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敏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江苏 扬州 225100)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影响着高等院校的教育生态。大学生作为高等院校受教育的主体,被卷入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浪潮。在这个浪潮中,大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正遭受着来自“互联网+”的影响。网络文化素养正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基于网络平台的虚拟性与现今高校大学生个人中心主义盛行交融,知识储备丰富与数量庞大的这一群体在其中扮演着与现实生活不同的角色,表现出与身份不符的文化素养。
“互联网+”时代,教育与互联网实现跨界融合。教育享受着“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正遭受着“互联网+”带来的危机。高等院校大学生群体具有特殊性。他们一方面接受高校给予他们的技能教育,另一方面利用先进的技能知识去破坏高校的完整生态。网络文化素养的失范正是其现实反映。不仅如此,他们的这种文化素养失范正在蔓延到社会的其他领域,与社会其他存在发生关系。从总体来看,“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文化失范主要集中在网络言语、网络行为、网络思维、网络价值观四个方面。
“互联网+”浪潮催生了新一波的网络语言,解构并颠覆了既有的语言规则。高校大学生乐于尝试各种新鲜网络语言,不仅如此,还不断创造新式的语言搭配。近期,网络中频频出现了一大批流行的状态词很受大学生欢迎,如“蓝瘦”“香菇”实际上的含义是“难受,想哭”。这样一种古怪的表征形态实际上丑化了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化精神,其搭配也完全与语言规则相背离。在这样一种网络语境及使用习惯中,中国传统文化正不断遭受着挑战。甚至有学生在加入党组织前期的思想汇报中也加入了如此非正规的语言。此外,网络语言大量的使用缩写、错字、别字具有极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完全背离了人们传统的认知心理。如将“拍马屁”简写为“PMP”,将“版主”写为“斑竹”,将“人民币”成“软妹币”,将“丑女”叫作“恐龙”。还有人习惯使用“MM”,这一缩写可以表示“妹妹”“妈妈”等,存在着很大的歧义,虽然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传递、交流信息,但如在社会上广泛使用则会引发伦理混乱。
高校大学生在更为宽泛的互联网时代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相对自由的追求自己的目标,探索自己兴趣方向,但忘却了自己是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主体而客观存在着。高等院校致力于培养方案创新,走应用型人才发展之路,然而具备高智商的大学生却把自己的本领应用于非正常领域。网络诈骗、校园裸贷、黑客、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犯罪行为层出不穷[1]。据最新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大学生占上述总犯罪人数的百分之六十五左右。网络中这种行为严重干扰了社会运转秩序,危害了大众的正常生活。例如,网络中的某个正统观点可能因某人或机构的幕后策划而混淆视听,颠倒黑白,最终引发网络暴力事件,造成恶劣的影响。
“互联网+”引领的科技融合给高校大学生提供了触手可及的网络资源,有人挖掘有用的信息攻克科研难题,提升竞赛技能,丰富课外知识,积累处世经验,而有人思维碎片化,自我中心与功利思想明显,缺乏整体意识,习惯于以点带面思考问题方式[2],表现出极度庸俗、无底线、超自由的特点。如违反网络规定创办公众号传播色情信息,转发大量有关受害人的消息进行娱乐嘲讽二次伤害,以匿名的方式公开诋毁、诬蔑他人等事件时有发生,这些事件凸显了当今高校大学生在网络思维方面亟须拨乱反正。
“互联网+”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改变了高校大学生的思维,也影响着他们的网络价值观。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世界多极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加快发展,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愈加频繁,受一些错误的社会思潮和负面的舆论影响[3],高校大学生在政治立场和政治鉴别力方面无坚定的方向,本国批判主义和他国崇拜主义盛行。如在用户访问居多的论坛公开反党反社会,发泄不满情绪;伦理道德沦丧,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无限制攀比与奢靡之风流行,为了高科技产品甚至在网络平台公开发帖出卖身体器官。此外,由大学生主导的网络恶搞,利用网络侵犯他人隐私,网络游戏成瘾,都体现了他们欠缺规范的网络价值观。
“互联网+”的开放性导致各种社会思潮、低俗文化、不道德案例涌入各种网络平台,大学生在开阔眼界的同时也接受着错误的理念指引,与日常的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对抗,导致部分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的弱化。在工具理性主义的指导下,大学生利用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与隐蔽性,在自媒体平台传播和发布危害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信息,从事违反法律法规的个人交易、诈骗、不实推广等犯罪行为,营造了具有社会危害性的网络文化氛围。“互联网+”提倡的平等性与共享性促发了商业自媒体的大规模产生,大量手机网游的设计、推广,吸引了大学生群体的广泛参与,很多人沉迷其中影响了正常的学业与人际关系,甚至损伤了身体,阻碍了健康网络文化素养的构建。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大学生的网络文化素养提升提供了新的契机与模式,另一方面也破坏着现有的良好网络文化素养[5]。大学生经过高等教育的培养,思维的跳跃性与敏锐性突出,在自由意志的作用下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然而,网络平台中不仅满载正能量,也充斥了大量负能量。人是环境的产物。在长期负能量的恶劣环境中,大学生变的颓废、消极、情绪低落、意志薄弱,导致行为方式脱离正常的文化规范与准则。“互联网+”带来的开放与平等,使大学生片面地理解为可以无节制地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不受任何约束,把现实空间不能完成事情从虚拟空间找寻满足。实际上,作为客观存在的人一直都受到时空限制,无论是现实世界还是虚拟世界的正常运转都是在一定规范与准则下进行的,脱离了这两者,必将引发世界的混乱与正常发展。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没有意识到虚拟世界整体的正常秩序同样需要每个人的自我约束,反而毫无自律地随性破坏,忽略自身的网络文化素养,成为损害网络秩序的主角。
