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燕萍
《画家和牧童》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一位老师在执教这堂优质课时的一个细节格外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就是对课文第二自然段中“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的教学过程,他是这样设计的:
师:这幅《斗牛图》,戴嵩是怎样画出来的呢?请小朋友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并多读几次。
生自由朗读,并请小朋友站起来明确语句,即“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然后出示相关内容的课件,再请大家看着课件,大声朗读。
师:谁能从字面意思来说说“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的意思?
师:谁愿意到黑板上,用毛笔“浓墨涂抹”、“轻笔细描”一番?
学生到黑板上板演“浓墨涂抹”、“轻笔细描”,其他同学兴致盎然,认真观察。
师:老师这里有一幅水墨画,你能指出画家在哪里运用了“浓墨涂抹”,在哪里运用了“轻笔细描”?
(课件出示荷花水墨画)
师:在知道了“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的意思以后,我们再用声音把它读出来,读的时候,应该把“浓墨涂抹”读得?(生答:响亮);把“轻笔细描”读得?(生答:轻一些)
全班学生认真朗读。
回味这堂,我回来后形成了如下思考:这位教师紧紧地抓住能体现教学价值的核心语段“咬定青山不放松”,不仅引导学生把语段读通、读顺、读懂、读透,而且读了还要说,说了还要演,演了还要用,把语文的朗读教学经历了“读进去”和“读出来”的过程,真正实现了著名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所说的:“语文课应引领孩子在语言文字上走上几个来回。”所谓“读进去”,就是这位教师让学生读第二自然段,再带着怎样画出来的疑问读有关语句,然后让学生看着课件读,让学生不断与文本“零距离”接触,反复叩问文本,感知内容,深入理解内涵,并在理解的基础上适时的渗透“谁能从字面意思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的意思”,有了前面读得铺垫,这里的“理解”就来得顺理成章了。紧接着,还让学生到黑板上板演,更让学生在形象生动中体会了“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的意思,把平面的词语还原成生动可感的具体形象,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促进语言的积累,再通过进一步地深入朗读,与作者的情感和谐共振,同构共生,将文字成为学生生命中活泼泼的语词细胞。这样的设计,真可谓是“独树一帜,别出心裁”呀。
由于从事教务工作的原因,我有机会听到各种各样的上课,常常听,也常常想,听他们,想自己,学习优秀的,摒弃缺憾的,也渐渐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思考--这也是论文,我觉得这些论文还特别有用,它使我在课堂上自觉地扬弃自觉地张弛。这里,我想主要谈谈课堂上常见了一些不足,以资借鉴。
一是重教师轻学生的课堂。虽然,时下的教学理念已经越来越重视学生,越来越主动地把学生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但是现实的情形总是不能令人满意。在一堂叫《小熊住山洞》(人教版一册)的课堂上,教师的表演是生动优美的,讲解也是完整丰富的,但是他很少关注学生的言行,更不用说体察学生的心灵、情绪,即便提到了也只是蜻蜓点水,一掠而过,没有从本质上关注学生的学情。课堂成了教师展示自我、演绎教案的舞台,而学生通过学习到底发展了没有,发展了多少,没有得到多大的体现。我想,在课堂上,教师固然重要,但整个课堂的精彩与否,却更多地系于学生满足的实际程度。有一位名师曾经讲过,教师滔滔地讲解成功了,学生未必就成功了,但学生如果成功了,教师不滔滔讲解也是一种成功。
二是重形式轻实质的课堂。目前,教学形式花样多,如游戏、音乐、多媒体、声情并茂的朗读等,一切皆可入课来,但许多课堂正因为运用了大量的“花样”而掩盖了更为重要的内容。有位教师在执教《阳光》(人教版一册)时,运用了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和琅琅的诵读,课堂气氛是活跃的,学生也是热闹的,但冷静下来后,我发现这堂课忽略了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和教学效果的实效性,本来应该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的空间也悄悄地被挪移了。自然,教学形式应服务于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任何教学形式都要从完成教学目标出发,根据目标选择相应的策略与方法,否则就是舍本逐末,从而因小失大。
三是重全面轻特色的课堂。在听《棉鞋里有好多阳光》(人教版二册)时,我更多的是遗憾,因为整体上教师的讲解是完整的,滴水不漏的,但正是这个“滴水不漏”,却让人感到了一种深深的遗憾。这堂课太全面了,传统的现代的各种教学手段都用了,教师和学生都一样认真投入地参与其中了,但因为这篇课文的特质是“爱”,执教者没有把这个阳光之“爱”讲深讲透,而是和其他课文一样,例行公事地轻轻挥过,本来应该浓墨重彩的那一笔,最后成了让人为之感叹的一点。因此,触及不到实质的全面,再完整的课堂也是肤浅的,我们要做的是,尽可能地根据每堂课的目的和特点,做到洞察实质,入木三分,真正达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
根据听课所得,我将它们一一作了分析整理,后来都形之于论文,或许它们并不那么“高深”,甚至显得一般,但因为它们都来源于一堂堂真实的课堂,都是我的“亲身躬行”和“亲手采撷”,所以格外让我获益匪浅。
论文应该写在课堂上,也应该用在课堂上。陶行知先生曾预言“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课堂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的融汇之所,是论文最佳的生成空间,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