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安冬
中职生大多数英语基础差,底子薄,导致他们升入职校后的英语学习比较吃力。由于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他们很难有成功的情感体验,负面的情感因素反作用于他们的英语学习,使得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畏惧心理。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情感因素在学习者学习外语的过程中起着与认知因素同样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对所教班级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中职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普遍有着负面的情感体验,中职生英语学习困难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的情感障碍密切相关。
情感是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由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所引起的心理体验。情感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具有激发或抑制作用。许多研究结果表明,自尊、自信心和兴趣等情感因素与外语学习主体的语言能力密切相关。情感因素是语言习得的必要因素。语言能够被学习者习得的首要前提是语言学习者对外语的学习持有肯定积极的态度。积极的情感因素能促进学习者对语言的习得,而消极的情感因素则会阻碍外语学习者的学习进程。
美国语言教育学家Krashen研究二语习得时提出了著名的“情感过滤假设”(theAffectiveFilterHypothesis)。Krashen(1982)认为,即使在有大量适合的目标语输入环境下,语言学习者也并非能完全吸收其所接触到的语言资料,其学习效果受到其个人动机、需要、态度与情感的影响。他认为,情感因素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相当于一个过滤器,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变成对语言的吸收。学习者学习动机高,自信心强,焦虑感适度,就能促进语言的习得;反之,就会阻碍语言习得。Stern(1983)认为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甚至大于认知因素。
积极的情感因素主要包括学习者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快乐、兴奋、情绪高涨,这些因素会调动学习者的潜力,培养其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消极情感因素则表现为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感到悲哀、恐惧、抗拒、情绪低落,这些因素会降低学习效率,削弱学生的学习欲望,构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障碍。
为更清楚的了解导致中职生学习效果长期不佳的负面情感因素,笔者对所任教的两个中职班的同学展开了题为“中职生英语学习情感障碍”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广州市司法职业学校二年级的学生,英语课是他们的必修基础课。共发放问卷112份,回收有效问卷105份。根据笔者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影响调查对象的英语学习的情感障碍主要有自卑感、兴趣低下、动机缺失这几个方面。
1.自卑感 自信心是外语学习者对自我价值和能力的主观评价和意识,是外语学习成功的心理基础。学生缺乏自信,会导致他们在英语课堂上不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因为他们害怕出错,怕丢面子,从而不敢开口进行口语练习。而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用外语进行交流,严重的自卑感对学生的外语学习进程会起到很大的阻碍作用。
问卷的第一个问题是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英语水平作出自我评价,选择“勉强可以,懂一些”和“非常差,完全不懂”的学生比例占到了总人数的72.8%;第三个问题询问学生对能否学好英语的自我评价,只有4.6%的学生选择了“可能性很大,完全有自信能学好英语”。这反映出这两个班的大多数同学对自己目前的英语水平评价很低,有较强的自卑情绪,对将来的英语学习也没有自信心。在表达自己对英语学习的期望时,47.3%的学生选择了“没有特别期望,只求考试能及格,能顺利毕业”,35.6%的学生选择了“已经没有任何期望,不打算做任何努力”,仅剩下17.1%的学生期望自己“可以把英语学的更好,以至于可以用英语进行交流”或者“可以在考试中得高分,拿到奖学金”。学习期望值的降低,反过来也会导致学习动机的不足。
2.兴趣低下 外语学习者的大脑对于目标语言的输入内容越感兴趣,其所感受到的情感障碍就越小。情感障碍就像一堵墙,输入的语言知识一旦碰上它,只剩下部分进入大脑中的语言习得机制,学习者的习得语言的能力就会大打折扣。
调查问卷的结果表明,两个班中的大部分同学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比较低下,甚至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有很重的厌学情绪。在表达自己的英语的喜爱程度时,68.5% 的学生选择了“比较一般,没有特别感觉”和“很讨厌英语,觉得烦”。当被问及“我想学好英语的主要原因”时,仅有约4.8%的学生选择了“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虽然有20.6%的学生认为自己想学好英语“为了提升综合素质,实现将来理想”,但这一项并不能认同为此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有兴趣,其更多代表的是一种学习英语的外部动机。
