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互联网+”时代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网络作业设计

2018-07-11 12:21:16广州市岭南画派纪念中学刘婉娴
师道(教研) 2018年7期
关键词:古诗词互联网+素养

文/广州市岭南画派纪念中学 刘婉娴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落实更在于关注培养学生在过程中的体悟,作业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切入口。肖川博士也曾说:“作业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孩子的一个礼物。”“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作业设计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源以及更高效的信息化手段,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互联网+”的特征主要是创新驱动、连接一切、尊重人性。为此,本文结合 “互联网+”特征与学生语文素养的落实,从三个方面阐述网络作业设计的新思路及效果反思。

一、“互联网+”教育重视创新驱动,设计生活化的语言实践环境,促进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指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表征也是语言建构与运用。为此语言的建构离不开阅读。可以说,阅读是语文的根,选修教材里的每一篇文章,均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优秀范本。鼓励学生与自己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把点滴感受记录下来并与人交流分享,能把已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有机联系,能将自己获得的语言材料整合为有结构的系统。此外,叶圣陶先生说过:“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的能力。”所以,设计生活化语言实践环境,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最重要一环。

随着微博的盛行,微作文也应运而生。微作文是200字左右的小短文,主要针对性训练学生专项能力,也消除学生对于作文的畏难情绪,更利于学生写出真情实感,顺利完成交际活动。

粤教版教材选修4《中国现代散文选读》属于选修课程 “诗歌与散文”系列中的一个模块,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鉴赏、评价散文。教材中有 “珍藏记忆”“品读生命”“陶冶格调”“守望精神”“吟咏文化”五个单元,《碗花糕》属于第一单元,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该文后,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赏析生活细节和特定的情景来理解记忆、珍惜记忆,学会借物感怀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于社会、人生的哲理化认识,阐明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

网络作业设计1: “微作文”。我放弃了以往写读后感的方式,课后布置完成一篇微作文,要求:寻找一处景色或一个物品,借此来回忆往事,并要求学生通过QQ发送给我,我能进行及时反馈,有利于学生作进一步的修改。

网络作业设计2: “微视频”。 《常用文体写作》中第四单元为访谈,这种文体对于高中生来说既熟悉有陌生。通过课堂学习,学生了解到访谈文本特点。如果仅仅完成访谈文本阅读来巩固知识点,我觉得会比较枯燥乏味。为此我想到同学们平日非常喜欢看微视频,我设计了一个作业:围绕一个或两个经历过高三学习经验的亲戚朋友进行一个访谈,利用手机进行视频拍摄,时间五分钟左右。

二、“互联网+”教育利于连接一切,设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写作空间,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创新

互联网拓展了学生时空界限,不再受时间、空间、专业等外在条件的限制,能自由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阅读更多的资源,形成了一种无处不在的学习行为。针对这一变化,我拓展了学生的写作空间,从课本内引申到社会百态,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部分评论文章,一方面是在写作中促进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另一方面是拓宽学生的思维与创新。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创建微信公众号积攒了大量学生 “粉丝”,顺势而行,我利用微信公众号设计了相关的作业。作业更加注重相片与文字的结合,顺应学生在互联网时代阅读的需求。

网络作业设计3: “微评论”。巧妙结合粤教版选修9《常用文体写作》中第二单元为时评单元,我结合社会热点,通过发布热点图片和主要内容概括,引导学生撰写微时评写作。简短的新闻内容介绍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新闻事件,新闻图片吸引了学生阅读兴趣,鼓励学生从网络中更详细了解新闻事件方方面面,从而在事件中形成自己的看法,突破了以往 “巧妇难为无米炊”的境地,这也成为了学生时评写作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三、“互联网+”教育强调尊重人性,设计分布式学习,促进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

相对于面对面的教育,“尊重人性是互联网最本质的文化”,分布式学习完全可以满足学生对学习适应性和灵活性的要求,是最符合教育本质特征的一种学习方式。提及古诗词学习,学生总是愁眉苦脸。因为古诗词教学离不开诗词鉴赏,学生畏难情绪比较重,难以形成学习兴趣。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古诗词学习的内容,并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学习。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在频繁与古诗词接触的过程中进行学习,从而逐渐掌握古诗词的鉴赏方法。此时,我根据学生喜欢发布微信朋友圈的特点,设计了相关的作业,深受学生的喜欢。

网络作业设计4: “微诗作”。在诗意盎然的春天来临之际,我让学生用手机拍摄身边的春景,选用一首古诗词来批注。为了鼓励学生间的交流,要求学生把照片和诗词编写后发送到朋友圈中,这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四、“互联网+”时代下网络作业设计效果与反思

作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普通中学,学生一提及作业,学生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这种”恐惧“使他们对作业有一种厌恶,总是东抄西抄,拖拖拉拉。此时,老师需要苦口婆心教育,三催四请让学生交齐作业,在批改过程中发现众多 “雷同”现象,掩盖了学生的不足之处。长期以往,学生与老师都处于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网络作业是对作业的内容、作业缴交方式、作业的反馈形式稍作改动,效果是明显的。

1.精心设计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业,鼓励学生密切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做到我手写我心,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作业的质量。

2.网络作业结合了学生的兴趣点,与时俱进的缴交方式利于减低学生作业负担,利于老师做好作业监控,利于老师及时反馈评改结果,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构理解,激活潜能。

3.“互联网+”时代,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交往空间是一个充满自由、民主和活力的虚拟空间,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学习,思想也是多元和发散,进行的是独立判断与选择,通过与老师、与学生的沟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4.网络建立在手机QQ和微信上,有利于学生与老师之间建立起一个除课堂外的互相了解、互相交流的固定舞台,增进了师生的情谊!

网络作业,是语文课堂教学后的重要补充,也是互联网时代下产生的必然!如何根据学生的需求,设计出个性化的作业,促进学生高效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将是今后网络作业设计中必须反思的问题。

猜你喜欢
古诗词互联网+素养
踏青古诗词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8 07:01:14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公民与法治(2016年3期)2016-05-17 0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