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杰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结教育改革经验、结合社会发展规律,我党提出新常态下建设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多元生态平衡体系的总论题.在新常态下,我国普通高校探求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之改革,正处于教育事业转型发展的起步阶段.以实践启迪智慧,以区域发展为导向教化青年,立足当下、志存高远;培养综合创新型人才.以前沿引领创新,以社会需求为导引教育青年,学以致用、学用相长,培养创业应用型人才.该理念是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文化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家顶层意志,针对当下国际、国内时代发展格局,结合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社会文化转变的整体走向,关切中长期教育改革目标等问题,综合考量后,提出的最新指导思想.[1]目前这一领域的论题,正成为全国各大高校教育研究系统重点探究的问题.教育学者王成端教授曾就此提出了“建构‘三心、四能、五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树立 ‘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环境育人、社会合作’的办学思路方向”.[2]籍此,笔者从我国深入改革教育机制,从教育事业与人才培养、社会需求、时代发展的多维层面出发,探综其供给侧改革、结构性调整的新思路、新举措,探微新常态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前景;从地方高校教育教学的具体操作、实践教学的第一线之切实经历、切身感喟出发,探拾此中机理、探赜可行办法.
在教学实践环节中,通过与学生深入地沟通、交流,笔者发现大部分地方高校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于学习、生活、成长与人生规划中,普遍浮现或存在迷惘、忧虑、彷徨乃至沉沦的状况.多数青年,经历十年寒窗苦读、孤灯夜战,跨过高考、升入大学,实现了被家长、亲朋、师长等外在因素架构、社会集体无意识钩织的“人生目标”.如是,离开儿时牵绊又庇护、熟悉又生腻的故地,来到陌生城市开启自由恣意、自在畅快的大学生活.经历大一初期的兴奋与激情,半年后新鲜感退却,由于目标缺失、方向不明,又无人提携、缺乏管教,一些青年顿时落入虚妄与迷茫的泥淖.
在同笔者所在学校任课教师、辅导员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我校大部分的学生来自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其中部分学生自幼家长在外打工,在孤独中对过留守的儿时岁月.父母在成长中的角色缺失,平日疏于交流,更难有深切的心理沟通;于是,寡有的管教、少见的教导则甚难达于孩子的心灵深处.由是,在考入大学进入校园这个“小生境”的社会后,压抑已久的潜意识开始抑郁出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有:其一,毕业之后能否找到一个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其二,家庭贫困者是否能够通过学校平台获得一份与自己专业有关的实习工作,实现勤工俭学;其三,入学期间,专业建设中获得哪些成就等.在与大二、大三和大四的学生在交流中也了解到:第一,现学专业与自己对专业构想并不相符;其二,在学习过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脱离社会实践;其三,所学课程内容落后时代发展;其四,强烈建议青年教师多参加一些学术会议,掌握最新的专业动态等.有专家指出,人的一生每一个时期都有自己的特点,其中青年时期是思维最为敏捷,认知最为敏感.因此,大学生能够发现所学专业与课堂上的不足是常态下普通高校存在的普遍问题.这对教师对课堂改进提高课堂效率有着极其重要作用.
由是,将任课老师在增强专业技能教学的同时,深入大学生中间,了解其心理动向,将心理疏导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两者并举相辅相成.如是即可实现“传道授业解惑”之目的,亦可达到“引人乐观向上”之所归.如是方可实现,培养优秀创新应用人才、合格创业实践人才之“双创育人”目标.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课堂的改进应从教师做起.王成端书记在2015年青年教师培训总结中指出青年教师在课堂上应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环境育人、社会合作”的办学思路,培养“三心四能五复合”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2]
首先,要有“三心”,高度的责任心.青年教师不仅要从导师那里学到专业知识,更要学习他们对专业,对学生的认真负责的态度.将个人所长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结合起来.同时保持一颗进取心.活到老,学到老,高校工作并不是人生的终点,相反正是人生的起点.要知道,在我们的身前有资深的教授引导我们前进,在身边有更多同龄教师在不断学习,不断前进.正如俗语说的好“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更要有一颗“好奇心”,要知道世界上大多数的发明是由“好奇”开始的,这也时青年教师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而最应该具有的,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用于实践.
其次,持续提高“四能”.身为教师,掌握基础知识虽能够达到教学目的.但须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横向理论的发展是纵向实践的基础,纵向实践又为横向发展提供了深度.系统思考、统筹谋划应是课堂教师为应用实践的横向准备.在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在创新的基础上,积极实践,深入勿实,汲取营养,展开课堂中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在此,拓展横向理论的宽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止步于课本理论而与实践相脱节无异于赵括谈兵.
