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金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在学术研究领域,从不同学科对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沿革、发展现状、未来趋势、应对措施的研究有很多,但将这些学科交融在一起进行综合研究的尚不多见。经济发展很大程度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当前生态危机警醒人们,必须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利益。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做到生态自然的“返璞归真”,如何正确处理好经济利益与生态发展的关系,如何从国家法律层面、政府管理层面、个人制约层面、舆论监督层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美丽中国战略应势而生,作为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它极大地提升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新时代,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也迈入了新台阶,发展有了新方向。美丽中国建设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之一,这是时代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经过伟大实践做出的共同选择,是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的历史性进步。
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走进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必须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要将传统文化思想融入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中,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引领生态发展。
(1)传统哲学思想具有重要文化价值。首先,天道自然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石。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暗示着回归自然、尊重自然,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文化根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我们不光要遵循自然界内部各个系统要素间的和谐统一、永续发展,还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天人合一”基础上不断形成的社会主义生态观,能够正确指导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有助于我们落实保护环境的承诺,践行环保理念。面向未来,我国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发挥意识形态领域的积极作用,做好顶层设计的战略部署,从思想观念和制度保障层面推动我国生态文明进步,努力形成人化自然发展新格局。其次,义利观是我国参与全球生态文明治理的推动力量。生态文明建设是千年发展大计,是确保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力量。全球气候变暖在对世界生态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为我国的生态发展带来不小的挑战。习近平指出:中国已经把应对气候变化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1]01。我国承诺将正确的义利观坚持到底,与国际社会携手构建全球生态共同体,努力破解生态危害对人类生存带来的危机难题,逐渐成为引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摆渡人。世界各国只有通力合作、形成合力,才能迈向生态共同体,推动人类生态文明建设[2]58-65。最后,思想是时代变革的先导,要将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融入到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顺利完成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充满信心,对寄予依托的千疮百孔的地球生态面貌可以恢复充满自信。
(2)文化个性对生态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我国各个地区都有在其自然人文状况基础上衍生的文化个性,也称文化的区域性,这些地区会沿袭一定的历史传统和生产生活方式,在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进程中不断产生新的不可抗性因素,新的文化个性差异应势而生,逐渐演变为本地区新的文化冲突。在生态发展方面,冲突主要表现为文化个性与环境治理的矛盾。十九大报告中着重强调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坚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破坏形势愈来愈严峻。北方作为我国重工业集聚区,钢铁产业等第一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这是历史沿革问题,也是影响生态环境修复的关键性因素。以2013“雾霾年”为例,1月开始,严重雾霾一直笼罩着北京,空气污染严重,能见度极低,一度达到最高级别,中央气象局不断发布红色预警。此后,雾霾不断加剧,涉及京津冀晋豫鲁陕苏黑吉辽等25个省份。北方重工业产业的发展为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带来巨大挑战。虽然污染十分严重,但国家和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法规,整顿企业,整治污染源,环境破坏问题有所改善。2017年北京蓝天大考成绩单新鲜出炉:2017年PM2.5平均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较2013年的90微克/立方米的数值下降达35.6%,圆满完成国家“大气十条”下达目标任务[3]01。在这些特定的地理环境中,我们要不断变革破坏生态环境的极端因素,遏制高污染企业的发展,阻止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当然,好的文化特质也要继承和发扬,可以创新经济发展方式,开发优秀旅游资源,打造生态旅游产业链。在互联网+大背景下,要加快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互联网思维,打造主流媒体的作用,努力推进互联网+文化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
(3)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将文化特性转化为文化软实力,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信息社会的经济发展已经远远不止局限在特定的经济产业,文化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重要一环,文化自信作为四个自信理论之一,越来越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因素。国家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发挥各地区的地域优势,发展文化产业集群,加快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运用。科学技术正在创造日新月异的新世界,21世纪的今天,其重要作用更是不可限量。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对外开放也逐渐扩展到文化领域,硬件设备和软件设施齐头并进,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培养文化领域可塑性较强的人才,打造人才强国、网络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文化软实力逐渐加强,有利于推动生态环境进步,不同于经济产业发展的高污染,文化产业将以低污染、低能耗、更环保的发展方式,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
民族是一个共同体,我们是共同体中的一员,保护生态是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我们要为它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4]103-105。回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历程,古代奉行“天人合一”的传统生态思想,人们敬畏自然,不会轻易去破坏生态;清末闭关锁国,发展滞后,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缓慢;近代中国人民顽强拼搏、反抗侵略,进行一系列血与泪的战争,人民生活处于危机之中,对生态的考量少之又少;建国后,国家体制初步完善,人民生活有所好转,但尚未达到小康,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依旧不够,经历了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人们开始思考环境破坏造成的巨大影响;“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的进程趋于停滞,不仅如此,方方面面都遭到了严重破坏;事情有了转机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人民逐渐意识到生态发展的重要性,但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短板,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造成不小的影响,如何打破生态桎梏,是我们需要考量的重要问题;党的十九大以来,生态文明体制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上不断解决,不断突破,不断完善,逐渐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拉斯韦尔1948年在其《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指出:研究传播行为的正确途径应该考察是谁、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了什么、产生了什么效果。即“传播者(who)、传播内容(says what)、传播媒介(through which channel)、受传者(to whom)、效果(with what effect)”。这就是拉斯韦尔最早提出的传播学“5W”模式[5]88-92。在此,运用“5W”模式对我国当前生态文明教育展开一系列思考,为生态文明建设前景提供一些传播学视角的分析。
