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风传花姿 吾心递君心
——《教师花传书》专家型教师成长之悟

2018-04-03 04:45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佐藤匠人共同体

谢 晗

(厦门市翔安区第一实验小学,福建 厦门 361101)

佐藤学先生的《教师花传书:专家型教师的成长》,是一本绿底缀印满鲜花的小薄册。标题中的“花传书”(又名《风姿花传》),源自15世纪古典艺术能乐的创始人观阿弥之子世阿弥为记录其父艺术秘法所著的一本艺术哲学著作,有着富有诗意的意涵:风起于无形,世间并无人能目睹其姿容,然而风过花舞,飞花吹雪,所谓风姿,便在那漫天飘落的芬芳的落花中被传达了出来。佐藤学先生受此书启发,写下了阐释教师学习技法及其学习方法的《教师花传书》。潜心阅读这本书,并将其内涵融合进笔者的教育教学后,笔者对“学习共同体”又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仿若进行了一次灵魂与灵魂之间的沟通。

一、理论与实践

教学理论在教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既研究了教学的现象、问题,揭示教学的一般规律,也研究了利用和遵循规律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法策略和技术。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会出现各式各样最前沿、最专业而又常常让教师们感到云里雾里的教学理论,这些理论的深刻和专业在教师们听评课、撰写论文和进行专业剖析时犹如一把利剑,将教师的专业性淋漓尽致地显现出来,但当回到课堂时,教师往往还是该怎么上就怎么上。这种现状的原因笔者认为不外乎是教师太忙了,理论太深奥了,要将一个个理论研究透彻再筛选后进行实践需要耗费的时间太长了,理论离我们好远好远。

而佐藤学先生的“学习共同体”一下吸引笔者并让笔者在这条道路上坚定走下去的,并不是什么高深先进的理论,而是林莘校长来到我们学校时分享的她实践的案例:在她班上有几个特殊的孩子,可就是这样的孩子在“学习共同体”的课堂上也可以带领其他同学的思维走向更深远的地方。讲到这些孩子时,林莘校长兴奋的眼睛闪闪发亮。听到这里时,笔者的眼眶也隐隐发酸,这个案例的可行性让笔者想到了我们班上的几个不擅长学习的孩子,为了改变他们的学习现状,也尝试学习共同体教学。佐藤学先生曾提及:“教师教育的改革涵盖了众多需要探讨的理论性、政策性、实践性的课题。纵观世界,各国的教师教育都非一帆风顺。为了教师作为“反思性实践者”的成长,我们需要从一切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中学习”。而这些经验便是自己与他人在实践当中的一个个案例,笔者对“学习共同体”的认知就是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反复总结不同的案例,从中获取解决问题的启示而形成的。

二、匠人与专家

《教师花传书》里佐藤学先生这样论述:“教师既是在复杂的知性实践中寻求高度的反思与判断的‘专家’(professional),同时也是通过经验积累练就了经验与智慧的践行教育实践的‘匠人’(craftsman)。无论具备多少作为专家的教职与教科书的最先进的知识和理论,如果不具备作为教育‘匠人’的教学实践‘技艺’与实践经验中生成的智慧,那也无法胜任教师的工作。”也就是说,教师工作既有匠人的一面,也有专家的一面,这两者的区别是,匠人是通过“模仿”与“修炼”来学习的,而专家则是通过“反思”与“研究”来学习的。这一推论可以进一步解释为:专家有理论,匠人有技艺;专家有理论反思性知识,匠人有实践经验性知识;专家靠自觉反思,匠人靠直觉经验。怎么发展教师的能力,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答案是:二者的互相结合才能形成教师的力量。

1.“匠人”的养成

所谓“匠人”是有“教学实践的‘技艺’与实践经验中生成的智慧”的。这不禁让笔者想起了冯骥才《俗世奇人》中刻砖刘、泥人张、风筝魏、机器王、刷子李等人物,“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他们确实都是“在实践中生成的智慧”而且有“实践技艺”,他们没有什么理论思想,也没有什么专业发展,如果你看他们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就是“巧妙”“高超”,像“熟能生巧”的卖油翁一样把简单的事情做得精致,就是不简单。作为教师,如果有匠人的特质的话,那就意味着有着自己的“拿手好戏”,在课堂中举手投足都能够潇洒流畅,从不拖泥带水,在课堂设计、课堂提问、课堂回答、课堂反应等实践层面一定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而这,不正是持续修炼与追求的结果,不正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吗?

2.“专家”的修炼

“教师的工作并不是仅仅是靠匠人的技能就能完成的,教师的另一方面,即如何设计教学,选择教材内容,了解儿童发言的意义,都需要复杂的、高度的认知判断才能达成。”[1]有人曾经质疑:教师是专家吗?缘由是教师的工作不像医生或律师那样具有“高度专业的知识和技术”,会被看成任何人都可以从事的“简单工作”。其实不然,这种误区的产生是由于教师的实践在外界看来是“看不见的实践”,教师的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智慧比一般人预想的多,正如亚里斯多德说:“对知晓最好的证明就是能够教授。”教师每一个教育对象都是在不断变化着的鲜活的生命,每天的教学内容、教育情境都在变化,教师每一天的工作都是复杂的需要高度智慧的创造性实践,充满着挑战。佐藤学教授的下面这段话,让笔者坚定信念且能准确解释教师职业是具有高度专业性的:“教师的实践基础‘科学的技术’与‘专业的理论’的模糊与不成熟,并不说明教师的工作是任何人都可以从事的‘简单工作’,而是说明教师的工作是复杂的需要高度智慧的实践。”同时他也对专家型教师的养成提出要求:“作为专家的教师要具备三方面的素养:一是一般性素养,二是学问素养,三是教职素养。”“教师是‘教的专家’,同时也必须是‘学的专家’,在知识高度化、复合化、流动化的现代社会更应如此。”

