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华平
前言:实验是物理课程教学的基础,也是践行物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所以,初中物理老师需要重视物理实验教学,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实践探究能力和水平,开发其思维空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概念 所谓物理实验教学的生活化,就是将物理学科的某个主体为核心,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以及和物理有关的东西,同时,以物理课程为基础,让学生从生活化的角度去学习物理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日常生活中,物理现象非常多,与物理有关的东西也非常多,让学生去发现这些“生活化”的东西,并将其运用到实验课堂中来,能够丰富实验教学的内容,可以灵活地运用各种实验主体,去观察和探究物理知识[1]。
2.意义
(1)能够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老师借助各种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教学资源开展教学任务,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知识的欲望。生活化教学模式,是将生活和物理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置身于更加丰富、形象的生活实验教学情境中,让物理课程变得更加温馨、有趣,从而提高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2)利于巩固物理知识。初中物理知识大多数都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关,因此,生活化物理实验教学,能够巩固学生的物理知识,在生活实践活动中也能够更深刻的了解物理知识。与此同时,在新课改中强调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也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上,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物理素养。
1.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科品质 随着新课改的实行,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所以,在初中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创设实验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生活化物理实验意识。
例如,在学习《力》这一内容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拔河比赛,实际上学什么所理解的“力”非常简单,对于什么是“弹力”,什么是“重力”等内容了解不全面,当老师讲到关于力的内容时,往往存在一些疑惑,认为在拔河比赛中,力量大的一方就会获胜。这时,老师就可以设置比赛情境,让一方穿上溜冰鞋,双方交换着进行比赛,结果两次比赛都是穿溜冰鞋的输。
通过这样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来,而实验结果也会更深刻的进入学生们的大脑中,让他们对“力”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拔河比赛中,两方的拉力相等,而最终取胜的关键是由地面摩擦力的大小决定的[2]。
2.设置“生活化”探究实验,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水平 探究是素质教育背景下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更是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探究实验能够体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体性,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们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述《浮力》这一内容时,老师可以把一个鸡蛋放到水中,结合生活经验学生们能够很快得出“沉入杯底”的答案。接着,将鸡蛋放置到另外一杯水中,鸡蛋会悬浮。这时,学生们会感到非常吃惊,并相互间开始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是怎样做到的?跟着学生们的疑问,老师在再提供给学生们一些素材,如机电、水、筷子等等,让学生们自由选择器材进行探究实验。根据老师设置的任务,学生们开始积极设计实验方案,最后得出“物体沉浮与液体密度相关”的规律。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们自己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物理问题,从而提高了他们探索知识的能力,为更好的学习物理奠定了基础。
3.善于观察生活,培养学生的学科意识 物理和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因此,物理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根据自身所学知识对这些现象进行解释,从而培养学生的学科意识。
例如,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平常生活中所观察到的物理实例,做深入的分析弄清其中的物理规律。例如:将鸡蛋放置在桌面上,用水迅速的扭动鸡蛋,离手后对鸡蛋的转动情况进行仔细观察,若鸡蛋转动的非常顺利,则是熟鸡蛋,反之为生鸡蛋;我们将锅放在发热的炉子上,而炉子发出的热量又能够将锅内的食物烧熟,是因为利用了热传导的物理现象;自来水管在放水时,有时会发出阵阵响声,这是因为在水龙头冲水时,引起了水管共振的缘故[3]。
总之,在初中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能够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作为初中物理老师必须要认识到生活化物理教学的重要性,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信心,提高物理实验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不断地开阔思维,促进自身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