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若男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流行语作为时代的产物,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语言现象,它能折射出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变迁。因此,对流行语进行多角度的研究是很有必要和价值的。本文所探讨的《咬文嚼字》杂志,被称为“语林啄木鸟”,堪称汉语规范化研究的典范。本文将其近五年评选的年度“十大流行语”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类意义产生形成原因等进行分析,有利于把握近年来流行语的发展态势和规律,从而得出更准确、更有价值的结论。
2012-2016年《咬文嚼字》年度“十大流行语”共有50个。我们从音节长度、语言层级和语言形式是否新造三个方面划分其基本层次。
(一)按音节划分。其中,“微XX”既可以是双音节,如“微信”“微博”;也可以是三音节,如“微电影”“微新闻”。其他流行语的音节长度分布如下:单音节1个,占2.0%,如“赞”;双音节16个,占32.7%,如“最美”“光盘”等;三音节19个,占38.8%,如“正能量”“高富帅”等;四音节8个,占16.3%,如“顶层设计”“打虎拍蝇”等;五音节及以上5个,占10.2%,如“元芳,你怎么看?”“躺着也中枪”。
综上,可以看出,三音节最多,双音节次之。这符合近几年来汉语新词语三音节化趋向,三音节词语形象生动,言简意赅,用较少的音节就能准确表达出词语的丰富内涵。而且双音节的和三音节的数量相当,仍然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发展的大趋势,即双音节词占优势。四音节、五音节及五音节以上的也占一定比重,说明现在流行语向着多音化的趋势发展,只要表意准确、生动,就可以为人们所接受而流行。
(二)按语言层级划分。这50个流行语中有语素、词、短语和句子。
1.流行语素有1个:赞。
2.流行词有30个:正能量、中国式、亚历山大、中国梦、倒逼、逆袭、微XX、女汉子、土豪、奇葩、顶层设计、新常态、断崖式、失联、神器、高大上、萌萌哒、获得感、互联网+、颜值、宝宝、创客、任性、网红、剁手党、供给侧、工匠精神、洪荒之力、葛优躺、套路。
3.流行短语有12个:舌尖上、高富帅、最美、接地气、光盘、大V、点赞、打虎拍蝇、断舍离、脑洞大开、小目标、吃瓜群众。
4.流行句子有7个:元芳,你怎么看?躺着也中枪、你懂的、主要看气质、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一言不合就XX、蓝瘦,香菇。
在50个流行语中,流行词数量最多,高达30个;其次是流行短语,12个。二者所占比例高达84%。词和短语也是语言单位中比较重要的两个。
(三)按语言形式是否新造来划分。这50个年度流行语中,既有新造词,也有旧词新义。
1.新造语言形式共36个:元芳,你怎么看?舌尖上、躺着也中枪、高富帅、中国式、压力山大、中国梦、逆袭、微XX、大v、女汉子、点赞、新常态、打虎拍蝇、断崖式、你懂的、断舍离、失联、高大上、萌萌哒、获得感、互联网+、颜值、创客、脑洞大开、剁手党、网红、主要看气质、供给侧、小目标、洪荒之力、吃瓜群众、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葛优躺、一言不合就XX、蓝瘦,香菇。
2.旧有语言形式共14个:正能量、赞、最美、接地气、光盘、倒逼、土豪、奇葩、顶层设计、神器、宝宝、任性、工匠精神、套路。
虽是新造语言形式数量更多,但旧词新义由于其经济简省,也占了一定比重。我们将在第二章详细论述。
2012-2016年《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意义的产生方式有多种,我们分别对流行语中的新词新义和旧词新义的产生方式进行探讨。
(一)新词新义的产生方式。
1.简缩。“打虎拍蝇”即老虎苍蝇一起打;“断舍离”即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迷恋;“失联”即失去联系;“高大上”即高端大气上档次。
2.谐音。“压力山大”谐音外国人名“亚历山大”,同时也利用了比喻中的暗喻,意为压力像山一样大;“蓝瘦,香菇”是网络上一段广西小伙子的视频中的“难受,想哭”的谐音。
3.借词。“逆袭”源自日语“ぎゃくしゅう,反击、还击;“新常态”源于英语“New Normal”;“颜值”源自日语“脸”的汉字,用来评价人物容貌,如“颜值高”;“创客”源自英语“Maker”,指不以盈利为目标,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脑洞大开”由“脑补”衍生而来,“脑补”源于日本动漫。
4.比喻。断崖式:意为就像陡峭的山崖断裂一样,形容幅度大、势头猛的下行状态。
躺着也中枪:比喻无端受到牵连,因为一般情况下躺着是不会中枪的。
女汉子:是指像“汉子”般性格的女生,即性格豪爽、不拘小节的女生。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是把友谊比作船,表明友谊是不牢固的。
5.借代。舌尖上:《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介绍中国美食和饮食文化的纪录片。美食就是要用舌头来品尝的,所以人们用“舌尖上”代指一切与美食相关的事物。
高富帅:“高富帅”是“高大、富有、帅气”的简缩,代指具有这些特点的男性。
