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小巧
(福州市博物馆,福建 福州 350011)
福州市博物馆藏有一批明代铜器,器身均有“福州府儒学文庙祭器”“成化丁亥年造”等铭文,且有自铭,可以确定这批铜器是明代福州府儒学文庙的祭祀用器,铸造于成化三年(1467)。
福州文庙,现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圣庙路,原址在福州古城西北,自唐大历年间移建于现址。唐代的福州文庙是福州都督府官办的儒家学校,之后历经兴衰,延续至今,是历代福州地方尊儒祭孔、崇文教化的主要场所,承载了福州千年文脉。
1.铜豆3件,形制相同。高18.2厘米,口径16厘米,底径15厘米,重1.92千克。由豆盘、豆柄和圈足三部分构成。豆盘撇口,浅直腹,平底,豆柄为圆柱形,下接喇叭形圈足。豆盘外壁有两层纹饰,上层饰开光缠枝莲纹,下层饰一周二方连续雷纹。豆柄部饰缠枝莲纹,有一个方形开光,开光内有4行16字铭文:“福州府儒学」文庙祭器」豆」成化丁亥年造”,豆字所在位置较其他铭文略下凹。圈足纹饰分四层,自上而下,第一层为一周二方连续雷纹,第二层为如意云纹,第三层为开光缠枝莲纹,第四层为覆莲瓣纹(图一)。
2.铜笾4件,形制相同。高19厘米,口径16.2厘米,底径14.9厘米,重1.7千克。形制与铜豆相似,由笾盘、笾柄和笾足三部分构成。笾盘直口,弧腹较直,平底,笾柄为圆柱形,下接喇叭形圈足。通体饰竹编纹,笾柄上有一方形开光,内有4行16字铭文“福州府儒学」文庙祭器」笾」成化丁亥年造”,笾字所在的位置亦比其他铭文略下凹(图二)。
图一 铜豆
图二 铜笾
4.铜簋8件,形制相同。口径12.3厘米,底径7.6厘米,高16.9厘米,重2.33千克。器形如鼎,凸唇,口沿内方外圆,束颈,溜肩,深弧腹,平底,肩、腹部饰一对螭耳,腹下部接三兽足。颈部饰一周卷草纹,肩部饰一周菱形几何纹,腹上部饰卷云纹,腹下部饰一周菱形几何纹。一方形开光位于腹上部,内有4行16字铭文“福州府儒学」文庙祭器」簋」成化丁亥年造”(图四)。
图三 铜及腹部铭文
5.铜鼎1件,为方形鼎,长16.7厘米,宽13.7厘米,通高18.6厘米,重2.23千克。凸唇,口沿外方内圆,外口沿上立一对方形耳,颈部突出,斜直腹,腹部四角置扉棱,底内凹,四夔形扁足。颈部饰一周二方连续回纹,腹部纹饰分三层,自上而下,第一层为缠枝莲纹,第二层为重环圈点纹,第三层为复瓣仰莲纹。腹部有一方形开光,内有4行16字铭文“福州府儒学」文庙祭器」鼎」成化丁亥年造”(图五)。
图四 铜簋
图五 铜鼎
从铭文可知,上述祭器均铸造于明朝成化丁亥年,即成化三年(1476)。考诸史志文献,明弘治《八闽通志》卷 44《学校》载:“成化三年,巡按御史涂以国初所须铜铸祭器如尊、、之属,皆岁久弊,因命工并笾、豆、、簋俱范铜而重铸之。”[1]正德《福州府志》卷20《学校志》“福州府儒学”条亦载:“成化三年,巡按御史涂,以国初所颁铜铸祭器,皆岁久弊,并笾、豆、、簋俱范铜而重铸之。”[2]器铭与文献记载相合,福州市博物馆所藏这批铜器正是成化三年巡按御史涂下令铸造的福州府儒学文庙祭器的一部分。根据文献记载,成化之前的福州府儒学文庙祭器中,仅“尊、、之属”是铜器,而“笾、豆、、簋”等应非铜器,成化三年才用铜新铸。此外,这批铜器中豆、笾、鼎的器名和器形与现在的通称一致,但器形似的器物自名为“”,器形似鼎的器物自名为“簋”,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究。总之,这批铜器是明代福州府文庙祭祀用器的珍贵实物资料,对研究明代地方州府文庙祭祀制度和晚期铜器具有重要价值。
[1]黄仲昭.八闽通志:下[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2.
[2]叶溥,张孟敬.正德福州府志:上[M].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548—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