盔甲裹诗书:宋代将士文化水平考察

2018-04-03 17:41程民生
关键词:宋史识字

程民生

以纠纠武夫组成的军队,自古以来不乏有文化的读书识字者,其中以军官为主。但因时而异,一般而言,战乱时代少,和平年代多。“安史之乱”以来200余年的长期战乱,造就了数代粗暴强悍的军人。到了宋初,现状仍是“武人多不知书,案牍法令,书判行移,悉仰胥吏”。①(宋)程大昌著、张海鹏订:《演繁露续集》卷2《太祖右文》,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11页。武官大多不识字,凡是文法一类的工作,全靠识字的吏人。乾德三年(965),宋太祖诏令:“诸州长史,今后或有须藉人代判者,许于幕职内择公干者充,不得更任代判。”原因是:“五代以来,领节旄为郡守者多武臣,皆不知书,所至必自置吏,称代判,以委州事,因缘不法。初革其弊。”*(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48之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4310-4311页。要求武将不准委托吏人处理文案,须由朝廷命官办理。为了巩固政权、维护社会安定,以及适应和平环境,宋政府注重提高军人的文化水平,营造了一种学习文化为时尚的氛围,取得了突出成效。

一、 宋代将士文化水平提高的原因

入宋以来,武将的文化水平颇有提高,士兵中也存在一大批有文化者。这是社会背景和政策导向的产物,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崇文抑武的国策及皇帝的倡导。众所周知,宋代推行崇文抑武的国策,历代历朝,以宋朝在这方面最突出。崇文表现在大力开展文化事业,重用文人:“艺祖皇帝用天下之士人,以易武臣之任事者,故本朝以儒立国,而儒道之振,独优于前代。”*(元)脱脱:《宋史》卷436《陈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940页。积极倡导儒学,尊崇经典,恢复礼制,诸如重用文官、完善科举制度、兴建学校、征集古籍、编纂大型类书等就是典型表现。故而对士大夫十分优待:“待士大夫有礼,莫如本朝。”*(宋)孔平仲:《珩璜新论》卷上,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页。并公开宣扬“与士大夫治天下”。*(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1,熙宁四年三月戊子,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5370页。相应的是抑制武将。前代有出将入相之说,宋代相可出将,但将不可入相。朝廷主管军事的枢密院长官绝大部分是文官,地方也是以文官统兵,边防驻军以文官为帅,武将仅为总管。同品的武官要换成文职须降品,文官每3年一次升迁,武官则需每5年一次升迁。武将俗称“粗官”,*(宋)赵升:《朝野类要》卷2《粗官》(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9页):“武臣及军官之自谦,或以为讥。”(宋)韩琦:《安阳集》卷7《次韵答留台春卿侍郎以加节见寄二首》(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89册,第261页):“一落粗官伍哙曹,清流甘分绝英髦。”言外之意,武人为清流的对面浊流矣。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明显低于文官。宋代实行募兵制,士兵“皆天下落魄无赖之人”,*(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33,熙宁五年五月丙戌,第5651页。多是失业农民、市井无赖等流浪汉以及作奸犯科者,如同古代黥刑一样,一律面上刺字,是社会上普遍蔑视的“黥卒”,地位低下。

在此国策指导下,宋代皇帝积极倡导武官学习文化。早在建隆三年(962),宋太祖即提倡武将读书:“朕欲武臣尽读书以通治道。”*(元)脱脱:《宋史》卷1《太祖纪》,第11页。希望武将全部成为有文化、懂治理的军人。宋真宗在当太子时,甚至在宫中办起了卫士的“识字班”。寄班供奉官楊崇勋“初给事东宫,尝叹曰:‘若目不识字,手不解书,其何以成立?’上知其志,即东宫建学,亲为教授。因命张旻为学长,张景宗为副学长,崇勋与夏守斌为学察,安守忠以下为学生”。*(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7,咸平三年十月辛亥,第1028页。宋真宗曾在殿前都指挥使高琼的请求下,赐其板本经史,“上崇尚文儒,留心学术,故武毅之臣无不自化”。*(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0,景德二年六月乙未,第1347页。宋高宗选拔武将时,首先考虑的是文化水平。如绍兴年间,吏部尚书张焘奉诏推荐修武郎、两浙西路兵马都监武钜可充将帅,宋高宗先问:“钜知书否?”汤思退道:“钜议论过人,深达文义。”宋高宗说:“武臣知书方晓民事。”*(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85,绍兴三十年八月甲子,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3595页。武将不仅要会打仗,还要会兼顾民事,这就需要识字知书。

在崇文抑武的种种政策和制度影响下,不少武将世家“感激读书,欲以文儒起家”*(宋)王庭珪:《卢溪文集》卷47《故校书郎曹公行状》,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34册,第322页;参阅顾宏义:《宋初武臣子弟应举入仕论略》,《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纷纷用儒术改造自己,并希望后代脱胎换骨。如昝居润“不识字……昝恨其不知书,昝氏子孙皆召于家,建学立师傅,如己子教之”。*(宋)释文莹:《玉壶清话》卷6,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9页。高琼本人一介武夫,“不识字”*(元)脱脱:《宋史》卷289《高琼传》,第9694页。,但深知这是一大缺欠,所以特别注重下一代的文化培养,曾向皇帝报告有子14人,“臣诚愚不肖,然未尝不教以知书”。宋真宗“于是赐诸经史于其家”。*(宋)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集》上卷九,王珪:《高卫王琼决策定难显忠基庆之碑》,《宋史资料萃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版,第144页。其子如高继宣“幼善骑射,颇工笔札,知读书”。*(元)脱脱:《宋史》卷289《高琼传附高继宣传》,第9696页。开封市民王安,“初甚窭困”,贫困潦倒之际无奈当兵,后逐渐成为中级军官,“虽少事弓剑,既退以老,颇隆好儒术,尝绎味书史,且留思草圣,至于阴阳之学,皆自其所长。每戒子浦曰:‘吾右选入仕,窃慕忠义,汝其以此守门户,而无忘吾志。’”*(宋)郭体仁:《宋故左藏库副使上护军致仕王公墓志铭并序》,自藏拓片。以自己出身行伍为耻,要求其后代以文改换门庭。诸多武将的后代潜心读书,通过科举成为士大夫,典型如宋初节度使陈思让的儿子陈若拙,甚至高中榜眼。*(元)脱脱:《宋史》卷261《陈思让传附陈若拙传》,第9041页。

其二,武举与武学的开设。武举是朝廷选拔文武兼备的军官之制度,保证了选拔出来的军官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始设于唐朝武后时代,一直到宋代时断时续。天圣八年(1030),宋仁宗“亲试武举十二人,先阅其骑射而试之,以策为去留,弓马为高下”。*(元)脱脱:《宋史》卷157《选举志三》,第3679页。文武两个方面,以文化水平决定是否录取,这是先决条件,其次才以武艺决定等次。宋神宗时“始诏三岁一次,随进士、明法发解也”。*(宋)高承撰、(明)李果修订:《事物纪原》卷3《武举》,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65页。武举中的文化科目为:“策一道,《孙》《吴》《六韬》义十道,以五通为合格。”*(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36,熙宁五年闰七月辛亥,第5730页。即解读、概括兵学经典。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到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240余年中共开武举77科。两宋武举共录取2516人,实际录取人数有可能超过此数。*张希清:《论宋代科举取士之多与冗官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5期。何灌就是武举出身的著名武官:“武选登第。”文官、河东经略使韩缜赞之为:“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官至步军都虞候,在靖康开封保卫战中战死。*(元)脱脱:《宋史》卷357《何灌传》,第11225、11227页。

