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以温为治的中医理论探源

2018-04-04 05:02张馨月颜非刘建宇唐萌魏巍孙雪王一婧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8期
关键词:灸法灵枢艾灸

张馨月,颜非,刘建宇,唐萌,魏巍,孙雪,王一婧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1617)

艾灸疗法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的治疗方法,点燃后烧灼熏灼皮肤表面的相应腧穴、经络或病变部位以防治疾病、强身健体的传统中医方法。在《说文解字》中介绍艾灸“灸,灼也,从火,音‘久’,灸乃治病治本,以灸燃火,按而灼也”。其适应证广泛,受到古代及现代医家的欢迎。在《本草纲目》中,有艾火可以“灸百病”的说法。由于艾灸以灼烧为作用方法,其效果以温补为主。“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之”,说明了灸法温补作用对于虚者、实者及寒者的不同温治作用。在该文中通过对艾灸以温为治的内涵进行中医理论的探源分析,加深对其理解与认知。

1 艾灸与温热

艾灸是以艾绒为要材料,点燃后进行烧灼、温熨的外治方法。根据不同的临床患者,包括直接灸、间接灸等操作方法,虽然操作的方法不同,但其作用效果以局部温热、皮肤潮红或灼伤化脓为主,其感受为温热。温热是艾灸的主要作用特性,其温热刺激以正常人体体表温度到达43℃为主。而艾灸所产生的温热效应可概括为温通、温补、温泻三个方面。

1.1 艾灸“以温为治”与温通理论探源

艾灸的温通效应是通过艾灸的施治过程通过艾绒燃烧对人体经络系统的刺激作用,达到温通经络、活血化瘀的效应。《本草纲目》有云:“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觉元阳……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病邪”。《中华本草》认为“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以之灸或,能透诸经,而除百病”,通过艾叶的辛热之性,通过灼烧达到温通的效果。《神灸经纶》有云“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通过艾灸少阴经,可以到达温通经脉,疏通精血,恢复气血运行的作用。艾灸治疗的临床效应,在于以温促通,当艾灸作用于机体,通过温热的刺激,促进气血血行通畅,人体的气血运行可以比作河流中的流水,当温度逐渐下降到一定程度,河水结冰,运行变缓,人体也是一样,当受到寒邪侵袭或人体本身的阳气不足,阴寒内生时,气血运行都会随之变缓,导致机体失去气血的濡养作用。艾灸法以温热为用,作用于人体可以达到疏通气血运行的作用。《灵枢·刺节真邪》有云:“火气已通,血脉乃行”,说明的就是艾灸对于血脉运行中的温通作用。国医大师贾普仁认为艾灸的温热刺激时通过“温阳驱寒”的方式达到致病的目的,从而将艾灸法归于“温通法”的范畴[1]。

而在现代医学理论中这一理论也得到证实。现代医学认为通过艾灸法可以将刺激通过穴位传输至大脑神经中枢之中。当进行艾灸时,温热的刺激可以通过扩张毛细血管,加速血液通行,从而调节全身血液的运行;同时艾灸所带来的红外光辐射效应可以改变皮肤与皮肤下组织的稳定,使红细胞内的含氧量增加,从而增加人体新陈代谢。以该理论为基本原理与应用规律的指导下,通过艾灸的温热刺激通过将温热刺激转化为与疗效密切的相关生物信息,激发机体自身保护潜能,增强适应能力,改善血流变、血液组分及血管书锁功能、炎性因子抑制等[2]。

1.2 艾灸“以温为治”与温补理论探源

温补学说形成与明代,早在《素问·至真要大论》有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劳者温之,损者温之”,治疗寒性疾病及劳损疾病当以温补为主。艾灸的温补效应是指艾灸法具有温养补虚、益气固脱之效。温补者,在于灸法,而灸法所用艾叶能增加阳气,滋补引起。艾叶生温,性质纯阳,点燃后直接补益阳气,通过连续艾灸,能将温热之气通过皮肤腠理及穴位经络传至全身,并从而壮元固脱、培补阳气。《扁鹊心书》有云“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虚则人病,真气绝则人亡,保命治法,艾灼第一”,强调了艾灸之法对于补养真气的作用。《医学入门》中云:“凡一年四季各熏一次,元气坚固,百病不生”,说明了坚持艾灸对于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中的作用。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是与邪气相对,是机体抵抗外邪侵袭和驱邪外出的关键,正气充足,则阴阳平衡,扶助正气贵在脾肾,扶助脾胃贵在温补。而温补者,莫过于灸法,能壮人阳气,益人真阴。《扁鹊心书》有云“人于无病时,长灸关元、命门、气海、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命已”,强调了艾灸在治未病中的作用,通过艾灸命门、关元振奋肾气,使肾阳充足,推动血液运行,振奋肾气,肾阳充足,推动气血运行。艾灸的温热刺激,作用于人体特定部位面部以气血提高其功效,“阴阳皆虚,火自当之”,不论阴虚火阳虚均可采用艾灸的方法补益。朱丹溪有云“大病虚脱,本是阴虚,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补阳,阳生阴长故也,”提示了灸法的温补之性。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艾灸更改促进胃肠血液循环,增强胃肠消化功能,祖国医学认为脾胃为人体的后天之本,主人体运化,将纳入的五谷杂粮转化为精微物质运送至全身,故脾胃强则后天精气充足,人体气血旺盛。通过艾灸的方法可提高脾胃之中血液运行,提高脾胃功能,从而达到补益后天的作用。同时艾灸可以提高机体先天免疫,增强机体抗损伤能力[3]。肾为人体先天之本,与先天免疫密切相关,艾灸通过调节免疫达到补益先天之本之效。