3.动机缺失 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一个方向前进的内部动力,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外语学习的动机是指学习者学习外语的愿望和推动力。它被认为是外语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情感因素,是生成学习目标的内驱力和产生语言学习的态度联合体(Gardner,1985)。外语学习者的动机表现为其渴求外语学习的强烈愿望和求知欲,是直接推动学习者从事外语学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是其在学习活动中国的一种自觉能动的和积极的心理状态(王初明,2001)。动机可以分为内部动机(Intrinsicmotivation)和外部动机(Extrinsicmotivation)。内在动机指学习者内在兴趣、好奇心或成就需要等内部原因引起的动机,是内在因素;外在动机指由外在的奖罚或害怕考试不及格等活动之外的原因激起的动机,是外在因素。不管是内部动机还是外部动机的缺失,都会造成语言学习者缺乏学习动力,逃避学习。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中职生学习英语的内部动机极度不足。高达74.6%的学生表示自己学习英语是为了通过考试和应付家长监督。仅有25.4%的学生认为自己想学好英语的主要原因是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或提升综合素质、实现将来理想。虽然为了通过考试和应付家长的监督这两个因素属于外部动机范畴,表面上看大部分学生保持有学习英语的外部动机,但结合中职生的学习状况,我们会发现这些学生的外部动机很难对他们形成英语学习有效的推动力。首先,中职学校的考试与普通中学的考试有很大区别,职校的考试都是课程结业考试的性质,一般来说都相对降低了难度,即使学生在考试中不及格,也都有补考的机会。第二,中职生的家长对于学生的监督也不如面临升学压力的高中生那么严格,那么,既然是职业学校的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在就业时英语能力的作用是否能对中职生形成动力呢?问卷的第8个问题考察学生对于学好英语与将来就业的关系,共有70.2%的学生选择了“关系一般,对找工作的关系比较小”或“完全没什么关系”,有21.6%的学生认为“有一定的关系,在找工作时会英语总比不会英语好”,而认为“关系非常大,想要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就必须掌握好英语”的学生仅占8.2%。笔者认为,他们之所以没有认同英语能力与就业机会的关联性,可能与他们对自己的职业预期较低有关。大多数中职学校的学生都认为自己将来会从事相对低端的行业,而这些较低端的行业对人才英语能力的要求也是较低的。而事实上,在经济高速发展和全球化加速的今天,社会各个行业都要求劳动者具有较高的素质,英语能力是各行业对人才考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对于上述中职生英语学习中的情感障碍,英语教师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学生进行有利的疏导,以促动学生的学习。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着手。
1.以情动人,增强信心 面对基础差,自信心严重不足的中职生,中职学校的教师应该要增加情感投入,尽量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愉快的课堂气氛。教学工作是人对人的工作,教师的教学方法和人际交往合起来构成了教师的行为。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身心愉快,愉快的课堂气氛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自卑感强的学生会对教师的评价更加敏感,教师对中职生应该尽量少用负面的评价。当情感因素受到压抑甚至抹杀时,学生学习潜能就不能正常发挥。在笔者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有高达37.3%的学生表示对英语失去信心的原因包括“回答问题时曾被老师批评,觉得自己笨”或“讲英语时曾被同学嘲笑,觉得很没面子”。这反映出来自于外界的负面评价很可能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损伤学习积极性。
2.改善教学,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使个体对于事物特别注意,由此引发个体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部动机,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从改善自己的教学入手。中职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是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教师应采取措施尽量使课堂学习变得有趣而又有成效。问卷结果表明,学生对于某些形式的教学内容是相对更有兴趣的。关于问卷的第9题:“我觉得英语课堂上最有趣的部分是”,37.3%的学生选择了“看老师放映的相关图片、影片”,27.5%的学生选择“听老师讲解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以及25.4%的学生选择“进行小组对话活动、角色扮演”。可见,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试听教学工具,有机结合语言文化知识,创设仿真的语言情景,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诙谐幽默的教学语言,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帮助更多学生逐步培养起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总之,情感障碍是中职生英语学习成效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师在英语课堂中应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情感介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抑制消极情感,使学生从厌学、恐学的被动学习状态向乐学、思学的主动学习状态转化,这样才能为有效的英语学习过程提供有利的心理准备,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1]Gardner,R.C.&Lambert,W.E.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Newbury House,Rowley,Mass,1972.
[2]Krashen.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1985.
[3]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