与武举配套的制度,是武学的创建。宋代以前,历史上从未有过武学。最早的武学设于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在庆历新政的高潮中开设武学,但寻即罢去。*(宋)陈均:《皇朝编年纲目备要》卷12,庆历三年五月、八月,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65、269页。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为了武举发展,为其培养参与者,朝廷“建武学于武成王庙,……赐食本钱万缗。生员以百人为额,选文武官知兵者为教授。使臣未参班与门荫、草泽人召京官保任,人材弓马应格,听入学,习诸家兵法。教授纂次历代用兵成败、前世忠义之节足以训者,讲释之。愿试阵队者,量给兵伍。在学三年,具艺业考试等第推恩,未及格者,逾年再试。凡试中,三班使臣与三路巡检、砦主,未有官人与经略司教队、差使,三年无过,则升至大使臣,有两省、待制或本路钤辖以上三人保举堪将领者,并兼诸卫将军,外任回,归环卫班”。*(元)脱脱:《宋史》卷157《选举志三》,第3679-3680页。完整体系的武学正式确立后,一直持续到南宋,甚至普及到州学,培育了大批有文化的军人。

军营内也曾开办讲习班,向没文化的武夫传授军事知识。如范仲淹即提议:“臣切见边上甚有弓马精强、谙知边事之人,则未曾习学兵书,不知为将之体,所以未堪拔擢。欲乞指挥陕西路、河东逐路经略司,于将佐及使臣军员中,拣选识文字、有机智武勇、久远可以为将者,取三五人,令经略、部署司参谋官员等密与讲说兵书,讨论胜策。所贵边上武勇巳著之人,更知将略。”*(宋)范仲淹:《范仲淹全集·政府奏议》卷上《奏乞指挥国子监保明武学生令经略部署司讲说兵书》,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53页。加强对军官文化素质的培养,使之能够研习兵书,汲取理论养分和历史经验,增强带兵、指挥能力。

武举尤其是武学的开设,开创了武学教育,对军队的战斗力提升多少暂且不论,至少提高了军队的文化水平。

其三,优先选拔有文化的军官。如大中祥符七年(1014),宋真宗诏令枢密院王钦若、陈尧叟,御史中丞冯拯,吏部侍郎林特:“各于见任供奉官、侍禁、殿直内举一人,素谨行藏,兼资武勇,或励精民政,或练习军机,勤干可以剸烦,智能足以取众,并须无赃滥及习识文字,明具所长,堪何任使,限一月内以闻。”*(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选举》27之13,第5774页。明确要求将“习识文字”作为大臣荐举军官的条件之一。庆历三年(1043),为规范武将恩荫制度,提高军官素质,宋仁宗诏:“凡三班试弓弩于军头司,力及而射有法,为中格。习书算者,三班院书家状,误才三字;算钱谷五事通三,为中格。习《六韬》、《孙》《吴》书,试义十而通五,为中格;兼弓弩为优等。愿试策者听之,五通三为中格。或习武艺五事,驰射娴敏,通书算者,亦为优等,补边任。武艺不群,策详而理畅,为异等,引见听旨。……自是,任子之恩杀矣,然犹未大艾也。”*(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45,庆历三年十一月丁亥,第3505页。凡军官中恩荫提拔的武将后代,不仅要经过武艺考试,还需通过文化考试,强调会书写、算账,能理解并阐发兵书。南宋武臣被举荐提升,要经过呈试,个别官员“夤免试,此不可不革也。就使不习弓马,亦当试以刑法、书算,如人吏试补之比”。*(宋)韩元吉:《南涧甲乙稿》卷9《集议繁冗虚伪弊事状》,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54页。如果不试武艺,就要像吏人那样试刑法、书算。熙宁年间允许宗室出任实际的职官,但并非直接任命,也要经过考试。如“就试武官者,试读律、写家状”。*(清)徐松:《宋会要辑稿·帝系》4之32,第117页。要求会读、会写。宋仁宗还曾诏殿前都指挥使、马军副都指挥使云:“选诸军班都虞候以下喜弓马、晓文字、堪将领者,以名闻。”*(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42,庆历三年七月丁卯,第3395页。显然是准备重用这些文武双全者。庆历年间,范仲淹报告:“乞特降指挥下殿前司,于散直、下班殿侍内拣选或有心力,并具姓名闻奏,当议再行拣选。……其拣到人数,别分等第。内上等人及识文字者,差在阙人员处,权管勾当。三周年无过犯得力者,令逐处保明奏取旨,使与转三班差遣权管,与依转员例,递迁安排。有功劳者,特行升擢。”*(宋)范仲淹:《范仲淹全集·政府奏议》卷下《奏乞于散直等处拣有武勇心力人》,第614页。从京师殿前司殿侍中挑选素质较好者派往西北边防,条件之一即是识字。靖康元年(1126),金兵大举南下侵略之际,朝廷为加强武备,向全国征召人才:“诸路府州军监有习武艺、知兵书人,仰通知,不限数保明解发赴阙,朕将亲策于廷,量才拔用。”*(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47,靖康元年五月二十五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56页。既使在此紧急关头,也强调军官的文化素质。

二、宋代武将的文化素质

以上种种国策与制度,迫使军人读书学习,形成风气,军队中因而涌现出一批批具有文化水平的将领。

宋初最具代表性的,莫如大将曹彬。他喜爱读书,灭掉后蜀时,“诸将多取子女玉帛,彬橐中唯图书、衣衾而已”。尊重士大夫,虽然“位兼将相,不以等威自异。遇士夫于途,必引车避之”。*(元)脱脱:《宋史》卷258《曹彬传》,第8978-8979、8982页。精通“历代治乱,近朝兴废,灿然胸中,问一知十。每与朝士清谈终日,鸿儒硕生,自以为不及”。*(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卷1《枢密使济阳曹武惠王彬》,朱子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2册,第29页。曹彬的渊博学识,获得士大夫的称誉。连宋太祖也称他“汝实儒将”。*(宋)李心传:《旧闻证误》卷1,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页。其子曹玮“沉勇有谋,喜读书,通《春秋三传》,于《左氏》尤深”。*(元)脱脱:《宋史》卷258《曹彬传附曹玮传》,第8984页。两代将领均称文武双全,颇有带动作用。类似情况十分普遍,试看以下举例。

有初级程度者。如杨赞“稍知书”。*(元)脱脱:《宋史》卷260《杨信传附杨赞传》,第9018页。张禹珪“粗知书,有方略”。*(元)脱脱:《宋史》卷261《张铎传附张禹珪传》,第9046页。杨崇勋原本“嗜学”,在宋真宗的亲自教授下,“自是稍通兵法及前代兴废之事”。*(元)脱脱:《宋史》卷290《杨崇勋传》,第9713页。刘兼济“读兵书知大旨”。*(元)脱脱:《宋史》卷325《刘平传附刘兼济传》,第10504页。属于在识字的基础上,稍通文理。

