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镜与椎板间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疗效对比

2018-04-03 06:12庄怀铭陈基宇
关键词:椎间隙椎板椎间

庄怀铭,陈基宇,黄 青

后路椎板间开窗椎间盘切除术(fenestration discectomy,FD)属于传统椎间盘切除手术中的微创术式,具有切口小、创伤轻微、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目前已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标准术式[1-3]。近年来随着脊柱内窥镜技术的发展,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TED)被广泛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具有术式微创、对脊柱稳定性破坏小等优点[4-6]。本研究对TED和FD两种术式的短期疗效进行前瞻性对比分析,旨在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术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①单侧腰腿痛症状与MRI、CT影像学表现相符,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②正规保守治疗至少3个月症状未缓解,或保守治疗期间症状进行性加重;③无法忍受疼痛,要求手术治疗。排除标准:①双侧神经根压迫症状;②伴有明显钙化、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腰椎侧弯等不适于行微创治疗的合并症;③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④伴有心脏、肝、肾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⑤伴有精神障碍。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均知情同意。

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69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FD组33例,男22例,女11例;TED组36例,男19例,女17例。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病变节段、椎间盘突出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

1.2 手术方法

1.2.1 TED组 采用全套侧路椎间孔镜系统(Joimax公司,德国)。局部麻醉,患者取俯卧位,C型臂X线机定位,常规消毒铺巾,于棘突旁开10~14 cm处穿刺,与躯体矢状面呈10°~25°插入导针,直至关节突及关节囊,透视确认位置理想。通过穿刺针置入导丝,术中根据椎间孔的形态和大小,以专用磨钻去除上关节突部分骨质,行椎间孔成形,放置7.5 mm工作套管,持续生理盐水冲洗以保证术野清晰,依次探查椎管、神经根和黄韧带,用髓核钳摘除突出的髓核组织,双极射频消融成形纤维环,再次确认神经根彻底松解。工作通道内注射5 mg地塞米松,射频消融止血,不需引流、缝合,以胶布封闭切口。

1.2.2 FD组 采用硬膜外麻醉,取腰椎后正中偏向患侧纵切口(长约4 cm),沿棘突拨开椎旁肌,特制窄拉钩牵开,显露椎板和椎间隙。椎板间小开窗,咬除黄韧带,牵开并保护神经根,避开或电凝椎管内静脉丛,切除突出的髓核。检查神经根完全松解,止血后留置胶片引流,关闭切口。

1.3 疗效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和住院时间,评估两组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评分的变化[7-8]。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手术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获随访6~2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8±12.5)个月。如表2所示,两组末次随访时JOA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术后JOA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TED组优于FD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出现椎间隙感染、硬膜囊撕裂、神经根和马尾损伤并发症。典型病例见图1,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指标比较(±s)

注:FD:椎板间开窗椎间盘切除术;TED: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JOA:日本骨科学会;VAS:视觉模拟量表

JOA评分/分VAS评分/分组别 例数 切口长度/mm 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d FD组TED组t值P值33 36 32.0±7.6 8.0±1.5 18.570 0.000 50.9±15.8 44.0±11.4 2.064 0.043 8.2±1.9 5.7±1.4 6.175 0.000术前15.1±1.2 15.3±1.2 1.064 0.263术后27.3±6.5 28.2±1.9 0.965 0.364 t值63.710 64.942 P值0.000 0.000术前8.6±0.7 8.7±0.7 1.016 0.306术后1.8±0.3 1.7±0.4 1.485 0.122 t值58.413 82.737 P值0.000 0.000

3 讨论

3.1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现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传统手术方法主要包括全椎板切除、半椎板切除和FD。前两种术式破坏了后柱稳定性,患者住院时间长、术后恢复慢,FD手术创伤相对轻微,临床效果确切,目前已成为开放手术的经典术式[1]。但由于椎板间开窗需要一定范围的手术显露,对椎旁肌的广泛剥离将直接引起机械性损伤和去神经化肌肉变性、萎缩,因此FD术后腰背痛发生率并不低[9];亦有临床长期随访报告显示,FD术后仍存在椎间不稳现象,提示开窗操作对脊柱稳定性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10]。

