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让传统文化走进《品德与社会》课堂

2018-04-03 04:45蔡晓芳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传统节日习俗

蔡晓芳

(厦门市翔安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厦门 36110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长河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强调民族文化自信。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社会上逐渐出现“崇洋”“媚洋”潮流,特别是在广大青少年群体当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他们的认知很容易受到外在的牵引。因此,这个阶段更需要进行特别的引导,提高他们的民族文化自信。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2]教材特别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贯穿其中,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历史使命。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寄托着希望的传统文化》一课,着重介绍了与农业有关的各种节日(以藏历新年和火把节为少数民族节日举例,以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为全国节日举例),是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2]四年级学生对一些传统节日的习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传统文化未必了解,更不知道传统文化和农业生产之间的密切关系。为了突破“了解传统节日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密切关系”这一教学重难点,课前让学生从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习俗入手,搜集四大传统节日的由来以及每种习俗所寄托的各种希望。然后通过课堂激趣导入,精彩的活动体验,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节日习俗所寄托的各种各样的希望,分析和理解节日与农业生产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对祖国家乡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探究之情。为此,笔者结合《寄托着希望的传统文化》一课的教学做些探索,谈谈如何在品德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一、激趣导入,恰逢其时

一场好雨的到来,在于它恰逢其时;一堂好课的导入,在于它选择恰当的时机与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许多经典文献、美德故事、古诗谚语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就是在一些现代节日歌曲中也融入了许多传统文化元素。课堂导入形式多样,可以吟咏一首诗歌以便传情、可以引入一段神话传说作为铺垫、可以展示一句经典名言渲染气氛……导入时,紧扣教学目标,围绕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选择恰当的时机,选取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要素通过视、听等教学手段呈现给学生,渲染浓厚的课堂文化氛围,产生情感预热,唤醒思维,激发兴趣。在执教《寄托着希望的传统文化》一课时,因为学生刚刚过完清明节假期,许多家长都会利用假期带上孩子给自己已故的亲人祭扫坟墓,孩子参与其中,亲身体验,所以有话可说。于是便抓住时机,做了这样的导入:

师:同学们,前几天我们放假三天,因为今年的4月4日是什么节日?

(引出节日,播放音乐,教师出示文字并朗读【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让学生说说通过这段文字知道什么。)

师:清明扫墓,这是节日的一个习俗。扫墓的时候,需要做哪些事情?

这个环节旨在引导学生链接生活,充分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理出清明祭祀扫墓习俗,引导他们发现扫墓祭祖其实是对已故亲人的尊敬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寄托。

师(小结):不管是整修坟墓,还是压纸钱、供奉祭品,其实都是一种希望的寄托。在我们的节日习俗中很多都寄托着各种各样的希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寄托着希望的传统文化”。

以上导入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记忆,学生在学习与交流中了解了什么样的节日叫传统节日,什么是节日的习俗,并在回忆节日文化习俗的过程中感受到节日习俗所寄托的美好希望,自然地引出课题,也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活动体验,春风化雨

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3]脱离了生活基础,儿童就无法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所有的道德概念对儿童来说都成了外在的东西。同样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只有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自然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获得真实的感受,使学生萌发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在该课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对家乡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探究的热情,本节课设计了两个体验活动。

活动1:感受家乡端午节习俗

师:翔安的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赛龙舟外,还有自己的地方习俗,同学们知不知道?(生摇头)刚才这位同学介绍到翔安端午节给孩子戴“吉祥三宝”和钻卢黍的习俗,我们请他给大家介绍详细一点。

学生介绍家乡翔安的端午节地方习俗,教师指导学生用闽南语学唱翔安端午习俗“钻卢黍”的闽南童谣,让学生在朗朗上口的闽南童谣中感受地方的节日习俗,明白这一习俗所寄托的积极向上的希望。

活动2:体验家乡中秋节习俗

中秋博饼是厦门地区特有的传统活动。在这一环节中先让学生介绍中秋博饼的由来,然后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安排这样一个体验活动:

师:在厦门地区,每到中秋前后,走到哪儿都能听到骰子叮叮当当的响声。老师还收集了一首关于博饼的闽南童谣,我们一起听听唱唱。(播放闽南童谣“博饼歌”)

孩子们在哼唱童谣时,教师拿出碗和骰子到每一小组让小组代表博一次,全组同学获得相同的礼物。在音乐的渲染下,加上叮叮当当的骰子声,孩子们感受到了闽南传统文化的氛围,了解博饼是厦门人几百年来独有的中秋传统活动,是一种独特的月饼文化,也是厦门人对历史文化的一种传承,激发学生对家乡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探究导行,润物无声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优秀传统文化只有拨动学生的心弦,才能成为有效地生长剂。而真正拨动学生心弦的是主动地参与。只有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观察、去感受、去探究,才能触动并获得内心真实的感受,并切实提高认识。

在“了解地域差异造成文化差异”这一环节时,为了提高孩子的探究兴趣,教师这样提问:“咦!春节到了,大家的团圆饭都在吃什么呢?”小小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他们有的说饺子,有的说火锅,有的说鱼啊、肉啊等等。这时,教师再次提问:中国这么大,每个地方的团圆饭都一样吗?激发孩子更深层次的探究欲望,于是教师出示三个组别:北方的春节、南方的春节、少数民族的春节,让他们自由选择,重新组合,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袋探究春节除夕夜不同地区团圆饭的主要食物。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孩子们了解了不同地区由于气候、土壤等地理环境的不同,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就各不相同,所以形成了不同的饮食习惯,很自然地理解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句俗语的意思。进而加深体会农业是传统文化的根源,正因为人们发挥聪明智慧,根据农作物的时令变化,出产的农作物不一样,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传统饮食文化。

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归生活,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发现许多传统习俗可以促进人们之间情感的交流。同时也对于课本上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华传统节日有更深入的理解,传统文化悄悄“潜入”孩子们心中。

四、拓宽活动,曲意无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容仅仅在课堂上渗透是远远不够的,它是一种情感的延续,文化的传承,是一种慢慢积淀的过程,它不是一堂课或几节课的熏陶就能够扎根学生的心中的。所以,要让课堂活动继续延伸、拓展,根据教学需要在课前或课后举行一些相关的活动,将这些活动引入到平时的课堂教学环节中,可以起到“未成曲调先有情”或“曲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仍以《寄托着希望的传统文化》为例。为了课堂中能更好地探究各地饮食的特点,了解各地饮食文化的不同,课前安排学生观看一期“远方的家”美食特辑栏目。课堂上,学生因有了之前的了解,他们有话说,在小组探究交流活动中就显得特别愉快。同样的,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饮食文化是非常丰富多彩的,短短的四十分钟只能引导他们初步了解、感知,激发他们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而这种探究的兴趣要趁热打铁,不能让温度降下来。所以在课后也可以根据需要开展相关活动,如:传统节日习俗手抄报、传统节日饮食手抄报;传统节日故事演讲等等,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也会认真对待传输的知识内容,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激情,让学生在汲取并领略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独特魅力的同时,产生对祖国文化精髓的认同感、传承的使命感。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亲身参与能够大大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同时也能够有效将一些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到实践当中去,落实到自己的行为中,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够得到真正的传承。

总之,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悠久的文化,要靠滴水穿石的功夫,需千万次的穿透,才能变成学生的血肉灵动,品德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时机与方式进行激趣导入,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体验,引导学生探究导行,并根据需要开展适当的拓宽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其中,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的心中深深扎根,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1]贾静.立意高远 有机融入——谈北师大版思品教材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融合[J].基础教育课程,2015(3).

[2]谭苗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体现[J].基础教育课程 .2015(2):54,55.

[3]教育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传统节日习俗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精心设计,开辟品德与社会课新天地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