有中上等水平者。如吴延祚“少颇读书”。*(元)脱脱:《宋史》卷257《吴延祚传》,第9847页。李琼“幼好学,涉猎史传……周祖与琼情好尤密,尝造琼,见其危坐读书,因问所读何书,琼曰:‘此《阃外春秋》,所谓以正守国,以奇用兵,较存亡治乱,记贤愚成败,皆在此也。’周祖令读之,谓琼曰:‘兄当教我。’自是周祖出入常袖以自随,遇暇辄读,每问难琼,谓琼为师。及讨河中,乃解琼兵籍,令参西征军事”。*(元)脱脱:《宋史》卷261《李琼传》,第9031-9032页。他的文化水平直接影响着后周开国君主郭威,可谓对五代历史进程有贡献。刘舜卿“知书,晓吏事,谨文法,善料敌,著名北州”。*(元)脱脱:《宋史》卷349《刘舜卿传》,第11063页。作为一位有文化的边将,颇有知名度。贺惟忠“知书,洞晓兵法,有方略”。*(元)脱脱:《宋史》卷273《贺惟忠传》,第9344页。符彦卿之子符昭愿,“颇读书好士”。*(元)脱脱:《宋史》卷251《符彦卿传附符昭愿传》,第8848页。李继和“习武艺,好谈方略,颇知书,所至干治”。*(元)脱脱:《宋史》卷257《李处耘传附李继和传》,第8973页。因读书有文化,所以喜欢与人谈方略,善于管理。卢斌“以笔札事晋邸。太宗即位,补殿直”。*(元)脱脱:《宋史》卷308《卢斌传》,第10139页。可见从小就谙习文书,有足够的水平,以至于担任王府的文书。李允正“颇知书”。*(元)脱脱:《宋史》卷273《李允正传》,第9341页。王昭远“颇知书”。*(元)脱脱:《宋史》卷276《王继昇传附王昭远传》,第9408页。任福“少时颇涉书史。咸平中应募,补殿前诸班,以材力选为列校”。*(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12,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26页。李谦溥“少通《左氏春秋》”,其子李允正也“颇知书”。*(元)脱脱:《宋史》卷273《李谦溥传、附李允正传》,第9337、9341页。刘沪“颇知书传,深沉寡言,有知略”。*(元)脱脱:《宋史》卷324《刘文质传附刘滬传》,第10494页。通过外戚关系当军官的李评,“虽以戚里进,然颇知书,习典故,多智数,鲜有及者”。*(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35,熙宁五年七月戊戌注文,引《林希野史》,第5714页。何承矩“知书好名,以才能自许”,*(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8,景德元年十月癸未,第1273页。而且“颇有识鉴”、“善推步”。*(元)脱脱:《宋史》卷273《何继筠传附何承矩传》,第9332页。在地方任职时,“颇以文雅饰吏治”,*(元)脱脱:《宋史》卷278《马全义传附马知节传》,第9450页。竭力把自己打扮成风雅之士。刘充“颇知书,矜持自喜,有足贤者也”。*(宋)张耒:《张耒集》卷59《刘承制墓志》,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880页。张克俭“少拳勇,善骑射,知书”。*(宋)沈括著、杨渭生新编:《沈括全集》卷16《文思副使张君墓志铭》,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5页。郭逵“少也知书,长而甚武,蚤著战多之绩,深通静胜之谋”。*(宋)曾肇:《曲阜集》卷1《左武卫上将军郭逵特赠雄武军节度使》,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01册,第329页。他在陕西为三班奉职时,曾隶范仲淹麾下,“仲淹勉以问学……逵忼慨喜兵学,神宗尝访八阵遗法。对曰:‘兵无常形,是特奇正相生之一法尔。’因为帝论其详。在延安,使以教兵,久不就,逵择诸校习金鼓屯营者六十四人,使人教一队,顷刻而成”。*(元)脱脱:《宋史》卷290《郭逵传》,第9723、9725页。因为从小就有文化,参军后又得范仲淹的指点鼓励,故而精通兵法,善于带兵,成为一代名将。

其中有两个代表人物。名将狄青,从小识字,故而在陕西边防驻守时,长官范仲淹才能教导他加强文化素质:“以《左氏春秋》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青折节读书,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由是益知名。”*(元)脱脱:《宋史》卷290《狄青传》,第9718页。狄青在陕西担任泾原招讨时,起居舍人尹洙知渭州,“与公善,洙学通古今,尝与公谈用兵之术,称曰:‘虽古名将,殆无以过。’”*(宋)王珪:《华阳集》卷35《狄武襄公青神道碑》,四部丛刊三编,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456页。终于成长为士兵出身而官位最高的高级将领,官至枢密副使。深得范仲淹赞赏的,还有武将侯广,“少慷慨有大志,初不知书,年遇三十,方从儒生文士咨所宜学,遂通《左氏春秋》。能藏否古今将帅用兵成败得失,为将持重,长于料敌,善御众,士卒乐为其用。凡军中之事,必与众共议而取其长,听受不疑,及成功,则推以归之。故虽文士,亦乐与侯共事,而为之谋。……常撰《阵法》,其变易分合,疾速周密,边地或推行焉。……又撰《行军约束》百余条,皆列上之”。*(宋)范纯仁:《范忠宣公文集》卷13《侍卫亲军马军都虞候林侯墓志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04册,第682-683页。他是中年才开始在军中学文化的,因刻苦用功,遂成为文士喜欢交往、又会著述的高级将领。

有喜欢读书、藏书者。如五代入宋的赵延进,早年“颇亲学,尝与军中少年入民家,竞取财贿,延进独持书数十编以归……延进自陈好读书”。*(元)脱脱:《宋史》卷271《赵延进传》,第9298-9299页,第115页。名将马知节,因“监潭州兵,时何承矩为守,颇以文雅饰吏治,知节慕之,因折节读书”。身为军人,却不愿作一介莽夫,羡慕文化,遂痛下决心读书。“知节将家子,慷慨以武力智谋自许,又能好书,宾友儒者。”*(元)脱脱:《宋史》卷278《马全义传附马知节传》,第9450、9452页。元朝史学家称赞道:“若知节生将家,喜读书,立朝争事,以刚正称天下,其邦之司直欤。”*(元)脱脱:《宋史》卷278卷末《论曰》,第9469页。姚宝“好学知书,长于骑射”。*(宋)苏颂:《苏魏公集》卷54《陇干姚将军神道碑铭》,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827页。将门出身的李继隆“晓音律……好读《春秋左氏传》,喜名誉,宾礼儒士”,曾“手录唐李绩遗戒”传授与其子李继和。*(元)脱脱:《宋史》卷257《李处耘传附李继隆传、李继和传》,第8969页。孟元“性谨愿少过,颇喜读书。少隶禁军,以挽彊选补殿侍”。*(元)脱脱:《宋史》卷323《孟元传》,第10460页。他“虽出行伍,好读书,流辈鲜及”*(宋)曾巩著、王瑞来校证:《隆平集校证》卷19《孟元传》,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587页。,在同类军官中以文化而出类拔萃。 燕达“起行伍,喜读书。神宗以其忠实可任,每燕见,未尝不从容”*(元)脱脱:《宋史》卷349《燕达传》,第11057页。。种谊“倜傥有气节,喜读书”。*(元)脱脱:《宋史》卷335《种世衡传附种谊传》,第10794页。吴元扆“喜读《春秋左氏》”。*(元)脱脱:《宋史》卷257《吴廷祚传附吴元扆传》,第8951页。其父、官至节度使的吴廷祚不但好学,还是一个藏书家:“好学,聚书万余卷。”*(元)脱脱:《宋史》卷257《吴廷祚传》,第8951页。可谓武将藏书家第一人。张平“好史传,微时遇异书,尽日耽玩,或解衣易之。及贵,聚书数千卷”。*(元)脱脱:《宋史》卷276《张平传》,第9405页。安俊“以儒家子得给事资善堂。仁宗即位,补殿直,累迁至步军都虞侯”,而且“家藏书数千卷,婚姻多择士人”。*(宋)曾巩著、王瑞来校证:《隆平集校证》卷19《安俊传》,第560页。竭力向文人靠扰。

有喜欢诗文创作者。如刘保勋“习刑名之学,颇工诗”。*(元)脱脱:《宋史》卷276《刘保勋传》,第9385页。曹翰“阴狡多智数,……每奏事上前,虽数十条,皆默识不少差。尝作《退将诗》曰:‘曾因国难披金甲,耻为家贫卖宝刀。’翰直禁日,因语及之。上悯其意,故有银钱之赐”。*(元)脱脱:《宋史》卷260《曹翰传》,第9015-9016页。王汉忠“好读书,颇能诗,喜儒士,待宾佐有礼,名称甚茂,以是自矜尚”。*(元)脱脱:《宋史》卷279《王汉忠传》,第9477-9478页。喜欢读书,还能作诗,得到士大夫的称赞。宋真宗赞赏王汉忠道:“好学知书,帅臣中亦不易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2,咸平五年七月己亥,第1141页。秦羲“知书,好为诗,喜宾客,颇有士风”。*(元)脱脱:《宋史》卷309《秦羲传》,第10164页。具有士人的做派。王延德尤好著述:“所至,好撰集近事。掌御厨则为《司膳录》,掌皇城司则为《皇城纪事录》,从郊祀为行宫使则为《南郊录》,奉诏修内则为《版筑记》,从灵驾则为《永熙皇堂录》、《山陵提辖诸司记》,及治郡则为《下车奏报录》。先是,诏史官修太祖、太宗《实录》,多以国初事访延德,又上《太宗南宫事迹》三卷。”*(元)脱脱:《宋史》卷309《王延德传》,第10154页。十分高产。李浩“务学,通兵法,以父定荫,从军破侬智高……裒西北疆事著《安边策》,谒王安石。安石言之神宗,召对,改管干麟府兵马”。*(元)脱脱:《宋史》卷350《李浩传》,第11078页。其策颇有见解,引起了最高层的关注。

