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杳
(江苏省新沂市第一中学 221400)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亦在影响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态.以往极为固化、缺乏变通的教学模式显然难以符合新局势下的教学要求,高中数学教师若试图促使课堂教学效率的新突破就必须基于当前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要求结合学生情况等因素尝试变革.
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撑下,当前的新课堂呈现出很多新的变革.多媒体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直观、综合呈现多种资源,极大便利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师在引入多媒体前,必须做好个人专研,凸显这一技术对教学的辅助作用,在吸引学生学习参与兴趣的同时,让多媒体教学设计化抽象为具体、将碎片化的知识综合、便于多种教学情境的生成以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进入课堂教学前要对自己所设计的课件预演,对多种可能影响教学的因素有预设,确保教学过程的推进.
如在学习苏教版“空间直线与平面之间所成的角”这一节知识的时候,以往因技术的局限教师只能通过黑板来展示空间图形,这样在平面内画出的空间图形或多或少地缺少一定的形象度,学生对学习内容进入速度较慢,缺乏必要的直观感受学生很难从平面内将空间的图形解读得深入,依据学生个体的观察来解决“空间直线与平面之间所成的角”的问题就显得较为困难.教师们也想了一些办法如提升自己的绘图能力、制作一些教学模型等但效果不够理想.引入多媒体技术之后,教师可以将立体图形通过多媒体投影到屏幕上,也可以将图形转化为3D图象,这样通过极为直观的图象学生们就可以很清楚地掌握这道题的解决办法,让问题得到顺利化解.对学生多提出的多个猜想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迅速制作出图象,大大提升了课堂学习的效果.
教师在引入多媒体技术时,对于不同内容的展示时间、方式也要把握好,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需要经过多次打磨、反思,而不能随意.
学习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虽然教师在日常教学时会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但笔者觉得教师必须基于学科、学生等方面的情况,系统性学习方法指导.强化学习方法指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离开教师,独立行走,而不是机械地应付考试.如在教学时,笔者就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比较学习方法以顺利解决相关联的问题.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即使这样,但是他们也会有一些相似的部分.将一道数学题目与同类型的题目进行比对,总结出该类题目的解题的要点.在两者之间探寻相同点和不同点,识记很多的知识和解题技巧与方法.圆锥曲线这类的题目是多变的,知识也是零碎的,它没有形成一种完整的、系统的知识链条.在课后的自主学习时间,教师通过设计好的导学案要求学生将圆锥曲线中的双曲线、抛物线以及圆的相关的知识点总结起来,并且将这些知识点相同的性质填写在导学案的表格里.在整理好这些基础的知识之后,对这三项进行对比分析,找到这三者之间的相同点,以及他们的不同点.
学生在对资料整理的过程中,其一,可以加强一次记忆;其二,分析的过程就是区分的过程,这样可以加强区分;其三,学生们很快就掌握住了比较这种学习方法,还可以自己尝试摸索出更多的适合学生个体的学习方法.
进入高中后,因学生个体之间的知识与能力、学习态度与方法等方面存在着的显性差异,在学习一段时间后,教师们会发现学生之间的数学发展状况差异较为明显,若教师未能够留意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极容易导致班级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制约班级整体水平的提升.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细致教学设计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有最多的获得方能凸显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如教师在给出问题时,可以将较为难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学生在思考后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能力选取不同的题目来回答.在对学习小组组员分组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合理分组、分工,尽可能让小组之间均衡以利于探究活动的开展.如在学习函数的解析式求法时,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尝试解决教材中的例题、能力一般的学生尝试解决教材中的习题、能力良好的学生则可帮助总结出求得函数解析式的若干方法,教师最后做点评与总结.
这样,每个同学在课堂上均有事可做,教师也有机会深入到学生中强化点对点的个体指导.对于不同学生的帮助不只体现在学习方法上,还要做好细致的学习态度矫正,表现进步学生的恰当激励等方面.
综言之,高中数学课堂想在新的教育情势下折射出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在增强自身教学素养提升的同时尝试结合教学需要的变革,在以学生为教学之本的理念下基于学生发展需要变革教学策略以实现可养教学的效果的持续、稳定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