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应用

2018-04-04 09:28柯福鑫
魅力中国 2018年48期
关键词:学科整合信息技术

柯福鑫

摘要:教育部前部长陈至立指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美术鉴赏;学科整合

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因为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須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高中美术鉴赏课在这样的前提下,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变得至关重要。

一、信息技术应用丰富了教师教学手段,促进了教学的多样性发展。

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学习内容非常广泛。每一位美术教师都不可能全部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中学,学中教,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知识面。

随着时代的变化,网络成为了我们最好的学习帮手。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查到大量的资料,它们有文字的、图片的、视频的、动画的等等。通过筛选,精炼出最好的资料。例如《青铜器艺术》这节课,我做了一个6分钟的微课,内容是学生们最想知道的问题:“古代青铜器是如何铸造出来的”。其实这个问题不是这节课的重点内容,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青铜器的艺术”,但是青铜器是怎么来的,学生都不知道,又如何能感受青铜器的艺术性呢?所以从学生最感兴趣的“点”入手,引导学生去学习,我想这是明智的。这时信息技术就该粉墨登场了。

如何把古代青铜器制作的过程直观地展现在学生们面前,让他们看懂、听懂?那就要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掌握程度。首先我们需要古代青铜器制作的资料,最直观的是视频资料,其次是图片,再次是文字。能找到与我们讲授的知识最贴切的资料是不容易的,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各种格式文件的处理能力。通过运用各种软件完成资料的处理工作,之后运用PowerPoint 或FrontPage整合各种资料,制作课件;下载、安装好“录屏专家”,我们就可以录制微课了;微课录制好后还要做后期处理,这时候打开会声会影或是Premiere Pro,为视频添加片头、片尾、字幕,最后完成微课的制作。课堂上,带有图片、视频、文字、音乐不同效果的素材整合起来的6分钟微课,首先带给学生的不是知识,而是“惊奇”!也就是学生内心中这一点“惊奇”,为学生能学好这节课奠定了基础,这就是课改中提到的“情境导入”。教师传统语言表述所达不到的效果,那么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了。

以前,教师要准备画册、海报等印刷品给学生展示艺术大师的作品;这些画册都是随教材配套而来,作品单一,不丰富,教师没有选择性,学生观察、鉴赏也有很大局限。现在国家不用配套这些图册了,因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师可以根据课堂需要选择资料,教师最大限度的发挥了自主性,教师教学手段变得灵活多样。

二、信息技术应用拉近了学生与艺术的距离。

当雕塑与音乐进入公园、当户外装置艺术直接进入城镇的街道、当各地闲置空间陆续再利用为开放性艺术展演空间、当商圈周边的广场或人行道上出现了一些年轻人自发的街头表演、当画廊里的油画免费展出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感受到艺术已经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和公共空间,但是好像这些景象又不在我们的身边,毕竟我的学生们生活的是一个偏远的小镇。没有去过雕塑公园,没有摸过相机,他们没有看过画展,不知道什么是油画、水彩、水粉,艺术在他们的脑海里只是儿时铅笔勾勒的线条、蜡笔涂抹的色块。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应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开展美术教学。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资源主动地收集、筛选、分析、整理图像和相关背景资料,扩展学习资源,开阔视野;指导学生学习用计算机技术创作美术作品,并利用互联网大胆发表和传播自己的美术作品与学习心得。高中美术鉴赏课与信息技术应用的整合是鉴赏课的重要手段。

信息技术应用的介入,完全颠覆了以往的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例如《青铜器艺术》这节课,课前我会布置预习:利用互联网查找“青铜器怎么制作出来的”;《华夏艺匠—建筑艺术》我布置的预习是:“古代建筑用哪些材料”; 课前,学生利用各种网络终端主动地收集资料;课堂上,学生们交流所知。这些知识很简单,却是大部分同学的疑惑。孩子们在生活中切身感受艺术的机会很少,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广大孩子身临其境的感受了“什么是艺术”、“艺术是怎么创造出来的”。我们也达到了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拉近了学生与艺术的距离。

三、信息技术应用与美术鉴赏课的整合,开阔了学生视野,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

高中美术鉴赏课对于面对高考的高中生来说,是很枯燥无味的。如何能提高高中学在美术鉴赏课上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有限的45分钟接受并掌握美术鉴赏知识,是每一名高中美术教师头疼的问题,这就使“学习兴趣”变得更加重要。信息技术应用介入课堂教学,为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打了一针强心剂。全新的教学方式吸引了广大学生的注意,视频、图片、声音带给他们直观地感受,上课像看电影,沉闷的课堂变得轻松、愉快;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角;他们带着问题去观赏,带着问题去交流、发表见解。可能课堂有一丝混乱,但是我们却看到了学生们积极的发言,活跃的思绪,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的教学效果吗?

教育部前部长陈至立指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在先进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学科的整合,既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它在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广阔和谐的环境,也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合作、交流和实践的机会,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猜你喜欢
学科整合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借信息技术之力,让小学科学绽放异彩
广挖资源深度整合巧用技术
深化课改的五个着力点
中职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