有兼通音乐、书法、术数者。如田仁朗精通音乐:“颇涉书传,所至有善政。雅好音律,尤臻其妙。”*(元)脱脱:《宋史》卷275《田仁朗传》,第9381页。郭守文“沈厚有谋略,颇知书,每朝退,习书百行,出言温雅”。*(元)脱脱:《宋史》卷259《郭守文传》,第9000页。既会识字、写字,更通书法。张煦“明术数,善相宅,时称其妙”。*(元)脱脱:《宋史》卷308《张煦传》,第10150页。在读写的基础上,拥有术数堪舆的专业技术技能。姚兕“凡图画器用,皆刻‘仇雠未报’字。力学兵法,老不废书,尤喜颜真卿翰墨”。*(元)脱脱:《宋史》卷349《姚兕传》,第11058页。吴元辅“颇好学,善书札”。*(元)脱脱:《宋史》卷257《吴廷祚传附吴元辅传》,第8949页。石普“倜傥有胆略……颇通兵书、阴阳、六甲、星历、推步之术”。曾向宋真宗献《御戎图》,“请设堑以陷敌马,并上所置战械甚众”。*(元)脱脱:《宋史》卷324《石普传》,第10471、10472、10475页。还“自言能为火球火箭,上召至使殿试之,与辅臣同观焉”。*(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2,咸平五年九月戊午,第1153页。既精通兵书,还善于创造。

更有儒生入伍者。宋代武将的来源,一是战场涌现出的士兵,二是武将的后代,三是投笔从戎的儒生。在全国性的读书热潮中,不少落第的读书人被迫在军中寻求谋生的出路。如张纶在宋太宗时“举进士不中,补奉职,累迁至乾州刺史”。*(宋)曾巩著、王瑞来校证:《隆平集校证》卷19《张纶传》,第558页。史方“应《周易》学究不中,补西第二班殿侍”。*(元)脱脱:《宋史》卷326《史方传》,第10526页。赵赞 “幼聪慧”,“七岁诵书二十七卷,应神童举”,“赞颇知书,喜为诗,容止闲雅,接士大夫以礼”。*(元)脱脱:《宋史》卷254《赵赞传》,第8890、8892页。从小打下来良好的文化基础,喜欢作诗,文质彬彬。张佶“少有志节,始用荫补殿前承旨,以习儒业,献文求试,换国子监丞”。后一直担任军职,“涉猎书史,好吟咏,勇敢善射,有方略。其总戎护塞,以威名自任”。*(元)脱脱:《宋史》卷308《张佶传》,第10150-10152页。焦继勋“少读书有大志,尝谓人曰:‘大丈夫当立功异域,取万户侯。岂能孜孜事笔砚哉?’遂弃其业”,以儒服参军。*(元)脱脱:《宋史》卷261《焦继勋传》,第9043页。上官正“少举《三传》”。*(元)脱脱:《宋史》卷308《上官正传》,第10137页。苗授少年时是学界名师胡瑗的学生,“父京,庆历中,以死守麟州抗元昊者也。少从胡翼之学,补国子生,以荫至供备库副使”。*(元)脱脱:《宋史》卷350《苗授传》,第10150-10152页。北宋灭亡时壮烈牺牲的修武郎王履,出身武将世家,但他青少年时“好学,通经史。年及冠游获荐,不第。乃于元符二年从父皇城拜南郊,恩霈三班奉职”。因科举失利,只好恩荫入仕,曾多次上书议论朝政被贬。靖康二年被金兵杀害时,“神色不动,仰天长叹,念歌一首。只记临后两句道:‘矫首向天兮天卒无言,忠臣死难兮死亦何愆!’闻之者莫不堕泪”。*(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82,靖康二年二月二十一日,第816、620页。他虽然曾对金帅粘罕自言:“读书无成,乃困武弁。”*(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55,靖康元年九月十五日,第411页。但不成功的文人成为有相当文化、有担当的军官,为国捐躯、青史留名,可谓成功的军人。

宋代军队中,另有科举出身的文官长期担任武将者。如张旦“勇敢善射,以经学中第”,但一直担任军职,最终战死在河北边防宋辽战斗中。*(元)脱脱:《宋史》卷308《张旦传》,第10147-10148页。更典型的是刘平,他出身于武将家庭,“刚直任侠,善弓马,读书强记。进士及第,补无锡尉,击贼杀五人”。后改换武官,在宋夏三川口之战中,出任鄜延路副总管兼鄜延、环庆路同安抚使,兼管勾泾原路兵马、进步军副都指挥使、静江军节度观察留后,不幸被俘,最终死于西夏。*(元)脱脱:《宋史》卷325《刘平传》,第10499-10504页;(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6,康定元年三月戊寅,第2990页。

至南宋,这种情况同样明显,史书中记载有诸多文武双全的知名将领。

如刘光世:“稍通书史、庄老、孙吴之学。”*(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212,绍兴十二年十一月十三日,第1526页。阅读涉猎比较广泛,而且喜爱书法,曾向宋高宗讨要皇帝所临的《兰亭叙》。宋高宗言:“刘光世喜书,前日来乞朕所临《兰亭叙》,亦以一本赐之。”*(宋)王应麟辑:《玉海》卷34《绍兴书兰亭叙》,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1987年版,第644页。曲端出身于武将世家:“父涣,任左班殿直,战死。端三岁,授三班借职。警敏知书,善属文,长于兵略。”*(元)脱脱:《宋史》卷369《曲端传》,第11489页。“端亦知书,尝作诗云:‘破碎山河不足论,几时重到渭南村。’昔人诗:‘欲挂衣冠神武门,先寻水竹渭南村’,此事也。”*(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丙编卷1《曲端》,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8页。从小读书,善于诗文写作,熟于用典。吴玠“少沉毅有志节,知兵善骑射。读书能通大义。未冠,以良家子隶泾原军……玠善读史,凡往事可师者,录寘座右,积久,墙牗皆格言也”。*(元)脱脱:《宋史》卷366《吴玠传》,第11408、11413页。十分好学,勤于摘录,且善于运用。曲端、吴玠二将,南宋初名重陕西,乃至有民谣传颂道:“有文有武是曲大,有谋有勇是吴大。”吴玠的书法也颇有造诣:“玠能书,今阆中锦屏山壁间有其书,奇伟可爱。”*(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5,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6页。建炎年间在太行山创建“八字军”、部众十多万人的王彦,虽少年投军,却有相当高的文化水平,从小就识字,“性豪纵,喜读韬略。父奇之,使诣京师,隶弓马子弟所”。*(元)脱脱:《宋史》卷368《王彦传》,第11451页。他著有《武经龟鉴》20卷,宋孝宗为之制序,“其书以《孙子》十三篇为主,而用历代事证之”。*(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12《武经龟鉴二十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62页。接管“八字军”的另一将领,是被张浚称赞为“文武两器,真大将才”的刘锜。*(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08,绍兴七年正月戊寅,第2031页。他“慷慨深毅,有儒将风。……世传锜通阴阳家行师所避就”*(元)脱脱:《宋史》卷366《刘锜传》,第11408页。,甚至著有《清溪诗集》3卷*(元)脱脱:《宋史》卷208《艺文志七》,第5384页。,已佚。但有诗传世,《全宋诗》中就录其诗7首。死后被尊为神(蝗神刘猛将)。吴玠之弟吴璘,“读史晓大义 ……尝著《兵法》二篇”。*(元)脱脱:《宋史》卷366《吴璘传》,第11420页。杨存中“少警敏,诵书数百言,力能绝人。慨然语人曰:‘大丈夫当以武功取富贵,焉用俯首为腐儒哉!’于是学孙、吴法,善射骑”。*(元)脱脱:《宋史》卷367《杨存中传》,第11433页。可见也是从小就读书的,虽不屑当书生,但读书的底子使之得以研读孙子、吴起的兵法著作。*本段参阅孙建民:《论南渡武将的文化修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1年第3期。

