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
——以广西南宁市“马路市场”农民工为例

2018-04-03 08:29黄冬群
山东工会论坛 2018年4期
关键词:马路农民工群体

黄冬群,李 香

(广西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农民工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劳动主体,国民经济发展成果的贡献者。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发布的《2017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8亿人,比2016年增加481万人[1]。2017年中国的城镇化率高达58.52%,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2.91亿人,其中流动人口2.44亿人[2]。稳定的就业是农民工真正实现城镇化、融入城市生活的必要条件,然而农民工面对城市的工业化、现代化,相当一部分农民工面临就业困境,不得不在“马路市场”寻找生计。“马路市场”是经营者自发形成、占道经营、具备一定规模而又不规范的商品经营场所[3]。本文所指劳动力经营场所,即大量临时工人自发聚集而形成的临时性劳动力市场。那么,在城市“马路市场”中从事临时工的这些特殊农民工群体的生存就业现状如何?能否融入城市生活中?都值得去思考。本文就广西南宁市作为个案,对在“马路市场”从事临时工作的农民工进行了访谈调研。

一、广西南宁市“马路市场”农民工就业现状

调查内容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是生活基本情况调查。询问被调查农民工的工资收入、子女教育、住房与社会保障状况等。二是农民工工作状况调查。询问被调查者的劳动技能、务工种类、务工渠道、流动目的与动机即为何选择在南宁市“马路市场”做临时工。三是未来预期调查。询问被调查农民工假设境遇不变是否愿意继续从事目前行业和未来就业意向。四是就业面临的困难和对农民工就业政策的意向调查。询问被调查农民工外出就业的主要困难有哪些、面对困难是否向政府机构寻求过帮助以及希望政府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给予哪些政策扶持。

通过走访“马路市场”,发现“马路市场”的工人主要来自南宁附近县乡的农民工,年龄在35—60岁不等,一般45岁居多。大部分为夫妻二人一同来南宁务工,均未落户南宁。该群体一般聚集在友爱立交、五一立交等车流与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形成人力市场。所从事的临时工作的种类繁多,例如房屋基础装修、装卸、卫生清洁、环境绿化等。大多数情况是只要雇主有劳务需求他们都会满足。每个月出工天数5—20天不等,月收入1000—2500元不等。月收入也因性别和体形差异而不同,身材高大者月工资相对身材矮小者要多五六百元,一般情况男性工资比女性要多六百元左右。平时有雇主派活工人就会出工,没有工作闲暇的时候,就会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聊天打牌等候雇主。由于农村户籍收赞助费原因,其子女一般都留在家乡读书。在社保方面,这部分农民工群体享受到的社会保障较少,除了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以外,其他保险很少涉及,像人身意外险、养老保险购买的比例不到2%。城市住房主要靠租房解决,房租每月150—300元。大多数人在被问及若没有稳定收入、固定住房会不会离开南宁时,都坚定说不会离开。此外对于这些在“马路市场”流动的农民工们,很少有人会向政府寻求过帮助,对于政府政策扶持的意向更是不知从何谈起。在被访问者中,H是一位55岁的中年妇女,与丈夫从宾阳来南宁务工已经16年,现在友爱立交桥附近租房。每天早上八点半钟,她都会带着提前准备的午餐和拆卸后装袋的铲子来到友爱立交桥下等候新雇主。她说,打一天工,当天结算,第二天再找一份新的工作,这是“马路市场”每一位流动务工人员的现状,已经见怪不怪。出来务工主要是为了供养还在上大学的儿子,计划等儿子毕业就回老家。

总体来说,“马路市场”中的这部分农民工群体的就业现状不容乐观,可以说生活在城市与农村的夹缝中,快速的城市化使他们的土地变得越来越少,第一产业的微薄收入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他们需要融入城市生活中,加入到二、三产业的生产活动中去。然而真正地融入城市生活并没有那么简单,处于劣势地位和社会“边缘”的他们,在城市里收入并不稳定,也无法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他们考虑更多的是暂时的生计,对未来的个人发展计划处于被动地位。

