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陈 李宝艳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美育是陶冶人的情操、作用于个人情感的审美教育。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广大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美育如何在立德树人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这已成为当前教育界所关注的重点。回望历史的长河,民国时期的美育思想内涵及其丰富,具有鲜明的伦理评价,其主要美育思想对现实生活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1.王国维的“无用之用”
王国维在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针对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有划时代的美育思想,奠定了中国现代美育思想理论的思想基础。关于美育,他提出了“无用之用”学说。此学说受到康德的“审美无利害”的思想影响,是王国维美育思想的理论基石。美育与其他教育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其他教育形式往往都带有一定程度上的压迫感,但是美育活动是一种自愿的行为,可以让人们在接受美育的过程中,自身的情感得到自由与解放。“盖人心之动,无不束缚于一己之利害,独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入高尚纯粹之域。此最纯粹之快乐也。”[1]但王国维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审美者”,他认为美育与艺术还是有用的。它们虽然没有像政治一样有着现世之用,但是仍然具有积极影响。他认为美育和艺术等形式摆脱了政治伦理和经济利益的束缚,同时,人们还可以通过艺术和美育的过程来实现拯救灵魂以及改造社会的现实目的。对于学校教育来说,王国维的“无用之用”学说将美育与其他教育相区分开来,他建议将美育与智育、德育、体育等区分开,从而凸显出美育的独立地位。
1.陶行知的“真善美合一”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主要推行的是平民化的教育活动与实践以及乡村教育。如果说蔡元培是美育活动的真正提倡者,那么陶行知则可以说得上是将美育活动付诸实践的先驱之一。因此陶行知主张应当“秉着美术等精神,去运用科学发明的结果,来支配环境,使他们现出和谐的气象。”[2]陶行知把美育放在教育活动当中的重要位置,在总结以往美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真善美合一”的美育方针。关于办学目标,他认为主要有三点,一是改造环境,应该要有美术的精神;研究学问,要有科学的精神;处事应变,要有大丈夫的精神,这三条办学目标总结起来也就是要实现“真、善、美”。他主张通过知情意合一的教育达到真善美合一的教育目的,这里的真与知、善与情、美与意虽不能完全等同,但是内部有着共通之处。因此,知情意的辩证统一,实际上是要实现真善美的和谐发展。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只有当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并且能够很好运用客观世界的规律,才能够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他所提出的真善美合一的方针在当代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将真善美对立起来的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
2.丰子恺的“艺术美育”
丰子恺通常将美育称之为“艺术教育”。他认为美育应当教人如何绝缘,即教人如何做小孩子。他认为人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会不断的蜕变、成长,变得世俗化、功利化。因此对世间万物都保持一颗童心是珍贵的品质,这也是他美育思想的一大特色。丰子恺认为如果一个人为人处事时能心怀一颗童心,那么这个人也必定是纯洁、充满热情,所以只有人格完整、天真烂漫的人才能算得上是完整的人。“夫童心者,真心也……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3]丰子恺的美育思想包含着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通过美育实践活动从而改善社会的愿望,这表现出他对美育的感化之力以及陶冶之功也是有着充分认识的,这也是他的美育思想的一大进步性。
3.鲁迅的“文学美育”
鲁迅是我国倡导美育实践的先驱者之一,对我国美育理论的创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鲁迅的美育思想集中体现在文学当中,他不仅长期从事文艺创作的工作,同时还长期鉴赏中外各式文学作品,因此具有很高的文艺鉴赏水平以及文艺批评的经验。首先,他认为文艺作品应当发挥美的作用,也就是文艺创作者应当创作出读者听众看得懂也听得懂的作品。其次,他认为文艺作品应当能够使读者听众产生共鸣,也就是说其作品所描绘、所反映应当是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体验,同时还应当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再次,他认为文艺作品创作者不仅要题材好,同时技术也应当要好。如果忽略了技术修养,就表达不出原本要表达的内容。当然,他在强调技术的同时也指出了充实题材内容的重要性。最后,他认为文艺作品要有自己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
民国时期的美育思想家,其思想大多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环境的需要,并且对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他们都认为美育是提高个人审美能力以及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因为他们同处民国时期,所以他们的思想也具备一些共同的伦理评价。
人本主义,也就是指以人为目的、为核心,在实践过程当中注重个人的价值以及自由意志,内在体现为一种理想、信念,表达了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向往。人本主义要实现个人的发展就必须借助实践活动这一载体才能完成。这一时期的美育思想往往承认人的需求主要包含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两方面,蔡元培曾说:“人类者,不徒有肉体之嗜欲也,又有精神之嗜欲。”[5]由此可见,人类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是有精神层次需求的。同时这一时期的美育思想家也不否认人是有肉体之欲的,这种理念是建立在对人格和人性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教育层面,他们注重个人个性的形成以及培养,注重对学生自主性的挖掘,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美育实践的过程中,思想家们充分尊重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完全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如果人们只是单纯的工作,那么和机器人则大同小异。审美教育恰好能够弥补素质教育的不足,提高个人的创造能力。
基于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挽救民族危机成为了当时每个有识之士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救国道路的思想中,除了对政治制度以及器物进行改革之外,还有一大批的思想家主张通过提高国民的素质来唤醒人们麻木的心灵,振奋国民精神成为当时教育界的最大呼声。蔡元培把美育置于国家的教育方针之中,大力倡导美育,积极引导美育实践活动,虽然当时的思想家未找到导致国家衰弱的根本原因,但是他们通过各种途径以及方式传播西方的先进思想,对我国的封建思想以及文化造成了冲击,从而推动了我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教育理论的发展。虽然美育思想家对于美育的研究侧重点会会因个人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如蔡元培注重伦理学的分析,鲁迅侧重对文艺作品的分析,但他们都认为美育能够陶冶人们的心灵,从而达到改造国民性,挽救民族危机的目的。五四运动之后的中国美育思想更是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变得更加的自觉和主动,美育只有将爱国主义思想联系在一起,在能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意义才是最为深刻的。