“互联网+”带来的跨界融合给现实工作带来了便利。高等院校的工作理念与方法应与社会发展同步。“互联网+”给高等院校的育人方式提供了思路。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常规的育人模式与路径需要创新。大学生过多的参与网络消耗了大量精力,压缩了正常的学习与受教育时间。传统的说教使学生失去了耐受性,相比于名人名言与励志典型,他们更愿意接受网络虚拟世界中恶搞文化和娱乐文化。比如在大学生热衷的QQ空间,他们更新个人自媒体的速度远远超过了课堂教学的进度,主题永远少不了娱乐与恶搞。高等教育因存在严谨的规范与要求限制了其更新速度。新的时代需要融入新的教育理念,突破常规的教育模式,对于思政政治教育而言,线下面谈与线上引导结合后效果更佳。
国家与社会的正常秩序依靠严格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承担了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制约着人的言行举止。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很多大学生利用国家网络法律法规制度的缺失,自由地发挥主观意志,自私自利地完成个人物质追求和精神需要。在这过程中,网络法规的漏洞使大学生忽略个人的身份,不重视高校关于网络文化素养的教育,降低自己的文化素养要求,有的甚至在网络平台公然违法犯罪。国家网络法律法规不健全使亟须建设的网络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失去了外部动力,大学生原本隐性的低水平网络文化素养彻底迷失。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的培育需要国家、社会、高校、个人协同努力。它们是不能分割的整体,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削弱构建网络文化素养的合力。此外,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国家需尽快研究出台相关制度,重视社会文化建设。
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普遍不强,“互联网+”时代网络平台突出的虚拟性和开放性特点很容易滋生犯罪行为。近年来,国家每年都在修订网络法律条文。2016年8月1日起施行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把APP用户注册实名制、付费搜索信息须显著标识、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等内容进行补充,从法律法规上对网民的操作行为做了规定。此外,建立网络诚信机制,严格审查网络内容的真实性,打击不文明、不健康、不道德、不规范的行为,严格惩治网络犯罪行为。健全“互联网+”时代网络监督体系,基于网络平台的多元特点,从源头上减少和扼制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失范的行为。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不仅要重视线下的人才培养,还需研究线上网络文化素养的教育方法。积极探索“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鼓励高校辅导员在学生聚集的平台开展对话,尽快占领网络平台主阵地,渗透网络文化素养教育的内容,同时利用个人网络平台发布与网络文化素养相关的信息,传播正能量,做到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同步。大力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紧跟政治步伐,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正统文化氛围[6]。强化班团建设,创设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召开“新长征精神”学习讨论会,增强大学生的网络正义感。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受益者,自身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在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年代,应保持清醒的认识,理性对待技术成果,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下不断学习知识,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一个自媒体。大学生应严格遵守自媒体使用规范,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加强自我管控,杜绝参与网络犯罪。此外,更要坚定个人信仰,养成感性观察与理性分析的优良习惯。一个人的信仰决定其全部行为。坚持辩证唯物的个人信仰,理性把控现实世界与虚拟空间的一切行为,才能彰显当代大学生独有的文化素养。
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的教育是一个繁杂且又必须细致面对的重大而科学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个社会主体进行积极密切配合,离不开高校、家庭、学生的相互协作[7]。高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同时与家长联系反馈处理情况与教育意见,求同存异,落实统一的教育思路,运用与时俱进的教育方法干预学生的不良行为。这样的工作方法,有利于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汉熙,万成娜,刘 凯.网络生态科学存在原型结构论[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75-82.
[2] 卢秀峰.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碎片化思维的表现及成因探析[J].高校辅导员,2016(03):26-29.
[3] 王永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不动摇[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9):7-8.
[4] 曹松林.大学生上网成瘾的原因及其对策浅探[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117.
[5] 陈学璞.大学生网络文化与高校网络党建[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06):118-120.
[6] 王 帅.以五个“融入”为重点 加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01):123.
[7] 陈 中.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及提升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2):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