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学习的思考

2018-04-08 10:26蒋诗云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雨巷语感想象

◎蒋诗云

初中语文学习中的朗读与小学阶段类似,都是通过标准的响亮的语音,富有感情的将一篇文章读出来,在书面上这些文字是没有声音的,通过朗读转化为有声的语言,因此这样的一种转化的过程,实际上让学生增加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加工,这比单纯的默读效果要好,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所以在接下来的内容中,笔者将主要围绕初中语文学习中的朗读教学如何开展,展开一些论述。

一、组织学生进行丰富多样的朗读活动

朗读是一种非常简单的阅读方式,学生在小学阶段就经常采用朗读的方式,进行语文的学习,可以说学生对朗读并不陌生。然而到了初中阶段,很多学生却对朗读这种方式,变得不再喜欢,他们更喜欢默读。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朗读的形式过于单一。另外就是成人心理作怪,他们会觉得朗读太小儿科了,自己都已经上了初中了,是个大孩子了,为了模仿成人的阅读行为,所以他们也不愿意进行主动的朗读学习。因此教师要在朗读的形式上,多进行一些创新,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如教学戴望舒的《雨巷》一课时,教师可先播放《雨巷》的朗读,学生跟读。再配乐《此生不再》,让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雨巷》,感受精炼优美的语言。诵读是打开诗歌的一把钥匙。通过反复诵读把学生带入到诗歌的情景中去,去感受《雨巷》的诗风:朦胧、古典、一唱三叹之美。对故事性很强的文章,适合于学生的表演。可以让学生出演课本剧的角色,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二、在朗读学习中,注重对学生的科学方法指导

朗读看似简单,实际上也需要一些技巧,而这些技巧就需要教师传递给学生,一篇文章,饱含着深情,怎样的朗读才能把感情发挥出来,表现出来,让学生能够有深切的感受呢?这更多的需要学生能够静下心来,专注于阅读材料上,全身心的投入到文章中去。即便如此,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技巧。因此老师应当学会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老师要在指导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情感基调、语调、重音等朗读基本要素,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并逐渐掌握朗读方法。

三、让学生一边朗读,一边进行丰富的想象活动

语言文字本身是抽象的,可是一篇文章所渗透出来的信息,可能是非常立体生动的表象,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大胆的放开自己的想象力,将文章中的内容用想象的方式呈现出来。众所周知,想象是树立形象感的核心,是激发情感的关键。学生朗读时,不仅要从语感出发,而且始终要伴随对具体形象的感知联想想象,有想象开启的生活图景比语言文字打开的天地更开阔,更具有形象感,因此更能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尤其是朗读诗歌和一些优美隽永的散文,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可以把文本中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如教学《故都的秋》一课时,教师可利用投影,让学生想着去感受秋色的冷清、秋声的寂寞,从而品味到一种孤独、悲凉。学生们从心灵上受到感染,读时就特别入情入境。

四、通过朗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语感

语文的学习本身就是在学习语言,而语言特别重视语感,很多时候,语法可能并不清楚,但是通过语感这种直觉的方式人们就可以出口成章。而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出声地朗读,光靠默读是不够的。现在很多的初中学生,由于在小学阶段没有打好基础,语感很差在语文综合成绩方面表现出比较低的水平。对于这样的一批学生,教师更是要重点的培养他们的朗读习惯,让他们通过大量的朗读培养语感,打下扎实的语文学习基础。现行教材中的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注意到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有着生动活泼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意旨。因此,在语文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揣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学生朗读时,还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当然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可以多样,如齐读、轮流读、指名读、引读等等。总之,语感培养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方法,而朗读则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五、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时候,要注意一定的层次性

朗读技巧的渗透,要体现在具体的朗读行为中。考虑到学生朗读水平的差异,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朗读训练的层次特点。首先,确定朗读基调,读出文章的节奏感。初读时,要求学生要吐字清晰、发音正确、停顿合理。有些文章的节奏感非常的强,所以在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停顿,读出节奏上的美感。例如,请一位学生读一篇节奏感很强的文章,学生读得字音正确,停顿也比较合理,但是听起来总感觉让人不舒服。教师就要要求:你能不能读出文章的节奏?学生就会进一步的明白朗读不仅要做到读音正确,还要有节奏感。

其次,要读出一种画面的美感。这就要借助于联想和想象,将客观的事物和主观的感受联系在一起,形成一幅生动美丽的图面。学生朗读的时候要想象自己就置身于这美丽的画面中,才能感悟出文章的意境。

总之,在初中语文朗读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以科学的理念来指导。要注重学生在水平上的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能够投入到朗读的学习中。给每一位学生更多的专业的朗读训练指导,让他们从朗读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好处,逐渐提高语文的综合素质。

[1]杨巧娜.初中语文课堂朗读现状及实施策略研究[D].鲁东大学,2016

[2]刘天蕉.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3]尚云飞.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6

猜你喜欢
雨巷语感想象
快乐的想象
戴望舒《雨巷》(节选)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雨巷,你可曾记得我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