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川市城建小学 杨 波
我国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明确提出了 “读整本书”的概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 “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读整本书”有其重大意义。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除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书面作业外,他们大多不喜欢阅读,感兴趣的是看电视、玩电脑,对整本书的阅读更是缺少动力。整本书的阅读在于一个整体,不同于一篇课文的教学,学生阅读了一本书,留下些什么印象,感受到什么,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就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浅谈己见。
在教学中,每当我们询问语文成绩好的学生是如何学习?他们会异口同声地告诉你,是课外阅读帮助了他们。通过课外阅读,他们接触到大量的书籍,在书的海洋中自由翱翔,获取营养,让他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丰富了自己的知识,视野得到扩展,从而在语文学习中提高成绩。
假如学生仅仅读了《三国演义》的某一章节,而没有读整本的《三国演义》,那么他就不会形成对该名著的整体观念,对该名著也不会有深入的了解,对该名著的作者也不会全面的了解,这样学生思考问题就会比较片面,不利于学生整体思维的形成。
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阅读兴趣比较单一:休闲性阅读 (主要是漫画)占据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部分时间,这些大多图文夸张搞怪,迎合了学生轻松散漫的心态。②阅读时间的比重减少:在电视、网络游戏等包围之下,加之家长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学生平时参与兴趣班的时间更多,在这些活动方式的冲击下,课外阅读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③阅读能力低:学生没有养成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导致学生品德弱化,人文精神失落。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因此,教师先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那么怎样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关注故事的情节。学生不爱课外阅读,从根本上说是对课外书缺少了解。小学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大都故事性强,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故事中的情节都很精彩、曲折,读起来感人,读进去容易使人产生共鸣。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有趣的课外阅读内容,娓娓道来,使学生对课外书的内容产生一种向往以及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关注书中的人物。古往今来,很多名人流传下来许多读书的故事。我们可以向学生讲述古今名人读书的相关故事,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在整本书阅读指导中,我以《追踪小绿人》为例,谈谈应如何引导学生来读整本的书。拿到一本书,映入眼帘的即封面,要从书名、作者、封面、插图四方面浏览。
读书名。从书名中的关键词可以了解书的相关内容或思想感情。《追踪小绿人》,初读书名中两个关键词:“追踪”“小绿人”。就可以知道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因为现实中没有小绿人。
知作者。了解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行文风格,了解书的写作背景,为理解作品作铺垫。这本书的作者是金波。看到这个名字,我们的头脑中一定会跳出我们曾学过的课文 《做一片美的叶子》。
看封面。封面中除了题目和作者,有这些简短的文字能让我们读出很多的信息。这些信息大多意在说明书的重要性,《追踪小绿人》的封面上端,有两行简短的文字,一行是“让经典润泽孩子的心”,一行是 “金波儿童文学精品系列”。从这里,我们能够一目了然地知道,这本书是经典,是精品儿童文学。了解了这些,再读书时,就明白该以精读的方式来接触它。
品插图。任何一本书上的插图,都是美编精心绘制的,不是信手涂鸦。插图,是这本书的灵魂、精髓,是书的眼睛。
开展 “献两本,读百本书”活动,充分利用图书借阅平台,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的兴趣。同时鼓励学生从学校图书室、阅览室 、“悦读吧”借阅,保障学生在小学阶段要完成的145万字的课外阅读需求。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随时翻阅。
利用家长会的机会,组织学生在家长会上作读书交流展示,让家长感受课外阅读对孩子成长的影响,邀请爱好阅读的学生家长介绍自己如何引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和经验,讲述孩子在阅读中成长的故事,用身边实实在在的人和事,打动广大家长,让他们自觉地为孩子创造阅读环境。
学段不同,年龄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也不同,其阅读的倾向,阅读的兴趣也有所不同。因此,我根据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差异性向学生推荐读物。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我就推荐看图文并茂、情节动人、浅显易懂、篇幅短小的童话、寓言故事;中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我就推荐一些儿童文学、科普读物、奇闻趣事;等到了高年级随着学生阅读速度加快、阅读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就开始推荐中长篇文章、人物传记、青少版的名著了。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从教材出发,抓住教材与课外读物间存在的联结点,向外辐射。记得学完课文《争吵》后,我根据课后资料向学生推荐《爱的教育》一书。学生被文章中一个个亲切自然的故事所吸引,阅读积极性高涨,连平时不爱读书的同学也被书中有趣的情节吸引,纷纷购买借阅。
“晨诵”即每天早晨用10分钟让学生分享读书心得;“午写”即每天下午用15分钟前进行摘抄书中金句或文段,力求做到练字与积累相结合的目的;“暮省”即每天放学前30分钟时间写暮省日记,把读书收获、读书心得或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切实做到读写结合。
每月组织一次小型读书汇报会,在读书汇报会上,学生可以进行静态分享:如展示自创绘本、读书心语等,还可以进行动态分享:如朗诵、讲故事、演讲、辩论、比较阅读等等。无论是哪种形式,都要努力让学生成为作者的知音。
每学期进行一次优秀读书笔记、读书记录卡评选活动,引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读书记录卡,其目的在于帮助记忆,提高读书效率;锻炼思考能力。
活动主题可以是:我读我诵——诗、词、美文朗诵;我读我讲——讲故事;我读我记——读书摘记、卡片展评;我读我感——读后感;我读我演——课本剧、童话剧等;其形式可以是:故事会、班会、演讲会、朗诵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