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角色理论视角下对医患冲突的探究

2018-04-03 05:24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13期
关键词:医患冲突医生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近年来,国内医患矛盾日益加深,医闹事件愈演愈烈,医患关系成为了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据卫生部统计,从2006年至2010年,全国医闹事件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仅2010年就发生了“医闹”事件17243起,比2004年翻了一倍多。如何缓解医患冲突,促进医患之间的良性互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旨在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医患社会角色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转变,探索医患冲突的产生机制,以寻求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医患社会角色的转变带来医患关系的演变

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中,各种新的社会角色及不同影响因素的卷入,使医患之间的关系呈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属性到多重属性,由单层主体到多层主体的变化发展趋势。

(一)“主动—被动型”医患关系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农村实行合作医疗制度,城镇以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为主体。医疗支出主要由集体承担,医疗卫生系统具有社会福利的社会属性。这一期间医患关系主要表现为一种伦理关系。医生具有绝对的权威,患者表现为绝对的服从。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为“主动—被动型”。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高,依从性也高。这种社会关系结构简单,层次单一。

(二)“合作—指导型”医患关系

八十年代初期,我国进行了医疗体制改革,国家放权让利,扩大了医院的自主权。医疗机构开始转向市场化发展。经济因素的卷入,淡化了医疗卫生系统的社会属性,赋予了医患之间经济关系的性质。医生和患者开始产生直接的利益交换,患者的就医行为变成了一项经济活动。医疗收入作为医疗机构经济来源的一项重要指标,要求医生在履行治病救人的基本职能的同时,为医院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开大处方,大检查等过度医疗现象的产生。同时,患者的身份由被救助者变成了消费者,开始以经济投入的多少来衡量自己可能取得的健康效益,于是滋生了“送红包”现象。此外,患者可以依据自己的经济实力,自主选择医院和医生。加之现代社会信息的膨胀,使患者对疾病的评判能力有所提高,医生不再是具有绝对权威的权力主导者,患者和医生的关系开始向“合作—指导型”转变。

(三)“共同参与型”医患关系

除了经济因素,一系列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的出台,赋予了医患间法律关系的性质,将医患间传统的道德约制上升到了法律规制。2010年施行的《侵权责任法》确定医患关系为平等的医疗服务合同关系,并对医患之间的权利义务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从法制上规范了双方的行为,平衡了医患之间的权利关系,医患之间的关系逐步变成了“共同参与型”。

二、医患冲突的产生机制

(一)医患的角色认知冲突

美国著名社会医学家帕森斯在其著作《社会系统》中提出了病人角色理论。他认为:“一个病人和他或她的患者之间的关系是基于病人帮助患者有效地处理健康问题这一基础之上。患者与医生通力合作,医生则尽可能使患者恢复到正常功能的水平。但是,医患之间往往存在因为角色差异而带来的认知冲突。”这种认知冲突包括了医患双方因不同的医学知识水平导致的对疾病诊疗过程的认知差异以及医患双方对患者个体重视程度的认知差异。

疾病的产生到显示出征兆有一个病理的发展进程,而患者大多不清楚这其中的发生机制,只能依据身体的主观感受选择进行治疗评判,往往导致对医生治疗意见产生怀疑。尤其在缺乏信任的医患间,当医生提出的治疗方案超出患者的预期时,患者就会怀疑医生为了谋求经济利益夸大病情严重程度,实施没有必要的治疗方案,在疾病没有进一步恶化的时候,不遵从医生的建议。而如果患者恰巧转而从其他医生处寻求到了医疗费用更低的治疗措施时,更会产生严重的被欺骗感,进一步加深医患矛盾,这在2011年的“八毛门”事件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再者,疾病的治疗过程其实也就是医生依据其医学知识及临床经验对疾病进行的一个主观判断,本身就具有局限性,而治疗方案的疗效也具有个体差异,对于医生来说,他们只能依据行业标准和治疗指征,在当时的病理情况下采取最优的治疗方案,没有办法完全控制治疗结果。对于治疗过程中的小概率并发症和后遗症,医生眼中的不可避免的治疗风险,往往被患者归咎于医生的失职,引发医患冲突。

此外,医患双方对患者个体的重视程度也存在认知差异。对于医生来说,病人只是他的一个病例,他需要在很多病人中平衡时间和精力。而对于以自我为中心的病人,他就是唯一的,希望能够引起医生更多的关注与重视。就医过程中,病人对医生的期望和医生能给予病人的投入是不对等的。加之处于疾病状态这一“非常态”的病人心理脆弱,容易情绪失控,行为不理智,如果医生不能让患者产生情绪上的共鸣,他们就会觉得医生没有尽力,产生责备心理,放大医生责任,情节严重者更有可能产生报复心理,引发过失伤人事件,损害医患关系。

