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2018-04-08 07:17:48李文水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余料锐角三角正方形

◎李文水

通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学的效果,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教师所传授的具体知识,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形成知识网络。情境的具体打造要从学生能够理解的角度出发,要降低数学的抽象性,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问题。为了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应用,教师要把数学问题情境呈现得更加立体生动,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让他们在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方面变得更加高效。所以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关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打造教学情境的问题,笔者有几个观点要谈。

一、为学生创设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的数学探究意识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设计探索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去理解一个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索和猜测到的,以及这个结论是如何被应用的。

通过这样的形式,使学生自主参与,与他人合作交流,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情境:有一铁匠想用一块锐角三角形铁皮余料制成正方形零件,为提高锐角三角形余料的利用率,正方形的边长总希望大一些为好,怎样才能使正方形的边长最大?

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ABC是一块锐角三角形余料,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内接正方形的边落在三角形的哪边上,正方形的边长最大?学生探索得:对于锐角三角形余料,内接正方形的一边落在锐角三角形最短边上时,边长最大,即加工成的正方形最大。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学生探求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保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敢问、想问、会问、善问,是我们数学教学成功的关键。

二、为学生创设一些可以引起学生质疑的数学问题情境

学习的过程要带着独立思考的精神进行学习,如果只是全盘接受老师的观点,那么这样的学生总是处在一种被动的状态,缺乏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当前的素质教育强调,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可以带着质疑的态度进行学习。所以在教学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的创设这样的质疑情境,给学生呈现一些数学问题条件让学生带着质疑的视角去进行思考和探讨学习。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相乘”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对以前学过的正有理数相乘进行复习,10+10+10+10+10+10=10×6,6×10就是6个10相加,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10×(-5)是什么意思呢?总不能说是10个(-5)相加吧?那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呢?通过这样制造疑问,引起学生新旧知识的矛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思考.我们以前学过用正负数来表示两个相反意义的量,有理数的加法也是在数轴上定义学习的,那么对于有理数的乘法的学习我们是否也能通过在数轴上学习来完成呢?这样一来,学生心里疑惑重重,好奇心也就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那么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便是轻而易举了.

三、通过多媒体教学打造更加生动的数学问题情境

通过打造多媒体化的数学问题情境,学生的注意力能够被更多的吸引到多媒体课件当中,初中数学的直观性可以变得更加丰富。单凭老师的语言讲授以及简单的画图等方式,效率比较低,效果也比较差,可是如果用到多媒体课件来使得情境变得更加立体生动。比如说,在学习几何题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尤其是将一些活动与生活中的实例结合的情境应用题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展示出来,这样既有利于使学生清晰易懂,又有利于老师作图。在初中数学中一些重难点知识的讲解中,初中数学老师利用多媒体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及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分析。就比如在圆的学习中,单单是画图就会占用课堂很大一部分时间,多媒体展示出来的图形更加形象直观,颜色可以很好地区分开易错点,在全等三角形的学习过程中,有效地利用多媒体可以让教学更直观。总而言之,多媒体的引入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和形象。

四、为学生创设更多具有开放式问题的数学情境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很多时候我们会通过设计一些开放式的问题,引发学生更多的探究学习行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所以问题情境可以以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为主,这对学生的能力训练来说,更有促进的作用。

例如,要计算如图中圆点的总数时,请你说出你的算法。8个人打车去汽车站,在距离汽车站20千米的地方一辆车出了故障,此时还有半个小时就要发车了,在还剩下一辆小轿车的情况下,连司机在内限乘5人,以最高时速60千米的情况下,这8人都能赶上最后一班车吗?这种开放性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智慧的平台,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只要符合实际即可。学生涉及的一些开放式的问题,一定要符合教学的进度,不能过于超前,要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思考得出答案。

五、促进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在体验中进行学习

在课堂教学情境的打造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进来,通过他们的动手操作,提高情境教学的体验性,让学生对数学问题情境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有一些涉及到几何的问题,学生如果能够动手亲自的画一画拼一拼,他们在理解这些问题的时候会更加容易。而且,学生动手操作的多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也会提高,如果没有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可能对很多问题,无法想象,从而使得学习的效果下降。

总之,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我们要通过情境教学的打造,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猜你喜欢
余料锐角三角正方形
《锐角三角函数》拓展精练
海目星视觉余料切割,轻松实现板材利用最大化
过非等腰锐角三角形顶点和垂心的圆的性质及应用(下)
中等数学(2021年9期)2021-11-22 08:06:58
过非等腰锐角三角形顶点和垂心的圆的性质及应用(上)
中等数学(2021年8期)2021-11-22 07:53:36
剪正方形
基于C#的钢板余料管理系统研究
江苏船舶(2020年6期)2021-01-26 03:55:18
自动冲压线工艺余料自动回收装置设计及应用
剪拼正方形
基于AM 及PDM 的钢板余料管理程序设计研究
广船科技(2020年3期)2020-02-24 03:46:24
拼正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