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2018-04-07 16:43:24李发英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事物教师教学

◎李发英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教师应重视地图,通过阅读、使用地图和绘制简易地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提高对地理事物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地图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在地理教学中应如何运用地图、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地图学习习惯,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对地理事物的理解、想象和分析思维能力呢?本人在此作浅显分析。

一、教会学生读图

首先,看图名。图名注明了地图的属性,如景观图、模式图、示意图、联系图等,这是阅读地图的前提。新教材突出了利用地图获取地理知识的方法,图片大量增加,分散到各章节中,所以首先要指导学生找准地图,了解不同地图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阅读地图。

其次,看图例,即地图注释。这是指导学生看懂地图的基础,例如中国地形图,不同的海拔着上不同的颜色(分层设色地形图),可以根据图例中的颜色判断我国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最后,看内容。教师要紧扣地图主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图名、图例进行思考,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然后,教师再归纳总结,阐述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力求做到让学生观其“图”,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求其“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教师示范绘图

作为教师,怎样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地图在学生学习地理过程中的作用呢?首先教师要起到表率作用。

若干年前的一节地理课:一位老师走进教室,拿起粉笔,只花了一分钟时间就在黑板上徒手绘制出了世界地图,底下的学生张大嘴发出了一片惊叹之声……十年后,学生对上课内容的记忆已模糊不清,但唯独记住了这幅手画的世界地图。是呀,老师的笔下,竟能魔术般地变幻出各种各样的地图,这些地图绘制精美、准确,再加上各种色彩信息的叠加,使它变幻莫测,奇妙无比。正是这样的绘图教学使不少学生不知不觉爱上了地理,对地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以图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在地理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用地图创设问题情境,能让学生处于“好奇”、“兴奋”的心理状态,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之中,使之产生新奇和探索,促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迫切愿望,诱发出学生探究性的行为,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以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例如: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是日本人却非法登上钓鱼岛并私自“购岛”,严重侵犯中国主权,那钓鱼岛到底在哪里呢?让同学们在地图中找到钓鱼岛的位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四、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进行教学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它能以无声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以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反映地理事物的分布、成因。例如学习《中国地理》的“西北地区”一节内容,由于该区的农牧业发展状况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这一规律是本节学习的重点,而教材对此的阐述比较简单,所以只凭书本上简单的叙述,很难掌握。学生要充分认识这一规律,可先阅读“西北地区草原和荒漠分布图”,从图中能发现,该地区地表植被由东向西,大体为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为什么该地区植被会出现这种变化呢?接着通过阅读“中国降水量分布图”,从图中可看出该地区的年降水量也是自东南向西北依次减少,这就为本地区植被的变化找到了根源。但新的疑问又出现了:该地区降水量为什么变化这样大呢?如果再去阅读“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答案就很容易找到了。由于该地区东西跨越的经度很广,东部距海近,水汽较充足,因而降水丰富;越往西距海越远,水汽不易深入,因而降水逐渐减少。由此得出结论:水是西北地区农牧业生产的命脉。由此可见,地图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解释各个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五、设计地理略图,提高教学效果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记,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的笔触和语言,自然转移,做到了视听结合,头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并且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长江时,老师在黑板上绘制长江干流略图,从长江的发源地绘起,一直到入海口处,先画干流,给学生讲干流象两个不规则的英文字母V+W,然后讲上、中、下游的划分,把宜昌和湖口两地名称用红笔标在干流上;接着讲长江上、中、下游的特征,并标注在适当的位置上,然后用彩色粉笔从西向东画出主要支流,边画边讲哪些支流在上游,哪些支流在中游。这样有形有意,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地理略图不是静而是动的感觉,可以特别体现事物的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力,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了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地图在地理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养成他们运用地图查找地理信息,利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习惯。让学生把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化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自觉的、习惯性的通过地图的学习来获得地理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事物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美好的事物
文苑(2020年8期)2020-11-22 08:18:12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东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奇妙事物用心看
快乐语文(2017年12期)2017-05-09 22:07:40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圆我教师梦
吐鲁番(2014年2期)2014-02-28 16:5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