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秀
在数学教学中,解题是基本的和主要的活动形式。无论是概念的引入、定义的解释、公式的推导、定理的证明,还是知识的应用,都必须通过解题活动来实现。因此,必须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把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视为数学能力培养的最终目标,在培养各种数学基本功的同时,逐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那么,要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应主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吴晗曾说:要读好书,必须先打好基础。而对数学概念的正确理解和掌握就是解题的前提与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注重讲清概念的来龙去脉,我还经常在课堂上抽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进行概念的整理比较、分析记忆,以达到对数学概念的熟练掌握。比如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这部分知识内容较多,互有联系,容易混肴,如果没有熟悉掌握、认真记忆,那么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就是一句空话。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中学数学学习中,总有一部分学生由一开始的厌烦到最后放弃,让老师扼腕痛心。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如何在教学伊始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动手实践、小组讨论、互帮互助结对子等多种形式,并充分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直观演示。比如在讲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时,采用这些方法,就能使学生从课堂上的不爱听、不爱动、没处问转变为听得懂、勤操作、有互助,从而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构建师生互动互助的和谐课堂。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层层挖掘,了解问题的内容是什么,促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基本的思考问题的逻辑,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需要挖掘哪些条件等。然后,引导学生分析、研究问题,探讨解题方法。
例如,教学苏教版初中数学《如何计算图形周长》这一章节时,有这样一道题:正方体的周长为12,求边长是多少?用该边长作为圆的半径,圆的周长是多少?学生学习了关于周长的概念后,会了解到周长是指图形各个边长的总和。教师可从这个概念人手,层层递进,引申出更多内容。学生计算出正方形的边长后,继续思考其他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了解各个图形的性质和定理等内容。另外,对问题进行层层剖析,可将一个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根据题中已知条件发现隐藏的未知条件,从而通过一步一步解决小问题,实现对大问题的解答,防止有漏掉或疏忽的地方,提高解题效率。
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仔细、认真地审题,提高审题能力,是解题的首要前提,因为审题能为探索解题途径提供方向,为选择解法提供决策的依据。因此,教学中要求学生养成仔细、认真的审题习惯,就是要对问题的条件、目标及有关的全部情况进行整体认识,充分理解题意,把握本质和联系,不断提高审题能力。具体地说,就是要做到以下四项要求:
l.了解题目的文字叙述,清楚地理解全部条件和目标,并能准确地复述问题、画出必要的准确图形或示意图。
2.整体考虑题目,挖掘题设条件的内涵,沟通联系,审清问题的结构特征。必要时,要会对条件或目标进行化简或转换,以利于解法的探索。
3.发现比较隐蔽的条件。
4.判明题型,预见解题的策略原则。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展开联想,举一反三,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比如在复习特殊四边形的面积的教学中,学生提出菱形的面积等于菱形对角线长度乘积的一半,那么正方形作为特殊的菱形,它的面积也能等于对角线长度乘积的一半,而当等腰梯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时,我们通过平移对角线的方法发现同样的结论依然成立。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三种图形的对角线具有垂直的共性,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展开联想:在任意的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中,面积是不是都等于对角线长度乘积的一半呢?这一结论是否成立,如何证明?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这样的分析、讨论、联想、拓展,不但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在解题教学中,教师还要强调解题方法的多样化,鼓励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并比较各种解题方法,找到最佳解题方法,从而提高解题效率,为考试节省时间。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时,有这样一道题:已知x2+y2=1,那么当x=1时,y=?对于解二元一次方程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直接计算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由题可知,该方程式是半径为1的圆的表达式,我们可以画出该方程式对应的图形,从而由图可知答案。教师可让学生讨论哪种方法更好。多开展一题多解的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对于初中生来讲,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需要以灵活的方式进行学习,在思维的跳动中获得解题的灵感,将数学问题中的知识点一一思考,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要只按照以往的思维模式进行学习,要按照另外的解题模式进行思考,更快地得出答案。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不断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学习的信心,提升学生的总体成绩。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奠宙,宋乃庆.数学教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徐斌燕.数学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龚雷.数学开放题的常见题型[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