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少华
(中国传媒大学 戏剧影视学院,北京 100024)
林放(1910-1992),原名赵超构,是我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杂文专栏作家和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在长期的新闻生涯中,他坚韧持久地在《未晚谈》等专栏上不断发表小言论和杂文。这些专栏文章,讲时效,切时弊,语短意新,独创一格,形成新闻性很强的随笔式杂文,被称为“林放式杂文”。林放杂文能够吸引广大读者,正是由于渗透了作者的喜怒哀乐、好恶爱憎。他以饱蘸感情的笔端匡正时弊,激浊扬清,对社会丑陋现象予以无情抨击,对新事物、新风尚进行热情赞颂[1]。
作为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林放式杂文值得认真研究和继承。本文以林放杂文集《未晚谈》为例,就林放式杂文可供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借鉴之处作点探讨。
新闻评论是当代各种新闻媒介用于阐述对于事物相应见解的体裁。新闻评论一方面作为新闻体裁,具有某些如同消息、通讯等体裁一样的基本属性,即新闻性。另一方面,作为政论文的一种,它又具有政论性,即以说理为主要手段,着重从思想、政治或伦理的角度分析、论述问题。所以,新闻评论融新闻性和政论性于一体,二者构成新闻评论的本质特征。
广播新闻评论和电视新闻评论是新闻评论体裁和广播、电视媒介结合的产物。它们的个性发展受到媒介的传播方式、传播特点、受众的状况以及体裁的基本特征三个因素的制约。媒介的一头是传播者,另一头是受众,对于传播者来说,既不能忽视受众也不能忽视媒介,否则在体裁的驾驭上就会陷入盲目性。
就媒介、受众、体裁三个因素来看,只能让体裁适应媒介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特点,适应受众的需求和接受能力、接受习惯;如果反过来要求媒介、受众适应体裁,那就与传播的客观规律相违了。因此,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应该从各自的传播方式和受众状况出发,改造和完善新闻评论体裁,使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政论性内容,能够在广播、电视的传播条件下,尤其是在转瞬即逝、难以保存、不易选择的不利条件下,让平均接受能力较低的受众便于理解、利于接受。
林放的《未晚谈》是在《新民晚报》上刊发的专栏杂文,具有强烈的新闻性。其实也可称作用杂文手法写作的新闻评论。“未晚谈”与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虽然依托不同媒介,但它们的受众的状况却很相近,如受众广泛、层次多,接受能力相差悬殊,平均接受能力比较低等。面对这样的受众状况,怎样使抽象的说理变得通俗易懂、引人入胜,让不同接受能力的受众都能顺利接受,并引起他们的共鸣,可以说是晚报的论说专栏和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共同面临的问题。
由于《未晚谈》文章多论时事,针对社会生活中群众所关心的问题发表见解,有着时代感和新闻性强,短小精悍,语言上明快浅显、通俗易懂、平易近人等诸多特点,因而它可为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提供许多有益的借鉴。
简单说,视角就是指看问题的角度。晚报和广播、电视都直接面对基层的受众,它们的论说能否赢得众多受众,为它们所接受和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察、分析问题的角度,是否同受众的一般视角相吻合。而群众视角,则是二者吻合的基础,因为任何时候都不能要求受众适应传播者,而只能是传播者适应受众。
林放《未晚谈》的文章之所以能够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正是因为它们注重从晚报读者的角度观察社会,讲述道理。《漫画与民主》(1985.8.7),要谈的是“民主”这个政治性问题,文中没有直接从政治、思想的角度,却是从“漫画”这个群众感兴趣、易于理解的角度入手。“能不能或者说可不可以漫画名流,这是一个社会民主的风气问题。”“我认为即使是来自西方漫画界的风气,也还是值得我们‘漫画界’引进的”。他进而建议“且先画一些社会各界的名流,如英雄、劳模、文坛名人、著名演员……”,然后“可以扩大范围”到政界人物,这样会“使得我们社会的民主气氛更加活跃”。由于从群众的视角切入,拉近了与广大读者的距离,其中的见解也就较容易为他们接受和理解了。