审美教育的途径问题解决的是现实的审美教育通过哪种途径来加以进行开展的。从美育的现实状况来开,它的用途十分宽泛。美育的途径主要有家庭美育、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关于家庭美育,正如蔡元培所强调的,对胎儿和婴儿的美育是不容忽视的。对个人的美育应当从婴儿开始,这不仅有科学依据,同时还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学校美育则具有深刻性和系统性,贯穿于个人的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蔡元培和鲁迅对于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两者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除了民国时期的美育思想中所提及到,还应当开设专门的美育课以及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关于社会美育,因为人们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难免受到社会审美心态以及心理的影响。美育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社会性、全民性的系统工程,因此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紧密结合,有计划的、有目的开展。只有通过这样,美育才能从根本的到保证,发挥巨大的作用。
中国近代美育先驱的思想大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基础,在我国美育史上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我国美育的发展起着源远流长的影响。时至今日,这些美育思想家的思想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价值,这些为我们今天乃至未来的社会发展都具有指导意义,但其中的时代局限也不容忽略。
1.坚持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的领导地位
民国时期的美育思想,既充满了现实主义的色彩,同时也包含空想主义的因素。当时的思想家、教育家提出的思想虽然有改造国民以及社会的愿望,但他们的思想大多缺乏现实基础,只能算得上是乌托邦的构想。这反映在现实社会中也就是他们还没有找到正确的理论指导,缺乏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谈及到美育思想,但是他的教育思想中渗透、包含着美育的因素。他认为美育最终要回归到社会实践活动当中,美育来自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反之也会影响和促进人们的实践活动。人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往往按照对美的认识来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因此,人们往往也能遵循美的规律来改造自身以及要求自身。美育的最终活动来自于人们的社会实践,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着外部世界的面貌,从而获得审美过程所带来的心情上的愉悦。一定社会、一个时代下的美育发展水平必然会受到特定历史环境所制约,超越物质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无节制的、盲目的发展美育,其不仅会带来破坏生产力的不利影响,同时也不利于美育本身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社会进行改革,施行美育,才能促进社会的根本性变革。美育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美育不能凭空的创造和传播,必须要借助生产力以及思想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开展自身的实践活动。
2.推动艺术教育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回顾民国时期的美育思想,我们可以发现在民国初年新学制实行以来,学校的艺术类的课程就基本上被固定了下来,具体表现为小学的美术课是50-60分钟周课时,小学的音乐课是50-90分钟周课时,中学时期则稍少。民国初年新学制施行以来,学校的鉴赏类的美育课程就基本上被固定了下来。虽然后期对课程做出了多次的修改,但是对于鉴赏以及美育类的课程都没有做出实质性的改变,只是对课程的名称以及美育课程所覆盖的范围有所改变。在当代社会,我们不难发现学校设置的课程大多是核心课程,而美育相关的鉴赏性课程则被一定程度的削弱,有的学校设置的美育课程也只是走马观花,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和综合素质。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艺术、美育课程的限制会对学生的学习以及成长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学习的最终目的应该不只是单纯的取得好成绩,而应当是提高综合素质,成为一个全方位发展的人为终极目标。因此,在美育实践的过程当中应当要注重艺术类的课程,一方面应当引进专业教师讲授知识,另一方面,还应当在学校中广泛弘扬开设艺术类课程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3.借鉴西方美育模式,合理设置美育课程
在办学模式方面,西方的美育课程种类非常繁多,高达百种课程,可供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进行选择。我国的美育实践活动也应当借鉴西方的美育模式,对不同类型的大学开设不同的课程,形成不同类型的培养方案,并且要将美育的课程贯穿于人们学习的始终,同时应当结合我国自身特色,开设属于我国的特色课程,如京剧表演等。课程也不应当局限于文学艺术教育,要结合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灌输和引导。 另外,在美育课程的设置方面。首先,在有限的课程当中,教师应当选取审美对象内容,从而给学生带来较好的审美体验和感受。因为课程有限,因此要选择符合广大学生审美标准的具有时代性的审美事物。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通常通过播放图片、音乐或视频等方式来让学生欣赏作品,但很少从审美的视角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即使学生课堂当中有自己的观点或想法也难以表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难以体现出来。因此,教师应当创造更多审美的机会,使学生分享个人对于审美事物的理解,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性的进一步思考,如询问学生对欣赏作品的理解以及他们的观后感受。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课外作业来弥补课堂教学所导致的不足,应当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堂外,加强学生对美育课程的参与度和兴趣度。
这一时期的美育思想家,在谈及到美育的功能时,往往都夸大了美育对于陶冶人心、提高道德情操的作用。王国维强调美育的独特功能,维护艺术自身的规律和美育的独立价值。但是,有的时候,过分强调美育的作用,不为生活之欲望所诉服,这表明他的美育思想有很大的理想主义的成分。蔡元培认为美育的实施方法上,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有接触美术、美育的机会。他的这一思想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当中也只能算得上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保障。
从民国时期美育的时代特征及当代启示不难看出,美育自从诞生之日就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人们必须在总结以往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发现美育的的独特功能。在现实生活当中,美育的作用以及影响也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多个方面,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因此,教育必须承担起各个领域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加强美育势在必行。加强美育,是社会的需要,是人类的需要,更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1]佛雏.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55.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61.
[3]卢善庆.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130.
[4]俞玉滋,张援.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1840-1949)[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0.
[5]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二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