再次,积淀“五复合”品格.学习的活力在于其能动性,知识的积累和储备应随时间的推进而创新.举例来讲,在教学备课中,影视作为第七门艺术,它吸收了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和舞蹈艺术的专长,如不能掌握建筑的空间感,就不能完美的创造影视空间.如不能掌握音乐的节奏就不能很好的掌控影视音乐的节奏.管一窥豹,社会和国家需要的是多元化的人才.在学科分类中是以专业性为主,课程设置当以专业为目的,但其涉及的其他知识可能为文理交叉、跨学科甚至跨专业的.就像在影视剧作中,我们可以应用到拓扑学,但是我们又没有将这一理论纳入课程设置的范围,难道我们就不应该掌握与学习的么.依此,我们要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提升自身的适应性,既要有专业能力同时要有职业操守.
如是,在有限的专业领域,实现无限的综合成长;在仅有的学科范畴,达成高效的素质培养.于是,不断提升的教师修养,将有效促进教学活动的深化;继而,推动双创育人的教育教学得到更加深入、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曾指出,即使最新的理论写进教科书的那一时刻已经过时.学术在进步,理论在创新,教师重要责任是教学,与时俱进是现代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活到老,学到老也将是教师的责任和追求,通过参加专业学术会议,阅读专业期刊杂志,获得电子信息专业知识是教师能够做到的.
为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信息收集能力.在教学过程做过一个实验,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授课方式.在教授了同样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对案例进行讲解,甲班采用教师讲授案例,学生以听讲为主;教师对乙班分小组布置任务,最后以课堂汇报的方式进行.结果表明,甲班的课程进行较快,学生掌握的知识有限,课堂氛围较沉闷,掌握的知识仅为六分.乙班虽然课程进度较慢,学生利用网络学习,查找资料,课堂活跃,完成学生积极发言,不仅掌握了课堂知识,同时拓展了课堂内容,最后的效果超出了教师授课的掌控范围,同时还会引发学生对课堂问题的深入思考以及衍生出专业各种问题.学生表示得到较大的满足,而对之后的学习中,课堂的学习氛围较好,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因此,较为成功的课堂实践应为师生共同学习为主.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极具创造力与想象力,专业并没有局限学生的能力.在与学生课下交流中了解到学生未来的工作方向和理想并不一定是本专业,与所学专业相比,他们的爱好可能无法实现,导致上课倦怠,前途迷茫.具体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或囿于,有想法,没团队;或囿于,有团队,无资金;或囿于,有成果,无市场;或囿于,有市场,无人做.在课堂上与学生讨论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瓶颈与困惑,究竟怎样才能将知识的充分利用,发明创造得以实践,投入市场得以创收,获得经验完善知识.这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或者组织.
据研究发现在美国等欧洲国家以及在中国广州等地,创客空间广泛的得以应用.如将其应用到以学校为平台,以地方为后盾,以学生为主导,以市场为指向,不难设想这将是一个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平台,也将学校与地方紧密的结合起来.由是,全从实践教学角度出发,探寻适应新常态的育人理念、教育思路;探索将见习、实习、研习、自主学习、专项研讨、主题研究、分解实验、模拟试验等融会贯通的教学模式.面深化实践教学,将有效地推动双创育人理念的实现.
实验证明大部分人存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匈牙利学者波兰尼(Polanyi)认为,“个人的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可以在通过语言在组织内和组织之间传递知识,这些知识往往在书本、研究报告、计算机系统;隐性知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学习阴性知识唯一方法就是不断练习和感悟.”[3]因此,我们能够通过学校不同专业的分科培养不同专业的人才,这对解决专业性及地方性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一个可靠的人力资源后盾为保障.同时,也为空间平台提供专业知识解决专业为题提供技术支持.
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Nonaka)认为,“隐性知识是知识创造的起点,个人隐性知识是向组织显性知识转化是知识创造的关键.”[4]仅限于专业人才能够解决的问题上并不能够算作真正意义的创新,只能将隐性知识得以挖掘出来才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夯实创新的发展.学者林祥认为,“隐性知识包括经验、诀窍、灵感、思维方式、组织语言、协调、心智模式、组织视野、核心价值观”.[5]
经调研发现,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或者非本专业的学生提出了很多的想法和构思,虽欠缺理论支撑,却能为专业提供思想火花.有的学生甚至能够提供出一套很系统的技艺手法,甚至是数学算法,但由于专业等条件限制,无法得以证实实施.如果能够建立这样的平台,学生能够将他的想法与构思传达到平台中,得到专业性的指导和共同研究,那将是一项很好的学习、研究方式,甚至可以通过成熟的平台将这一理论应用的企业之中.当然,在理论实践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的知识产权及利益纷争则要通过有效的法律法规章程规定约束才好.在成熟的创客空间中可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但在以高校为主导的平台中则可以分为初级、中级以及高级的不同等级程度来实现.初级探讨者以兴趣为出发点,分享观点理念.中级者可以形成项目书,向平台中的企业和政府发出友好邀请.高级身份者则形成团队,以实验室为支撑,实验、分析大数据,将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同时也可以形成热点,向更高点出发.
