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刚
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的难点课程。理工科学生因其知识结构具有相对封闭性、偏重实用性、忽视人文关怀等三个方面的特征,这对于“原理课”教学提出了挑战。“原理课”教学要提高实效性,需要运用学生熟悉的话语体系包装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吸引学生;深入阐释马克思主义科学性说服学生;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文关怀感染学生,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原理课”上“入耳入脑入心”,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理工科;教学实效性
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作为高校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简称“原理课”)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主要教学内容,由于课程的政治性和理论性非常强,在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中既是基础课程,也是难点课程。尤其是在理工科院校中,由于理工科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知识结构的特殊性,“原理课”教学面临的挑战更为严重。
一、理工科学生知识结构对“原理课”教学的挑战
一个人现有的知识结构决定着他的思维方式,也影响着他对其他类型知识的融合吸收。由于受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从高考到高校教育模式不断在强化理工科学生固有的知识体系,形成了理工科学生重理工、轻人文,重实用、轻理论的知识结构。对于“原理课”教学来说,理工科学生的这种知识结构集中体现为如下三个问题。
其一,知识结构内部层次清晰,但封闭性强。理工科学生知识结构内部从基础知识到专业基础知识再到专业知识,有着清晰的层次性,但是从知识的相关性来分析,则明显偏重于专业关系联系非常紧密的知识。这导致理工科学生对于人文社科类知识,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是有一定的排斥性。其二,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对意识形态色彩较浓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排斥性。由于受就业市场化导向等因素的影响,理工科高校学生知识结构的功利性特征明显,甚至以“是否实用”为标准,形成了工科—理科—社会科学—文史哲—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一个学科“鄙视链条”。马克思主义理论因其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被排在“鄙视链条”的最低端。其三,偏重于科学价值,忽视人文关怀。理工科学生知识结构的工具理性特征明显,单纯追求科学技术对于社会的推动作用,但是忽视人文精神,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人文关怀,产生较大的隔阂感。
近年来国内教育界努力推广“通识教育”,力图打破学科壁垒,不断将人文精神注入到理工科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当今中国高校理工科学生仍占到在校生总数的半壁江山,在理工类高校中,更是占据绝对多数。以笔者所在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为例,学校全日制普通本科生 6 959 人,其中理工科学生占到90%以上。在目前的学生学科分布情况下,理工科高校“原理课”教学面临比较严峻的挑战。
二、打破理工科学生知识结构壁垒,做到“原理课”“入耳入脑入心”
要提高理工科高校“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首先要针对理工科学生知识结构的特点,寻找理工科学生知识体系、话语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之间的交集,打破学生的知识结构壁垒,让“原理课”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能够做到“入耳入脑入心”。
(一)“包装”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吸引学生,做到“入耳”
理工科学生有其特征明显的知识结构,同样也有其属于青年学生群体的话语体系。对于“原理课”教学而言,既要把握生长在网络时代的学生群体熟悉的话语体系,也要根据其知识结构特点,大量运用科学史上的案例,增强课程对于学生的吸引力。
其一,用学生熟悉的话语体系“包装”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引发学生的兴趣。
对于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群体而言,通行的话语体系具有明显的网络特征。运用时髦、接地气的网络话语“包装”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课堂教学中的“抬头率”。
2016年,筆者作为大学思政课教师全程参与了国内知名理论读书节目《马克思靠谱》的录制,并担任主讲嘉宾。该节目面向高校青年学生群体,在语言使用上精心打磨,靠近年轻人的网络话语体系,用幽默但不失深度的语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通俗化、形象化、生动化的解读。比如在网络上红极一时的主题歌《马克思是个九零后》,以及在同名著作中俯首可拾的网络段子,还有“马克思的朋友圈”这种传播载体,都显示出对青年群体知识接受习惯和话语表达体系的精准把握。最终,《马克思靠谱》在电视节目、主题歌曲、网络视频和出版物的多元互动下,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现象级事件,被国内外媒体称为是“中国青年与马克思主义的‘久别重逢”。2016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教育厅联合下发《关于做好〈马克思靠谱〉电视读书节目和同名图书学用工作的通知》,要求区内各高等院校党委把《马克思靠谱》电视节目及图书作为师生理论学习的重要资料,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政策教育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示范课和重要参考教材。
《马克思靠谱》的成功,证明用接年轻人地气的网络话语和新颖生动的传播形式完全可以“包装”貌似枯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达到“入耳”的目的。
其二,大量运用科学史上的案例辅助教学,吸引学生注意。
要攻破理工科学生较为封闭的知识体系,大量运用科学史上的案例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吸引学生的有效途径。在课堂上,除了正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范畴、命题和结论做出有逻辑性的解释之外,最好辅之以科学史上的案例来说明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科学性。在这方面,科学史上可供参考的案例不胜枚举,其中韩树英教授主编的《通俗哲学》、王伟光教授主编的《新大众哲学》以及英国科学家丹皮尔所著《科学史》等书,均可作为参考。比如在给学生讲解“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关系时,将牛顿经典力学和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案例引入进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使其结合自己专业知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清晰的理解。
