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平
(宿迁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大学生的培养关系着民族复兴大业——“中国梦”的实现。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是当前高校思政工作的迫切任务之一。当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必须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积极实践。把握住“新媒体”的特质,在加强校园网络阵地建设的基础上,以“培育适应时代发展的新人”为工作指导方向,以“推动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为工作侧重点,充分利用“新媒体”,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教育工作的主动权,开展好大学生思政教育,改进和创新“新媒体”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
伴随着时代飞速发展的脚步,我们已经不可能无视“第五媒体”——“新媒体”的真实存在。大学生作为朝气蓬勃,思想前卫,接受新鲜事物能力极强的特质群体,这些标榜自己具有“新思维、新思想”的“天之骄子”,在现阶段的成长过程中处于“亦正亦邪”的境界。这也正是我们所担心的,担心多数大学生对“新媒体”缺少正确的认知和了解,容易接收和接受不良信息,且被左右。所以,高校思政教育教师务必紧紧抓住一切有利因素,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将“新媒体”技术应用于对学生的思政教学实践,主动占领校园舆论高地。切实打好校园思政、舆论攻坚战,为提高思政工作的多样性和实效性提供思想准备,为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旋律提供人才储备。
目前,“新媒体”的概念尚没有确切定义。暂时采用最多、最普遍的解释为:依靠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数字传播技术等新技术,向全体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严格意义上说,“新媒体”应该称之为“数字化新媒体”。它针对“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电话、书信等)而言,是指以网络或手机为中介,传播文本、视听、娱乐等多媒体信息的互动性媒体形态,包括手机短信、彩信、数字杂志、手机报纸、博客、播客、视频等手机移动媒体,还有数字电视、广播媒体等。[1]
“新媒体”集聚了所有“传统媒体”的优势,彰显了传播内容的丰富复杂,传播主体的受众多元,传播时效性能强等优势。因其具有“开放性”“平等性”“虚拟性”和“参与性”等显著特点,为思想交流、文化传播与信息交换打开了广阔空间。
据一项调查统计数据:在校大学生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的2.4%,而在这2.4%的人口比例中,全部都是“新媒体”的网民。他们都在尽情享受“新媒体”带来的广阔视野和方便快捷。合理利用“新媒体”技术能够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整合教学信息资源、增强教学交流和互动,为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提供优质服务。反之亦然。
正如一位哲人所言(我想不起来是哪位哲人也不记得原话了),大意是:改革开放给我们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在窗口开放的同时,苍蝇蚊子也都进来了。新媒体平台上信息资源丰厚,开放的平台和先进的技术大大方便了高校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增加了高校学生的阅读渠道,优化了学习方式,提高了学习效率,这是对思维方式的培养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有利的一面。[2]
可以说,面对纷至沓来的形形色色的海量新媒体信息有些让我们应接不暇、措手不及。加上在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半成熟阶段,对精彩纷呈的事物缺乏辩证思考和独立审视甄别能力,他们中有的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有的学生乐于快餐小说,有的学生欣赏“肥皂剧”,有的学生热衷“虚拟聊天”,在接收不良信息的同时,往往容易动摇信念,迷失自我。厌学逃课不在话下,挥霍沉沦,甚至厌世轻生的也大有人在。
另外,一些“黄色”“黑色”“灰色”信息也在新媒体平台上肆虐。它们大肆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崇尚权力、欣赏色情、推崇暴力,“反毛”、反社会主义思潮,严重误导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只有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有的放矢地提高思政工作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才能使思政工作者在大学生中树立崇高的威信。
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他们思维活跃,自主思考能力强,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对人生的规划,对生活的计划。在中学时代的学习目标非常直接和苍白,就是考上大学。这导致他们在实现这一目标后产生了迷茫,导致新的、且有高度的目标缺失,无法形成系统的人生规划,对刚取得的成绩志得意满。在光怪陆离的“新媒体”的影响下,很容易迷失自我,由于心中困惑,容易引发心理、生理、学习、成长等一系列问题。[3]
这也正是我们思政工作者适时介入的好契机。正是客观存在的这些事实,需要我们新时期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运用“新媒体”技术,为大家指明方向,紧紧围绕和引导同学们,不忘初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辅导学生学业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方向感”。让同学们思考正反差距,做好人生定位,明确奋斗目标,制订人生规划,使大家能够在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坐标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只有通过利用“新媒体”思想教育主阵地与主渠道协同作战,实施持续性、阶段性、系统性、专题性等一系列活动和主题辅导,真正让同学们感受到切身利益的最大化,在满足学生们的个性化需求的同时,让每一位学生思想不滑坡,学习肯进取、自觉不掉队、努力能成才。