作为高级将领的基础与来源,在宋代的中下级军官中,也多知书识文者。大中祥符四年(1011)诏:“八作司官拣谙会书算、勾当得事殿侍十人,分擘应副监修。如不足,即旋于殿前司抽取。”*(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30之7至8,第3794页。派有文化的低级军官参与朝廷作坊的监工。大中祥符元年(1008),殿侍、三班使臣侯鲁向皇帝进献《大中祥符颂》,诏枢密院考试后补班借职。他热衷写作,“鲁累上封章,以诞妄摈于外郡。帝以其辩而知书,录为殿侍。至是,复进文字,颇亦近理,诏枢密院试以时务而命之”。*(清)徐松:《宋会要辑稿·选举》31之13,第5846页。其文尽管不如文人那样词美意深,但能够创作颂这种难度较大的体裁,而且被宋真宗评为“颇亦近理”,显然有足够的文化水平。环庆路都监张建侯,“知书戢下,可当军阵”。*(宋)范仲淹:《范仲淹全集·政府奏议》卷下《奏边上得力材武将佐等第姓名事》,第617页。天水麦积山石窟中有两则下级军士的题名,第54号龛有嘉定十五年(1222)题记:“成州选步二将校乔森到此,时嘉定十五年正月初四远游。”*张锦绣编:《麦积山石窟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1页。第3号崖阁,有嘉定十四年墨迹:“策马一队将薛□□于嘉定十四年九月十七日,提辖□兵送陈宣□□□。”*张锦绣编:《麦积山石窟志》,第142页。表明他们识字喜写。南宋时在新昌寓居的巡检熊祖显,“虽武官,而知书,颇负识鉴”。*(宋)洪迈:《夷坚志·三志壬》卷9《和州僧瓶》,第1533页。镇江前军第二将训练官于斌,潞州人,“知书有胆略,可充间探”。*(宋)周必大:《文忠集》卷148《于斌间探奏》,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48册,第623页。建炎年间,假中散大夫、直龙图阁赵宗印,将从陕西带到郢州的部队全部交付李允文,“裨将吴锡等皆属焉。锡,河东人,稍知书,故为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27,建炎三年闰八月乙巳,第639页。江州统制刘绍先,“知书传,稍通兵法”。*(宋)徐梦莘:《朝北盟会编》卷143,建炎四年十月十日,第1039页。承节郎张志宁,“本将家子,以知书修饬,为名臣周必大、朱熹所知”。*(宋)曹彦约:《昌谷集》卷8《应诏举将帅状》,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67册,第104页。能为大儒所知,文化水平可想而知。流传至今的黑水城所出宋代军政文书,就是两宋之际西北边防部队下级军官和士兵的文字。*孙继民:《俄藏黑水城所出〈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整理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毫无疑问,宋代将领中存在着大量文盲,史书中不乏记载。如党进“不识字”。*(元)脱脱:《宋史》卷260《党进传》,第9019页。董遵诲“不知书”。*(元)脱脱:《宋史》卷273《董遵诲传》,第9343页。奚族人米信“不知书,所为多暴横”。*(元)脱脱:《宋史》卷260《米信传》,第9023页。名将杨业“不知书,忠烈武勇,有智谋”。*(元)脱脱:《宋史》卷272《杨业传》,第9305页。乐平县监酒借职石贵,“本是军中出职,因捉贼不获,降充监当。其人不识字”,受到欧阳修的弹劾。*(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卷116《论不才官吏状》,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769页。曲珍“虽不知书,而忠朴好义”。*(元)脱脱:《宋史》卷350《曲珍传》,第11084页。赵立“为人木彊,不知书,忠义出天性”。*(元)脱脱:《宋史》卷448《赵立传》,第13215页。刘谦“不知书”。*(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3,宝元二年六月乙酉,第2913页。刘福“武人,不知书”。*(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2,淳化二年二月丁巳,第711页。韩世忠自言:“世忠不识字。”*(宋)李心传:《旧闻证误》卷4,第52页。等等。

以上都是直接的、比较典型的资料,还有不少不再一一列举。我们注意到,在宋代史籍记载的个体武人中,对军人不识字的明确记载,远少于识字的记载。这是因为青史留名的大多是高级将领,反映的史实是,有文化的高级将领多于没文化者,或言有文化的军人能力较强,容易升迁。中下级军官的识字率比例较低,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属于文盲。如南宋初的沿边州军,“多用武人为守,或不识字,或不晓法,州郡被害,莫此为甚”。*(宋)徐梦莘:《朝北盟会编》卷154,绍兴二年十二月一日,第1114页。嘉定年间有臣僚言:“自今以后,凡有武臣资格合入两淮县令者,除武举人外,其余并当同文臣任子一例铨试。其在选中,方许注授。两淮县令必须先历武尉一任,庶几稍通文学,粗谙民事,不至为民病矣。”*(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48之21至22,第4320页。这些情况都说明,军官队伍整体的文化素质尚不容乐观。

三、宋代士兵的识字状况

宋代军队中存在着大量识字士兵。首先我们看到,军队中有不少需要识文断字的岗位和任务。

如朝廷各部门的门卫:“契勘秘书省大门,旧条差皇城司亲事官节级一名、长行五人把门,并投下文字,及提举洒熄火烛,掌管头刃,常是差填不足。今来已降指挥,书籍等出入并监门具单子搜检出入等,若差人不足,即为虚文而已。乞添差节级一名、长行三名,内二名识字,分两番把门搜检,并抄转出入文历,投下文字,及照管洒熄火烛,掌管头刃。”*(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18之16至17,第3479-3480页。需要有识字的士兵二人把门,以检验出入人员的有关文件、书籍,记录出入人员携带的物品。因为识字,待遇也高,每天多给50文的补贴,似乎体现了脑力劳动的价值。文思院的“门司”,“掌管本门收支出入官物,转抄赤历”,必须会写字。天圣年间,勾当文思院李保懿报告:“乞依拱宸门外西作例,差识字亲事官与在院人员同共监作,主掌官物,随界交替。”*(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29之1,第3781、3782页。由识字的皇城司亲事官监督制作高档物品的文思院,以防失窃。绍兴十二年(1142)工部报告:由于文思院“以造作金银、犀玉、绫罗锦帛生活尽系贵细宝货物色,(金)[全]藉览察关防,庶几有以革绝奸弊”,要求皇城司“差拨识字亲事官四人充上、下界监作祗应”。该请示得到皇帝的批准。*(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29之3,第3783页。淳熙元年(1174)有诏:“皇城司差拨识字黄院子八人,专充修内提辖司,实占巡视使唤。遇有修造,随工匠去处关入,巡视稽察。割移名粮,就本司历内帮勘。”*(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30之4,第2993页。这就要求职在保卫皇城、侦查不法人员的皇城司,多是识字的士兵。事关武器机密的军器监军吏中,有“监造下人吏三人,主管行移文字……监门下人吏一名,承行文字,系点检宫物出入,搜检人匠等事”*(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16之4,第3436页。,也有文字工作。

北宋初年,以博洽闻天下的徐铉代表江南国来与宋朝交涉,宋朝的押伴朝臣“皆以辞令不及为惮”,宋太祖令殿前司“具殿侍中不识字者十人,以名入”,从中选一人前往陪伴,“在廷皆惊”。致使徐铉无法逞口舌之强,十分沮丧。*(宋)岳珂:《桯史》卷1,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页。说明在殿前司部队中,不识字者并不普遍,需要时还需查找。