(二)医患角色转变冲突

在生物医学二元论时代,受自然观的影响,人们认为心理或精神方面的东西是主观的,不具有科学性,因此,医学上主要研究人体内生物学的机理变化,将人的生理与心理因素完全割裂开来。这时候的医生扮演的是专家角色,认为普通人根本无法了解那些讳莫如深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所以医生享有绝对判断和决策权,患者只能选择依从而不能提出质疑。这种模式忽略了患者作为另一个主体的主动性,忽略了患者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躯体疾病产生的重要影响。

20世纪,医学模式进入了整体论阶段。整体论认识到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于疾病的重要影响,认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治疗也是有贡献作用的,医生只有与患者形成合作的伙伴关系,才能产生最好的治疗效果。这种医疗模式强调医患沟通,但是诊疗的决策权依然掌控在医生手里。

21世纪,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和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觉醒,消费者权利保护主义这一医学模式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这一模式强调患者的主动性,医生让渡了控制权,从决策者变成服务者,患者可以理性地选择接受或拒绝医生的诊疗意见,为自己的行为选择承担责任。医生的终极目标不再是以疾病为中心,“治愈”患者,而是以患者为中心,让他们“满意”。

三种模式的发展演变,一步步提升了患者的地位,强调了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作为一个具有主动性的人的关注,强调了医疗服务中的人本主义关怀。这种医患关系的转变,要求医生放弃传统的高高在上的救助者心态,把患者作为一个人格上与之相平等的主体,给予尊重和重视,如果医生不能适应这种角色转变,仍然以不可侵犯的医者的权威压制患者,就容易引发医患矛盾。

(三)医生的社会角色冲突

存在于社会网络中的人都同时承担了不同的社会角色,而不同的社会角色间或者某一个社会角色内部也会产生冲突。对于医生来说,单就医疗领域,他们处在患者、医院、政府、药品供应商等多个不同利益主体搭建的医疗网络之中。医院要求医生不仅注重医院的社会效益,还要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政府期待医生扮演具有社会价值导向性的公益人角色,为国民的健康保障承担责任;药品供应商把医生当作谋求医疗产品的利润的商业合作伙伴。这些不同的社会期望内部及社会期望之间的相互矛盾和冲突,带来了医生自身的社会角色冲突,医生的自我的角色冲突又会牵制到与患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引发医患冲突。

此外,患者对医生也存在过高的角色期望,他们要求医生不仅要具备高水平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掌握社会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在诊疗过程中,既要关注治疗手段,又要照顾他们的心理需求。而医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必须耗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来投入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这给医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产生了医患关系中医生角色的内部冲突。

三、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一)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的完善

由于医患之间认知的差异,医患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医患双方从自我认知出发产生的社会行为难免会出现偏颇,这就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来对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进行界定和规范。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的制定,一是要考虑到医患关系的动态性,与时俱进。对于发展中的医患关系,法律制定机构要有突破传统的创新性和对于医患关系变化的敏感性。二是要平衡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对牵涉到医方和患方及其中间组织行为进行明确的规范,把医生从社会角色冲突的压力中释放出来。三是要考虑伦理维度,医疗行为与健康的基本人权息息相关,这其中包含了不可忽视的道德因素,所以在强硬的法律法规面前,又要留有余地,特殊问题特殊处理。

(二)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

不管医患关系如何发展,医生治病救人的社会功能是不会变的。医生高尚的的职业道德标准是由其职业属性所决定的,也是医患间信任搭建的重要倚靠。保持生命的健康是人的刚性需求,也是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医务工作者的诊疗行为时常暴露在大众的视野内。医患之间的关系由双方的整体所承系,却又极易受单个个体的影响。个别医生的失范行为往往导致整个医生群体社会形象的崩塌,引发医患间的信任危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要求医生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坚守医者的职业道德规,在公众视野中树立良好的医务工作者形象。此外,医患关系是双向的,在强调医者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同时,患者的就医素质也不容忽视。

(三)医务社会工作者的参与协调

医务工作者具有医生所缺乏的社会学、心理学知识,可以在疾病诊疗的过程中与医生形成互补,协助医生治疗,为患者提供咨询服务,缓解心理压力。作为独立于医方和患方的第三方,医疗社会工作者要保持价值中立,赢取医生和患者的信任,对患者治疗过程促进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同时,医务工作者还要充当医疗信息的传播者形象,减少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除了普及医学知识,帮助患者提高对疾病的理解,还要为患者提供医疗资源信息,扩大患者对于医院和医生的选择范围,此外,为患者提供正规的维权途径,减少患者因为缺乏有效的维权途径而选择医闹。

(四)新闻媒体的正确价值导向

大众媒体作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扮演着塑造和引导舆论思潮的重要社会功能。应发挥大众媒体的有效作用,宣传普及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医学知识,加强医疗服务的风险性宣传,提升患者对疾病诊疗的认知水平及主体责任感。在面对医疗纠纷或事件时,新闻媒体应保持客观、公正、谨慎的态度,准确发布信息,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切忌断章取义、煽风点火,甚至为了博人眼球故意夸大或违背事实进行报道,引发公众群体情绪,在本来就已经很敏感的医患关系间,激发更大的矛盾。

猜你喜欢
医患冲突医生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最美医生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
“邻避冲突”的破解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