由是,建立知识共享体系,在同享知识平台的交流、交互、交往中全面促进综合应用型人才的成长,锻炼团队协作,培育出宽口径、复合型、高素质双创人才.
在“双创育人全平台”建构的过程中需要多方的支援与支撑,不仅需要学校知识力量的积淀,更需要社会力量的扶持.因此,有效的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则是平台成功的关键.在平台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会将自己家乡的成功经验以及整合之后的想法提供到平台中,通过平台的探讨形成思维,不同思维交接形成意识风暴.面对这样的局面,平台所需要的是具有“实践”精神的人来引导这场风暴的走向以及实施的可行性,这是缺少经验的大学生所欠缺的.同时,地方及企业科充分的利用这些思想,服务地方、企业.地方、企业可以在平台中挖掘人才,资金、实验室等方式来培养自己所需要的人才,这样人才培养与地方建设双向对接实现共赢.
在分析平台建设的可行性中,怎样将人才吸纳到平台中则是重要的问题,以上两则让学生以及社会人士看到未来的出路以及前景,产生参与动力.将平台吸纳人才的门槛放低,则是为了更好的吸纳人员.在这个平台上无论是学生、教师、乡间艺人、传统手工艺者、政府工作人员、企业工作者均可以参加.其目标是实现共赢.这是一个很自由的平台,可以以个人身份参加实现DIY,形成兴趣型分类,也可以以团队方式实现创业型平台.
平台的发展和建设可以细分很多种类.从近期来看,在平台上为了实现校地企业的先期成效,可将地方特色农副产品投放到平台上.其目的是一方面可以将地方农产品以商品的形式销售出去,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平台;另一方面将该品种端到一定科技高度,分析其成分,如对人体损益成分等.通过相关的检测显示其样本优劣,进而用科学手段将其改良,最终做到精品投放市场,这将成为地方特色.通过这种方式做到走出去与引进来.同时,将地方特色文化发扬光大,在深入调研过程中发现民间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如安仁板凳龙,土家余门拳、王幺贡爷系列故事等等,这些地方文化共同构成了巴蜀文化.但在课堂中,却发现四川本地的学生对此知之甚少,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如在平台上拓展文化板块,以地方为基模,将该地区较为出名的地方文化统一整理,任何一个登上平台的人都可以看到地方特色文化,文化已经成为产业,如不能将文化成为一种产业则是地方文化的悲哀.地方特色文化面临着传承人年龄偏大,人数剧减,失传的危机.怎么拯救则成为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期将地方文化特色整理,统一管理培训,加上巴蜀地区奇异地貌,这将是旅游胜地.不禁要问的是,为什么来此地旅游,旅游项目的关键是什么?专家指出是参与性.人们去一地方旅游在于“参与”“经历”地方文化、地貌特色.在各地旅游文化趋同的时代,将地方特色纳入其中,则是了不起的成就.如何让别人知道,如何将地方文化宣传出去,如何更好的打造地方文化,不仅需要当地人赋予情感的寄托,更重要的是策划人的奇思构想.这些在平台上完全能够实现.因为我们对我们的国家和土地是如此的热爱.在当今时代地球村的存在已经大大的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科技的发展已经能够让一切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我们所不能做的仅在于想不到而已.
以学校为主体,融入校地企三方资源,建立和完善“双创育人全平台”;以地方需求、社会格局、时代发展为导向,以企事业诉求为指引,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所归;在“双创育人全平台”机制下,实现实践化人、社会育人.借此,达成培养创新应用人型、创业实践型人才之“双创育人”的目标.
如是,新常态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迎来新机遇.大学生创新创业不仅响应时代号召,更是为大学生未来发展做铺垫,更好的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就业形势日夕月变,风云涌动,大学是学生踏入社会前的最后阶段,在大学期间做好应对社会工作的技能,对大学生更好的投入工作,应对社会的需求,找准自己的定位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2017-12-10].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ht m.
[2]王成端.以办学的新思路推动学校的新发展:四川文理学院“四圆同心”办学思路的思考与探索[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6(3):7.
[3]Polanyi M.Personal Knowled ge The Tacit Di mension[M].Lon Don:Routledge&Kegan.Paul,1966.
[4]Nonaka,Takanchi.The Knowled ge-Creating Co mpany:How Jpanese Co mpanies Create the Pyna mics of Innovation[M].Oxf or d University Press.1995:28.
[5]林 祥.企业核心战略与策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