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志满
(辽宁大学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林声作为驻守相望于辽沈大地的党政前辈与文化学人,他在诗歌中润泽着千百年诗韵的悠扬与蕴积着广远的精神内蕴,向审美主体显明着具有古典诗歌韵律又富有个体身经目历后的心灵所感。诗人的作品题材广泛,有行走于世界广域之间的游记、有对生命历程中的的追忆与体悟,以及诗画交融合一的妙手之作。尤以在诗韵的叠加交错之中,将诗歌所内积的自然社会景致的再现、内在情感的真率式吟咏感怀与诗歌语词间的潜藏深蕴之意予以视觉和思维的直接性呈显,以此形构成诗中见景、诗中含情、诗中藏意的情景意叠合融通的绝妙之感。
诗的笔墨性直陈彰显同诗境中的情景化再现复生,将情与景予以相融互通,见诗即见景。作为诗歌的审美主体而言,每一主体面对同一诗歌意象之时,会有各自迥异的审美体验。不同的审美主体亦对诗歌中所传达出的审美意象居处于不同的认知场域。在日常生活的场域之中,个体自身持存着迥异又趋同的审美体验,又以视觉审美作为审美体验的重要溯源。视觉审美是一种个体主动性的价值实现活动,它是每一个体日常审美活动中显在性的审美行为。视觉审美是依凭美的外在形式和规律,并将其容纳于自身的视觉审美认知体系,对美的事物予以一种视觉性感知、想象、联想、情感、理解等一系列的心理性与思维性活动。林声正是基于这一特定的审美情境,以视觉性审美为先导,应景成诗。“开窗西子一眼收,落照迷离醉入楼。分明苏堤河水岸,平湖如镜月如钩。”西湖虽然作为中国名胜之地,以其烟雨江南、桥连湖间、杨柳依依的江南塔湖水韵之景名传天下。诗人以西湖这一江南胜境作为诗歌创作的审美对象,以夜幕之时、烟雨迷蒙、游人依稀作为诗意顿生的生发之处,以此谱诗创曲。诗人面对熟稔的自然景致,以诗家所独具的诗性慧眼,甄选出万籁俱寂、夜色深沉的月夜这一静寂时刻,将开窗而望的西湖之景予以诗文的实景性勾勒描摹。西子、阁楼、苏堤、水岸、平湖、镜月等诗歌意象在有限的诗歌空间场域中得以全景化扩展延伸。将西湖之夜万籁俱寂之下的意象予以逐层逐级性集中归拢,在文字的描摹间急速地生发出审美主体的图景式的情境再现之感。从而致使字句之间,瞬息再显月夜西子湖畔的静寂之夜。诗人尤以将“平湖”同“镜月”“钩”互为作比,具有意象的直观性与形象性所在。
诗人通过绘画艺术“气韵生动式”的创制之法,以此巧妙地转换移接至诗歌景致的再现之中。苏轼曾言:“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苏轼全然是从审美鉴赏、审美接受的视角予以直感式的命题提出。南朝齐梁间的画家谢赫《古画品录》中举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为绘画的创制“六法”。王维的诗中所表现的即为“生动”二字。再观林声的诗作,亦有其佳妙之处。诗人以白描的绘画手法同诗歌的创作予以内在的互联融通,以此寻求一种流转生动、意蕴难尽的诗画之境,以一种气韵生动之感赋予诗歌以一种充盈着生机的灵性之感。再如《游贝加尔湖感旧》:“蓝湖放艇蓝天色,一片断云北海帆。似闻牧羊苏武曲,千秋名节重如山。”在此篇诗歌之中,诗人在碧湖云帆画境般的意象传达中,引入了对声响联动的追想,在文字中渐进传来苏武牧羊曲的阵阵回想。在林声的写景类诗篇中,皆能致使审美主体在动而不板、机无滞碍、自在朗畅、生而不息的审美体验中,以此形构一种气韵与意趣俱佳的艺术空间。正如徐复观所认为的:“谢赫的所谓气韵的观念,实皆以生气的观念为其基柢”,“气韵是生命力的升华。就道家的思想而言,也可以说是生命的本质。”[1]林声的写景类诗篇正是熔铸着以气韵生动为核心的绘画美学的征象,以其居存于时空中的勃发生命之力表现出诗歌中的绘画之美。
诗歌的创作始终融贯着诗人主体的情感性熔铸,缺失了情感的动机,也即消解了诗的生命之力,真率之情为其诗情的显性表征。林声的诗歌创作无论是旅途中乘兴而作,抑或是遥想追忆下的感怀之用,均以诗人主体自身的情感为其创作的本源动力,情感的浓郁绵厚始终见诸笔端。诗人的诗风以一种纯然静彻的真实美作为自身诗歌美学风格的呈显,他以情感的直陈式传达为其诗性生发的初源,以此蕴蓄着真实美。诗人作为资深的党政工作的老前辈,抛却了以政治性、伦理化、道德化为旨归的情感性诉求。剔除了传统古典诗歌中大多所寄寓的道德性外衣,而是将诗人个体自身对天地宇宙间的敬畏、对人生征途的慨叹、对历史云烟的感怀予以直陈式的情感显现。如诗歌《三代神木》中,“玉峰三带热温寒,红桧神木茂蔽天。三代同根奇造化,古根愤含国难篇。”虽然从字词表层可将此诗划归为状物写景的类别,但是尾联则以情感的重重交叠以此蕴蓄其间。从诗的注释可知,第一代神木本是台湾自然天地造化之物,而日本殖民统治者侵犯台湾之时,将神木移入靖国神社,一代神木化为三代,神木本同源同根于中国台湾之地。在历史视域的回望下,是诗人对那段屈辱历史不可消磨的追忆,是内心永含悲愤之情的诗性喷薄。