《空调养猪之类》(1987.5.25),阐述在对外开放中防止盲目引进现代化设备的重大问题。但文中避开了直接从行政、领导角度来阐述,而是选择一些群众熟悉的或者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着手,也就是从群众角度来谈。文中讲到,有人在某地山区参观,看到农民家里都有双缸洗衣机,陈设很是漂亮。可是仔细一看,洗衣机却成为粮柜。原来山区缺电,又没有自来水,花几百元买来的双缸洗衣机就只能充当粮柜了。某处进口了若干套“空调养猪场”的设备,结果也是引而不用。为什么?顾名思义,既属“空调养猪”,就得消耗能源,每月耗上几千度电来养猪,这些空调猪肉该卖多少钱一斤呢?这在国外能源足、人工贵的地方行得通,而在电力紧张的我国,“空调养猪”只能暂缓施行了。有了这样的铺垫,就很自然得出作者的观点:“引进先进事物,购置现代化设备,也最忌头脑发热”。角度选得好,读者也就易于理解、乐于阅读和琢磨接受了。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也应注重面向广大受众,从群众的角度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经常要面对实际工作中行业性较强的问题,而多数受众对这类问题是陌生的,难以引起他们的接收兴趣。但如果因此而采取简单回避的态度,则可能导致论题狭隘,影响舆论作用的发挥。那么如何把它们变成多数受众感兴趣、又便于作深入浅出论述的论题,这就要求我们调整看问题的视角。比如面对农村工作中调整经济结构和种植结构,产、供、销服务社会化等问题,如果单纯从领导机关、业务部门角度出发,局限在政策界限、具体工作和业务措施上去论述,那样就不容易引起农村受众的兴趣。而换个角度,考虑农民们主要关心什么,对政策有什么顾虑,再进行针对性的论述,效果就会大不一样。由此可见,只有从群众的角度去审视工作、业务问题,使之成为广大受众关心并利于接受的话题,才能赢得受众。
林放开始写杂文时,受邹韬奋影响很深,尚短,务实,一事一议,内容广泛。他的专栏文章一开始只有二三百字,后来基本固定为大约六七百字,他称之为“豆腐干文章”。“专栏是写短文章,短文章更不能说空话。[2]”长话短说是林放杂文一大特色。但整体上长话短说,也需要关键处短话长说。只有关键处“长说”,才能整体上短而充实。我们先来看林放《真假王蒙》这篇文章。
文章一开头交代,某冒名者冒充当时(1986年)文化部长王蒙,写信给某杂志社推荐自己的小说。对此,有人一味斥责冒名者说“这是行骗,……这是犯罪,王蒙要是起诉,谁也无权阻拦”。接着,文中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对于这种不择手段、渴望脱颖而出的冒名者,也可以用另一种比较潇洒一点的态度来‘处理’之”。以上都很简要,一笔带过。而在“潇洒一点”这个关节点上,林放却不惜笔墨了。他先是说了一个真假叶水心的故事:
宋朝的大臣韩佗胄当了宰相,有一次邀请了著名学者叶水心在座。忽然又来了一个自称叶水心的求见。韩仍然以礼接待,举了叶水心作品中的警句来考问他。这位客人说,那是年轻时的作品,我都改写过了。他就朗诵他的改定稿,比叶水心的原作还精美的多。主人又拿出一些名画和书帖请他题跋,这个假水心也写得“辞简意足,一座骇然”。韩佗胄“大喜”,告诉他,我这里已经有一位水心先生了,天下能有两个叶水心吗?那个客人笑着说,“今天我如果不冒水心之名,未必会得到你的提拔吧”。后来韩佗胄果然培养了这个假水心,让他考中了“进士”。
在讲了这个故事之后,紧接着又正面阐述“洒脱”的处理方式:
那末,对于这个假王蒙应当怎样对待呢?我以为不妨把那篇小说拿来读一读,如果确实写得好,就写一封真正的推荐信帮它发表。如果是不够水平的,也可以指点他,劝他以后不必冒名。我相信,王蒙部长的幽默感足以用这种洒脱的方式对待假王蒙,总不至于真的闹到法庭去的。
这篇短论仅七百字,却用了近三百字的篇幅来叙述真假叶水心的故事,因为它为如何对待冒名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这就是所谓“短话长说”;而如果关键处不善于“长说”,那么“长话短说”就难免变成毛泽东曾经批评过的“死板板的几条筋”“瘦得难看”的“瘪三”[3]了。
林放《未晚谈》的杂谈坚持在整体上“长话短说”,同时在关键处又不惜篇幅“长说”的做法,很值得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借鉴。
新闻评论要表达比较抽象、深奥的政论内容,就要有较多的笔墨去阐释、论证;而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又贵在短小。要在有限的篇幅内表达不太容易理解的政论内容,就必须做到长话短说。