(1)不同教育主体合力推进生态文明教育。首先,教师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传播者。课堂上专业知识的获取和文化素质的培养,可以使学生的道德修养获得很大的提升,在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上更加明确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在课外实践活动过程中,青年学生要真正做到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参与到环境保护这个大行动当中来。其次,环保组织的宣传和督促,也是推进生态传播发展的重要力量。近些年来,促进公众参与成为民间环保组织越来越自觉的重要工作内容。最后,在生态传播过程中,专家学者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他们不只是学术研究界的高端人才,更是整个社会的一员,要用专业眼光给当前社会危机的解决提供一些思路。当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时候,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们都在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解读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为生态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教育对象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确立。教育对象即传播对象,生态文明教育是对公众尤其是对青少年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以指引。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是当前人民美好生活的主旋律,也是生态实践发展的重要内容。首先,建设美丽中国要在大学生这个层面体现出来,当代大学生要有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自信,要有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担当和责任意识,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其次,生态文明教育重在起点。从小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将课堂教育与家庭实践相结合。教师教育的正确引导和家庭环境的有力熏陶,是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前提。最后,对于公众来说,生态环境关乎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要守住我们的“心肺”生存底线,自觉维护共同的家园,打赢这场蓝天保卫战。
(3)生态文明教育的传播内容。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要以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为中心,以教育对象生态文明意识的确立为着力点,以提高公众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为重要内容,更好更快更稳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展,逐步实现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首先,在内容上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思想,以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为基本思想,对传统生态观加以认同并心怀敬畏,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要认真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其次,在生态文明教育中要坚持人本思想,以人为中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6]113-116。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一再强调人民主体地位,只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才能保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回答和解决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密切相关的棘手难题。最后,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树立环保理念。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短期行为,要当成历史的、时代的重大课题,制定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有利于整个民族自立自强的长远发展规划。
(4)生态文明教育的传播途径。首先,新闻媒体具有时效性强、角度多样、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大等特点。作为权威的社会媒介以及舆论导向,中央新闻媒体以高度的专业意识和责任感,肩负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责任与传播义务,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与责任深入人心。《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对党中央生态文明建设改革的及时报道,专家学者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解读,电视纪录片对公众生态文明意识觉醒的教育作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传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大众化、时代化。报纸、网络、电视这些传播平台极大丰富了新闻媒体的传播形式,作为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三种传播媒介形态,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保持着对生态文明建设极其认真的态度,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其次,高校课堂也是生态文明教育一个重要的传播平台。坚持走美丽中国建设发展道路,理性爱护环境,拥有一个大学生该有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自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
(5)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一是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工业企业生产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减少污染排放,公众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忽视环境保护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二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积极推进[7]19-22。三是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加快环境污染治理步伐,推动绿色和低碳经济的成长[8]339-342。目前来看,我国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清洁能源取暖赢得认可,资源消耗和经济成本双下降。四是长江经济带沿岸重大生态问题得到明显解决,生态保护设施逐渐完善,生态修复工程进展顺利,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五是我国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中,逐渐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十八大以来,我国初步形成倡导“绿色发展”“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和“环境监管”四位一体的综合协调发展模式,这也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主要架构[9]50-52。
(1)推进绿色发展,构建“绿色消费”的社会价值观。首先,在政治方向和制度层面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和政府科学决策,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将“生态政绩”的良性发展提上日程。其次,在思想层面构建“绿色消费”社会价值观。不断增强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倡导节约节能、绿色低碳、环保适度的生活方式,在生态建设方面做到个人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再次,政府不断追求“绿色GDP”,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完善企业内部的良性建构,增强企业责任意识,让企业乃至个人更加自觉地参与到环境保护这个事关发展全局的大行动当中来。最后,建立在生态破坏基础上的经济繁荣只能是昙花一现,高污染高排放企业不计后果的肆意妄为定会招致众叛亲离,只有坚持绿色发展,尊重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减少甚至杜绝生态破坏,建设绿水青山的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瓜熟蒂落,有所收获。