军队中同样需要有文化的军人担任管理等事务。如“应用军典而差不足者,以军典请给募书算人充”。*(宋)谢深甫:《庆元条法事类》卷52《吏卒令》,第731页。军典一职,既是文书之类,一般从士兵中选差,不足时招募会书算人充任。嘉定年间的殿前司言:“本司照得差军马军行司等人专一掌行应(千) [干]军务事件,从来于诸军选择谙晓书算行移之人充应,所行一事一件,动千军政,实为利害。盖缘名籍各隶逐军将队所管,若将逐人于本司兵帪兵籍内令项批出,不唯革绝妨嫌,日后亦无假借差之弊。”*(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32之20至21,第3823页。崇宁年间,河东路边防地区的营田弓箭手,日常由驻军派人管理“往来照管耕种、催纳租课等事”,枢密院请求“乞依监当官条例,差破白直兵士五人,于数内差识字军人一名应副文字。苦不足,并从下差禁军”。*(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44之55,第4232页。5人中必须有1名识字的士兵。有法令规定:“诸巡检司杖直,以今司节级充;曹司,于厢军长行内差。应用纸笔,以粪土钱给。”*(宋)谢深甫:《庆元条法事类》卷52《吏卒令》,第731页。维护地方治安的巡检部队消耗纸笔,必有文字工作由士兵担任。

有的禁军部队,甚至专门招募有文化者,如“敢勇”既是。元祐年间诏令:“河东、陕西路诸帅府敢勇一百人为额,募有户籍行止,年二十以上,壮勇堪任使唤,稍识字,不曾犯徒,武艺中格人收补。专隶经略司。”*(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72,元祐七年四月丙寅,第11269页。既要政治素质、军事素质,也要最低限度的文化素质。帅府指军区路,即河东的并代路、泽潞路、岚石路、麟府路,陕西的永兴军路、熙河路、鄜延路、秦凤路、泾原路、环庆路,凡10个帅府,也即当时的西北地区约有1000人的全部识字部队。

流传至今的黑水城所出宋代军政文书,就有两宋之际西北边防部队士兵的文字;当时位于国防最前沿的各个负责瞭望报警的烽火铺,配备的消耗物质中,有“逐铺每月尅除经历纸札靡费”,表明这些值守烽火台的士兵要如实记录每天勤务和敌情。一个具体事例是靖康元年(1126)鄜延路经略司收到衙山后铺守烽人杨水的报告:“衙山后铺守烽人杨水分析:今月二十三日……更三点,有嘉岭山横烽举到环庆路……火叁把。至四更点,又举到贼火叁把。二十四日……时,又举到贼烟叁筒,摆黄旗一口;又续……到贼烟肆筒,黄旗一口,并即时扬应讫。使衙报覆是实。”*孙继民:《俄藏黑水城所出〈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整理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7、88、169、18页。显然,这些文字上报的军情来自铺兵每天的记录,其烟火数字十分谨慎,均用大写,唯恐误写误读。对于那些在战争中逃散的士兵,官方往往出榜招纳:“请指挥出榜招收延安府脱身官兵等,特与免罪”、“多出文榜招收”。*孙继民:《俄藏黑水城所出〈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整理研究》,第132页。所针对的士兵,至少有部分人识字。

即便是主要从事工程劳役的厢军中,也不乏识字的士兵。南宋初,有官员建议在淮南地区搜访朝廷典籍:“应于典籍故事可以参验,或残缺公案首尾不全者,一件一纸皆令收拾。其典籍文字,先明出牓示,除去私蓄之禁,有卖者,于所在州委官抽差识字厢军及事简处贴司,就令誊本。若人力不足,则许雇人书写。”*(宋)程俱:《北山集》卷35《论淮南抚谕》,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30册,第347页。主要依靠厢兵抄录典籍的副本。那些从事建筑的兵匠,曾被要求“今后应修舍屋、桥道等才了,书写记号板讫”,现场书写记录,以明确工程质量责任,以便发生问题时追究。*(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30之11至12,第3796页。那些负责传递文书的铺兵,有的在传递过程中“所递文字或潜开拆,先泄事机”。*(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方域》11之25,第9503页。宣和三年(1121),秦凤路经略安抚司郭思指责铺兵盗拆军事机密文件:“本司发去递角,莫非御前典朝廷边防机密文字,今来辄敢拆开观看,泄漏事节,焉知不是奸细。欲乞於盗拆递角下,更添入诈欺邀住、偷看在道递角,并边铺兵士擅便依从,将递角文书与上件人者,重立刑赏,许诸色人告捉,庶几可以止绝。”*(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方域》10之36,第9481页。所有这些,前提都是有关厢兵识字。

宋代军队士兵学习识字,已是常态,甚至有的军营里就设有业余学校。如南宋时,济南人李茇“寓临安军营中,以聚学自给,暇则纵游湖山”。*(宋)洪迈:《夷坚丁志》卷18《李茇遇仙》,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690页;(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92《纪事》,宋元方志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204页。这条史料极有价值,一是说明这是私人为牟利办的收费学校,所收学费应能养家糊口,维持生活;二是表明军兵普遍愿意花钱求学,有对文化知识的追求,有较多的生源;三是军营中允许私人办学,意味着军方支持。类似学校,当不止一处。

士兵识字的个案记载,也屡见不鲜。掌管图籍文书的胥吏孔目官张望,“尝为举子,颇知书,后隶军籍,其诸子皆为儒学”。文彦博青少年时,曾读书于张望家*(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9,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6页。,是举子当兵的例子。喜爱读书的孙觉晚年患有眼疾,无法阅读,“乃择卒伍中识字稍解事者二人,使其子端取《西汉》《左氏》等数书,授以句读。每瞑目危坐室中,命二人更读于旁,终一策则易一人,饮之酒一杯,使退,卒亦自喜不难”。*(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2页。这两个士兵原本就能读《汉书》《左传》等书的字,稍加培训的是句读,也轻松学会了。嘉祐末,“有黥卒,亦百余岁,不知其姓名,时人以郝老呼之,善医,自言授法于至人,往来许洛间,程文简公尤厚礼之,为文简诊脉预告其死期于期岁之前,不差旬日”。*(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第5页。这位令高官礼遇的退役老兵改行当医生,颇有文化水平。绍兴初,有吹角老兵在高州谯楼作《题谯楼》诗云:“画角吹来岁月深,谯楼无古亦无今。不如归我龙山去,松柏青青何处寻。”*(元)祝诚:《莲堂诗话》卷上《吹角老兵》,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5页。老兵会写诗,而且立意高远。南宋初临安府大火,六部文籍焚烧之余,随风飘到钱江南岸,为一西兴寨卒拾到,“聊取观之”,见上面有萧山县垂郑庚的姓名。*(宋)洪迈:《夷坚志补》卷3《郑庚赏牍》,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570页。这位普通士兵,识字不少。赵鼎在其家训中叮嘱:“他日无使臣使唤,即于宣借内,择一二人善干事、能书算者,令主管宅库租课等事,稍优其月给,庻或尽心。”*(宋)赵鼎:《忠正德文集》卷10《家训笔录》,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28册,第766页。所谓“宣借”,是高级官员按规定分配到的侍从,自4至35人不等,来自军队中的士兵“差宣借兵级供已”。*(宋)谢深甫:《庆元条法事类》卷11《差破宣借》,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3页。其中不乏“善干事、能书算者”,可以当高级官员的管家。

宋代所有士兵识字的记载,都是随手捎带,毫无惊讶的口气,表明属于寻常现象。至于士兵中的文盲,无疑更多,只是无法一一论说。

宋代军队的文化建设,最典型的事例就是诸军自己出版图书。绍兴十四年(1144),宋高宗诏令:“诸军应有刻板书籍,并用黄纸印一帙送祕书省。”*(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51,绍兴十四年三月庚辰,第2854页。即要求各部队将自己出版的书籍统一用黄纸印出一部送秘书省保存。所印行的图书,应当以严禁民间出版的兵书为主,是服务于军队的。