三、“花”与“种”

《风姿花传》里世阿弥写到:“花是心,种是技”,[2]“花”是表现出来的美,“种”则是基于体验的技法。佐藤学先生的《教师花传书》秉承了其中的精神——要呈现出洗练的课堂教学,展现课堂“妙花”之美,必须摈除杂念,日复一日地锤炼基于体验的身体技法。以技的自我修养为“种”方能绽放包含自身教育思想与哲学的“花”。

在接触“学习共同体”之前,每准备一堂公开课,笔者都会查找关于这节课各个名师的教学实录,截取他们各自的亮点,形成一份“精彩”的教学设计,然后照本宣科地呈现在课堂中,这样的课堂虽然很精彩,不过笔者确感受不到惊喜,因为笔者深深知道那些精彩都是别人的,笔者没有完全理解他们这样设计的“技”的意图,更没有形成自己的技。这就是《教师花传书》中提到的“追求‘花’,而对‘花’的‘种’却视而不见”吧。

《教师花传书》中佐藤学教授对一位老师的课例这样评价:“即便把田中老师在课堂上的言语和行为记录下来,其他人照搬过来,还是难以形成这个课堂上学生的那种学习状态吧。”主要是因为,其他人没有田中先生这种“技”,难以形成如此不经意的、自然而然的课堂。作为匠人的教师的提升靠的是模仿与修炼,即“做中学”“用中学”。于是在形成自己的共同课堂之前,笔者先是进行教师作为“匠人”角色的模仿,模仿《教师花传书》等书籍中的课例,将林莘校长、林文森校长、李玉贵老师、陈静静博士等“共同体大咖”的教学视频整理成实录,学习里面的种种策略、思路和语言,并请同年段的老师作为观察员,来帮助笔者更加深入的观察课堂上孩子们的学习行为,不断改变、调整自己的课堂,从而修炼属于自己的“技”,这便是作为“专家”的教师所需不的断反思与研究,即学思结合。

在上《伯牙绝弦》时,笔者模仿吴志诚老师的《景阳冈》中的课堂流程和课堂语言设计了以下四个步骤组织孩子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组间交流:

1.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文,静心阅读,批注理解,为什么俞伯牙称钟子期为知音,从哪里可以看出?时间5分钟。找出那些体现俞伯牙和钟子期为知音的词语和句子。时间5分钟。

2.好的,孩子们,时间还剩下最后30秒,大家可以整理一下思路,在小组内交流的时候选择出你最大的发现。

3.好,亲爱的同学们,学习也不仅仅是这一下的初读,一会儿在交流和倾听当中,你们同样是学习,甚至是更加深入的学习。孩子们,现在小组之内轻声交流你们的发现,小组之内互相倾听,他的发现与我的发现有什么不同,有没有给笔我带来新的启发?记得用上你们的学习记录单,时间4分钟,开始。

4.好,孩子们打断一下,刚才各组内已经进行了小组的交流学习,现在呢,我们再进行一个分享,看一看不同组同学之间的发言,会不会给你带来新的启发和发现呢?

四个环节下来笔者本以为孩子们能再一步步地提示下对文本有充分的感悟,结果根据观察员老师反映,不少孩子由于提示语太长,不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于是在下一次的磨课中,笔者当机立断,减少了提示语,并将提示语呈现在学习任务单上,让孩子们更加清晰明确自己的任务,课堂效率也大大提升。

四、评价与反思

评价与反思这一过程是艰辛的,在得不到支持的情况下更显得尤为艰难。《教师花传书》中提到过这样一种现象:课堂观摩中,我们总是一味追求“优秀的教学”“精彩的课堂”,追求“妙花”,对于青年教师的教学总是善于指出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显得傲慢无礼。佐藤学先生说:这又有何裨益呢?其他人对青年教师缺点和不足的指正只会令他们倍加混乱。好不容易绽放的“青年之花”就这样夭折了。还是要探寻这些青年教师未来之花的根源,播撒和培育这些“花”的“种子”。

笔者想,日常的教学研讨中应该要多些真诚、具体的肯定,少些求全、责备的否定,多些有建设性的建议,少些自以为是的评判,大家一起播撒“种”,才能催生“妙花”之绽放。只有这种基于同僚性的反思与交流能够最大限度上给予教师心理与技法上的支持,使教师的学习共同体一起迸发,发出沉静、柔和而有力的声音。

[1][日]佐藤学.教师花传书:专家型教师的成长[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日] 世阿弥.风姿花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佐藤匠人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佐藤学:世界上没有比教师更难的工作了
青年匠人
旗袍匠人:坚守与传承
汽车匠人
佐藤海山的诗
中日两国合作学习理论的比较研究——以王坦与佐藤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