中国式:用“中国式”代指中国所特有的各种问题,如“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插队”等。
吃瓜群众:因为人们看热闹或闲聊的时候常常会嗑瓜子,所以用“吃瓜群众”代指只围观不发言的网民。
6.重叠。萌萌哒:“萌”即可爱,重叠为“萌萌”,就是很可爱,“哒”是“的”的谐音。
7.引申。微 XX:在汉语中,“微”本指“小、细、轻、弱”等,如今,“微”词义引申,不再表示这些含义,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已然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及思维模式。
点赞:本是“点击‘赞’的图标”,表示赞同,后来,引申为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积极化评价。
洪荒之力:“洪荒”一词本指混沌、蒙昧的状态,借指远古时代。在使用中由最初原始的力量逐渐被引申为最大的潜能。人们造出“洪荒之力”一词,表示超乎想象的巨大能量。
8.反语。小目标:这里“小目标”是反语,王健林口中的“小目标”,却是我们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大目标”,网民们用它来自嘲,如“先定个‘小目标’,先活他个五百年。”
9.汉字加字母或符号。
大V:V代表VIP或verify。
互联网 +:“+”表示“相加”。
(二)旧词新义的产生方式。
1.比喻。正能量:它本是物理学名词,霍金的《时间简史》:“宇宙中的物质是由正能量组成的。”人们用它来比喻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所有积极健康、催人奋进的能量,都是“正能量”。
接地气:本义是与大地的气息相接。现把“地气”比作老百姓。用“接地气”比喻贴近老百姓的现实生活,跟广大群众息息相通。党员干部要“接地气”,文艺工作者也要“接地气”。
奇葩:本义是指“珍奇而美丽的花朵”,是地道的褒义词。由于人们常常以花喻人,“奇葩”逐渐发展出新义,喻指奇特、另类的人,后又引申为指事物。这时的“奇葩”就不再是褒义词了,带有一种戏谑、嘲讽的意味,有时甚至是一种贬义。
神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十大神器”,如女娲补天的神器“补天石”。现在人们把某些新器物或高科技产品比喻为“神器”,意为像“十大神器”一样有神奇功用。现在其意义逐渐泛化,有时所指也并非是高科技,如“上铺神器”、“贴膜神器”等。
工匠精神:本指手艺工人对产品精雕细琢、追求极致的理念。现在将所有像手艺工人一样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都叫做“工匠精神”。
2.借代。
最美:“最美”原本是形容人的容貌好,长得漂亮。由于“最美妈妈”“最美女教师”等的出现,“最美”不再单指容貌出众,更多的是指品德高尚,现在用“最美”代指内心善良,为社会传递“正能量”的人。
3.引申。
倒逼:即逆向促使,本是经济领域中货币供给的倒逼机制。后来词义引申为一切“由下而上”“由流溯源”“由果问因”等行为。
土豪:本义指旧时农村中有钱有势的地主或恶霸。后来引申为暴富的文化素质不高的人,也指喜欢炫富的有钱人。但现在人们对“土豪”的态度也由鄙视变为既排斥又羡慕,“土豪土豪,我们做朋友吧!”便能体现出这一点。
顶层设计:“顶层设计”本是系统工程学术语,意思是从顶层开始,统筹考虑项目各层次和各要素,从而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后词义引申,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等各领域。并出现在“十二五”规划中,成为一个政治名词。
宝宝:“宝宝”本是对小孩儿的亲昵称呼。因为小孩子一般比较可爱,多数女孩子也是很可爱的,所以女生常自称“宝宝”卖萌。如“笑死宝宝了”“本宝宝拜托了”等等。有时也用来指称对方,给人一种亲切可爱的感觉,拉近交际双方的距离。
任性:本义是由着自己的性子,不加约束。常常用作贬义。如“任性妄为”。后引申出“天真率性”“敢作敢为”“勇于担当”等义。感情色彩也略有变化。
套路:汉语中本有“套路”一词,指编制成套的武术动作;也指成系统的技术、方式、方法等。后引申指经过精心编制的、用来迷惑人的说法或做法。生动形象,幽默诙谐。
流行语的产生与流行,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受到社会、心理和语言三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一)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是语言发展的外部因素,语言能够动态地反映出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轨迹。流行语作为时代的一面镜子,最能敏锐地反映社会和时代的变迁。[1](P261-264)
1.近年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致力于我国的政治经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将反腐倡廉落到实处,强力打击腐败。这些政治经济领域的新变化催生了一系列流行语,如“中国梦”“倒逼”“顶层设计”“打虎拍蝇”“获得感”“互联网 +”“供给侧”“工匠精神”等。”
