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初步探讨

2018-04-03 06:41:10王恒弋石泉殷勇杨帆谢成尹乾兵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髂骨耻骨髋臼

王恒,弋石泉,殷勇,杨帆,谢成,尹乾兵

绵阳市骨科医院,四川绵阳 621000

目前,髋臼发育不良被认为是引起髋关节继发性骨性关节炎的最主要原因,对于晚期骨关节炎患者来说,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最好方法。但是,对于年轻、活动量大的患者来说,由于人工髋关节有一定的使用寿命限制,应考虑其他治疗方法[1]。在现有的各项技术中,改变髋臼朝向是纠正髋臼发育不良的首选干预方式,其中最好的方法之一则是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治疗。该文将对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髋臼发育不良进行探讨分析,旨在为临床实际应用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月—2017年6月期间在该院室进行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治疗的7例8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随访获得确切随访资料;男性1例,女性6例7髋,年龄18~29岁,平均21.3岁。术前拍摄骨盆正位及患侧髋外展30°位X线片;术前骨关节炎Tonnis分型均为1期;蛙式位头臼关系基本正常,正位片存在Shenton线不连续。

1.2 手术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消毒,铺巾,使用改良S-P切口,切开阔筋膜张肌外侧,行髂前上棘截骨,进行髂骨内板骨膜下剥离,将耻骨粗隆和髂骨四边体暴露出来。将髂肌于髂腰肌肌腱和关节囊下部之间的间隙适度剥离至髋臼下沟,可触及坐骨。将30°弧形骨刀于髂腰肌肌腱和髋关节囊远端之间紧贴髋臼后缘置入,嵌入骨刀,刃口在坐骨内进入5~10 mm,并确认方向,完成坐骨截骨。在保持髋关节轻度屈曲内收位的前提下,用牵开器于耻骨旁保护髂腰肌肌腱和股神经血管束,骨膜下剥离耻骨,再用两把钝头牵开器来保护临近软组织及紧贴其下走形的闭孔神经,在透视定位下在耻骨粗隆之内侧约1 cm处做耻骨截骨。在髂前上、下棘之间做髂骨外板剥离约2.5 cm,用摆锯做髂骨截骨。屈髋45°,外旋下肢,用往复锯做髋臼后柱截骨。在C臂透视下,向前外侧方向旋转髋臼骨块,确认股骨头获得良好覆盖,同时确保髋臼在后前位X线上无“交叉征”出现,用3枚加长螺钉固定髋臼截骨块。活动患侧下肢,检查骨接合部是否稳定,检查髋关节各向活动度情况,如有撞击,考虑合并凸轮畸形,则行股骨头成型术。术后放置引流管,螺钉或钢丝固定髂前上棘截骨块,常规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

1.3 术后处理

所有患者术后8 h开始使用半量低分子肝素抗凝,预防血栓,24 h后使用全量;均需严格卧床48 h,24~48 h后拔出切口引流管,患者可扶双拐下地活动,术后6周内禁止进行髋关节负重活动。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临床及影像学评估,同时开始进行肌肉力量训练。术后6个月及1年定期复查,观察愈合情况。

1.4 评价指标

分析比较7例8髋患者手术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症状改善情况

髋臼发育不良的症状改善主要以缓解疼痛为主。纳入该次研究的7例(8髋)患者中,术前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疼痛,包括1例轻微疼痛,3例(4髋)轻度疼痛和3例中度疼痛。术后12~18周截骨处愈合良好,症状改善明显,全部骨愈合后近期无疼痛,无跛行。

2.2 Harris评分情况

纳入该次研究的7例(8髋)患者中,术前Harris评分平均为71.8分,术后末次随访结果为90.6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

纳入该次研究的7例患者中,影像学上2例出现髋臼轻度矫正过度,1例轻度矫正不足,2例患者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支配区轻度麻木,术后6个月时间内自行恢复;1例出现耻骨下支骨折。无截骨进入关节内、骨折不愈合、股血管神经损伤、坐骨神经损伤及骨坏死等情况发生。

3 讨论

髋臼发育不良患者若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可继续发展为继发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这主要是关节负重力所导致的。目前,临床上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的手术方式有多种,如骨盆截骨、转子间截骨、造盖术等[2]。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最为适用的人群是大龄青少年和青年髋臼发育不良患者,但如果患者强烈要求保留关节,且近期MRI结果显示存在轻度软骨损伤,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可将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手术的年龄放宽至50岁[3]。

大量学者在对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该类术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不仅对截骨块的血运保护效果良好[4],且目前已有多种方法能够实现术中较好暴露截骨区,大大降低了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值得注意的是,手术过程中获得满意的矫正效果仍然是比较困难的,很容易出现矫正不足或矫正过度的情况,是今后研究的重点突破方向[5]。

该次研究选取了7例(8髋)髋臼发育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术后患者症状改善明显,全部骨愈合后近期无疼痛,无跛行。术后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为90.6分,较术前(6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上2例出现髋臼轻度矫正过度,1例轻度矫正不足,2例患者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支配区轻度麻木,术后6个月时间内自行恢复;1例出现耻骨下支骨折。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治疗髋臼发育不良手术效果良好,患者症状改善明显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应用效果好。

猜你喜欢
髂骨耻骨髋臼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孕晚期耻骨痛,从容应对
Beagle 犬髂骨嵴解剖及取骨术
经会阴超声对孕妇耻骨联合分离症的诊断价值
骨盆尤文氏肉瘤/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影像征象与临床病理对照分析
改良髋臼横韧带定位法植入髋臼假体的准确性研究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多孔钽杯及钽金属垫块在Paprosky Ⅲ、Ⅳ型髋臼缺损翻修中的应用研究
游离髂腹部(髂骨)皮瓣的血管分型
穴贴耻骨联合痛点治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