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考
——以工程造价专业为例

2018-04-03 03:13□刘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校企工程造价

□刘 鸽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2016年12月2日,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座谈会在京召开,李克强总理做出重要批示:“十三五”时期,切实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努力建成一批高水平的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加快培育大批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1]。

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近年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这些成就的背后,我们付出的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缺失的代价。近些年来,在我们盲目追求粗放式快速扩大高职教育招生规模的同时,我们的高职教育的发展模式却遇到了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主要面临的问题有:学生与家长认为高职院校层次低,不愿报考;部分高校出现招生困难、报考人数逐年下降;生源渠道多样化,学生素质参差不齐;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及定位不准确,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体现不充分,处于尴尬位置;管理水平较低,制度不灵活,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培养学生的模式单一,培养出的学生综合素质和可塑性较差,就业后不能满足专业岗位需求等等。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高职教育需要将办学要素创新组合,转变原来的粗放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迈进,适应新常态背景下的经济发展模式。

高职教育要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升级职业教育价值创造功能,必须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核心工作,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始终坚持内涵式发展,实现自身由内而外的质量提高,实现从“做大”到“做精”的华丽转身。而实现高职院校提高质量、推进内涵建设的关键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与否。笔者从自己所任教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现状出发,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根据以专业建设为重点,提升要素质量、创新发展形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总量和覆盖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的任务要求,对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做了一些思考,希望能对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设置有一定的借鉴。

1 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

借鉴德国“以行动导向”的课程开发思想,颠覆传统“学科型”的课程体系,重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姜大源教授对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表述: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的名称和内容不是指向科学学科的子区域,而是来自职业行动领域里的工作过程[2]。高职院校中各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将专业的职业岗位群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行动领域分析,将岗位群的职业工作作为一个整体化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课程的设置来自职业岗位群行动领域里的工作过程。也就是说,专业课程设置以执业为目标,教学与工程做到无缝对接。

工程造价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专业负责人与专业教师应走访造价人员可就业的相关建筑企业,通过大量的调查、分析、研究,并与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交流、研讨,最终确定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可以从事的职业岗位群及不同岗位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需要熟练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而确定专业开设的课程,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而且这些专业课程体系中各课程之间要前后衔接,符合工程基本建设程序的先后顺序,由易到难。

2 课程设置采用弹性学分制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是采用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教材、集中管理的学年制,教学管理缺乏生机和活力,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再加上目前高职院校生源紧张,生源种类增多,统一的教学方式难免造成培养的人才知识面窄、品种单一,毕业生就业后缺乏适应力、创造力和竞争力[3]。学分制管理机制的核心是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趣味发展,注重目标管理,实行自由选课制和弹性学制。

就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发展情况,全面实行学分制可能还有一些困难,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招生渠道多样化,有全国统一招生、对口升学,还有自主招生、“3+2”等招生方式,不同的招生方式下所招收学生的素质不一,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程度也不同,所以,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实施学分制是十分必要的。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逐步推行学分制,学校可以在工程造价专业必修课基础上,开设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类选修课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自由选择,学校只需规定学生最少必须取得的选修课程的学分数,也不分学期,只要在毕业前取得规定的学分就可以。然后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教学设施、教学资源,提高师资水平,逐步在全校范围内全面推进学分制。

英国土木工程专业实行的是学分制,有一套完整的认证系统,学生在各个高校的交流几乎无障碍,而我国由于缺少完善的评估和认证系统,各个高校之间在培养方面差异较大,学生难以实现学分互认、校际交流。经济全球化下高校国际化是必然趋势,实现国际化的基础是必须有符合国际权威认证标准的专业培养计划。我国高职院校也应借鉴英国的学分制做法,不仅在各高职院校内部实施学分制,在政府教育部门的配合规范下,出台相关政策,完善各高职院校之间的评估和认证系统,实现高校之间学分互认,进行无障碍的校际交流。国内高校也应慢慢与国际接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求[4]。

