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燕,周莉萍
(1.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2.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116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里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1]31。杰弗里·帝蒙斯认为:“21世纪,经济发展面临三大挑战:首先,较大规模的企业应当努力按照创业的运作方式进行思考、行动和完成各项职能。其次,新企业可持续经营的特征要求企业的战略以及实践必须适应生态与环境健康发展的要求。最后,未来创业一代面临的是各方面存在永无止境的要求。”[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也对各国高校提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的要求。创新是基础,创造是方式,创业是目标。“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1]64可见,发展“三创型”教育是应对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三大挑战的必然要求。然而“三创”教育必定不同于传统教育,“转变教育理念,是实现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需要”[3],要想使“三创”教育从传统教育的束缚中挣脱出来,首先要做是的调整教育目标和转换教育模式。
我国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学科基础扎实,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流人才。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训练,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备较强的获取知识能力,具有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优秀的科学品质。然而,我国高校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并未充分体现或指向我国所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是将学生培养成了大多数善于继承传统、按模制造和以就业为最终目的的功利性人才。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既不符合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也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所以,我国的“三创”教育的推进,必须在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上给予调整。
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育,不注重知识的创新和实践,缺乏质疑精神。这使得学生成为了教师教授知识的继承者,而不是创新者。所以培养“三创”型人才就必须改变这种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目标由继承型人才培养向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向调整。从三方面入手:
由专业型人才培养向复合型人才培养调整。现阶段人才培养大抵以专业划分为模式;若专业划分过细,加上课堂体系狭窄,学生知识面和阅读范围也必定极为局促,其创新能力的拓展也往往脱不了狭隘的格局。正是由于高校专业的划分过于细致,所以使得高校培养出的人才大多都是专业型人才,仅钻研自己的领域或擅长的学科,很少涉猎其他的领域,这样的专业型人才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当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多元性的要求。而“三创”型人才的培养,就是要打造专业基础牢固,各方面综合素质突出且涉猎广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也就是常说的复合型人才。只有复合型人才,才能越来越满足现如今这样一个信息、知识、经济等彼此交融的时代。
由知识型人才培养向能力型人才培养调整。首先要清楚什么是知识型人才。关于知识型人才的定义,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了知识工作者(knowledge worker)的概念: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知识型人才本身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加拿大著名的学者弗朗西斯·赫瑞(Frances Horibe)认为:“简而言之,知识型人才就是那些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人们。”从定义中可以抽离出一个关于知识型人才的共性就是掌握了丰富的知识,而用脑力创造财富。这也是我国目前创新教育目标的一种反应。然而我国所培养的知识型人才大多还停留在一个掌握了一定的相关知识而缺乏实际能力的阶段。所以我国的知识型人才培养并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型人才的标准。所以,发展“三创”教育,推动“三创”教育模式,就要将知识型人才培养向能力型人才培养方向调整,使高校在“三创”教育背景下所培养出的人才,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足够的创新、创造和创业的能力,并拥有极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由聚焦型人才培养向发散型人才培养调整。“三创型”人才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主动性、灵活性、质疑性、新颖性、自信心、坚韧力、独立性、想象力、洞察力和严密性”[4]。也就是说“三创”型人才不仅要具备厚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还必须具备优秀的品格特质。在加强技能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培养其人格特质,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三创”型人才方能够突破现状、推陈出新,勇于创造、实现创业。然而,我国传统的高校教育在人才培养上过于强调本专业的知识,而对专业以外的知识和事物则很少让学生涉猎。