长话短说包含两个层面:一是要求短说。在一篇文章中突出最主要的问题,舍去次要问题。在论述一个问题时讲非讲不可的道理,不可什么都想讲。尤其一般文中常见的那些大话、套话、空话应该坚决摒弃,避免只见文章抻长,不见意思深化的现象。二是长话短说也是为了能够“短话长说”,即在重点处要不惜笔墨,把道理说清楚,讲透彻。比如,工作中某些概念性东西、比较抽象深奥的内容,就应该适当“长”说。我们不能盲目追求篇幅短小,为短而短,否则就可能削弱评论的政论性内容,短而单薄,短而无物。因此,在有限的篇幅中,坚持在关键处具体、充分地展开,力求短而有物,短而易知,是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在说理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做法。
报纸上有些新闻评论,摊子摆得大大的,阵势拉得开开的。然而,“未晚谈”作为《新民晚报》的专栏杂谈,必须适应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的需要,加上篇幅短小,当然不能摆摊子,拉阵势。那么对这个问题,“未晚谈”是怎样处理的呢?除了主题高度集中、坚持一事一议之外,就是坚决删枝刈蔓,坚持单线展开。
如《替皇帝看病》(1990.5.14)。文章开头指出“替皇帝看病,是很伤脑筋的事”。先介绍古代太医为皇帝看病时受“皇家的规矩”所累,“跪在地上,连头也不敢抬”,不便“望、闻、问、切”。接着介绍太医们的伤脑筋“还有一个精神负担问题”,“替皇上看病是只许医好,不许医坏的”,“万一出了差错,对于太医们可就祸从天降了”。然后,笔锋一转,“其实,太医的苦难,同时就是皇帝的倒霉”,因为“在这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精神负担下,太医们怎能够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呢?”文章最后以古喻今,由此及彼,推出论点:“看一看太医为皇帝看病的教训,不是也可以悟出一些对待人才的道理来吗!”文章只有一个论点,以替皇帝看病的伤脑筋为喻,谈了应如何对待人才的问题。但是有层次,有起伏,徐徐道来,最后亮出观点。
又如《教授为什么不卖茶叶蛋?》(1991.3.19)文中介绍一种传闻“现在当一名教授,月薪还比不上卖茶叶蛋的收入。”同时引出有人以讥嘲的口吻说:“老妈妈摆摊也很辛苦,你们当教授的如果不服气,也来卖卖茶叶蛋看。”文中先指出,这种俏皮话“并不能摆正这个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分配问题。”接着笔锋一转,“教授们并不是瞧不起卖茶叶蛋的劳动”,“在我们中老年知识分子的经历中,都有过扫厕所、挑大粪,斯文扫地的一页”。然后笔锋转回来,指出“有良心的教授是不愿意改行去卖茶叶蛋的,他们学有专长,他们了解祖国的需要”。接着,赞扬“知识分子面对着超前高消费的‘新潮流’”,仍然“安于清贫”,“攻他的专业”。然后回答问题,教授之所以不卖茶叶蛋,是因为卖茶叶蛋“不是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好奉献”。最后以“不要再向知识分子说这样的俏皮话了”,因为“知识分子听了是会伤心落泪的”这一忠告作结。文章也只有一个论点,赞扬知识分子不因清贫而放弃自己专业的精神,驳斥某些伤害知识分子的俏皮话。虽然单线结构,但行文有起有伏,曲折有致,富有变化。
林放《未晚谈》线性表达的做法,也是值得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借鉴的。不过借鉴也要讲究得当,不能偏取偏舍。这里需要强调两点:一是“未晚谈”之所以多为单线表达,主要是为了适应篇幅短小的要求,而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单线表达尽管也考虑篇幅的因素,但主要是由广播、电视媒介的传播方式所决定。也就是说,即使不受篇幅的限制,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要让受众在转瞬即逝的情况下理解抽象的政论性内容,也要求单线发展,甚至一个论点贯穿始终;如果多论点、多层次,那就难免增加分析、说理的难度,影响受众接受效果。
二是“未晚谈”的单线表达是富于变化的,而不是单调平淡。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在线性展开时容易平铺直叙,沦于单调:或者“一句兜底”,翻来覆去仅停留在一个浅层的意思上;或者“一马平川”,缺乏变化。这是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常见的毛病。其实,正如“未晚谈”表达的那样,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单线结构也可以富于变化。比如广东台的“编后话”《个体户的挑战》(1984年)。它从大鞋厂出现“危机”、个体户的小鞋厂顾客盈门的对比中提出问题,点出“他们有一套与众不同的生意经”。紧接着用反问的口吻把“生意经”列出,然后笔锋一转,指出这些都是解放前就有的,并非首创,最后落到恢复好传统,热诚对待顾客的道理上。文中只有“热诚待客”一个论点,论述时却注重变化,显得曲折有致。可见,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只有注重单线发展并力求变化,才能避免单调乏味。