3 校企、校校共建共享教学资源

高职教育过程中虽一直强调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但在实际的高职教育过程中落实的并不是十分到位,很多高职院校和地方企业的合作都仅仅落实在了表面,双方仅仅是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但并没有真正的落实合作。李克强总理在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座谈会上也强调: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在笔者看来,要想真正地做到校企合作,还需要政府出台一些相关政策,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真正让对方获得一些互利共赢的好处。另外,每个省份甚至每个城市都有多个高职院校,而在不同的高职院校中可能开设同一个专业,不同院校的同一专业拥有的教学资源可能不均衡,造成教学质量的参差不齐,那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同一个城市甚至同一个省份多所开设同一专业的院校可以共建校际工程训练教学平台,打通校际界限,在教学人员、教学设备、教学场地等方面资源共建共享,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网络教育,品牌课程、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共享[5]。校校共建共享教学资源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说节约了资源、使教学资源得到了最大化地利用,而且不同院校的同一专业教师可以相互交流,促进多方共同进步,培养出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各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设置应整合学校和企业的资源,提升学校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效果,解决专业课程内容与生产实际相脱节的问题。高职院校与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寻求合适的校企合作方式,如企业的工程案例、工程造价数据库等企业资源优先提供给学校教学使用;高职院校订单式为不同类企业培养相应人才;学校科研教学团队做企业的技术顾问;安排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年轻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兼职锻炼,并由企业进行考核;聘请企业各方面的专家到学校进行授课,给学生进行讲座等,在不断磨合的基础上学校和企业不断探索校企产学研合作的运行机制,对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大胆改革与实践。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应积极寻求机会与建筑类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政府也应对与高职院校进行校企合作的企业予以政策支持,减免税收或给予一些鼓励性、优惠性政策,以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机制。

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资源相对欠缺,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探讨与太原市的其他开设工程造价专业的院校,比如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综合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进行资源共建共享,建立能满足社会需要的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课程体系。

4 课程体系设置中融入职业精神的培养

高职教育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是依据专业对应的就业岗位对相应专业人才的需求而设置的。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专业的就业人员都需要“软实力”和“硬实力”同步,“软实力”是指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精神,“硬实力”是指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技能,专业人员只有同时具备软实力和硬实力才能实现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所以,高职教育在专业培养的课程体系设置上就要坚持“职业精神养成与职业技能培养兼顾”的理念。目前各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上重职业技能的培养,欠职业精神培养的相应课程。高职院校各专业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应结合职业需求,设置特定的职业精神养成课程,让学生明确以后所从事职业所需的职业精神,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就对以后将要从事的职业所需的职业精神有所了解并进行修炼,使学生课堂上在主动学习职业技能的同时,深刻领悟该职业应具备的职业精神的重要意义。职业精神与职业生活相结合,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让学生在校提前感知和学习具有导向性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习惯,为学生毕业从事职业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6]。

工程造价专业的从业人员的职业精神对其正确发挥业务水平极其重要。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及中国工程咨询行业均对咨询工程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做了明确规定,如始终坚持职业尊严、地位和名声;不接受任何有害独立判断的酬谢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职业道德规定实则对从业人员正确行使其权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5 开设环境保护类课程,提高综合素质

近年来,雾霾成为人们生活挥之不去的阴影,而且呈愈演愈烈的态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这是大自然对人们不注意保护生态环境,考虑可持续发展不足的回应。作为培养社会未来建设者的高等院校,在相关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时应融入环境保护类课程,培养学生在以后所从事的岗位上有保护生态环境、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理念。

建筑业对环境影响巨大,在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需要关注学生的环保意识、专业能力方面的培养,专业课程体系中应开设相关环境保护类课程,让学生获得相关素质、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如专门开设四节一环保、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等相关专业技术、经济、管理课程内容,使学生具备绿色建筑的基础知识,能适应未来绿色建筑发展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求,或将一些新型绿色建筑材料、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设计构造、施工工艺、方法等渗透到工程造价专业的相关课程体系中,或通过专题讲座、认知实习、顶岗实习等形式将环境保护意识、绿色建筑等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通过各种形式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绿色生态价值观,继而推动全社会形成自觉的绿色消费观念。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能适应我国新态势下经济发展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要,该专业应能充分调研分析专业岗位群岗位能力,与该专业领域的专家、企业的一线人员共同研讨,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采用弹性学分制、融入职业精神的培养理念、考虑开设环境保护类课程。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设置还应能根据经济发展变化和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进行动态调整。

参考文献:

[1] 李克强.切实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EB/OL].http://www.china.com.cn,2016-12-05.

[2] 张晓燕.高职院校《插花艺术》教学研究与探索[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5(4).

[3] 孙怀湘,王金城.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问题的探讨[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4] 廖 娟.英国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研究与启示[A].顾祥林,赵宪忠.面向未来的土木工程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4.

[5] 吴 波,隋金玲.“校企联合、资源共享”的“工程训练”课程建设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13(5).

[6] 董 刚.将职业精神养成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N].中国教育报(第9版),2015-12-10.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校企工程造价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工程造价之旅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