长此以往,为了追求专业知识的排名而大多人数放弃了专业以外领域的涉足,使得培养出的人才思维单一,发散型思维欠缺,专业知识扎实而跨学科领域的知识不足等问题。也就是说按照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往往是一种聚焦型人才,能够对单一领域、单一问题、单一知识等单向问题掌握较好,而遇到需要发散型思维、专业外领域的知识时则力不从心。所以高校将人才培养目标由聚焦型人才培养向专业知识牢固、头脑灵活、跨学科经营的发散型人才培养调整是十分必要的。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制造已经成为我们国家一个重要的标签,然而中国制造很大程度上是廉价的,同时也顶着这样一顶帽子——质量差,技术低,价格低……这就不难看出中国制造没有真正的核心技术,大多都是技术模仿,而少数的创新也无非是在模仿的过程中有了一些改进。所以中国创造就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产生,这就要求我国的民族产业必须以更大的精力投入到自身的技术研发中去,创造出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将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这就要求我国的人才培养也要从制造型人才向创造型人才培养。可归纳为三个途径:
由“贵有”型人才培养向“尚无”型人才培养调整。“贵有”,在中国古典文化中有两种理解,一是“可贵的是有”。比如“人贵有自知之明”,指的是人可贵的是有认识自己的能力。二是“以有为贵”,也就是将现有的视为珍贵的。这里所说的“贵有”型人才取的就是后者之意。“贵有”型人才就是我们传统教育模式中所培养出来的质疑不足,创新不足、安于现状、开拓创新能力差等这一类人才。这类人才已经不适合中国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必然面临时代的遗弃。而“尚无”型人才则是中国创造时代所需要的人才,也是“三创”型人才发展要求的应有之意。“尚无”的意思就是崇尚没有,也就是强调零基础,从零开始。这就不难理解“尚无”型人才的含义,即一切从零开始,依靠自己的不懈努力和技术上的不断攻坚克难,不依赖他人,不做拿来主义者,强调独创性,从而最终实现创造的目标。这不仅是“三创”型人才的主要特征,更是“三创”型人才的处事准则。例如我国的两弹一星和航天事业,其实力也都跻身世界前列,但是我国的科研人员都是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在没有现成的技术条件下,一切从零开始,凭借着自己的刻苦钻研和努力而实现的。所以,“贵有”在一定程度上虽然有他人的技术,可做拿来主义,但是却在另一方面阻碍了我们的技术进步和创新思维,反而在“尚无”的条件下,才能激发思维潜力,突破常规,实现创造。因此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要由“贵有”型人培养向“尚无”型人才培养调整。
由“定格”型人才培养向“越格”型人才培养调整。“定格”的中文释义是指电影、电视片的活动画面突然停止在某一画面上。而我们所取的含义,则是“定格”在古典文献中第一次出现的意思。《南史·齐豫章王嶷传》:“宋武以来,州郡秩俸及杂供给,多随土所出,无有定准。嶷上表请明立定格,班下四方,永为恒制。”宋洪迈《容斋续笔·诗赋用韵》:“唐以赋取士,而韵数多寡,平侧次叙,元无定格。”这里的“定格”的含义指的是固定不变的格式。我国的高校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往往就是这样的“定格”型人才,质疑精神不足,安于现有条件和学术成果,一味继承而缺乏推陈出新。这样的“定格”型人才不仅是因为学生自身的拘泥,也是因为高校的培养模式单一且格式化,使人才培养的输出结果趋同,这两方面的原因都是“定格”型人才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就要求我国高校要培养出“越格”型人才,“越格”不是字面意义上的不守规矩等贬义,而是指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突破常规,打破固有界限,勇于挑战权威,挑战既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更注重创新,只有这样,才是“三创”型人才培养的应有之意。
由“求同”型人才培养向“求异”型人才培养调整。正是因为我国的学生大多是在应试教育的条件下学习和成长的,所以学生大多数都被塑造成了缺乏个性、缺乏质疑、安于现状、被动接受知识这样的蓄积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就像是由教育所剪裁出来的一个个方正大小、尺寸相同的知识储备机器,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这就是“求同”型人才。求同,寻求标准答案,墨守成规,在工作和实践中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思维,在多元化社会的需求中,这样的人才立足范围也越来越狭窄。所以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改变原有的“求同”型人才培养目标,而向“求异”型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三创”教育中重要的一环是创业,创业实践中,其多数的事件和结果都是不固定和未知的,便不能要求我们培养出的人才按照原有的知识和固定的模式来进行探索和实践操作。而是要在学习、工作和创业的过程中,敢于“求异”,向权威发出质疑,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陈规,开拓创新,这样不仅能为创新提供思想方法,也能为创造提供精神动力,更能为创业提供信心与思路,从而促进“三创”型人才培养由“求同”型向“求异”型的过渡。
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靠的是人才,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因此,高校所培养的人才能否满足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在一定的程度上关系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在育人单位与用人单位对接的过程中,就业型人才和创业型人才对比鲜明。前者以补足空缺就业岗位为主要价值取向;后者则以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主要目标。而这两种人才类型恰恰是不同教育模式的产物,前者是就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的结果,后者是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的结果。不难看出,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所以就业型人才培养向创业型人才培养调整,也是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更新的应有之意。