“所谓还原,就是在文章中恢复分析事物、引出论点或结论的过程,使文路顺乎思路的论说方式。[4]”适当运用这种说理方式,达到思路和文路的一致,有利于引导观众随着自己的思路,由浅而深,由此及彼,一步步接近论点或结论。“未晚谈”的文章有不少运用还原方法的成功例子。如《蟹市所闻》、《有感于李准改名》等。这里以《蟹市所闻》为例给予说明。
上海一度出现高价螃蟹市场,一斤大闸蟹当时(1985年)的售价竟高达25元,相当于一个工人半个月的工资。这篇短论从分析顾客入手,引导读者思考这个畸形市场背后的问题。它以主要篇幅分析了三类顾客:一类是“够得上高消费水平的”顾客,自己有钱,自己消费,作者于叙述中寓有明显的贬义,如说港商“若无其事”地买几斤回去送给亲戚朋友。第二类顾客中,“一位是个体户,这是个爱面子的‘开拓型’人物,做生意顺手,要买几十斤来摆个‘蟹宴’,以酬谢有关单位给他帮过忙的干部同志。还有一个是外地采购员。他要买蟹送到某工厂某科长家里,请科长帮忙搞些原材料,‘反正可以报销’的”。第三类顾客中,一位青工“面露难色地掏出五十元买了两斤,说:‘今天女朋友第一次上门,只好硬了头皮上一次。五十元钱,顶得我一个月工资。’”“另外有一位是支内工人,多年没有吃到大闸蟹了,难得回上海一次,也是‘硬了头皮’吃一次,聊以安慰思乡之念。”然后,文章末段作出小结:
……虽然同是买蟹,甘苦却是大不相同。最值得注意的是那两个送礼请客的例子,说明了高价大闸蟹怎样打进了官商之间的开后门批条子的关系之中。对于那两位“硬着头皮上”的,我们只能一掬同情之泪,因为这已不是人吃蟹,而成为蟹咬人了。至于“持螯对菊”之类的文人韵事,久已成为绝响,不提也罢。鲁迅说:“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现在还可补充说,最后一次吃螃蟹的人也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
由于有了上面对三类顾客的分析作铺垫,末段的这个出人意料的结论——“最后一次吃螃蟹的人也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也就很自然地得出了。
还原的方法用于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同样可以为受众理解评论的抽象内容创造必要条件。还原作为一种表达方法,包括还原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和还原认识事物的过程两方面。比如:国际台的评论《美国决定退出教科文组织说明了什么?》(1983年)在分析美国退出的原因时,以近三分一的篇幅叙述事件的发展过程:教科文组织曾谴责以色列改变耶路撒冷的历史面貌,并将其开除出该组织欧洲集团。对此,美国大为恼火。近期教科文组织排除美国的重重干扰,通过了两个有益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受到绝大多数会员国赞赏的文件。然后指出:美国阻挠这两个文件的通过遭到失败,这就是它宣布退出教科文组织的原因。通过对事件过程的还原,让受众很容易认同评论的论断:美国退出是其霸权主义行径屡遭失败的结果。
运用还原方法,要着重把握两点:一是主要用于论证重要论点或关键性的说理层次,应避免不分主次而滥用;二是还原主要的认识环节,不可过于琐碎。上面这篇广播评论就较好地把握了这两点。总之,只有做到恰当和有节制的还原,才能既有助于化解抽象内容,又不至于淹没评论的主题和论点。在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中,运用还原方法的作品不多见,因而需要在实践中多加尝试。
以上是林放式杂文对于广播、电视新闻评论非常具有借鉴价值的部分。因为迄今为止,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在这些方面仍然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任何一方面有所突破,都有望推动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朝着个性化的方向迈进一步。
还需说明一点,新闻评论同广播、电视两种媒介结合产生的广播新闻评论和电视新闻评论,其传播特点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一定的差异。而本文在论及林放式杂文可供借鉴的经验时,只是立足于广播、电视线性传播的共同点,即从广播、电视的线性传播方式出发作一般性的阐述,而其中差异方面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