1.3 艾灸“以温为治”与温泻理论探源

温泻灸法又称为吹灸疗法,首见于《灵枢·背腧》记载“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在《内经》中记载了艾灸的操作方法。其中口吹艾火,加速燃烧,以刺激施灸部位,称为助燃,另一种为自然燃烧,刺激施灸部位,称为自燃,其中自然为“火补”,助燃为火泻。对于火泻与火补的补泻原则,在《难经·六十九难》中记载“经言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不虚不实,以经取之,何谓也?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当先补之,然后泻之,不虚不实,以经取之,是正经自病,不中他邪也,当自取其经,故言以经取之”。通过特制的喷头,可做常规部位治疗有可做特殊部位,如耳内、肛周、阴道艾灸。

艾灸温泻作用的操作与十二经脉的循行密切相关。在《内经》与《难经》中均记载了通过营卫之气的循行顺序来确定艾灸补泻的方法。《灵枢·小针解》中有云:“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在《难经·七十二难》中有云:“所谓迎随者,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也,随其逆顺而取之,故曰迎随”,说明了不同方向的选择对于施灸补泻作用的不同。

2 艾灸法以温为治的功效特点与主治疾病

2.1 艾灸温经效应

《素问·举痛论》:“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体。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艾灸的温经之性是指通过温热效应,对寒邪凝滞经脉后所引起的挛缩、闭塞起到缓解作用。《灵枢·刺节真邪》有云“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能取之”,在此说明了艾灸对寒凝血止的温经效应。而其主要应用于寒凝湿痹所引起的肢体关节拘急疼痛,甚至四肢末端指掌青紫疼痛等血液运行不畅引起的疾病。

2.2 艾灸的温润效应

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写到“诸涩枯凅,肝劲皲揭,皆属于燥”,说明了燥邪侵袭人体的特性。而燥邪的产生除外感燥邪外,则是由于热邪蒸腾水汽所致之燥。就人体而言,阴虚则热,热则伤津耗气,引发内燥,而艾灸虽性质属温,但其可起到滋阴润燥及促进津液布散。艾灸的温润之效主要在于以温热之效鼓舞阳气,阳生则阴长,以减少阴虚所造成的内热。同时艾灸振奋气机,气行则推动津液运行,从而布津液,利津生。《针灸聚英》中记载“骨蒸痨热,灸四花穴”,《灵枢》中记载“阴阳俱虚,火自当之。”,说明了艾灸通过滋阴补阳以治疗内热的作用。其温润效应主要用于治疗阴虚所产生的阴虚燥热、骨蒸潮热及干燥综合征等。

2.3 艾灸的温升效应

陷下病主要指内脏位置下陷、清浊不分及阳气衰竭之症。而艾灸的温升效应在多处文献中记载。《灵枢·禁服》中有云“陷下者……故宜灸之”;《灵枢·经脉》有云:陷下则灸之;《伤寒论》有云“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其中七九的升提举陷,升位固置,升清降浊统称为温升效应。其主要治疗作用包括内燥下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等,清浊不分包括泄泻、尿频等以及亡阴亡阳所产生的危重病后。

2.4 艾灸的温散效应

艾灸温热以发散、开泄从而促进汗液及体内多余津液的排除。在《玉龙歌》记载“伤寒无汗泻复溜,汗多宜将合谷收”说明了选取不同部位艾灸对于汗液排出的不同作用。汗孔为排除汗液的主要途径,而通过艾灸的温散效应可控制汗孔的开阖从而调节汗液的排除。同时艾灸可以补益机体肺气[4],肺所主之卫气是调节汗孔的主要之气从而达到发散汗液,驱邪外出的功效。主要应用于外感风寒、闭塞汗孔,邪气不得外出,正气不得于外,以及六淫之邪附于肌表,通过艾灸的温散效果,将邪气彻底排出体外的作用。

3 结语

艾灸是祖国医学的主要治疗手段,同时也是我们祖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艾灸发挥作用主要通过其温热之性而实现,通过以温促通、以温促补、以温促泻的方式达到调节阴阳、补益气血的作用。同时其温经、温润及温散效应可以治疗不同疾病,作为中医临床的重要治疗方法,应针对不同疾病进行辨证施治,选取正确的经络及腧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灸法灵枢艾灸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董氏奇穴联合透灸法治疗感冒后咳嗽验案
灸法治疗“未病”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家庭灸法轻松缓解眼疲劳
一款多功能便巧艾灸辅助器
远离斑秃 不再尴尬——用家庭灸法辅助治疗斑秃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采采卷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