由“机遇”型人才培养向“挑战”型人才培养调整。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个新的课题,不仅包含创造新就业岗位的这一内涵,而且还包含了求职这一传统的内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高校培养出的人才越来越与社会需要之间存在着差距,即使高校将人才培养目标立足于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培养复合型人才,也不可能使毕业生与社会所提供的工作岗位一一对应。所以找工作靠机遇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而全面面对“挑战”的局面已经拉开了帷幕,这就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必须由“机遇”型向“挑战”型调整。“挑战”型人才顾名思义,就是具备较强的创新、创造和创业能力,不再一味被动地等待分配工作,也不在某一特定的领域等待或寻找工作,而是主动地利用其自身的学识、能力、技能和素质,创造工作机会。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如此强大的就业压力中实现就业,培养其创造新工作的能力,而且反过来推动了“三创”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由“机遇”型“挑战”型的调整。
由“职员”型人才培养向“老板”型人才培养调整。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提前定位在培养“老板”型人才上,而不是“职员”型人才上。这里所说的“老板”型人才并不是说高校要将每个人都培养成为实际的老板,而是强调人才要具备未来社会所需要的能力——领导力。过去我们经常将领导力视为某种方法和技能,认为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是秩序井然的层级关系,就如同机器的设计者对待机器的螺丝钉和部件一样,然而在今天这样一个多样化信息化时代,这种观念已经不合实际了。所以高校对于人才的领导力的培养,也不能仅局限于组织、决策、奖惩和评价等传统的管理技能,而是要将传统的管理者能力转换为成功的“领导者”能力。高校要清楚,未来的“三创”型人才做的不是完成既定的任务,不是设计组织结构,也不是熟练地发号施令,而是在自己所处的工作岗位上,为周遭创造一种充满激情和创新精神的环境。高校所培养出的“三创”型人才不能将自己等同于普通的员工或职员,要具备领导的观察力、洞察力和敏锐力,以及高效的执行力,将所处公司、企业、机关的发展融入个人的奋斗目标中去,用较强的领导力为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高校也要引导“三创”型人才牢牢树立愿景比管控更重要、信念比指标更重要、团队比个人更重要、平等比权威更重要、理智比激情更重要、真诚比体面更重要的信念,能够丰富“三创”型人才的素质。
由“跟进”型人才培养向“开拓”型人才培养调整。“跟进”型人才就是在“跟进式”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跟进式教育”是一种参照经济领域商业活动理论和组织行为学“跟进”的方式和相关原理,为学生的精神成长和科学获知提供人本服务的教育模式。它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和教育规律,以人为本。但是“跟进式”教育有一定的弊端,就是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进行跟进教育,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就相当于我们常说的事后跟进,缺乏时效性。所以“跟进式”教育所培养出来的“跟进”型人才也容易出现遇到问题缺乏解决能力,缺乏创新创造力,缺乏执行力等问题,因此高校要将人才培养目标由由“跟进”型人才培养向“开拓”型人才培养调整。“开拓”型人才也就是我们所推崇的“三创”型人才中具备执行力高,发散思维强、综合素质高、头脑灵活、遇事冷静等各方面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只有这样的具备开拓精神的“三创”型人才方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多元化、多样化、多领域统一的发展需要。
高校为培养人才所采取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方式被称为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既包含了人才培养的方法也包括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转换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教育教学规律的必然要求。地方高校要推广“三创型”教育,培养“三创型”人才以适应当前社会高速发展对具备创新、创造、创业精神和能力的人才的需求,就要树立转换人才培养模式的共识,探索出适合培养“三创”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三创”型人才的培养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要牢牢把握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主要阵地,培养各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然而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未免有些单一,高校教育的单一性与社会需求的多元化的矛盾已经逐渐成为了现阶段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就在于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多元、多级且分工合理的社会形态才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形态。目前发达国家的技能型人才中,高级技工占35%,中级技工占50%,初级技工占15%。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劳动技能水平还无法有效形成竞争力。特别是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阶段,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十分需要高级技工人才。然而一边是我国大学生找工作难,一边是社会需求又找不到适量的高级技工,从此可以看出,我们不得不对固有的教育观念进行反思。
