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栋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足踝外科,河南洛阳 471000)
足踝主要由人体胫骨、腓骨下端关节面、距骨滑车共同组成。身体踝关节为主要为滑车关节,该关节可沿跨越横贯距骨冠状轴进行跖屈、背屈运动。现阶段临床对足踝损伤治疗主要方式为西医骨折治疗,之后会进行康复治疗。近年有研究发现,松解在四肢骨折康复中有良好效果[1]。为探究该手法对足踝损伤和康复的效果,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的48例足踝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收治的48例足踝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 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16~71岁,平均年龄(42.81±1.73)岁,跖骨骨折8例,胫腓骨中下段骨折7例,踝关节脱位9例;观察组24例,男 17例,女7例,年龄 17~70 岁,平均年龄(42.68±1.58)岁,跖骨骨折9例,胫腓骨中下段骨折6例,踝关节脱位9例。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所有患者均进行康复治疗。主要康复治疗方式为,积极进行关节屈伸活动、负重活动。依据患者恢复情况制订恢复计划。且要依据患者身体情况调整营养,保证营养均衡。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之上进行中医手法松解治疗。松解手法为针对不同时期进行,其中早期为活血止痛、疏通经络为主;中期要止疼纾解痉挛、改善关节活动;后期以大幅度牵拉踝关节为主要方式。屈伸手法:主要为内翻、背伸、外翻、跖屈踝关节,每个方向进行1次,屈伸至障碍位置可发力提升活动度至5°,维持约5 s,要有节奏的上下滑动骨折位置,临近小关节,2 次/d,1 组/次。
旋转手法:此种为屈伸基础上进行的,一手握患者足背,另一手握踝关节近端,进行回旋以及摇晃。依据受损情况调整次数,也可增加5°活动度。
整理手法:为有力度的方式进行滚法、揉法,对后侧、小腿前进行抚摸、按压各3次。
放松手法:手掌循经络平推小腿下部20次,至患者足背,之后沿跟腱进行平推,至少20次。
也要进行腿部放松:分别为肱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腘绳肌以及小腿三头肌予以放松治疗,每个位置放松2 min。弹拨故直肌肌腱、髂胫束和腘窝处索条物要按摩1 min。依照上下、左右的顺序进行髌骨推动,保证每个方向至少10次。固定股骨下端,对膝关节予以分离牵引,至少2次/d,进行5组/d,至少为10 s/组。
在此基础上也进行中药热疗。中药主要成分为:白蔹、天南星各30 g,王不留行、赤药、川红花、木瘪子各20 g,大血藤24 g。打碎之后酒精浸泡为中药药包,将药包加热至50℃。每2 d1次,持续时间为20 min。
(1)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护理之后临床疗效。痊愈:患者踝关节并无肿胀、疼痛等情况,关节可正常活动,站立行走不受影响,可正常进行体力劳动。有效:患者踝关节无肿胀、疼痛,可进行正常行走,但无法进行体力劳动。无效:踝关节肿胀疼痛减轻,但关节活动存在异常,行走和站立有较大影响,无法进行体力劳动。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后,踝关节跖屈活动度以及背屈活动度,度数大则表面恢复状况好;足、踝关节功能评分,主要采用Kofoed(踝关节功能评分)评分标准,进行踝关节和后足功能评分。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恢复情况越好。
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关节活动度、功能评分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t检验;临床疗效用百分率(%)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患者痊愈10例(41.67%),有效8例(33.33%),无效6例(25.00%),总有效率75.00%。观察组患者痊愈 13例(54.17%),有效 10例(41.67%%),无效 1例(4.17%%),总有效率95.83%。康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1,P<0.05)。
踝关节跖屈活动度:治疗前,观察组(21.06±3.12)分、对照组(20.69±3.42)分;治疗后,观察组(38.14±3.61)分、对照组(32.62±4.29)分。
踝关节背屈活动度:治疗前,观察组(11.05±2.31)分、对照组(11.12±2.42)分;治疗后,观察组(25.12±3.85)分、对照组(19.38±3.41)分。
踝关节和后足功能评分:治疗前,观察组(34.28±3.15)分、对照组 (34.17±3.42)分;治疗后,观察组(62.14±3.68)分、对照组(55.42±4.10)分。
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踝关节跖屈活动度、背屈活动度优于对照组,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23、5.468、5.976,P<0.05)。
下肢于活动过程主要功能为负重行走。出现下肢骨折进行临床固定时多将膝关节置于近似伸直位置。对长期保持此姿势患者则会出现不同程度关节僵直[2]。此种状态长期无法改变后将膝关节生物力学和平衡能力将出现改变,进而造成患者正常行走、下楼梯、捡物品都会出现困难,最终出现功能性障碍[3]。
足踝损伤为常见损伤,由于踝关节关节面和髋关节、膝关节相比较小,但承受较大的运动量,因此足踝损伤较为常见。损伤之后,临床多表现为肿胀,活动受限[4]。中医骨伤可在几千年发展中有丰富的经验,使用双手依据特点技巧和手法于患者体表操作。通过手法,辅助物理因素可于人体局部发生化学反应,在穴位、经络、气血等各个环节起到调制作用。手法松解为物理训练,对局部瘢痕进行拉伸,减少损伤后屈伸活动的限制[5]。采用内旋以及外旋等方式可提升关节间隙,促使韧带拉伸,减少踝关节活动阻力。整理手法为揉、滚患处活络血脉,同时对整个小腿的按摩也减少由于无法运动造成的肌肉减少。放松手法更为重视各个经络的疏通,通过疏通经络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同时也重视腿部肌肉和能力改善,提升整个身体运动功能。中医手法松解进行治疗时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血液循环,改善愈合状况,加速康复,改善患者关节活动情况[6]。
在进行手法松解中也辅助性进行药包热敷,在本药包内天南星有环二肽化合物、生物碱,此种药物有镇痛的效果;白蔹有丰富的没食子酸,有清热解毒、生肌敛创的效果,同时也可镇痛;川红花有活血止痛、祛瘀止痛的效果[7]。各种药物在热量和药物双重作用下改善局部批复状况,实现活血化瘀,温经络,解挛止痛的效果。现代医学认为,热疗可加速微循环,便于血管扩张,促使局部代谢,加速局部损伤修复以及炎症消退[8]。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可知,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可知,采用中医手法松解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显著缓解,关节恢复情况良好,疼痛以及肿胀均有缓解,多数患者可正常工作生活。对比患者踝关活动状况以及功能评分时,观察组患者踝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可知,在进行手法松解后,患者踝关节活动能力有显著提升,且功能评分也有提升。可知,多数患者都可通过手法松解提升踝关节活动度,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为踝关节损伤患者予以中医手法松解后,患者临床疗效有显著提升,踝关节活动度和功能得到良好恢复,康复方式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