对人间最质朴、最真切的爱情、亲情、友情的情感性传达,是诗人灵魂深处的自然式呐喊。对于诗歌,苏珊·朗格说过:“人们几乎可以对诗中的词语逐个去分析,以探寻一种完美统一的,因而能贯穿生动活泼的节奏及其基本情感与伴随情感的艺术形式的构成。”[2]究其深意而言,诗歌情感性符号的创作是依凭具有内在意义构建和文学性联想的词汇得以组构,进而使其整体性结构贴合着情感的渐进变化。与此同时,情感性的变化又具有情节性的征象。在《新世纪赠老伴》中诗人写道:“子孙满堂辞旧岁,世纪钟响伴老妻。未尽耕荒二十载,落霞美在夕阳西。”诗者并未于诗篇中追忆在新世纪前的人生行路历程,也并非对人类在新世纪的未来之途给予遐思与展望。而是将诗歌的创作视域限定于家庭之中,夫妻二人这一个体间的情感关系。以相依相伴数十载的伴侣作为诗创的核心对象。诗人以满含深挚的情感,希冀着自身同老妻能相伴长久,能以生命力无限的延展性、神秘性,探寻人生的真谛所在。“未尽耕荒二十载,落霞美在夕阳西。”诗人以“耕荒”二字表明自己同老妻依然共甘共苦,共同协行。“落霞”与“夕阳”是代表晚年的经典意象,两厢交叠化用,寄寓着诗人对晚年生活的充盈丰沛之感的守望。林声的诗作始终充盈着诗家人生亲历而萌发蕴蓄着的情感。通过对诗句的逐字逐层厘定与探析,可探触到诗人情感的内在深意以及情绪性的波动起伏。而这也印证了朗格所言的完美统一,从而能够贯穿生动活泼的节奏及其基本情感的艺术形式的构成。通过此种的探析,鉴赏主体更能进一步体味诗歌情感所蕴蓄的魅力之处,也由此在主客之间形成心灵的慰藉与情感共鸣的融通之境。
在林声诗歌语词交相融汇的浅层之下浸润着诗人自身所潜藏其间的内在深蕴。林声诗歌的创制并非传达于审美主体情感的认同和间性体验,而是在多样情感的抒发之中寄寓着诗人内在的深蕴之意,因而情中见意成为了诗歌创作的最终旨归。在林声诗歌的探析中可见,诗歌字词的浅表层可观见诗人对自然万物、生命历程的一种情感性宣告和表达,但是拨开朦胧迷雾,深探其间,其中自有奥妙诗意之境。诗人在情感的流淌之间,润泽着自身创作诗歌的层层深蕴,唯有发掘此种深意,才能步入诗人所构的诗性天地。在《黄昏颂》中,“黄昏之旅何为贵,淡字当头少年翁。静心相印天池月,清闲自在蓝谷风。”这是诗人对人生暮年行吟于神州之地的感慨之作,诗人面对人生的黄昏之际,并未生发悲情寂寥的低沉之感,而是对生命历程的弥足珍视。“淡字”“静心”“清闲”皆有老庄清静无为,淡然从容之意。诗人的心潮之间始终润泽着清静自在、无所他求的平和心智。诗人所蕴蓄的情致心感虽是个体的生命体悟和精神直照,但是诗作的余韵绵长,独具深意所在。诗人所要传达的并非仅存于个体的生命哲学的体悟,而是在诗词之间,生发出同鉴赏者同鸣共感的人生哲理。存续于生命进程中的个体,由生命初始到总结,必定历经人生的不同阶段,青春气息无尽喷薄的全盛期,事业有成、家庭和美的中年期,夕阳渐至、生命持存的老年期,不同的时期有其不同的人生体悟,以此构建了富有个体征象又有互通性的人生哲理所在。诗人所要传达的是对垂暮之年、对生命的珍视,是对行至晚昏时面对生死所展现的淡定与从容。名利的渐行渐远,需要自身心胸的豁达和淡然,以一种广阔的胸襟接纳人世间万物的命运遭际,以淡然从容走向下一个生命的历程,这正是诗人所传达给审美主体的深蕴之处。
林声的诗作以景、情、意予以交叠汇通,以传统的诗作技法同现代生活予以内在关涉,在语言符号的规律之下,有其自身的新意所在。当下的诗坛,大多以现代新诗为创作的主要样式,而对传统的古典诗歌创作,在日常的创作之中已然能者渐少。古典诗歌的创制需要诗作者对平仄韵律的精准性把握,涵蕴这深厚的文化积养,这一携有深厚文化根砥的诗性能力亦非常人所能持存。创作的能力和自信的丧失抑或是诗歌范式的偏好,致使中国现代新诗在表层上成为了诗歌创作的主源。与此同时,一批以国学为掩护下的诗歌创作班也在社会喧嚣焦灼且功利性直指的现代心理之中得以铺展扩散。探求内里,授课者自身却以误导式的施教方式予以诗歌的创制,是以传播中国文化、涵养诗性情怀遮蔽下的金钱性趋动。其自身所创制的诗作无法合乎古典诗歌所要求的韵律、形式的标准,更难以在境界与气势上达到高度的和谐和统一。林声的诗作以传统的诗歌范式作为自身创制的先导,以身经目历的人生体验为诗情的来源,在诗歌的笔端流淌运生出情感的纯挚,自然社会之景的重生复现,以及蕴蓄其间、余韵绵长的内在蕴藉。林声以诗人的自觉,担负起承继先贤的文化使命,以个体的生命体验为诗创的溯源,虔诚地善待诗歌的承继,同时他在传统形制的规约之下,将情、景、意予以构筑成型,融通合一,以此共同促进了诗者同读者间的共鸣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