246种(个),具体是:元素符号(33种)与离子符号(5种),原子结构示意图(22种)離子结构示意图(5种),化学式(108种),化学方程式(62个),电离方程式(11个)。
一、利用化学语言的特点 激发学习兴趣
作为化学领域的语言,它具有其它语言不能代替的独特性和简洁性。充分利用化学语言的特点,结合教材的内容,有计划地分散难点,让学生轻松地学习,特别是复习阶段,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在总复习阶段可以相互比较、相互渗透、融汇贯通,加上适量的集中练习使学生由生变熟,熟能生巧。要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体会到:学习化学其实并不难,只要掌握了化学语言,其它的问题也就都迎刃而解了。在学懂学会中不断强化兴趣,在复习练习中巩固元素符号,进而熟练化学式,化学方程式,逐渐达到熟练地做题、熟练地分析解决实际能力题的程度。
二、结合教材知识结构 化学语言教学三步曲
教师在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分解化学语言在全册书中的地位,按照教材编排的层次和顺序,把握教材的深广度,将化学语言的教学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特别是复习阶段由于学生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所以效果更佳。
(一)化学语言的识记阶段。
从"绪言"到第二章第三节是元素符号、化学式属于化学语言的识记阶段。让学生回忆总结已经学过的元素符号。到元素、元素符号这一节,学生都能够熟练地读、写24种元素符号。对于化学式,从"绪言"课接触物质开始总结,把常见物质的化学式,一一总结在黑板上,让学生一目了然,同时教给了学生一种学习与总结的方法。在学生第一遍学习的基础上再一次实现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二)化学语言的理解阶段。
化学语言的精妙之处,简洁之处,无可替代的特点就从这一阶段开始体现。从第二章第三节到第四章第二节是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理解阶段。让学生理解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掌握用元素符号写化学式,用化学式写化学方程式的初步规律。化学方程式是化学语言教学的重点,掌握好化学式与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可使学生形成化学方程式的雏形。书写化学方程式,配平是难点,除了讲清最小公倍数法,可通过实例简单介绍"奇数配偶法"。对于这些化学语言,要求学生达到熟练默写的程度,因为这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与重点。
(三)化学语言的应用阶段。
从第四章第三节到第八章,着重巩固、扩大和应用化学语言。这是解决分析应用案例题目的基础。 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酸碱盐的性质与单质、氧化物的简单关系,对初中生来说是化学语言的高级阶段。要应用必须强调理解、熟练,举一反三。
三、多练多用 提高化学语言的书写能力
化学语言和化学教材的各部分知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化学语言的特点是学生容易遗忘,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对于初中阶段的化学语言,学生应多练多用多默写,最长间隔不超过三天重温一次。贯穿于整个学习与复习阶段,并让学生养成使用化学语言解答化学问题的良好习惯。能用化学语言解答的问题,如物质及其性质、用途、制取现象的解释、实验结论等,必须用化学语言来解答,经常练习,达到会读、会写、会用,逐步熟练。这样坚持一个学期,化学语言及其本质就会烂熟于心。
四、严格要求 达到化学语言读写规范化标准
纠正化学语言读、写中的错误习惯,比学习新知识更困难,因此在复习阶段,教师的教学及板书示范必须做到一丝不苟。元素符号、化学式的读、写,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及其它条件、符号的表示,必须强调规范化,对作业书写的公正、方法步骤,考试的卷面整洁、步骤的完善,必须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要及时发现、纠正错误,避免扩大或养成不良习惯。同时让学生了解评分的标准,以便在平时做练习的时候就有针对性地按考试评分的标准去练习,以养成规范化的好习惯。
总之,为提高化学语言的学习兴趣,可以适时地向学生介绍科学发现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了解或掌握一些科学发现方法与规律,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和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