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晨霞
只有阅读才能真正影响到语感,提升文字的表达、布局能力。阅读、写作能力,在小学培养是事半功倍的,因为这个时候的语感最强,更容易受到书中语言的影响,流畅、严谨的叙述方式,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真正培养出来。如何让学生喜欢读书,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的我,也曾为此反复思考,恰好我校开展“书香让我成才,快乐伴我成长”的经典诵读活动,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探索和实验中,引领学生们走进文化经典的圣殿,汲取精神的营养。多年来,我欣喜地听着,看着,感受着经典带给孩子们的种种欢娱和教益,并时时为身边的一个个小小镜头感动着,可以说,是经典诵读让书香满校园,是经典诵读让孩子们从此受益终身。
在学校,如何让学生被经典所吸引,真正做到“乐读”“美读”呢?我精心设计了许多活泼有趣的活动形式,引领孩子们在玩中、在乐中诵读经典,每天早晨利用20分钟引导诵读,读的形式很多,有领读、引读、师生配合读、男女生对读,方法灵活多变。实践证明,“多样诵读”可以大大激发诵读兴趣,学生们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节奏美和韵律美,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近年来,我校依托浓郁的校园文化,开展了一系列的经典诵读活动,让孩子们在喜闻乐见、新奇刺激的形式中诵读经典,自然而然地喜欢上诵读活动。我编排的诵读节目,在全省“中华诵·经典诵读”比赛中荣获小学组一等奖的好成绩;我校举办经典诵读展示活动,我编排的经典吟唱节目《唐诗新唱》参加展示,节目以歌曲联唱为主要形式,以婉转悦耳的歌声、深情传神的演绎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学校诵读成果。此节目还登上了当年县春节联欢晚会。通过活动的开展不断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学生们的背诵热情一天天增长。同时大家惊喜地看到了孩子们一些崭新的变化——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口中吟诵的这些古老的句子已悄悄地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有时它在校园,有时它在家庭,有时它在社会生活中。
“文章不是无情物”,在愉快的诵读活动中,“爱国情”、“亲情”、“友情”、“传统美德”犹如春雨般无声的滋润着学生的心田,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水准,使学生性格温和,举止文雅,升华人生的境界,有助于学生人格的成长。孩子们在品读中不断感悟,在感悟中潜移默化的改变,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经典效应。诵读经典、感悟经典,从“言必信,行必果!”中明白了诚信,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懂得了尊老爱幼,从“昔孟母择邻处”中学会感恩母爱……我欣喜地看到,学生爱学习,守纪律,尊师长,敬同学了。从前娇纵任性的“小公主”、“小皇帝”逐渐变得懂事了,连家长们也直夸“经典诵读”读得好。徐明是三年级同学,在家是独生子的他养成了骄纵、任性、自私的习惯。在家经常对长辈们大呼小叫发泄自己的情绪,就在我们的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在一次家长会上徐明妈妈不断提到:诵读经典给了我一个全新的儿子!是“卧冰求鲤”的故事让他看到了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是“上善若水”的篇章让他学会了宽容对待别人。
叶老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后,我发现学生的识字量明显、快速地增加了,这有利于学生更早地提前阅读和习作。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语言表达也比以前更流畅、更风趣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好文章如果诵读得多,不知不觉中都会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中经常会引用一些经典诗句来给自己的文章润色,拓宽了写作思路。你会惊喜地发现同学们很自然地引用“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等诗句来描写春景;吃饭时,当看到桌上洒落的饭粒,就脱口而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看到一位母亲拿着衣物到学校看望孩子,一位学生深情地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生活中、学习上,每当我听到一句句经典的诗词从学生口中吐出,心中总免不了涌起一种自豪,一种欣慰。
在校园中一起学习、生活,学生经常接触的除了老师,更多的是同学。但有的孩子就是不会和同学相处,经常产生一些矛盾。如课间活动时碰撞了一下,便不依不饶,拳脚相向;做作业时,有的同学胳膊肘儿超过了界线,另一方便一个胳膊肘儿撞回去;下课时,坐在走道边上的同学不让坐在里头的同学。于是我让学生反复吟诵读《弟子规》中“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论语》中“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这些善待他人,互相关爱的话已在学生心中生根。一种互帮互助的班风也悄然形成了,你忘了带笔,我借给你,你忘了带书,咱俩一起看一本。他们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做人要心胸宽广,通过“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越来越好。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如果能够身体力行,定能大大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因此,学校发出《构建书香家庭倡议书》,定期召开家长会,引导家长投身到诵读活动中来,让家长与孩子共同享受阅读的快乐、感悟人生的真谛,让“亲子共读”营造出温馨的家庭阅读氛围。家长和孩子一起诵读经典,不但提高了家长的人文素养,也促进了亲子沟通。
让我们阅读经典,在经典的滋养中,完善自我,丰富人生,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学经典,读经典,我和孩子们永远在路上。
《人民教育》、《福建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