四、宋代军人的文化贡献

宋代不少军人出身者在文化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尤以文艺成就最为辉煌。

(一)艺术成就

一个突出现象是,宋代军中涌现出一批青史留名的画家,最为优秀的有6位,其中,有作品被皇宫收藏、名列《宣和画谱》的就有5位。

著名画家燕文贵,“隶军中。善画山水及人物,初师河东郝惠。太宗朝驾舟来京,多画山水人物,货于天门之道。待诏高益见而惊之,遂售数番,辄闻于上。且曰:‘臣奉诏写相国寺壁,其图非文贵不能成也。’上亦赏其精笔,遂召入图画院”。*(宋)刘道醇:《宋朝名画评》卷1《燕文贵》,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258页。因卓越的绘画才华,从士兵一跃成为翰林图画院的宫廷画家。他“不师于古人,自成一家,而景物万变,观者如真临焉。画流至今,称曰‘燕家景致’,无能及之者”。*(宋)刘道醇:《宋朝名画评》卷2《燕文贵》,第261页。开创了山水画中“燕家景致”一派。至今,流传下来的燕氏山水画作品,有现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的《江山楼观图》卷;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溪山楼观图》轴,录入《故宫名画三百种》。台湾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奇峰万木》册页,与唐代著名画家韩幹的《牧马图》册页一样,被列为国宝级别,排位在宋徽宗的《溪山秋色图》(为第二等级“重要古物”)之前。*宋人《宣和画谱》不载燕文贵,因为作者认为他身份低贱:“后之作者,如王瓘、燕文贵、王士元等辈,故可以皁隶处,因不载之谱。”(佚名:《宣和画谱》卷8《宫室叙论》,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170页)在画史中拥有崇高的地位。

武臣刘永年,多才多艺,诗画兼通,“为内殿崇班,出入两宫。仁宗使赋小诗有‘一柱会擎天’之句,帝乃惊异之。……永年喜读书,通晓兵法……乃能从事翰墨丹青之学,濡毫挥洒,盖皆出于人意之表。作鸟兽虫鱼尤工。又至所画道释人物,得贯休之奇逸,而用笔非画家纎毫细管,遇得意处,虽垩帚可用。此画史所不能及也。尝任侍卫步军马军亲军殿前都虞候,步军副都指挥使,邕州观察使,崇信军节度使。谥壮恪。今御府所藏三十有六:《花鸭图》四,《家鹅图》三,《写生家鹅图》一,《双鹅图》五,《鹰兔图》一,《角鹰图》一,《鹰图》一,《芦雁图》四,《写生龟图》一,《水墨双鸽图》一,《群鸡图》一,《卧鸟图》二,《松鹘图》一,《水墨獾图》一,《柳穿鱼图》一,《牧放驴图》一,《秋兔图》二,《墨竹图》二,《写木星像》一,《寿鹿图》一,《茄菜图》一”。*(宋)佚名:《宣和画谱》卷19《刘永年》,第381-382页。是一位高产的花鸟画家,尤以鹰画最令人赞叹。黄庭坚专作《观刘永年团练画角鹰》诗,予以高度评价:

刘侯才勇世无敌,爱画工夫亦成癖。

弄笔扫成苍角鹰,杀气棱棱动秋色。

爪拳金钩觜屈铁,万里风云藏劲翮。

兀立槎枒不畏人,眼看青冥有余力。

霜飞晴空塞草白,云垂四野阴山黑。

祗应真骨下人世,不谓雄姿留粉墨。

造次更无高鸟喧,等闲亦恐狐狸嚇。

旁观未必穷神妙,乃是天机贯胸臆。

瞻相突兀摩空材,想见其人英武格。

传闻挥毫颇容易,持以与人无甚惜。

物逢真赏世所珍,此画他年恐难得。*(宋)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别集》卷1《观刘永年团练画角鹰》,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54-1455页。

展示了其鹰生动如活,杀气腾腾的画面。至今,台北故宫博物院馆珍藏有刘永年的《花阴玉兔》卷。

另一位杰出的军人画家是吴元瑜,“初为吴王府直省官,换右班殿直。善画,师崔白,能变世俗之气所谓院体者。而素为院体之人,亦因元瑜革去故态,稍稍放笔墨以出胸臆。画手之盛,追踪前辈,盖元瑜之力也。故其画特出众工之上,自成一家,以此专门,传于世者甚多,而求元瑜之笔者踵相蹑也。吴王遣元瑜亲诣泰州传《徐神翁像》。有进士李芬作诗送之曰:‘吴将军元瑜丹青妙当世,吴王命扁舟下海陵,貌《徐神翁像》以归。’……其为一时所重如此。后出为光州兵马都监,再调官辇毂下,而求画者愈不已。元瑜渐老不事事,亦自重其能,因取他画,或弟子所模写,冒以印章,缪为已笔,以塞其责,人自能辨之。……今御府所藏一百八十有九”,*(宋)佚名:《宣和画谱》卷19《吴元瑜》,第384页。其中以花鸟画为主,肖像画也十分精致。他还有个特殊的身份,即是宋徽宗的绘画老师。端王赵佶在藩时,“初与王晋卿诜、宗室大年令穰往来。……而大年又善黄庭坚。故佑陵作庭坚书体,后自成一法也。时亦就端邸内知客吴元瑜弄丹青。元瑜者,画学崔白,书学薜稷,而青出于蓝者也。后人不知,往往谓佑陵画本崔白,书学薜稷。凡斯失其源派矣”。*(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1,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页。吴元瑜曾是端王府的门客,赵佶的画风就是跟他学习的。不仅如此,其画风还影响到皇家画院:“而素为院体之人,亦因元瑜革去故态,稍稍放笔墨以出胸臆。画手之盛,追踪前辈,盖元瑜之力也。”可谓开一代新风,历史作用相当重要。传世至今的作品,仅有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的《梨花黄莺图》。

武臣梁师闵,“以资荫补缀右曹。父和尝以诗书教师闵,略通大意。能诗什,其后和因其好工诗书,乃令学丹青,下笔遂如素习。长于花竹羽毛等物,取法江南人,精致而不疏,谨严而不放,多就规矩绳墨,故少瑕□,盖出于所命而未出于胸次之所得,出于规模未出于规模之所拘者也。大抵拘者犹可以放,至其放则不可拘矣。盖师闵之画,于此方兴而未艾,欲至于放焉。今任左武大夫,忠州刺史提点西京崇福宫。今御府所藏二:《柳溪新霁图》一,《芦汀密雪图》一”。*(宋)佚名:《宣和画谱》卷20《梁师闵》,第410页。在其父的教导下,他从小学习诗书,会写诗。习画以后,花鸟画颇具特色。

武臣郭元方,“善画草虫,信手寓兴,俱有生态,尽得蠉飞鸣跃之状,当时颇为士大夫所喜。然率尔落笔,疏略简当,乃为精绝,或点缀求奇,则欲反损,此正所谓外重内拙黄金注者也,论者亦以此少之。…… 元方官至内殿承制。今御府所藏三:《草虫图》三”。*(宋)佚名:《宣和画谱》卷20《郭元方》,第417页。随意信手的作品生动活泼,最为精绝。

武臣李延之,“善画虫鱼草木,得诗人之风雅,写生尤工,不堕近时画史之习。状于飞走,必取其俪,亦以赋物各遂其性之意。官止左班殿直。今御府所藏十有六:《写生草虫图》十,《写生折枝花图》一,《金沙游鱼图》一,《双鹤图》一,《双獐图》一,《双蠏图》一,《喓喓图》一”。*(宋)佚名:《宣和画谱》卷20《李延之》,第418页。擅长花鸟画,且富有诗意,脱俗不凡。