同时,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师还要创新与学生的交流方式,比如“做游戏”;丰富辅导手段,比如“微信课”。和同学们能够随时咨询交流,随处沟通互助,让同学们感受到时时被关爱,事事能理解,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达到其主动接纳、接近、亲近思政教育,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时代新人。
韩愈在《师说》的开篇即阐明:“古之学者必有师。”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的首要职责就是“传道”,也就是这里说的“引领”。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们的思维取向也发生着“质”的变化,许多同学感觉思想政治教育课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除了用来“考试”“通关”外,只有在综合测评时才有用,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存在实质性帮助,从而对思政教育教学产生厌烦,根本谈不上主观的“获得感”。[4]这就导致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大打折扣。导致这一系列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当今大学生在学习上普遍存在实用主义倾向,而思想政治教育又偏重理论化,往往使学生觉得脱离生活应用实际,让学生感觉“高、大、上”的同时,对其产生了厌恶和疏远。这就需要我们的高校广大思政工作者充分利用“新媒体”渠道,做一些“接地气”的工作。深入到同学们的生活场所和领域,俯下身,与同学们“零距离”接触,倾听同学们的心灵心声,掌握同学们的思想动态,把握同学们的学习脉搏。从学生的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要切实掌握好“新媒体”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从根本上处理好同学们思想上的迷惘,成长中的困惑。
通过深入浅出的分析和了解,将“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使富有时代气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思政教育内容能够走进学生们的心里,从而切实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引导同学们获得正确的学习观,让同学们从书本上、课堂上、活动中,形成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学会运用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思想来正确看待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用哲学的、发展的眼光来观察和思考问题。牢固树立“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对自身的学习成长有一个精准定位,从而实现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引领。
无须讳言,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大多是“添压式”。从学龄前接受教育开始,我们的老师就对孩子们做出了各种条条框框的规定,使学生们长成了被“模具”塑出来的模样。课堂上,我说你听;教育教学,还是我讲你看。课程如何构思?课程怎样设计?教学如何展开?都是老师在“黑瞎子打立正——一手遮天”,缺少了必要的“沟通”和“互动”,使得学生们成为了教学的摆设,缺失“存在感”。
这样的教育,致使同学们来到大学也很少参与课堂上的互动。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这样抽象的课程。有时为了确保参课人数,个别院、系还会出现了分配观(听)众任务的现象。讲师在台上高调独唱,学生在下面“鸭子听雷”。课堂气氛沉闷,怎一个“尴尬”了得。[5]
怎样让学生主动参与?这就要求我们通过“新媒体”技术为广大学生参与思政教育提供组织设计和活动机会,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使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得到极致发挥。同时,利用“新媒体”技术,组建学习团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同学们致力提升学习力的潜意识,让同学们在设计活动中提高主动参与度,在创新教学模式方面,让同学们成为思想教育教学的设计者和参与者,从课堂的看客听众转变为演绎主角,能够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尊重,使同学们的“存在感”得到满足,从而达到思政教育课堂气氛活跃的效果。
综上所述,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首先应该以“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对新媒体的认知和应用”为着力点,结合传统思政教育的思维,学好借力,持续创新,挖掘教书育人的新渠道,以期达到思政工作目标的实现;其次,要结合思政教育涉及面广、所含课题大、专业知识难度高等特点,应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工作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推敲,实现思政工作的效果,达到思政教学的目标;最后,思政教师对传播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这将决定教学内容的传承。层层遴选,千锤百炼的课程只有合理地应用在学生们易于接受的传播方式上,才能达到教学内容的有效传递。
只有重视思政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培养,提升思政教师对新媒体的熟知和驾驭能力,才能使新媒体平台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得到切实加强和卓有成效地改进。
参考文献:
[1]曹冬华.高校思政实践教学资源多元化整合及一体化发展[J].现代交际,2017(21).
[2]魏芳.大思政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方法及路径[J].现代交际,2016(21).
[3]常素芳.新媒体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支持系统的建构研究[D].开封大学,2016.
[4]张璇.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4.
[5]李永生.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宣传工作创新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