(二)深入阐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说服学生,做到“入脑”
做到“清风入耳”只是第一步,青年群体的网络话语随时在更新换代,各种“表情包”和“梗”也在推陈出新。要想在思政课堂上做到马克思主义“入脑”效果,关键得靠内容制胜,这就要求原理课教师必须要在理论研究上下功夫,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征服大学生的头脑。
其一,在课堂上,正面论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尽管在其发展历史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曾经遭到过质疑和批评,但是它也同时无数次地在理论和实践上对论敌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反批评。就理论资源来说,恩格斯、列宁、卢森堡、考茨基等社会主义理论家都曾就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发表过很有说服力的意见,都可以应用到“原理课”的教学中。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功,从实践上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原理课教学应该着重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做到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以往,人们把科学确立为对客观自然的规律性认知,但却同时把人类社会摒除在科学认知的范围之外。与此相反,马克思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并在长时间段的历史进程中,总结出一条历史唯物主义的客观规律。历史唯物主义的丰富内涵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其对历史解释的不足之处,也需要不断修正。但是,正如列宁所说,在某一种理论“能对某一社会形态作出严格的科学解释并给以生动描绘的尝试以前,唯物主义历史观始终是社会科学的同义词”。将理工科学生对于科学的理解,导入到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分析上来,找准自然科学和马克思主义的共通点,就可以比较好地说服学生。
一般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质疑,其实并无多少理論性 ,大多数是受网络不良舆论的误导,与官方的意识形态相背。在这个问题上,“原理课”要着重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阶级性的关系问题、科学性与意识形态属性的关系问题,就可以实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其二,运用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生遇到的现实问题,增强说服力。
对于青年学生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来说,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对于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论述,要注重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引导大学生理解自身“成长的烦恼”,认清当代社会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本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原理课”在讲授唯物辩证的时候,要注重多用辩证法来解释学生学习、爱情、就业等现实问题;在讲授唯物史观的时候,注重运用唯物史观来分析当前社会普遍、学生关注度比较高的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等等错误思潮,既可以帮助大学生抵制其不良影响,更可以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这就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的现实解释力,也就更加令人信服。
(三)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文关怀,感染学生,做到“入心”
“原理课”课堂除了有新颖的形式和充实的内容之外,还要有直击人心的力量。在课堂上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征服学生头脑仅仅是手段,由此激发大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引导其正确处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才是真正的目的所在,也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脚点。
笔者曾在课堂上设计这样一个讨论问题:科技发展能够解决世界饥饿问题吗?出于对自然科学的信心,班上大部分学生开始都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当笔者将世界粮食产量和世界饥饿人口数量,以及两者的变动趋势等数据逐一介绍后,有一些学生对自己的结论产生了怀疑。然后,笔者又通过介绍当前科技最发达的美国的饥饿人口状况,让大部分学生丧失了最后一丝对科技的信心。此时,马克思主义的结论呼之欲出了:人类饥饿问题的本质,并不是科技是否发展的问题,而是粮食分配不公平的问题。这个结论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新的认识,有一位学生感慨道:“马克思主义也是一门科学,很抽象的科学,总觉得能从中学到什么东西,并运用到生活当中去。一旦掌握,或许比自然科学更有意义。”
此外,马克思本人的生平故事也是可以重点挖掘的资源。通过讲述马克思的生平,带着学生一起经历马克思的懵懂、成长、彷徨、挣扎和升华,只有让学生真切感受马克思陪伴他的徘徊和成长,才能更加深切体会他惊心动魄的思想演进之路,才能理解他最终的信仰和选择——为什么马克思拒绝锦衣玉食的诱惑,而甘愿承受来自生活的恶意和折磨;为什么在颠沛流离孩子夭折的窘况下,仍然不改当初“为全人类而工作”的初心。大学生同样有“不忍人之心”,将其带入设定的情境中,触摸其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无疑要比硬邦邦的理论说教更有情怀。
笔者本科学习中文,因研究生阶段自行研读《资本论》有所感悟,遂奋然考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的博士,直到现在在大学思政课堂上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也可以说是一种“行走中的情怀”。正是有感于对马克思主义的这份情怀,当思政课教师也罢,做《马克思靠谱》的节目也罢,其实都是埋头做“播种者”,期待有人能从笔者的课堂和节目中有点触动,希望以后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向更多人传播马克思主义,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时代要求。
对于“原理课”教学而言,理工科学生知识结构固然有其相对封闭的特点,但是只要把握这种知识结构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共通点,把握学生话语体系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共通点,就可以打破理工科学生对于“原理课”的排斥情绪,有效提高“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唐仁春,贺云龙.,论大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4.
[2]列宁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编辑/岳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