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洁
随着应用型教学活动在我国学校的普遍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就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概念中,是指教授者通过教学过程,将学习者按照小组进行分配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中,小组各成员都可以发表自己的学习意见,集合大家的意见以及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达到合作教学效果的行为。
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David Knoots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这种学习模式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各个成员之间的互相协作,互相交流和互相沟通,从而促成公共学习的目的,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标。这种学习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自发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促进他们的社会交际能力,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有利于他们的社会情感的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主要有参与性、活动性、开放性和指导性。参与性指的是要求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员,都必须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目前我国的初中班级授课人数普遍在四十五人左右,由于人数比较多,那么对于课堂活动的组织就比较有难度。传统的教学课堂都是一对多的模式,对于初中英语这样的语言课来说,学生可以开口交流的机会就是少之又少。为了对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就值得借鉴。它既保证了全体学生的参与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导向,以最大限度来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出与输入的活动量,同时,在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轻松氛围下,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还能促进小组间各成员的交流。
活动性是指小组合作学习的各个成员,要抛开传统英语教学中一对一的授课方式,应该将精力投入到实践活动中来,增强小组合作学习各成员之间的活动意识,主动并积极参与到小组学习活动中来。
开放性指的是形式的开发性,不管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上,采取任何形式或学习主题,都是应该以开放的姿态来对待。只有不拘泥于形式的局限,才能从最大限度上获取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们自主自发的学习。
指导性指教师对于初中英语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该给予一定的指导。同时,也能从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不足和缺点之处,教师对于学生的改进工作也要及时地进行指出和指导。
首先,很难保证学生的主动合作性。组织好小组活动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工作,教师在分配小组时,由于学生位置的关系,经常采取就近原则,让坐在一块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但由于小组成员各方面的差异,英语口语水平如不在一个级别上,是很难进行沟通的。成绩好的学生可能会滔滔不绝,如果老师监管不到位,有些学生就不会主动沟通,不用英语交流,甚至讨论和课题无关的事情。其次,由于每节课只有45分钟,虽然分组采用了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不一定能保证每组的成员完成小组合作任务时进度是一致的。在调查中,近一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时间不够用,有些小组因为走神,不专心,根本没能注意到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是什么,这都影响了小组学习活动的进程。所以很难控制活动时间,势必会显得比较仓促。再次,由于课堂小组分组比较多,教师并不能保证每位学生是否真正学到知识,也不能及时反馈到学生的信息,教师很难监管到位,也很难参与每组的学习指导中,即使可以参与进去,也是很少。最后,小组成员分工不到位。对于小组学习成员来说,如何分工是确保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但由于课堂小组的数量较多,教师也只能指出每组主要角色的构成,至于如何分工,还是由小组学习成员自己来确定,但学生可能因为自我认识的不完善性,不一定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分工,这就会直接导致小组的学习成效达不到预期效果。
首先,要加强小组学习中学生的主动性。要让学生意识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该是自发自动的,不是教师压迫下必须完成的任务。作为初中英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更是学生锻炼英语口语,互相交流的好机会,应认识到小组学习的重要性,积极主动配合教师完成小组合作学习。其次,由于时间的紧迫,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时间关系。可以提前做好分组工作和提前做好小组学习内容的准备,在课间的时候尽量把时间拿来交流和反馈。再次,针对教师监管不到位的问题,教师应该要明确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的角色转换。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讲授者,已经变为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者,或者是合作者,当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应深入到学习小组中去,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个别小组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及时反馈到相应的小组中去。最后,要合理分工,明确小组内成员的工作是什么。避免讨论中出现七嘴八舌的现象,使得整个学习氛围不是合作,而成了一盘散沙。
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对于初中英语教学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要真正把它运用好,发挥好它的优点和长处,还需要结合自身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断的探求适应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