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东翠
当前,媒体上不时披露出大学生自杀和杀人的悲剧事件,而有关大学生不良道德表现的新闻则更多,这不禁引发人们关注:为什么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这么多问题?我们的高校到底在怎样培养大学生?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个人素质低下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联?
总体而言,当前的大学生意志脆弱、思想单纯,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了解很少,他们选择自杀和杀人时,根本不考虑后果,也不考虑父母和亲人的感受.大学生考虑问题简单,这证明他们更需要社会和家人的关爱,当他们得不到关爱或者说自认为缺少关爱时,他们就会对社会反感和绝望.父母和学校培养他们十几年,在即将走入社会之际,选择自杀或杀人,实属社会的一大悲剧.究其原因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人文关怀的缺失.本文选择高校大学生自杀和杀人事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悲剧事件的研究和分析,梳理出其症结在于高校思政教育普遍缺乏必要的人文关怀,缺少对大学生的关爱和尊重.故此我们必须大力改进高校思政教育的落后局面,多对大学生付出关爱和尊重,使他们尽量释放出压抑的情感,也使他们充分感受到社会的温馨和抚慰,从而最大幅度减少悲剧事件的发生.
大学生自杀和杀人事件的原因多种多样,对于高校而言,思政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关怀不足是不可回避的一大诱因.总而言之,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是引发大学生悲剧事件的主要原因,而高校思政教育人文关怀不足最终错失了挽回一系列悲剧的良机.
在当今中国飞速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社会转型、家庭环境和生活环境变迁带给国人个人命运以深刻的影响,社会阶层分化的加剧与社会隔离、社会感应和社会文化的综合作用,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非常突出地拥有时代特色,而当今高校普遍存在的泛科研化倾向不仅左右着教师们的工作,也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们.
1.1.1社会转型方面
我们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经济社会近三十多年的长足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喜好求新求异,对新生事物接收快,能力强,倘若教育者对其不加以正确引导,就容易被错谬观念误导,以致当他们的社会理想因受限无法实现时,就极易产生不满情绪,甚至走向极端道路.
1.1.2社会隔离方面
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存在,导致许多大学生从小学读到大学都局限在校园生活中,很少与社会接触.这种封闭的成长环境对于他们踏入纷繁复杂的社会极为不利.举目盲然、无所适从是许多大学毕业生们的共同感受,以致他们无论是谈恋爱还是找工作,都容易迷失正确方向,这也加剧了他们融入社会并与社会接轨的难度.他们在初期职场奋斗中也容易失败,并刺激他们选择不良极端方式,以图求得摆脱失败阴影.
1.1.3家庭教育方面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成长和成熟.由于中国大陆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往往是长辈以孩子为家庭中心,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溺爱孩子是许多父母和祖父母的共同家教方式,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一旦进入大学以后,失去了原有受宠爱的氛围,他们就很容易与周围的师生产生疏离和隔阂,进而养成孤独、高傲、任性的性格,正常的人际交往出现障碍,常与人产生矛盾冲突.
当代大学生无论自杀或是杀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无论是哪方面原因引发的悲剧事件,终归是心理因素使然.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有着和一般人一样的叛逆和茫然,这种叛逆和茫然都是自杀的直接或间接原因.
1.2.1高校思政教育层面的影响
当前的高校思政教育是老师自顾自地授课,学生们一般都心不在焉,厌烦老师的讲课是普遍现象,真正听进去的人极少.况且身处青春期的大学生常常以自我为重,从内心深处不愿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一旦某些行为和想法不如人或有别于人时,就会产生不满情绪乃至悲观情绪.
1.2.2大学生情感生活的影响
大学生群体一般都是20来岁的青年,这一年龄段处于儿童和成人之间的过渡期.他们思维活跃,心智不全,内心动摇比较大,一件小事就容易刺激到他们内心柔软之处,引发其强烈的情绪反应.中学时期老师谈性色变,学生对性知识一知半解.到了大学,如果思政教育不从关爱他们的角度出发,再好的意见学生也听不进去.一旦遇到感情上的问题,这些学生的情绪就会出现不稳定,甚至一次恋爱失败的正常事例,他们都有可能产生自杀的心理.
1.2.3大学生自身心理适应能力问题
当前社会环境相较于二三十年前发生了巨大变迁,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导致社会阶层分化非常明显,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大学生其自我人生规划和期望值相互之间差异很大,而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心理不成熟现象,难以适应心理压力所带来的巨大挑战,特别在各种现实生活的难题困扰下,他们更容易产生各种心理挫败感.有少数性格内向、孤僻、自尊心强、怀疑心重、承受挫折能力低的学生容易长期进入抑郁状态,导致抑郁性精神症的出现.有的患者可能认为人生无味而有过自杀的念头,甚至采取过自杀行为.