诸多临床研究结果证实,TED手术效果良好,并发症轻微,可用于处理各种程度的髓核脱垂,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微创技术之一[11-13]。此外,该术式有效避免了对脊柱后柱稳定结构及肌肉软组织的破坏,同时减轻了FD术后硬膜外瘢痕引起的硬膜及神经根粘连等不适症状[14],被认为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术式[15]。

3.2 FD与TED手术疗效对比分析

图1 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手术前后影像学图片(男,25岁)1A~1B术前MRI示L5/S1椎间盘旁中央型突出 1C~1F术前X线片示腰椎生理曲度正常,无腰椎不稳、滑脱 1G~1H术后7个月MRI示突出的椎间盘组织被完整切除,无复发

图2 后路椎板间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手术前后影像学图片(男,40岁)2A~2B术前MRI示L4/5椎间盘突出 2C~2F术前X线片示腰椎生理曲度正常,无腰椎不稳、滑脱 2G~2H 术后2年MRI示突出的椎间盘组织被完整切除,无复发 2I~2J术后2年X线片示腰椎间盘高度正常,腰椎无不稳、滑脱

与FD相比,TED在7 mm左右工作通道完成减压,对肌肉和骨结构破坏更小,尤其适用于目前趋于年轻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而TED术中使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也更有利于清除局部炎性因子[16]。Tacconi等[11]的研究结果表明,TED与常规开放手术的临床效果相似,前者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刘宝平等[17]对FD、TED两种术式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进行回顾性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均能获得满意疗效,其中TED可明显降低椎间隙狭窄和远期继发残存腰腿痛发生率,同时延缓或降低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是更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本研究对FD、TE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前瞻性疗效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两组术后JOA评分和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说明两种术式均能显著缓解神经压迫症状,手术效果确切;但TED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均少于FD组,提示TED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

TED围手术期并发症主要包括脑脊液漏、神经根损伤、椎间隙感染等,发生率低于2%,椎间盘复发率在0.8%~6%之间[4,18]。本研究中两组病例均无椎间隙感染、硬膜囊撕裂、神经根和马尾损伤并发症发生。术前严格器械清洗与消毒、提高穿刺成功率,术中切忌粗暴操作,严格控制髓核钳进入深度,对巨大椎间盘突出避免未经松解置入工作通道等,均可有效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3.3 TED手术体会

①手术入路选择:术前需根据髓核脱垂的椎间隙、脱垂程度、椎板间隙宽度认真分析,合理选择手术入路。对于L4/5及以上髓核脱垂位于zone2、zone3者,选择经椎间孔入路;L5/S1向上或下游离脱垂、L4/5及以上高度向上、下游离(zone1、zone4)者,建议采用经椎板间入路。②髓核残留问题:术中找到游离髓核时不要急于钳夹,建议先对其周围进行分离松解,以防止夹断游离髓核近端而导致远端残留难以取出;脱出髓核取出后还应仔细探查,避免遗漏残留髓核;对于年龄较大、髓核成熟度高的患者,椎间隙内的髓核也应适当清理,做好髓核成形,防止短期内再次脱出。

综上所述,与FD比较,TE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短期疗效满意,创伤更小,手术时间更短,术后恢复更快,但具体选择何种手术方法,还应取决于医生的倾向及熟练程度。

猜你喜欢
椎间隙椎板椎间
椎板间隙入路PTED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其术后疼痛的影响
非特异性椎间隙感染细菌学特征的研究进展
基于振动信号融合的手术机器人椎板磨削剩余厚度识别
超声与传统体表标记定位孕产妇L3~4椎间隙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椎板螺钉在胸椎内固定中的临床应用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
腰间盘突出运用椎弓根螺钉与椎间融合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为什么人老了就矮了
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椎间隙渗漏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