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天凤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许多新的教学理念正冲击着课堂,教学对话也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无疑,对话将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常态,对课堂教学的一种新解释。
然而,现实中,我们很多教师仍抱着传统的“独白”式教育,追寻着“教以应试”,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占课堂为己有,发挥着主体而非主导作用,特别是我们语文教学。其虽然“忠实”了文本,但却背离了学生,虽然在台上尽心尽力,讲得滔滔不绝,但并未引起学生多大注意,其昏昏欲睡的样子似乎没有与教师达成双边对话的意愿。教师自认为感觉良好,但学生考试却一塌糊涂。尤其是在条件不太好的初中学校,由于师资、生源、设施设备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课堂教学就没有达到有效的效果,这种“自言自语”教学并非就是对话,如果是,基本上也只是处于低级状态,原因是一是对话要素单一化。教师习惯将自己对文本的领悟或者理解强加给学生,忽略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和学生与自我的个性对话;二是对话情境虚拟化。虽然课堂偶尔有问有答,但整个对话都被教师牢牢控制,对话的价值体现在教师个人的才艺展示上,学生没有在平等基础上与其交流,只是课堂上的配角;三是对话程序程式化。把教学的信息交流和情感对话视为问答式教学,而且认为“满堂问”便是课堂的无限繁荣,这就掩盖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忽视了对话的民主性和平等性。因此,搞好课堂教学对话的有效性,还需要我们更新观念和无限努力。
课堂教学:是实施有效对话的主阵地,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的一种最普遍使用的手段,如果把其理解为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就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也称“班级上课制”,与“个别教学”相对。操作方法就是把年龄和知识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集体,按各门新课标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固定的时间表,向全班学生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而在今天,这种理解就显得过于“传统”,原因在于把教学看成了师对生的单线传授,而对话式的交流——双向甚至多向的信息互换。
有效性:主要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对话一段时间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是否有了“跳一跳”,发展了语文素养。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对话: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理解,对话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谈话;二是指双方或多方之间的接触或会谈。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发生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中的对话,我们称之为“教学对话”。对话,不仅仅是指师生双方狭隘的语言交谈,而且是指师生双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与沟通,同时也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旳过程。
把语文课堂教学视为师生的互动对话,体现了教师观念的更新,学生角色的变更。既是对语文教学的新倡导,也是我们把学生视为课堂学习主角的教学改革。实施对话教学,其作用是很大的,有利于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同时,这种对话的愉悦性,也使得双方在意见或信息上处理的相互认同,特别是有利于学生借他人(可能是教师、学生、文本、作者)的思想来锻炼培养自己的思想,借他人的情感来丰富自己的情感,关照自我,发现自我生命的意义,从而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1.变“撰写教案”为“编写学案”,让学生有话想说 这是把功夫花在课前要具体落实的准备工作,变教为导,具体说来,一个教师在教学准备时,必须要解决下列这些问题:一是要认真分析学情,剖析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感受到语文学习乐趣中成为学习主人,进而主动参与到教学对话中来;二是寻找文本和现实的最佳结合点,能引发学生情感体验。这是他们有话想说的源头。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而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是多元的。备课时,就要找到能触发情感生成的知识点,开展对话式的引导与点拨。语文的实践性和人文性都是我们对话的基本内容,都是学生想说的“话柄”。三是充分预设对话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思维空间。
2.变“教师权威式讲授”为“师生朋友间对话”,让学生有话敢说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学便以对话方式拉开了序幕。作为施教者,要解决好氛围营造的问题,这是对话得以进行的前提,即要做到尊重学生,尊重差异,鼓励学生,积极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环境的安全感和心理自由,进而敞开心扉,驰骋想象与教师、文本和其他同学进行思维碰撞和情感交流。
3.变“课堂单一讲授”为“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让学生有话会说 单一讲授是教师的独角戏,对发展学生语文素养没有多大促进作用。语文素养中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基本的,也是我们着力培养的对象。而这几项能力的培养必须要在反复开展的实践平台上才能落实。因此,引发学生开展听说读写实践的教学对话才是我们的正确导向。具体来说,就要让我们的对话具有针对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接触文本,在对话中深化文本,在锻炼中拓展文本。
参考文献:
[1]朱则光,有效对话:语文课堂教学的不懈追求[J].青年教师,2017年。
[2]李中华,让有效对话激活语文课堂[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