2.改革开放以来,中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日益频繁。人们对外来文化不再是一味地排斥,也会产生一定的认同感。人们尤其是很多年轻人对国外的媒体及影视作品高度关注,于是大量外来词产生并流行。如“逆袭”“断舍离”“创客”“脑洞大开”“颜值”“新常态”等。
3.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大众传媒飞速发展。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快,途径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计算机、互联网在我国迅速发展,人民大众与网络的关系日趋密切,源自于网络的流行语数不胜数,如:“土豪”“点赞”“宝宝”“剁手党”“网红”“主要看气质”“蓝瘦,香菇”等。近几年影视作品数量增多,影响力也在扩大,由于影视作品而产生的流行语也很多,如“元芳,你怎么看?”“舌尖上”“躺着也中枪”“高富帅”“中国式”“高大上”“葛优躺”等。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人们对社会热点事件的敏感度和关注度更高了。由此产生的流行语也是很多并且很有影响力的。如“最美”“光盘”“失联”“任性”等。
(二)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语言发展的另一个外部因素。语言的使用者是人,流行语的发展自然要受到人的心理认知的制约和影响。[1](P261-264)
1.求新求异。即追求表达上的新颖独特。人们,尤其是很多年轻人,言谈时都讲求个性化,追求标新立异的表达。比如用“洪荒之力”而不用“拼尽全力”;用“吃瓜群众”而不用“围观群众”。
2.从众。这是普遍存在的大众心理。这和求新求异的心理并不冲突。个性化的表达一旦出现,人们便会纷纷跟风效仿,高频率地使用,使之流行开来。
3.尚简。就是追求表达上的经济简省,力求用最省时省力的方式达到最好的表达效果。很多简缩的流行语就是很好的例子。如用“高大上”而不用“高端大气上档次”。旧词新义也符合人们尚简的心理,用同样的词形就可以表示多种含义,避免了再造新词的麻烦。
(三)语言因素。
1.语言经济性原则。即在言语交际中,尽量降低交际双方的力量损耗,更加经济简洁地实现言语交际。现今如此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凡事都讲求效率,流行语的盛行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除了上文提到的简缩词和旧词新义外,还有英汉混用词“大V”,无论V代表VIP还是verify,都是用最简便的方式表达出了词语的意思。
2.语言模因论。何自然认为,“凡是获得广泛复制和传播的现象都是模因现象,语言在交际中是不断得到复制和传播的,所以就存在语言模因现象”。[2](P68-73)流行语中的仿音就体现了模因论。如“压力山大”(亚历山大)、“蓝瘦,香菇”(难受,想哭)。流行语中的句式套用也是模因论的表现。如“一言不合就XX”,从“一言不合就开车”到后来的“一言不合就加薪”“一言不合就上热搜”等,“XX”几乎可以是一切你想接的词。
3.语言顺应论。比利时语用学家,J.Verschueren提出语言顺应论,认为语言的使用就是不断地选择语言的过程,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三个特性,其中,顺应性为核心。语言的选择必须顺应交际语境。何自然指出,“交际语境包括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3](P455-464)流行语的产生与发展主要涉及到其对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的顺应。流行语对社交世界的顺应表现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发展变迁导致大量流行语的产生与传播。流行语对心理世界的顺应体现在人们的种种心理情感与心理需求对流行语的产生与发展起到制约作用。
流行语的产生与使用极大丰富了汉语词汇系统,为语言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兼具一定的时代价值、语言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有很多高频使用、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流行语已被收录到《现代汉语词典》中。我们在肯定其积极意义的同时,也要承认有些流行语给汉语规范化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流行语。一个流行语的发展前景和最终归宿如何,是会被舍弃还是纳入一般词汇,要看其是否有长久的生命力,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时间检验。
[1]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第三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261-264,266-269.
[2]何自然.语言模因及其修辞效应[J].外语学刊,2008(1):68-73.
[3]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55-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