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书豪
(广州工商学院,广东 广州510000)
音乐表演专业的开创目的为培养学生声乐素质及艺术素养,使学生能够实现我国声乐艺术的创新与改革。基于此,在对学生进行声乐教学期间,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对自身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以及改革,如此才能使人才的培育和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融合。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素质进行重点培养,使学生的声乐知识能够得到拓展,进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声乐人才,促进我国高校音乐表演学生实现全方位的发展。
课堂教学的核心主体即是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自身学习能力,如此将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保障。但就目前我国的音乐表演专业教学模式来说,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传统,如此不但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还将使音乐表演专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教师应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将学生为教学主体作为教育原则,创新及改革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积极性能够被充分激发,并积极主动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构建和谐友善的师生关系,为创新及改革声乐教学模式奠定基础。
一般来说,生活实践与声乐教学并没有直接联系,但若将声乐教学进行解析,不难看出,大自然中的许多动植物与声乐教学内容存在直接关联。在声乐教学中,许多来自大自然动植物的声音皆包含其中。教师应充分掌握这一特点,并借助生活与声乐教学之间存在的关系,不断丰富自身教学内容,如此将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使其能够将学习与生活紧密的联系到一起。与此同时,教师在课堂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应及时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并将二者充分融合。声乐教学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声乐实践以及声乐理论,二者缺少一项都将无法完成优质的教学。声乐实践主要由声乐理论进行引导才得以完成,而声乐实践能够充分将声乐理论中所阐述的内容进行更明确的表达,因此,实践及理论皆是改革及创新声乐教学模式的主要原则。
在各高校的音乐表演专业,较为关键的声乐教学内容即是练习曲,与此同时,教师在创新及改革声乐教学模式期间也应将其侧重点。教师在进行练习曲的设计即安排工作上,应及时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掌握其学习规律,将先易后难作为练习曲的主要设计原则,使学生在前期的学生过程中感到轻松愉悦,如此将有效避免学生在初期便形成抵触心理。例如:在进行练习曲的设计时,可将下音阶的开端设置在三度音程,待学生能够完全适应后,再逐渐进行增加,增加范围在五度到八度音程不等。大多数学生的音乐水平皆存在差异,面对此种情况,教师应进行练习曲的针对性设计,以顺应学生的各方面发展。例如:在对能力较高的学生进行声乐教学期间,教师可选取《孔空》等难度较高的练习曲。而面对声乐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可对其进行《渔光曲》的教学练习,此曲具有较强的音乐特色,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动力得到充分调动。
量转变为质的过程主要通过量的积累,此道理不但在各个行业中适用,针对各高校的音乐表演专业的声乐教学,此道理也得到了较为具体的体现。因此,教师在进行声乐模式的创新及改革期间,应不断丰富学生的音乐作品,使学生的音乐作品能够实现由量到质的转换。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曲目量化时,应积极引导其接触多元化歌曲,并在学习及练习的过程中做到持之以恒,如此不但使学生的声乐技巧能够得到提高,还将使其音乐修养得到完善,为其今后掌握难度较高类型的曲目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各高校在进行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模式的改革及创新期间,应充分了解现代对于声乐人才的需求,与此同时,明确教育改革所提出的相关要求,以便于创新和改革出较为全面的声乐教学模式。教师在对学生的实际教学中,不但要对其专业技能进行重点培养,还要针对其音乐修养进行不断提高,进而打造出全方位人才,实现教学目的,使教育出的人才不仅具有较强理论知识,更具有较强的实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