无论大学生自杀、杀人出于何种原因,归根结底,高校思政教育严重缺失人文关怀是这类悲剧最后防范屏障的崩塌.
2.1.1高校泛科研化及其考核体系错误倾向所在
当前全国许多高校存在一个不良现象:校领导几乎无一例外地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如果教师获得了一定的科研成就,相关奖励就非常大.相反的是,那些潜心学生教育教学的理念反而得不到支持和推广,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优秀老师不得不潜心科研而淡化教学,更无瑕顾及学生的思想教育,对于学生的异常思想不觉察、不引导.在高等教育发达的许多国家,只有重点综合大学才重视科研工作,一般专业院校大多以教学为主,而我国太多高校已经背离了这一正确办学思路.[1]此外,近些年来,我国高校教师业绩考核体系存在严重问题,对于教育教学成果的考核少之又少,对于思政教育的考核更少,这样的考核体系,使得老师不得不放下个人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而专心搞科研,这就严重偏离了教育要育人为本的教育规律.
2.1.2 高校泛科研化错误倾向对大学生的影响
许多高校科研只激励老师搞科研,而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本专科阶段,科研上教师和学生的分离现象突出,教师对于学生学习中遇到的挫折不管不问,任其发展.大学生在学校远离了父母,心中的苦闷无处倾诉,挫折无人过问,思想的变化无人问津,长此以往,精神就会抑郁.同时,高校教师认识上的误区存在.他们认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不需要关心,不需要关爱.教师忙于科研,学生忙于学习,不需要交流和沟通.殊不知,现在的大学生虽然身体上成熟了,但他们的心理并不成熟,仍然需要关爱,大学教师如果一味地追求科研,远离学生,不能不说是一种教育悲哀.
2.2.1高校基本教育理念偏差的影响
一方面,我们国家几十年来一直沿用苏联高等教育的教育模式,其基本教育理念上长期存在着“目中无人”现象.所谓“目中无人”就是包括教育管理者和教师都没有把大学生当成活生生的独立个人来对待和培养,工具性培养理念突出.在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中,我们习惯用“接班人”和“建设者”等集体概念而非“社会公民”这样的个体概念,在此理念基础上就自然衍生出教师“目中无人”和学生自身“目中无人”的不良后果.[2]这种教育模式的目的和本质所固有的偏差导致了高校思政教育与现实社会的严重脱节,也导致大学生道德知行脱节的普遍现象.
2.2.2师道尊严等传统观念的影响
另一方面,多年来,无论中学或大学,一直倡导尊师重教,教育学生要尊重老师.长此以往,高校教师习惯认为,学生要尊重教师,尊师是无可非议的,殊不知,学生也需要教师的尊重.因为大学生有思想,有情感、有各自对事物的不同看法,他们也要求有独立的人格.不少高校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的关爱,更不懂得尊重学生.导致大学教师目中无人.当今的大学生从小在独生子女家庭中长大,是家中的小皇帝.这样的家庭环境养成了他们唯我独尊的性格,在日常言行中目中无人,听不进别人的规劝和教导,听不进不同的意见和看法.
2.2.3高校思政教育空洞乏味的影响
在高校泛科研化倾向的背景下,教师们不可能潜下心来研究思政工作,高校教师对于思政教育也存在落后于时代的诸多认知误区,没有多少教师愿意长期坚守思政教育工作.即使担任了思政教育的老师也缺乏必要的备课和研究,基本是应付式的讲课,学生当然会感到乏味和厌弃.事实上,高校思政教育十分必要,特别对于尚处于心智不完全成熟的年青人来说,人格素质类的思政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精神营养.良好的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塑造良好的性格,不良的教育则会促使他们向性格缺失的方向发展.
纵观当今高校的思政教育,如果说其中多少还是开展了一些人文教育的话,那也不过是某种程式化的“人文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在心理课上,一味地讲理论知识,对于学生的心理状况不了解、不研究,更不关心,理论与实际难以结合起来,难以贴近人心,安抚心灵.现行高校思政教育缺少必要的针对性,教师授课千篇一律令人无兴趣,既无实用内容,更无实践价值.思政教育若不注重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其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心理需求,也不懂得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自我满足心理,那这样的思政教育,当然容易引起学生表现出自卑、抑郁、孤僻、悲观、鲁莽、急躁、害羞、多疑、狭隘、焦虑等负面情绪.同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对象,但若教师一味地泛泛讲,空洞无物的教,学生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这样的思政教育难以起到良好的效果,有时还促使心智不成熟的孩子感到不被尊重,产生逆反心理.
