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以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8-04-03 02:17曹培霞陈建群关佳音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学分学院大学生

曹培霞, 刘 麟, 陈建群, 关佳音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河北 石家庄 050021)

目前,国家大力支持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辅助高校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推动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双创”战略的协同发展。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坚持“全面覆盖、分层培养、统筹推进、强化实践”的原则,积极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取得了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教育成果,走出了一条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发展之路。

一、国务院办公厅和教育部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的要求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部署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1]。要求到2020年,逐步建立健全集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

2015年10月,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2],提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养成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并将此作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举办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支持举办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总体情况分析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始于二十世纪末。1998年5月,清华大学成功举办首届清华创业计划大赛,首次将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引入校园。2002年,我国正式启动高校创业教育,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开展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3]。

2017年6月,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发布了《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蓝皮书(2016)》和《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学情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近八成高校出台了多项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政策和文件,超过70%的高校进行了相关的教学改革”[4]。

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系列问题,部分高校将创新创业看作是培养少部分具有创业意愿和创业理念的学生,忽视了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5]。多数高校未形成完整体系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无法与现有专业课程进行紧密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需要进一步强化。目前,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仍处于缺位状态,高校学生和教师创新创业积极性仍有待激活[6]。近一半的高校师生认为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缺失,部分高校中的部分教师排斥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仍倾向于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也因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激励,影响了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

三、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与成效

学院于2012年开始进行“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建设,2016年融入创业元素,升级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多年来,学院坚持“全面覆盖、分层培养、统筹推进、强化实践”的工作理念,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积极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走出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发展之路。

(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顶层设计

1.将创新创业教育列入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

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员参与,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一是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创新创业基础必修课和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公共选修课,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建设紧密结合,逐步建成与专业结合、依次递进、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二是设置创新创业教育学分。建立创新创业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三是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持续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拓宽项目范围和学生覆盖面,优化项目内容,促进项目落地转化。四是建设具有学院专业特色的优质创新创业园,为学生创新开发、创业孵化、成果展示提供平台。五是组织开展创新创业竞赛,支持学生参加校内外相关竞赛。鼓励学生成立创新创业社团组织,加大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经费的支持力度。

2.建立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学院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主管相关工作的副院长任副组长,教务处、学生处、人事处、科技处、财务处和各教学系部领导为成员的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教务处牵头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实施工作,学生处负责学生创业指导服务、创业实体的培育扶持、创业优惠政策的制定落实等工作,科技处负责创新创业科研成果、技术专利的管理及推广工作,财务处负责创新创业教育专项经费的落实管理工作,人事处负责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养管理工作,教学系部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实施和管理等工作。

3.制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2016年5月,学院制定《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和专门人才培养、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完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等任务,以及健全体制机制、强化监督考核、加强宣传引导等保障措施,并将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责任部门。

(二)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1.构建与专业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2016年3月,学院策划并出台了《制(修)订2016级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自2016级起,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融入整个人才培养体系。根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细化创新创业素质能力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融入课程教学。每个专业设置创新创业课程计5学分,其中,“创新创业基础”32学时计2学分,其他课程计3学分,要求通过选修创新创业类课程、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取得。并在每个专业中指定不同学期至少三门专业课程做为融入创新创业试点课程,构建了与专业深度融合、依次递进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2016级,学院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课程数量达到120门。

2.将创新思维和创业理念融入课堂教学

为了全面推进创业思维和创业教育融入课堂教学,2017年上半年学院全面修订了课程标准,出台了《制(修)订课程标准的意见》,明确要求课程建设团队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基层岗位职责与工作要求,确定课程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素养、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培养融入教学内容,注重学生创新能力、操作技能的培养。

(三)顺应“互联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

2015年起,学院面向全院开设22学时《大学生创业基础》公共选修课程,共有535名2015级学生参与学习。2017年,学院引入超星尔雅创新创业在线课程,“创新创业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针对线下教学,引导教师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教师将学术前沿、最新研究成果和创新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灵感。针对线上教学,探索运用大数据技术,掌握不同学生学习需求和规律,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2016-2017年度第二学期,学院共有47个班级1779人参与学习,课程考试总体通过率为98.14%,总体优秀率为77.63%,均超过超星尔雅课程平台全国高校平均水平。

2.全面实施过程性考核

为加强教学过程控制,促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学院制订并出台了《课程过程考核实施办法》,设计了过程性考核模版。要求所有课程实施过程考核,制定科学的过程考核方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全面考察,将考勤、作业(含综合性)、测验、课堂专题讨论、团队作业、教学实践活动等作为考核项目计入课程考核成绩,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强化课堂教学的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过程考核形成平时成绩,其占总成绩的比例达到40%~60%,集中实践课程可达80%;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模式,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1.建设优质大学生创新创业园

2015年起,学院规划专用场地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占地350平方米,用于集中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2016年,学院投资23万元对教学环境及教学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建成了集实践研究、成果展示、路演交流等功能的创新创业综合性实践场所,为学生创新开发、创业孵化、成果展示提供平台。创新创业园面向全校公开征集优秀项目,截至2018年4月,累计有24个项目团队入驻。

2.创新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

学院自2012年起推行“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2016年融入创业元素,升级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制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管理办法”,通过项目制、导师制以及经费支持等管理与保障措施,助力学生将灵感创意转化为实践成果。截至2017年底,累计立项180项,参与学生900余人次。形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培育——选拔立项——培育竞赛项目——优秀成熟项目入园依次递进的创新创业实践培育体系。

3.支持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

学院从2015年开始组织开展“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互联网+”快递创新创业大赛,同时支持鼓励学生参加高水平竞赛。2017年在学院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将竞赛项目要求与《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内容结合,鼓励学生以课程设计中的创业方案为基础参加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该届大赛有2409名学生参加,申报项目463项,分别为2016年的12倍和17倍,申报项目数量位列全省第14位、高职高专院校第2位,项目数量和质量均有显著提高,推荐的23个项目均获得河北省三等奖。

4.成立学生创新创业协会

学院成立“实践创业协会”和“业务实践社”两个创新创业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和课余科技活动,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扩展学生视野,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引导学生积累社会实践经验。

(五)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制度

1.制订大学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管理办法

学院出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建立起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将学生参加校内外技能竞赛、完成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如,获取1项职业资格证书计1学分,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篇计3学分,在《石邮教学》《石邮校报》等校内刊物发表与专业相关文章1篇计2学分,取得专利授权证书计3学分等。

2.完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

学院出台相关制度,支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将创业学生修业年限放宽一~二年,允许其保留学籍休学进行自主创业。对在创新创业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在评奖评优活动中予以加分。

(六)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1.培育创新创业师资团队

2012年起,学院每年组织教师参加北京邮电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参观创新创业成果展,截至2018年4月,累计组织参加69人次。从2015年起,学院选拔教师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教育专题培训,截至2018年4月,组织教师参加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共计37人次。通过培训和参观学习,学院培育了20余名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

2.建立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

2016年4月,学院出台了《加强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管理规定》,提出教师应具备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研究的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外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或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方面的能力,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实践、承担科研项目和支撑研究任务等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途径。同时,学院还制定了配套的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经过几年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学院以与专业结合的创新创业课程为理论基础,以创新创业竞赛为驱动,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为实践载体,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为孵化平台,形成了“专业融合、竞赛驱动、项目培育、重点孵化”相结合的系统化创新创业教育培育体系,2017年被教育厅评为河北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猜你喜欢
学分学院大学生
初等教育学院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学分美食
大学生之歌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