(2)着力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环境问题,有序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加快实施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如北京私家车的出行限号,共享单车在全国范围内投入使用,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等,这些方式都是减少大气污染的有力举措。其次,加强水污染防治,对三江源、长江经济带等重要水域综合治理。如针对黄河水污染日益加重的现状,应关闭黄河流域高污染高排放企业,加强对水资源的监管力度,针对破坏环境行为绝不姑息。再次,有效防治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的无序排放会对农业发展造成消极影响,要妥善安置农村人居环境中产生的生产生活垃圾,有效防治耕地污染。最后,要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打赢蓝天保卫战,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3)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经济社会发展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首先,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沙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如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支付宝开展的阿拉善沙漠防治活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步修复土地荒漠化问题。只要用支付宝APP进行消费支付,便可获得一定能量,积累到固定数值,阿里巴巴集团就可以将网络虚拟中的森林变为现实沙漠中的植被,其集团在武威、库布其、鄂尔多斯等地区种植梭梭树、沙柳、樟子松等累计845万棵树,这无疑是企业经营模式的一种创新,既保证了经济效益,宣传了公司形象,也修复了生态环境。其次,要着力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观点、新论断有很多,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要保证经济的稳序增长,还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10]04-06。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我们要从社会主要矛盾、重要代表人物、主要历史人物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四个方面来把握,这也充分显现了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地位,主要矛盾的解决要很好地在生态文明建设这个方面体现出来。
(4)改革社会生态环境监管体制。首先,生态方面可以实施对外开放战略,但要注意尺度,“引进来”过程中防止洋垃圾入境。对外资企业不要一味提供“超国民待遇”,要尽快造就一批实力雄厚、具有国际竞争力且生态破坏力度小的绿色发展企业。其次,要将重污染问题重新摆在阳光下。白色污染问题仍不容乐观,在这项污染没有彻底得到解决之前,始终都会对我们的生态环境构成一定的威胁,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有所作为,加大监管力度,排除污染源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发挥政府这只“有形手”的监管作用。再次,生态环境治理试点工作要有序进行。我国正逐渐进行垃圾分类试点,可成效却不太明显,实施多年仍在“原地踏步”。垃圾分类一方面可以减少垃圾物的“二次污染”,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垃圾的循环再利用,逐渐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又一有力举措。最后,国土资源改造是个大问题。棚户区改造蔚然成风,所带来一系列国土空间资源的浪费,值得我们深思。这一系列问题的产生,极大程度上暴露了我国社会生态环境在监管体制上的短板,要加快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在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上,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阶段是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第二阶段是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1]28-29。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发展的最新战略部署。
(1)建设生态文明,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基本思想。对全体公民进行生态理性的培育、对经济发展进行绿色化范式的构建、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体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优化,进一步开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境界,取得新成果。当代大学生要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坚忍不拔、自强不息主体精神,追求和谐统一的价值取向,通过道德教化而非强制手段来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2)建设生态文明,要勇提中国方案,解决突出环境问题。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新时代所面临的问题,我们要坚定生态自信,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正确生态观的指引,着力解决久悬不散的“心肺之患”,不断创新思路,与时俱进,留下绿水青山的美丽中国,集中国智慧,提中国方案,为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我们的贡献,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新征程上的新使命。面向未来,我们必须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态复兴之路,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价值观,追求生态领域的“返璞归真”,重新走进自然、拥抱自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局面,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对此我国应积极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积极参与到全球生态治理之中。2018年1月1日起,我国第一个专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体现“绿色税制”法律——环境保护税法,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这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进步,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建设生态文明,最重要的还是以人为本。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生产力系统的首要要素,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在经济的创新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是其中重要一环。在面对生态发展难题时,决不能脱离客观实际,更不能脱离人民群众,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来进行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
(4)建设生态文明,要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首先,加快完善污染环境立法,加大公安部门与环保部门的联动执法力度。对污染环境犯罪保持高压警戒,严格惩处,绝不姑息。加快建立“点-片-面”三级联动机制,设立监管点,开展环境执法试点工作,对环境污染犯罪高发区实施强力布控。其次,提高政府部门行政能力和执法力度,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法规,将环境破坏依法治理落到实处。加大环境污染修复力度,完善国土开发制度,完善生态文明考核制度体系等。最后,政府应开辟“绿色通道”,对节能降耗企业给予制度和政策支持,简化程序,鼓励清洁能源建设。
多学科相互联系的“合力理论”是生态发展战略思想的重要创新方法。各个学科之间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形成了有无数个力的多边形,由此产生一个“合力”,推动着整个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健康有序地前进。新时代的中国,是充满力量、正在发展的国家,是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国家,是永远为了人民生活幸福而不懈努力的国家。构建“绿水青山”的美丽中国,是党的十九大既定的强国行动,也是全体人民期盼的美好愿景[12]。美丽中国战略,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和新思维,是中国共产党针对当前国内局势发展变化进行科学判断所形成的生态文明发展战略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着力构建生态发展全方位布局,统筹推进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未来中国必将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