所谓人文教育就是要紧紧贴近学生的心灵,把握学生的心灵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人文素质建构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都十分强调以人为本,人文教育更是要从人的发展上解决问题,关注人的整体健康发展.[3]
当前很多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自身也受制于其所受教育的限制而没有较高的人文素养,难以做到以高雅的人文情怀感染学生、影响学生.[4]传统填鸭式教学法仍是当今高校思政课堂的主流教学方式.思政教育中缺少对学生的爱和尊重,缺少人文情怀.教育学生时,不少教师只讲某种行为如何纠正,遇到不良情绪如何消除,而没有针对个别学生实施必要的差异化个体教育.因此思政教育教师必须要有爱心去关爱学生,用爱心去教育学生,用爱心去管理学生,学生才会感到亲切、温暖和被尊重,思政教育也才有真正的实效.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转换思政教育理念,要以尊重大学生成长的主体性为核心,摒弃传统包办一切的教育教学和校园管理理念,要根据大学生的需要,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让他们自主选择最有利于他们成长的学习方式和社会实践方式.他们的主体人格必须得到充分的尊重.[5]高校需要做的是,最大限度为优秀学生提供脱颖而出的肥沃土壤,使他们能够自由自在的成长和学习,为成长为富有创造性的尖端人才打下坚实的综合素质基础.
3.3.1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就应当建立爱与尊重相互协调的思政教育机制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当前最流行的口号是以学生为本,但是如何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却大有讲究.笔者认为应当在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上下功夫,切实做到以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去构建一种公正平等而又和谐的教学氛围,把帮助学生解决他们生活学习上的各种困难当作思政教育的头等大事来对待,少说空洞的大道理,多用真情实意去传递教育者的真爱,以此促进师生关系的亲密和融洽,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为他们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来施展自己的各项潜能和才华,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严师出高徒”是中国教育方面的一句古话,它启示我们学习上严格要求学生是一大教育真理,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只能采取生硬、僵化和蛮横的措施,因为过度严厉的教育容易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恐惧感和距离感,并进一步产生焦虑、依赖和敌视等不良情绪,这是非常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
3.3.2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学会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学生自尊心的尊重和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他们爱面子、自尊心强,老师要充分维护好他们的自尊心.如果一个学生做错了事,老师不能当着大庭广众进行严厉批评,要给他们反思错误的机会,要正确进行引导,让他们认识错误,自我改正错误,而不能一味地强调学生该怎么做.再比如,某大学生不慎怀孕了,老师要早发现,早引导,找学生私下谈话,引导他们,年龄还小,不具备做爸爸、做妈妈的条件,要求他们把心思放到学习上.对于这种学生,如果老师一味地批评,甚至用苛刻的语言责骂学生,不仅起不到教育的效果,而且往往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顾学习一直错误地走下去,这就无疑是毁掉孩子.十八九岁刚成年的青年学生正处于生理急剧成熟、心理快速变化的人生转折期,不稳定的头脑和心态导致他们特别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强烈渴望建构自我意识,因而教师在学生面前的言行需要小心谨慎,切勿表现出不尊重、蔑视或嘲弄学生等负面态度,对于那些心理上本就脆弱的学生更应小心再小心,以免因言辞不当严重伤害到学生,摧毁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6]
3.3.3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学会与大学生做朋友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不应当把自己局限为仅仅是传达宣讲国家正统思想价值观的机械式匠人,而应当把自己定位于大学生可信赖的知己好友.[7]因而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当在课堂之外融入到广大学生群体当中,倾听他们的言语,了解他们的心声,在温馨可亲的良好互动中散发出教育之爱.我们要相信,只要思政工作者都树立起与学生平等相待和睦共处的良好心态与学生打成一片,就一定能激发起多数学生对所选择的授课教师的好感,同时增添对其所讲授课程的学习兴趣、并在课堂上表现出尊重老师的授课和认真听讲的好风气来.这正是古话中所说的“亲其师,信其道”.
总之,爱和尊重绝不单单只是一种标语和口号,爱和尊重也不光是教育工作者一厢情愿的付出.爱需要教育工作者用真心去投入,用真情去浇灌,让每一个大学生都感受到来自教育工作者的爱,并能产生有效的正面回应,这样的思政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育人教育.
参考文献:
[1]贾代平.泛科研化倾向阻碍大学人才培养[EB/OL].[2015-07-02].www.21cco m.net.
[2]郝英奇.大陆离香港有多远——香港中文大学访问有感[J].现代大学教育,2011(4):42.
[3]钱颖一.教育的三个基本问题[J].商周刊,2015(13):102-106.
[4]刘铁芳.生命中平庸的恶[J].读书,2006(8):45-48.
[5]肖雪慧.人是道德的主体[J].哲学动态,1993(8):24-26.
[6]吴正颖,曹 丰,路海洋.试论大学教育中的爱与尊重[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2):47-49.
[7]蒋永华.人文关怀: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J].高校教育管理,2002(3):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