所以,教育必须为各种不同潜能的学生提供最大限度开发自己才能的机会,多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并在教育制度上加以保障。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发展中职、高职教育,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改变“重学历,轻技能”的思维定势,加快推行技术岗位职业资格制度,加速我们的社会从学历社会向资格社会转变。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和社会评价体系等方面,努力营造一个利于高级技能人才和各行各业人才成长的环境和土壤,使人才能够各尽其力,各尽其才。
将人才培养模式由传统的单一化转向多元化,才能培养出“三创”型人才,以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中国产业信息网消息:“根据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我国技能劳动者达1.57亿人,高技能人才总量仅仅达到4136.5万人,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的20%,而高技能人才仅占技能劳动者的26%。对高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将催生职业教育领域海量市场空间。”[5]众多企业都青睐于动手能力强且又安于基层生产一线工作的学生,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于高等教育的反思: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趋于僵硬化,无法满足市场所需求的复合型、高素质、多层次人才的需要。这就必然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由僵硬化向灵活化转变。
造成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僵硬化的原因除了我国教育制度存在的缺陷以外,还有高校自身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存在盲目性。我国的大学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应用型大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一类是研究型大学,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目标。但如今两类大学“长”得越来越像,研究型大学盲目扩大招生规模,使学生的层次良莠不齐;应用型大学又希望在办学水平上接近或超过研究型大学,所以试图将应用型大学办成低质量的、压缩的“研究型大学”。由此带来了不同类型的高校其办学模式趋同,使得人才的培养模式过于单一、僵化,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和市场的需求。
因此为了解决人才培养模式僵化的问题,高校实行分层培养势在必行。高校的教育也需要有明确的分工,“985”“211”等研究型大学,需要的是精英式的教育,其他应用型大学则要重视职业教育的职能,让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实习,切不可本末倒置,忽视了应用型大学应有的职能和其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特征。这样不仅能让不同类型的院校明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愿景,办出属于自己的特色和水平,还能够促进高等教育多样化的格局的形成,从而克服人才培养模式的僵硬化,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灵活化。
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大多重视理论研究而非实践应用,即使有相应的实践内容,其在整个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重也是少之又少。将人才培养模式由理论化转为应用化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建立品德——通识——专业混合型培养模式。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该将着力点从传授知识与技法转向发展学生思维[6]。实行综合化人才的培养模式,即思想教育、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达到全面发展;重视素质、知识、能力的协调发展,将人的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全面推动素质教育。
第二,建立学习——研究——生产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可以将高校的与相关企业部门建立联系,教育资源、科研成果实现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从而拉动一批高素质、全面、专业、综合的“三创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通过上述两个途径,能够将人才培养的模式由理论化培养向应用化方向培养转变。
国家发展的总体战略决定了社会生产的组织形式,社会生产的组织形式决定了人才市场的需求走向,人才市场的需求走向决定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决定了人才培养基本模式。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是相当一部分学校培养模式陈旧单一,在人才市场格局已经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仍然寄希望于以不变应万变。重视课堂教学,轻视实践教学;重视知识讲授,轻视能力培养;重视理论阐述,轻视实训实练;教学内容陈旧落后,教学模式僵硬老化,已经无法适应当前人才市场格局的变化。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及时调整,仍然将培养目标锁定在知识继承型、产业制造型、去向就业型上。人才培养目标的偏差,导致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出现诸多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方法是针对新时代人才市场的实际需要对人才培养目标做出调整,以创新型人才、创造型人才和创业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彻底改变原有的培养模式。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创新能力,更加强调创造能力,更加强调创业本领。只有这样,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才能展现出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