二、广西南宁市“马路市场”农民工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门槛多,从事行业面窄

农民工由于文化层次、能力水平的缺陷,无疑在城市就业会受到一定的排挤。在“马路市场”从事临时工作的农民工一般是中年人,然而城市对这部分人的就业吸纳能力较弱,而对年轻力壮的青年相对较欢迎。同时,各行业的准入门槛,例如健康证、居住证等证件的办理都需要费用且手续繁琐,这无形中增加了农民工的经济负担和时间成本。尽管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已经取消了大部分的行业准入门槛,号召一视同仁,但是仍有相当部分的单位变相收费,特殊对待。“马路市场”的农民工群体就业面较窄,从事的行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主要以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等最底层工作为主,部分工种脏、累、苦,工作条件恶劣,甚至严重情况下有生命威胁。

(二)享有的社会保障较少

只有解决好了在城市生活的农民工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享受同其他市民一样公平的福利待遇,才能使他们安心地在城市扎根就业更好地生活。通过调查发现,“马路市场”的农民工群体由于没有稳定的工作,经济收入少且不稳定,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很少有人主动购买,大部分农民工购买的保险是新农村医疗合作保险,这是远远不能抵御在城市生活将会面临的风险,工作生活中失去了很多基本的保障。“马路市场”的农民工缺乏更高水平的劳动技能,能接受到的职业技能培训几乎没有。此外,在社会福利方面,在住房保障和子女教育方面存在不公平对待。这一切使得农民工在城市找不到归属感,幸福指数大打折扣。

(三)职业规划方向不明确

在“马路市场”从事临时工作的这部分农民工群体对于自身未来的职业规划往往是一种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方向不明确,往往报以一种消极的态度,并不是很关心自己在城市的职业生涯发展,甚至不愿意从事一份稳定的职业,认为这种自由安排的临时性工作灵活性更大,自主性更强,而不能适应朝九晚五的工作制度。另一方面,即使在城市生活困难也不愿意返乡,认为自身已经习惯了城市的生活,城市的生活更便捷更舒适。在职业技能方面,由于认识、机会、途径有限,很少能够学习到新技能,目前的工作生活更多的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状态。由此造成了整个“马路市场”农民工群体的职业规划处于混沌的状态。

三、“马路市场”农民工就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群体游离于城市的边缘,难以真正融入城市,呈现出一种“虚城市化”现象。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农民工子女在受教育过程中遇到不平等的对待、农民工缺乏城市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等[4]。对于选择在“马路市场”就业的农民工群体所面临的就业困境及其原因,很大部分归结于户籍制度所形成的城乡二元制度,让很多农民工沦为社会“边缘”群体。

(一)农民工自身条件的限制

首先,“马路市场”的特点迎合了当前我国用人市场的需要,其特点是临时性,低成本,这也给农民工降低了就业门槛。在“马路市场”从事临时工作的这部分农民工他们的文化程度并不高,多数是初中甚至小学未毕业的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大多数仅限于从事劳动密集型行业,有时候甚至是“现学现卖”,按照雇主的“指导”行事。同时,也是由于这些农民工之间质的差异太小,千篇一律没有自己与其他人相区别的技术特长,竞争优势无法体现。其次,他们还隐藏着一种自卑心理,觉得自己来自农村技不如人,低人一等,感觉原来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与城市的生活环境格格不入,难以跟上城市的生活节奏,思想也相对保守不敢尝试新的事物、新挑战,往往安逸于上一天班领一天工钱的临时就业状态。最后,部分农民工还未脱产农业,在家还从事稻谷、果树等农作物种植,农忙的时候他们需要返乡务农,所以在择业时,他们只能选择季节性地来到附近城市从事一些灵活性较大的工作。

