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卿
高考试卷中有两种题,一种是选择题,一种是综合题。选择题一般占40分左右,综合题也占40分左右,选修占10分。在考试中,选择题和综合题同等重要,但综合题更能体现新课程考试大纲的要求,更能体现学生的各项能力。综合题往往考查学生的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等等。
高考综合题往往采用新的素材、新情境,经常以社会的热点问题甚至是焦点问题材料出现,这样的题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也正体现了高考对人才的的选拔性特征。学生初看感觉很陌生,不知如何下手,但只要掌握了解答综合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就会迎刃而解的。结合这几年的教学,我认为首先要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挖掘有效信息,然后认真审题,分析出问题考查的知识,运用规律和本质,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最后,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具体地说,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综合题的材料有文字或者图表。做题中,我们要尽量从中挖掘有效信息并做好批注,以便解题时可直接应用。但有些信息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直接给出的信息在解题时可以直接应用,甚至有些材料本身就是答案,间接给出的信息则需要我们进行分析探究得出其中隐含的意义或有助于解题的内容。当然,还有些信息是干扰的或无用的,我们要善于辨别去伪存真,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高考题中的材料很多是新情境,新事例,新概念,读一次可能不太清楚,获得的信息量很少,需要我们反复阅读仔细分析。或者有些材料需要我们先读问题,带着问题阅读思考分析。总之,要仔细阅读材料,挖掘有效信息。
文字材料一般包括试题的条件,考查的知识范围,考查的意图,考查的内容的属性等。解读文字材料要抓“关键词”。关键词如:时间(日期、季节、地质时期等)、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产业类型(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等等)。并且通过这些关键词还可以看出材料涉及的是自然地理知识或人文地理知识还是区域地理知识,是中国地理还是世界地理知识,以便确定知识范围。
图表材料一般以地图和图表的形式出现,常见的地图有政区图、地形图,图表有各种等值线图,关系图,表格等。图表信息的获取是要将表示的事物,现象,数据等转换成文字信息。如对政区图的阅读,要看其经度、纬度、轮廓形状、特殊的地理事物等,这样就能了解所示区域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轮廓形状等,并进一步地确定是哪个区域;对地形图的阅读,要看其海拔高度,递变的方向,图中的地理事物的分布,这样就了解了本区的地形类型,地势的起伏,河流湖泊的水文特征等;对气候资料的分析,要看其最高和最低温度出现的月份和其数值,以确定其所在半球和温度带,再进一步看其降水量及其最高最低值出现的月份在,最终确定其气候类型并进一步得出其气候特征等;坐标图的阅读,要看横坐标纵坐标各代表什么,然后看曲线的变化情况,说明横纵坐标之间的关系。
高考试题重点考查学生调动已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材料常与社会实际、社会热点相结合。因此,做题中首先要根据试题创设的新情境新材料来明确试题的立意和设问,获取有效信息(弄清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限定条件是什么,有没有提示,从哪些方面回答),然后回归教材,看题目涉及哪些已有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律等,将试题与教材有关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再以教材的原理、规律和模式为理论基础进一步仔细分析材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深入进行延伸与拓展,最终获得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对策。
考试中做到以上两点并不代表能得高分。有些同学既能认真审题,能充分获得有效信息,并能与书本知识相联系,拓展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但得分仍不够理想,究其原因有很多是缺乏科学、逻辑、全面的答案表述。
1.思路要清晰,答案要全面 在将问题、材料与所学知识联系分析后,要理清头绪,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进行思考,而且答案的要点间要有清晰的层次。确保答案全面、完整、简明扼要,避免失分。切忌长篇大论,想写什么就写什么。2.语言要准确,书写要规范 在回答问题时,语言要精炼,不说废话,尽量使用专业术语。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语言,也就是专业术语。在回答问题时,必须使用专业术语,如回答地形特征时要从地形类型、海拔、地势的高低起伏等方面表述;回答河流水文特征时要从流量、汛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几方面回答。另外,书写规范与否也是影响得分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