这些军旅画家,为中国绘画史上增添了美丽的一笔,文化贡献不可小觑。

四川士兵出身的魏汉津,“本蜀黥卒也”,后为道士,晓阴阳术数,精于乐津,是位音乐大师,主持制定了朝廷的《大晟乐》。完成后,“徽宗御大庆殿受群臣朝贺,加汉津虚和冲显宝应先生,颁其乐书天下。……汉津晓阴阳数术,多奇中,……(九鼎成)后即铸鼎之所建宝成殿,祀黄帝、夏禹、成王、周、召而良、汉津俱配食。谥汉津为嘉晟侯”。*(元)脱脱:《宋史》卷462《魏汉津传》,第13525、13526页。能创作朝廷大乐,表明他是当时最优秀的音乐家。

(二)文学贡献

文学方面最具典型意义的,是名垂千古的岳飞、辛弃疾。

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民族英雄岳飞,出身于河北相州普通农家:“皆以力田为业。及先臣和时,有瘠田数百亩,仅足廪食。”但他从小读书受教育,“少负气节,……天资敏悟强记,书传无所不读,尤好《左传春秋》及孙吴兵法,或达旦不寐。家贫,不常得烛,昼拾枯薪以自给。然于书不泥章句,一见得其要领,辄弃之。为言语文字,初不经意,人取而诵之,辨是非,析义理,若精思而得者”。*(宋)岳珂编、王曾瑜校注:《鄂国金佗稡编续编校注》卷4《行实编年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5、57页。他聪颖好学,夜以继日地博览群书,读书作文不求甚解,但提纲挈领,得其精华。从军成为高级将领后,日常“好贤礼士,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如书生”,脱下戎装,其气质、做派如同士人一样。元代史臣论道:“西汉而下,若韩、彭、绛、灌之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史称关云长通《春秋左氏》学,然未尝见其文章。飞北伐,军至汴梁之朱仙镇,有诏班师,飞自为表答诏,忠义之言,流出肺腑,真有诸葛孔明之风。”*(元)脱脱:《宋史》卷365《岳飞传》,第11369页。推崇他为历史上罕见地“文武全器、仁智并施”的伟人。其文学作品传世者,今人编辑出版的《岳飞集辑注》,收文187篇、诗14首、词3首,共204篇。*(宋)岳飞著、郭光辑注:《岳飞集辑注》,郭光:《后记》,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582页。须知,岳飞成年后20年间的戎马倥偬之余,仅流传至今的作品就有如此丰富,实属不易。此外,岳飞的书法龙腾虎跃、铁画银钩、酣畅淋漓,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深受世人喜爱,仅当代出版流传的岳飞书法作品集就有多种。*如:《岳飞书前后出师表》,北京:中国书店,1989年版;《岳飞书谢眺诗》,北京:中国书店,1989年版;《岳飞墨宝》,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是辛弃疾。他是齐州历城人,从小读书,“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少年时与中原豪杰起兵反金,遂南下归宋,成为宋朝将领。尽管一生以恢复北方为志,但备受排挤,壮志未酬。如此,反倒促使了他词作才华的迸发,“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元)脱脱:《宋史》卷401《辛弃疾传》,第12161、12166页。成为南宋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而且流传至今的词多达600余首,是两宋存词最多的作家。仅此,就压倒了所有文人。他把军人的阳刚武勇注入词中,词作有强烈的英雄豪杰特点: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八声甘州》),“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贺新郎》)等,既是。辛弃疾在词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在于内容的扩大,题材的拓宽。《四库全书总目》说:“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清)永瑢、纪昀编:《四库全书总目》卷198《稼轩词》,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16-1817页。南宋江湖派诗人刘克庄在《辛稼轩集序》说:“公所作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余幼即成诵。”*(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98《辛稼轩集序》,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622-25623页。既有磅礴气势如苏轼,在绵密浓情方面也不亚于晏几道、秦观,故而脍炙人口。南宋著名词家刘辰翁评价道:“横竖烂熳,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又如悲笳万鼓,平生不平事并巵酒,但觉宾主酣畅,谈不暇顾。词至此亦足矣。”*(宋)刘辰翁:《刘辰翁集》卷6《辛稼轩词序》,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8页。辛弃疾开拓了词的境界,提升了词的艺术魅力,对宋词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今人编辑出版有30余万字的《辛弃疾全集》,除了13卷词作外,另有诗90余首、文17篇。*(宋)辛弃疾著、徐汉明编:《辛弃疾全集》,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值得称道的还有其书法水平,故宫博物院收藏有辛弃疾仅见的书法作品《行书去国帖》,行书十行,为酬应类信札,中锋用笔,点画规矩,书写流畅自如,于圆润爽丽中不失挺拔方正之气象。其文化素质与才艺,不能不令人感叹。

结语

史实表明,宋代高度重视军队的文化建设,鼓励将士学习文化,军中有自己的出版机构,军营中甚至有学校,相当一批将士识字,即便在最广大的士兵中,识字者也较为普遍。如果分层而言,军中识字与文盲的比例和职位成正比:以高级军官最高,中下级军官次之,普通士兵最低。这也是文化知识对军人职业生涯的基础作用发挥的结果和表现。

文化在军队的普及,是宋文化发展的一种表现,是军事文化发展的一个进步,符合文明历史发展的趋势。宋政府注重加强军人的文化素质培养,用知识武装部队,提高智力,对武夫“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状况有所改善。具有开创武装新时代意义的火药武器的研制与生产,都是有文化的军人和军匠的功劳。而作为个体出现的文化大家,更是军队的业余贡献。这些文化成就都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同样,这也是宋代政治文明的军事变异,具体说就是趋向内敛。高级将领以学习文化来投皇帝所好,赢得信任,不失为明哲保身的最佳方式,可谓以文裹武,以文化武。如同盔甲是防范敌人的刀枪一样,诗书是防范皇帝的猜忌,是武将的文化盔甲。虽迎合了国内政治的需要,但在政治的裹挟下,却未能适应当时国际军事的需要。

宋代军队文化武装的加强,很难与作战能力、国防强弱联系起来,因为宋代军队战斗力不强,既外患不断,两宋又都灭亡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宏观形势和最终结局,都证明“弱宋”之弱,就在于军事。那么,宋军文化素质的强化有什么历史意义呢?为何没有对加强国防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呢?

在唐末五代留下的政治难题和边疆残局、外敌壮大等背景下,宋政府推行崇文抑武国策,以文化武,有效地消除了武将拥兵自重、割据分裂的历史现象,破解了一道政治难题,保障了国家内部长治久安。不料由此带来了另一难题,即被防范、抑制的军人不敢也不能加强国防建设,提升军队战斗力。这是政治问题,有此国策高压线,文化素质的任何提升都不会对强军起多大作用,正如一群狮子在绵羊的带领下不能取胜一样。在专制集权政治面前,文化不过是能干的奴仆而已。如同宋代文化高度发达,成为“造极”于世的古代高峰,并未明显提高国力,更未能转化为战斗力、巩固国防一样,宋代经济同样发达,但对军事力量的作用也不明显。对军队来说,崇文抑武的作用是双面的:弱化了军队的彪悍,强化了军人的文化。安史之乱以来的社会锢症是“骄兵悍将”,入宋以来,率先解决了悍将问题:一是制度上对军权的制约;二是个体上熏陶文化知识,消弥粗暴,培育文雅。这些文化当然是以儒家忠君思想为核心的。

包括火药武器的科技文化在内,可以说宋代军队在中国历史上的文化作用与地位,超过了军事作用与地位,或者更确切的说,宋代军队的文化形象优于军事形象。喜耶悲耶?自有世人评说。

猜你喜欢
宋史识字
“情—理—情”模式与《宋史·苏轼传》文本的形成
识字儿歌
《宋史·文天祥传》述评
识字
朝鲜王朝正祖君臣的“宋史”认识与《宋史筌》之修撰
Contents and Abstracts
《宋史》中的宋代宗族义庄考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