(二)社会歧视与不平等对待

首先,城市正规用人单位对进城农民工群体存在歧视,认为他们文化素质低、专业技能贫乏且年龄偏大,不愿意招用这部分群体。这增加了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门槛,由此往往导致农民工无法真正融入到城市化的社会中,难以产生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宿感。而且这部分人只在心理上把城市看成是挣钱的地方,而非安身立命之所,自己的后路还是家乡,但往往又不愿意回去,最终游走于城市。如此矛盾的心理,造就了这部分群体缺少稳定就业的长远目光,职业选择倾向于效益可以迅速转化且不受牵制的短期工作。其次,对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难以实现。这部分农民工并未享受到与市民同等的社会福利保障,加剧了他们城镇化的难度,以及心理的不平衡。

(三)缺乏正规渠道为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

我国目前仍然没有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没有正规的场所和渠道为农民工提供必要的就业信息,缺乏对农民工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5],使得农民工就业长期处于一种盲目和无组织的自发状态。“马路市场”中交易的商品是服务劳动力。这种市场形式在很多城市都被城管以及交通管理部门管辖治理,主要是因为它占道经营影响路容路貌,甚至影响道路交通秩序,严重危及公路行车安全。所以当城市举办重大活动时,这些“马路市场”会被驱赶分散,但过一段时间后又重新聚集恢复原貌。可以看到政府对“马路市场”的就业方式并不予以支持,它受到正式制度的挤压,所以这种市场形式的内部秩序的形成和维持也不可能依靠正式制度。当“马路市场”农民工与雇主发生纠纷,或工资拖欠时,很难通过正规渠道维护自己的利益。这也使得“马路市场”中这一群体的就业处于夹缝中。

四、解决“马路市场”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建议对策

(一)构建完善的农民工就业指导体系

目前农民工正是由于缺少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才会通过“马路市场”从事临时工作来解决自身就业问题。因此构建一个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服务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向农民工提供就业指导、法律咨询、权益维护等公共服务,帮助其解决就业难题。这要求建立健全农民工就业指导体系,通过在各个市区设立农民工就业指导中心,向该群体提供招聘信息,并对“马路市场”农民工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指导,可以建立农民工就业档案,提供全面和连续性的就业指导。此外,鉴于手机在农民工中覆盖面广的特点,建立就业信息发布平台,系统及时地介绍各级政府出台的扶持农民工的就业政策以及发布就业信息广告,使农民工掌握更多的就业渠道。

(二)加强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

“马路市场”农民工的素质水平低和劳动技能不足,不仅影响农民工找工作时信息收集的广度、工资水平的高低,也影响农民工是否懂得维权以及创业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可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教育培训体系,组织“马路市场”的农民工开展创业技能培训,向他们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提供就业信息咨询,引导和鼓励企业与农民工签订就业合同形成稳定的雇用关系,增加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针对决定返乡的农民工开展农村电商技能培训,并对培训结果进行考评,落实到位。同时,调动各种志愿者团体、非政府组织等社会资本,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帮助农民工顺利实现再社会化,遵守城市规章制度,自觉维护公共秩序,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中。

(三)进一步完善制度,促进农民工就业

“进城农民”与“城里人”之间的不平等,会促使原来农村与城市的老二元结构转化为城镇内部户籍居民与流动人口的新二元分割,从而阻滞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融合[6]。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幸福感很大程度来源于他所受的待遇是否公平,这种心理感受也将影响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进一步完善制度,解决农民农业生产的后顾之忧,提供农民工非农就业及创业的制度环境相当重要。应该完善农村经营制度,保障外出务工农民的土地权益不受损害;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制度,统筹城乡产业发展,通过农村电商扶贫增加农民工收入,使更多的农民工在家乡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民工优惠政策,并引导农民工关注国家政策,拓宽就业渠道,使其就业方向多样化。

综上所述,“马路市场”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项难题,它不仅关系到城镇化的进程,也关系到是否真正意义上实现人口质量的城镇化,而不是数量上的城镇化。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城镇化率逐年递增,如何让这部分城镇化的农民工更好地在城市生活,成为城市的主人,而不出现逆城市化的现象,这需要社会对这部分“边缘”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

猜你喜欢
马路农民工群体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人来车往的马路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过马路
过马路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这份爱穿越马路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