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三强
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抽象分析能力和几何推理能力,以逐渐达到让他们形成数学逻辑思维的目的。小学数学中“图形与几何”是学生初步接触立体几何的阶段,也是初步发展他们空间观念的时期,势必需要教师在该阶段的教学中为其奠定下良好的空间意识,以促使大家形成优秀的思维洞察力和空间想象力。然而从有关调查的结果来看,当前小学数学中“图形与几何”教学成效普遍较低,主要问题便是由于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以致于学生整体学习积极性不高,便导致教学成效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以下笔者从“信息技术”“联系生活”“实践活动”三方面入手,对小学数学中“图形与几何”的有效教学方法进行了浅显的分析探讨。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新时代下,且伴随着新课标改革和教学思路的革新,信息技术俨然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对提高教学成效、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切实存在突出效果。多媒体作为当前最普遍的教学工具,它以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为载体,并以直观可视的优势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在极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缺陷和漏洞。由此出发,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原本平面的数学概念转化为立体的几何影像,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将图形、几何等内容直观形象的呈现出来引发他们的立体思考意识,从而达到培养其空间观念的目的。比如在学习“圆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由于圆本身就是一种相对抽象的图形,运用多媒体直观呈现出来便能够让学生以立体思维思考圆的问题,更有利于他们理解和吸收知识,据此,笔者便制作教学课件来将圆的周长、面积切割移动成大家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然后通过动态移动让其在思维中构建起它的立体影像,如此来诱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图形转化能力,便可在充分吸引他们眼球的同时展开更具数学抽象形态的高效教学。
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利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且数学知识本身就源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这便说明提高数学教学的实用性和生活化不仅能帮助他们降低抽象概念的理解难度,还能开发大家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以此来从根本上扭转他们以往被动的学习状态。鉴于此,教师将“图形与几何”内容充分联系实际生活,将生活常见问题与抽象几何图像有机结合,便可在简化学习难度的同时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继而让他们意识到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知识,如此来切实改善图形与几何的教学成效。仍以“圆的认识”这课为例,在给学生讲述过圆的基本特征之后,笔者向他们提问到:“在进行投篮游戏的时候,大家会站成什么队形呢?”大家统一回答到“面对篮筐站成半圆形。”于是又追问到其中原因时不少人都能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说到“为了公平,站成半圆可以使每个人都与篮筐达到相同的距离。”从中可以看出利用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将数学概念与生活常识相连接,不仅能降低他们的数学抽象理解能力,还能促使其能够将所学知识合理运用在解决生活问题中,切实对提高教学成效、增强学生几何理解能力起到极大的积极作用。
基于能力提升和思维培养的教学理念,运用具有探究意义的实践活动进行教学对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皆存在突出效果。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普遍较差,很难将平面的知识内容在思维中构成层层递进的知识结构,这便导致他们仅依靠教师的语言讲解无法对所学内容形成立体认知,也致使其无法准确的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点。针对这一现状,数学教师可利用具有探究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其自主探究中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洞察能力,从而使之对图形与几何形成更完整的认识。比如在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这课时,笔者在进行教学时先为学生展示了几个模拟房屋的图片,然后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幅图片进行制作,这时大家便需要利用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组成房屋的各个面,在制作结束后笔者便让大家分析每个面所涉及到的图形,以此来让他们学习组合图形的组成原理,从而更简单的引出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在制作时探究分析其中的知识原理,并在实践尝试中准确的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点,可谓是一举两得。
综上所述,“图形与几何”是培养学生数学抽象和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是数学核心素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组成部分。小学数学中的“图形与几何”是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几何意识的内容,势必需要教师依托信息技术、联系生活、增强实践性等有效教学方式提高教学价值,以达到促使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良性发展的目的。
[1]黄明珠.提高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教学有效性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0)
[2]李博润.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