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2018-04-07 14:54王胜敏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0期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过程

◎王胜敏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小学语文的学习学生能够对语文的基础知识进行掌握,对语言进行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方式和方法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设置朗读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以生为本,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宰着课堂教学,学生处在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只是机械化的在朗读,对其中的内涵和知识缺少思考,导致语文朗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较低,学生在教学中得到的知识内容较少。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兴趣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朗读教学过程中。在朗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朗读教学的氛围,为学生创造朗读的机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平等的看待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进行朗读和思考,并且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尊重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朗读的乐趣,真正的喜欢朗读。例如,在小学语文《古诗两首》中“望庐山瀑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古诗中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把音乐、图片等元素进行融合,向学生展示庐山瀑布的美丽景色,在这样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会其中的情感和内涵。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能够在朗读中获得感知和喜悦。

二、结合教师巧妙的引导,朗读中进行领悟

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有效的朗读重要的是能够对文本进行领悟,对文本中的语言文字的内涵进行阅读和思考,慢慢的去品评文字中的味道,感悟语言文字中的内涵。在这个领悟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巧妙的引导。因为,处于小学阶段的小学生,在思考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是非常有限的,教师在朗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对知识内容掌握的情况,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点拨和引导。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对文本中的内容以及语句进行仔细的品味,对文章中的布局以及构思进行思考,揣摩文章中的独特之处,对为本中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进行探究和领悟。在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之上进行引导,引导学生进行领悟。教师需要在关键之处对学生进行点拨,让学生对疑难之处进行理解,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小鹿的玫瑰花》的教学过程中,在对文章进行分析之后,教师可以问学生:小鹿的玫瑰是不是白栽了?学生会回答没有,但是当问起原因时,学生往往会回到因为玫瑰花非常的美丽漂亮。这样的回答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朗读,并且让学生找一找文本中描写玫瑰花很美的句子,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让学生能够很快进入角色,在扮演的过程中体会玫瑰花带来的快乐,让学生对文本中的情感进行深入的理解,理解幸福和快乐的真正内涵。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读书从来都不只是单一的“动嘴”行为,更是口、眼、耳、脑多种感官共同作用的活动。而调动小学生的这些感官,则需要借助兼具声色效果的多媒体设备,甚至是摸得着的教学工具。只有这样,朗读内容才能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对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大有裨益。如在进行诗歌学习的时候,老师可以先进行示范性的朗读,然后在用多媒体师范朗读。如:《饮湖上初晴后雨》,學生的在朗读的时候先划分清楚节奏,然后注意把握诗歌情感,体会诗歌描写西湖美丽景色的内容,这样直观生动的效果,更能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加深对朗读内容的认知和理解,进而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

四、分角色表演朗读,提高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

小学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小故事,可以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分角色朗读表演的方式进行朗读。为了熟悉自己的角色更生动表演,小学生们会主动深入朗读内容之中,揣摩其中的语调和神情动作,进而培养自己的朗读能力和文学素养。以《狐假虎威》这篇寓言为例,扮演老虎的朗读者自然要气势宏大,声音响亮些;而狐狸和别的小动物则要表现得相对心虚和胆小一些。如此朗读表演下来,小学生们对其中的情节道理多了一些自己的感悟和理解,比教师的提醒灌输效果更佳。创设良好的朗读环境,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及多角色朗读阅读等这些方法对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教师只有在课堂上用耐心、爱心对待小学生,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欣赏他们的朗读表演,他们的朗读能力才会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高。

五、父母积极参与课外学习,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父母也是孩子的老师。除了课堂上教师把握的方法以外,家长还应在家里和其他场合培养和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这样家庭与课堂教学二者密切配合,相互促进,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首先,父母参与课内阅读,克服孩子畏难情绪。作为小学阶段的学生,识字不多,自我能力有限,在读书过程中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家长要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帮孩子克服不认识的字词、句段,提前感知朗读内容的内涵,消灭朗读障碍,消除孩子的畏难情绪。从而有助于孩子良好的朗读习惯的养成,也有利于树立其学习自信。

其次,引导孩子课外朗读,拓展孩子阅读视野。家长不仅应关注孩子的课内朗读和学习,还要对孩子的课外朗读加以重视。除了陪孩子读一些课外读物,带他们走进博物馆、文化宫,乃至走进大自然都是拓宽他们视野、提高他们朗读能力的好方法。因为引导他们认识世界,欣赏风景也是对孩子视野的拓宽,对社会的解读。也会让他们在课堂外、课本外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培养和提升自己的朗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蔡春玲.语文朗读教学改革之我见[J].考试期刊,2010(5):27-28.

[2]张蕾.浅论小学朗读教学审美课堂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小学生语文过程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我是小学生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